首页 男生 其他 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

第23章 李师师: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汴京开封府二厢永庆坊里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男人叫王寅,是官营染局的颜料染匠。

  官营染局就是官办国营的染坊,给军队染军装,给官吏、宫女们染服装。王师傅终年劳累,所得工钱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她的老婆生下一个女儿后就撒手人寰,这女儿倒也奇怪,别的孩子出生总是以一声啼哭来到人世,而这女孩子居然从不啼哭。

  王师傅有些担心,便将女儿抱到封邱门内的开宝寺去求神拜佛。庙里的老和尚一眼看到女婴,就说:“这儿是什么地方,你也来了!”此话一出,女婴便号啕大哭起来。王师傅知道女儿与佛有缘,就将她拜在老和尚门下,当时的人称佛门弟子为师,所以就取名师师。

  师师命里注定多灾多难。她父亲所在的染局长期拖欠工资,工匠们联名告状讨薪,那个时候政府不支持讨薪,王师傅被诬蔑是“图谋不轨”的主谋,被捕入狱,居然就死在了狱中。那一年,师师才4岁。宋朝的官僚主义就这样将一个皇帝的“准丈人”给害死了。

  汴梁城里金线巷的老鸨李姥姥将师师抱来收养,改姓了李。从此,这位染匠的女儿便加入了青楼的行列。

  说来你可能不信,两宋时期,城市里的小户人家都重女轻男,倘若生下女孩爱护得如捧珍珠,因为女孩长大后,可以随她的姿质,教给她一种伎艺,待价而沽。我们从宋元话本中看到,在宋代城市里,媒婆给人撮合婚事,介绍自身条件时,首先总是说女子会很多乐器,一般市民都要培养自己的女儿吹拉弹唱,跟现在的孩子学钢琴、学舞蹈一样,“教成一身本事”。像李姥姥这样的青楼人家当然更加注重伎艺培养。

  李姥姥本人也是娼妓出身,精通乐曲伎艺,师师被她抱在怀中,打着响指作节拍,就养成了唱小曲的本事。到了12岁的时候,李师师就以“小唱”闻名汴京,被称为“上厅行首”。所谓行首,就是行院的带班艺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带班行首,称为上行首;而上厅行首则更高一筹,意思是名次被列为官厅举办的宴会、演出的首位,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领衔主演。(《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

  宋代是词的全盛时期,词属于音乐文学,它必须通过歌唱才能充分为人们所欣赏,才能广泛传播。唱词,宋代就叫做“小唱”,歌妓便是主要从事这种特殊的伎艺。李师师以“小唱”闻名,通晓音律书画,且气质优雅,招来许多文人雅士的追捧,也吸引了众多名家词人慕名上门,其中著名的有词人张先,苏门六学士之一的秦观,还有大晟府乐正周邦彦。甚至,连宋徽宗这位风流皇帝都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演绎了一段浪漫恋情。

  据说,宋徽宗身边有个太监叫张迪。在没有进宫之前也是一个风流嫖客,与李姥姥很熟,是他向宋徽宗推荐了李师师。宋徽宗让张迪从皇宫内府拿出大量财宝去妓院铺路开道。

  《宋史》上记载,“自政和后,帝多微行。”而《李师师外传》则记载了宋徽宗第一次去李师师家是在大观三年的八月十七日,当时宋徽宗化名称自己是巨商赵乙,李姥姥也只是将他当作有钱的嫖客接待,李师师的态度则更有些简慢,爱理不理的。但正是这样,宋徽宗倒像鱼儿上钩般,欲罢不能。

  第二年的正月,皇宫的贵重礼物开始不断地送往金线巷的李家。李姥姥也算见多识广的人了,有些器物一看就知道出自皇宫大内,这让她很有些惊慌。张迪隐隐约约透了些口风,更叫李姥姥忐忑不安。这一年的三月,宋徽宗再次光顾,旧时的楼阁已被李姥姥按照张迪的指使照着皇家规格重新装修,李姥姥战战兢兢,不再有鸨母的机灵,李师师也毕恭毕敬。这下倒是弄巧成拙了,宋徽宗宫廷里大把的端庄名媛看腻了,就是来找新鲜乐子的,差点就要失望而归了。好在风流皇帝还算平易近人,称李姥姥为老妈妈,叫她们把他当作一家人,不必拘束,并吩咐一切照旧。

  自此之后,宋徽宗经常送名画古玩给李师师。只是宋代的宫廷有较为严格的制度,言官们对皇帝的私生活也可以提出批评。碍于流言,宋徽宗还不敢经常去李家。张迪便出了个主意,叫皇帝挖一条通往李家的地道,于是,宋徽宗就有了一条来去自由的小道。当然了,京城劲爆的娱乐头条,终究还是惹得满城风雨,宋朝百姓津津乐道着皇帝的风流韵事,这期间,甚至还曝出一段三角恋的故事,记载在宋人张端义的《贵耳集》里:

  有一天,周邦彦来找李师师喝酒唱曲,两人正在闺房里对饮叙欢,突然有人报告说是皇帝从地道里驾幸了。周一听吓得赶紧往床底下钻——床底下的故事从来都是最精彩的——周刚刚躲好,宋徽宗就提着一篮江南刚刚进贡来的时鲜水果橘子走进屋来。李师师巧笑逢迎,亲手用并州出产的水果刀替皇帝剖了橘子来吃。男女调笑打闹,下面的情节,你懂的!以下省略五百字。问题是床底下还躲着一位周先生呀!

  周躲在床下听得一清二楚。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般碰到这种情况,女人总会将后来者赶紧打发了,好放前面的人出来,可这李师师不知是出于恶作剧还是想刺激周,居然再三挽留宋徽宗:城上已三更,路上少人行,不如不要回去了!害得周腰酸脖子痛,醋坛子更是被打烂了一千回,回去填了一首词记录宋徽宗的不雅行为。

  词是这样写的: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歌词大意就是床底下看到、听到的那些事。皇帝被李师师留住彻夜未归,这样的桃色劲爆新闻被周邦彦用一首词揭露了出来。京城里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成了流行歌曲。徽宗皇帝听到这样的“宋朝好声音”才恍然大悟,原来当晚床底下还藏着一个人呢!他想干什么?想与皇帝玩三人行?宋徽宗那个气呀!再说了,报道也失实呀,我有地道,哪里用得着担心马滑霜浓!皇帝龙颜大怒,一定要杀了这个周邦彦。最后当然还是李师师哭哭啼啼替周邦彦求情,好歹人家词作得好也算个人才,何必跟人家过不去呢!为了讨美人欢心,皇帝想想也只好作罢。于是,有关部门找周邦彦严肃地谈了一次话,周邦彦表示从此将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再也不去揭皇帝的隐私了。同时,有关部门也加强了对论坛和词曲创作的舆论导向把关,终于将一场三角恋风波平息下去。

  其实,李师师本人也是很有才华的,她创作的一些词曲在《宣和遗事》上都有记录,所以,她对满足大宋百姓精神文化需求还是有一定贡献的。至于她的下落,有两种说法:《李师师外传》中说,金兵南侵,她被汉奸张邦昌献给敌酋,金主邀请她到自己的金色帐篷开演唱会,她在民族气节的感召下坚决不肯答应,吞金簪而死;二说是宋徽宗的继任者宋钦宗开启反腐风暴,将李师师的家产全部籍没充公,一代名妓后来流落到江南,“憔悴无复向来之态”——但这种说法只能举出《南宋杂事诗》等一些诗句作为证明,并无确据。

  李师师的故事是北宋末年最为艳情的一段,在中国人的传统评价中,她也被作为红颜祸水的典型。传统的中国人潜意识里大多有一种观念,认为男人原本都是可以做圣人的,只是因为有了女人,所以圣人做不成了,有的还做了小人。于是,几千年的评价都是对女人不利的,一切的功名成就都是男人的事,坏事却总坏在女人身上。女人是祸水,美貌居然成了罪,这里面其实说明了我们中国男人的不自信,中国的男人看不起女人,但骨子里却是怕女人的,怕女人来祸害自己。 大宋王朝的生动面孔【富媒体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