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金菊对芙蓉·答宗姊月辉见怀之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金菊对芙蓉·答宗姊月辉见怀之作

  黄媛介

  【题解】

  黄媛介,明清之际人,生卒年不详,字皆令,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明清之际才女。出身书香门第,冰雪聪明,娴翰墨,好吟咏,工书画,以诗文出名。婚后迫于生计,转徙流离,以才学求存活。与士卿、闺秀、才妓等不同群体交游唱和。词题中的月辉是词人姐姐黄德贞的字,工诗赋,与词人齐名。这首词是写给姐姐的书信。

  五易星霜①,两迁村塾,思君几许魂消。看燕来雁去,梦断音遥。兵戈路绝空相念,惟虚却、月夕花朝。还家一载,城隅轻隔,似阻江潮。 感伊投我琼瑶②。羡珠光溜彩,玉韵含韶③。恨未能携手,愁寄纤毫④。君家梅竹犹堪赏,待相逢、斗酒重浇。春光未老,花香正美,离思空劳。

  (录自《小檀栾室闺秀词钞笺注》卷1)

  【注释】

  ①星霜:指年岁。星辰一年一周转,霜每年遇寒而降。 ②琼瑶:指他人酬答的诗文、书信等。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即将投我琼瑶,依然弄此笔墨,夙心旧习,不能改也。” ③韶:古代乐曲名,传说是舜帝创作的。 ④纤毫:毛笔,此处指诗文。

  【评析】

  词人生长在改朝换代的乱世,儒士之家与布衣白丁一样饱受战乱之苦,清贫度日,流离失所。然而词人很少写到羁旅转徙之事,也很少提及战争,因此,这首平仄交互、纸短情长的书信诗词,在众多作品中就显得格外突出。词的上片开篇短短八个字,概括词人近五年的生活状况,清晰明了,言简意赅。接着,词人开始述说“魂消”“梦断”的思念之苦。而痛苦的根源便是“兵戈路绝”,即使归家一年,两城咫尺,也不得相见。结尾处“轻隔”与“江潮”之喻对比强烈,使读者加深了对当时境遇与词人心境的理解。下片先以“感”字表达谢意,感念姐姐赠书信与她;继而用“恨”字,说明无法相见的心情;最后以“愁”字,抒发当下写信的情绪。词尾词人与姐姐相约。这首词虽然也有怨怼,也有愁绪,也有现实之痛和思念之苦,但积极乐观的词人将未来勾画得依然美好,特别是“春光未老,花香正美,离思空劳”句,体现出现代女性身上常见的独立性与社会性。词人以诗化的书信语言感今怀旧,多少情思跃然纸上。

  【相关链接】

  清朝,女子们在花朝这天将剪好的彩色绢帛粘贴在花枝上,谓之“赏红”。据清顾铁卿《清嘉录》考证,赏红之俗源于“十二日为崔元微护百花避封姨之辰,故剪彩条系花树为幡”。花枝挂贴彩条是赏红最主要的形式,若花枝纤细,也有将彩帛制成小旗插在花盆里的,无论哪种方式,目的都在于为花祝寿。除剪彩赏红外,人们还设花朝宴,张花神灯。花朝宴当属慈禧执政期间办得最为讲究:“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孝钦后(慈禧)至颐和园观剪彩。时有太监预备黄红各绸,由宫眷剪之成条,条约阔二寸,长三尺。孝钦自取红黄者各一,系于牡丹花,宫眷、太监则取红者系各树,于是满园皆红绸飞扬,而宫眷亦盛服往来,五光十色,宛似穿花蛱蝶。系毕,即侍孝钦观剧。演花神庆寿事,树为男仙,花为女仙,凡扮某树某花之神者,衣即肖(仿照、相像)其色而制之。扮荷花仙子者,衣粉红绸衫,以肖荷花,外加绿绸短衫,以肖荷叶。余仿此。布景为山林,四周山石围绕,石中有洞,洞有持酒尊之小仙无数。小仙者,即各小花,如金银花、石榴花是也。久之,群仙聚饮,饮毕而歌,丝竹侑酒,声极柔曼。最后,有虹自天而降,落于山石,群仙跨之,虹复腾起,上升于天。”(清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紫禁城外也有供百姓赏牡丹的胜地,天坛南北廊、永定门内张园及房山僧舍三处,是当时幽人韵士赋诗唱和咏花朝的聚集地。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