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和子厚弟冬至即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和子厚弟冬至即事

  王之道

  【题解】

  王之道(1093—1169),字彦猷,号相山居士,庐州濡须(今安徽巢湖)人。宣和六年(1124)登进士第。曾任乌江令、通判滁州等职。因主张抗金遭迫害,卜居相山(今安徽宿州附近)。后重新启用,官至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子厚,生平不详。这首诗大致作于诗人隐居期间,是诗人冬至唱和之作,通过描写冬至景象,抒发隐逸情怀。

  天容如鉴地无尘①,阳气依稀动紫荆②。

  日晷渐长端可爱③,霜华增重不胜清。

  (录自《全宋诗》第32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注释】

  ①鉴:镜子。 ②紫荆:树木名。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大中大夫。”后世喻指兄弟。 ③可爱:令人喜爱。

  【评析】

  诗的开篇设置了一幅虚幻、超脱的画面,描写隐居生活的静寂与安详。天空清澈如同镜子,大地不着尘埃,追求一种淡雅无欲之境,足见禅心。“阳气依稀”,说明阳气初生,是冬至之象。阳气微薄,紫荆树却接收到了变化,开始酝酿一树繁花。此处“紫荆”双关,一为实指紫荆树,一为化用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之典,比拟亲情,表达兄弟和睦之意。“日晷渐长”,即冬至日后的白天逐渐加长,古人认为“春生冬至时”,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故而诗人的评价是确实令人喜爱。“霜花增重”,笔锋一转,天气尚寒,冬至是数九的开始,最冷的日子还未到来,故有“增重”之说。此处诗人以“霜花”自喻,象征南渡后的失意与痛楚。然而句尾“不胜清”三字由抑转扬,即使处境困难,诗人也会保持如霜的高洁本质。这首诗清新俊逸,寓意深刻。

  【相关链接】

  宋代冬至节延续了唐时的隆重与鼎盛。冬至前三天,皇帝宿于大庆殿,庭中列法驾仪仗,仪仗队的主车是由六匹马牵引的金根车,有五对副车,皆驾四马,侍中三乘,属车三十六乘。冬至日,皇帝于太庙行荐黍之典,朝廷命宰执祀于圜丘。宋代冬至假制与唐代相同,朝廷放假七天。宰臣以下行朝贺礼,士夫庶人互相为庆。即使是至贫者,也会穿上新衣,备办饮食,祭祀先祖。隆重热闹的冬至节,怎会少了关扑之乐?节日期间,朝廷准许关扑,街头巷尾,人声鼎沸,喧闹异常。妇人也走出家门,华服美饰,往来如云。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