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玉楼春·三月三日雨夜觞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玉楼春·三月三日雨夜觞客

  毛滂

  【题解】

  这首词是宋代著名词人毛滂的作品,作于元符二年(1099)。上巳节遇雨,词人夜里备酒宴客,抒发韶华易逝的感慨,表达词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春花事今宵了①。点检落红都已少②。阿谁追路问东君③,只有青青河畔草。 尊前不信韶华老。酒意妆光相借好。檐前暮雨亦多情,未做朝云容易晓。

  (录自《全宋词》第2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

  【注释】

  ①花事:与花有关的事情,如游春看花等。 ②点检:查点,清点。宋晏殊《木兰花》:“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③东君:司春之神。清魏荔彤《大易通解》:“帝出乎震,东方木行之青帝,为上帝之长子也。”

  【评析】

  三月暮春,“今宵”是个特别的春夜,它是上巳,也是有花可赏的最后时段,词人用一个“了”字,终结了花事春趣,也为整首词营造出伤春的气氛。“点检”句承上,用落红渐少,强调百花生命已至尽头。“阿谁”是词人自指,也推及节日中的所有人。“阿谁”追随春神的脚步,写出了“问”的急迫;“只有”则与追问形成强烈对比,表达出花事尽的必然与“阿谁”得到答案后的无奈。“青青河畔草”语出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上片词人借花伤春,下片感叹年华,与杜秋娘“花开堪折直须折”异曲同工。“不信”上承“追路问”,表达出内心对衰老现实的拒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眷恋。这个夜晚,酒意与盛装相互衬托,一切都刚刚好。“暮雨”“朝云”,化用战国宋玉《高唐赋》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因为是雨夜觞客,故而词人有暮雨多情、未做朝云之说。这首词清丽缠绵,内含无限情思。

  【相关链接】

  由于上巳节日临近清明,宋时二节已逐渐相互融合,春游踏青、曲水流觞,成为两个节日共有的节俗活动,“清明池馆足游人,祓禊风光共此辰”(宋韩琦《清明同上巳》),因此便有了上巳节由宋代式微的说法。范成大以《观禊帖有感三绝》哀叹禊饮之不振:“三日天气新,禊饮传自古。今人不好事,佳节弃如土。”这一点通过宋代的上巳词也能够印证。祓禊不再占据上巳诗词的至高位,抒发内心,往往才是宋人上巳词的主题。

  宋代三月三日,也是道教北极佑圣真君诞辰之日,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是日“士庶烧香,纷集殿庭。诸宫道宇,俱设醮事。上祈国泰,下保民安”。不仅道观,男女信众也会在家里设醮以示庆祝。 节日里的诗歌盛宴——中国传统节日诗词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