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腊日

  杜甫

  【题解】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人腊日得皇帝赏赐,内心欣喜万分,赋诗抒怀。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①,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②。

  口脂面药随恩泽③,翠管银罂下九霄④。

  (录自《全唐诗》225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释】

  ①侵凌:侵逼欺凌。萱草:草名,又名“忘忧草”。 ②紫宸:即紫宸殿,唐代群臣朝见皇帝的地方。宋宋敏求《长安志》:“宣政殿北曰紫宸门,门内有紫宸殿,即内衙之正殿。” ③口脂:唇膏。面药:面霜。 ④翠管:翠玉镂雕的管状器皿。银罂(yīng):银质或银饰的器皿,常用以盛放流质物品。

  【评析】

  首联开篇扣题,以“常年”与“今年”构成今昔对比,点明诗作创作时的天气特点,也因此为诗定下了轻快的调子。颔联写景,所谓寒极而春,诗人以雪色、萱草、春光、柳条写出了春色犯寒而来的景象,描写精致准确,蕴意深刻。首先赋予萱草以人的特点,以“侵凌”和“还(huán)”表明雪色消退,不是因为太阳照射,而是因为萱草的生命力强大。同时古人认为萱草是一种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暗示诗人此刻愉悦的心情。而柳树枝丫“漏泄春光”,则说明春意尚微弱,毕竟还是腊月时节,既是客观描述,又满载希望之意。颈联记事。诗人一散朝就回家,待到晚上打算畅快淋漓地喝上一顿。“良夜”即腊祭之夜,“良”字也源于诗人的心理感受。尾联为颈联做出解释。因为皇帝恩赐了口脂、面药、翠管、银罂等物,重感恩意,心生欢喜。如此看来,首联的春回大地之感,或许更多来自诗人的内心感受。

  【相关链接】

  唐朝贞观年间,蜡祭与腊祭分设,农历十二月寅日蜡祭百神,卯日祭祀土神,辰日腊祭先祖先宗。到玄宗开元定礼制,“三祭皆于腊辰,以应土德”(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唐时以辰日为腊日,尚未确定在腊八上。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腊日,皇帝在苑中召见近臣,赐给他们腊祭的供品,晚上,名臣近臣从皇宫的北门入内殿,皇帝为臣子们准备了酒食和特别的赏赐,即口脂、红雪、澡豆等。口脂类似于今天的唇膏;红雪、紫雪、碧雪均为面药(或称面脂、面膏)的种类,是将天然色素加入面脂中,类似于今天有调节肤色功能的护肤霜。此二者用以防止冬日里肌肤皲裂。澡豆则是以豆粉添加药品制成的洗颜粉末,许是对前代腊日沐浴传统的沿袭。上述赏赐盛装在碧镂、银罂这样精美华贵的容器中,外面再用香罗包裹起来,香罗上打个花结,并写上“敕”字,示为御赐。正如诗人王建《宫词》中描写的:“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傍边书敕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