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品三国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七章 隆中对策
刘玄德三顾茅庐,和诸葛亮深入讨论了天下的形势和今后的去向。在这个历史性的会见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其实,在此之前,早就已经有人为孙权做了类似的规划,即“东吴版”的《隆中对》。那么,这两个战略规划的意义何在,它们的异同又在哪里呢?
这一章我们讲《隆中对》。
这是一次两个人之间的秘密会谈,由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构成。关于这次谈话的情况,《三国志·诸葛亮传》说得很清楚——“屏人曰”,也就是没有别人在场。因此,密谈的内容为什么会传出来,这是一个谜,姑不考。
刘备先发问:“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这段话字数不多,内容和层次却很丰富。就说开头一节,便不简单。这十二个字,表面上看是套话,其实不然。这话刘备必须说,也有意义。因为刘备是所谓“帝室之胄”,不能不先表明心忧天下的态度和心系皇室的立场。有此“政治正确”的前提,自己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话,说起来就理直气壮顺理成章;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话,也才能够得到同情。何况刘备对诸葛亮是寄予厚望的。他到隆中来,要找的不是处理具体问题的技术性人才,而是能够为他制定政治路线和总体战略的人,他当然要从天下大势说起。
接下来的话也有作用,那就是说明情况,宣示决心,表达诚意,提出问题。刘备实言相告:我现在情况不好(遂用猖獗),也没有办法(智术短浅),但我人还在,心不死(志犹未已),那么请问该怎么办(君谓计将安出)?
这些诸葛亮当然清楚。他理解刘备的心情,知道他的诚意,同时也清楚所谓“君谓计将安出”,不是要问皇上蒙尘了“计将安出”,而是他刘备至今一筹莫展“计将安出”。于是,诸葛亮便为刘备分析形势。什么形势呢?就是“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这话的意思再清楚不过,就是说,现在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什么“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而是大家都在抢地盘。我们大汉已经进入一个不问皇帝死活、纷纷抢占地盘的时代了。这个时候,说那些“汉贼不两立”的废话没有意义,当务之急是给自己也弄它一块。地盘是最实在的。不管你是不是要“信大义于天下”,也不管你那个“光复汉室”是真是假,没有根据地,都是扯淡!
那么,身无分文、要啥没啥的刘备,也能弄到地盘吗?能。诸葛亮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这意思同样也很清楚,就是强弱有无是会转化的。强者可能变弱,弱者可以变强。当年,曹操和袁绍相比,就像将军您现在和曹操,可谓“名微而众寡”。既然曹操能够战胜袁绍,那么,将军您怎么就不能战胜曹操呢?关键在于一要把握时机(天时),二要善于谋划(人谋)啊!
于是诸葛亮就帮刘备谋划。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我们不能打他的主意(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这个也只能联合,不能图谋(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下手的有两个地方,一个荆州,一个益州。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废置无定)。它的北面是汉水、沔水(北据汉沔),南面是广东、广西(利尽南海),东边连着江苏、浙江(东连吴会),西边通到重庆、四川(西通巴蜀),这可真是“用武之国”。这样一个地方,如果把它拿下,一盘棋也就活了。那么,能不能拿下呢?能。因为它的主人守不住。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将军的(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就看将军想要不想要了(将军岂有意乎)。
这是明知故问,也是实话实说。这个时候的刘备,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随便给他一块地方都是好的,何况是荆州,哪有不要的道理?但诸葛亮必须这么问。因为荆州是刘表的地盘,而刘表和刘备同为刘氏宗亲,哪有自家人抢自家人的道理?所以必须说清楚,这是“天所以资将军”,因为“其主不能守”;也必须问一句“将军岂有意乎”,因为你不要还会有别人要。但答案,却是不言而喻,所以并不需要明确回答。
益州的情况也差不多。益州,包括汉中、广汉、巴郡、蜀郡等。这个地方,对外是天险,对内是乐土。汉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更可谓“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皇帝(刘邦)就是在那里(具体说是在汉中)成就帝业的。可是,在成都的刘璋也好,在汉中的张鲁也好,都是“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因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差不多也是“天所以资将军”,只不过恐怕得自己动手去拿而已。
拿下了荆州和益州又怎么样呢?诸葛亮说,以将军您的身份(帝室之胄)、名望(信义著于四海),再加上“总揽英雄,思贤如渴”的号召力,一旦拥有了荆州和益州,那就可以建立一个根据地了。有了这个根据地,只要实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策,事业就能发展,力量就能壮大。将来,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天下有变),就可以派一员大将从荆州出发,取道宛城挺进洛阳;将军您则亲自从益州北上,取道秦川直抵西安。那时候,人民群众还不捧着酒饭来夹道欢迎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于是诸葛亮最后说:“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一番话说得刘备是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豁然开朗。原来所谓“霸业”或者“帝业”就是这样实现的。不过,这个最终目标的实现有一个前提,就是“天下有变”。那么,天下无变呢?诸葛亮没说,刘备也没问,因为用不着。诸葛亮是卧龙,刘备则是潜龙,两个都是明白人,话就不必说得那么直白。天下无变怎么办?就在荆州和益州待着呗!有这么大一块地盘,够吃个七顿八顿的了。也就是说,按照诸葛亮的策划,刘备进可一统中华,退可三分天下,“帝业”不成还有“霸业”,“霸业”不成也有“事业”。难怪刘备要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了。刘备这条鲤鱼要跳龙门,得靠诸葛亮告诉他水在哪里!
诸葛亮能帮刘备弄来“水”,是因为他务实。他并没有因为刘备表现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就跟着大唱道德高调,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他策划了一整套可行的方案。事实证明,后来形势的发展,也完全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因此史家评论说,诸葛亮是“未出隆中,已知三分”,甚至有人认为是“未出隆中,已定三分”。当然,“汉室可兴”这个目标最后并没有实现,否则刘备就会到洛阳或西安去当皇帝,中国历史上就会冒出一个“后后汉”来。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从此他有了一个能够让他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的总设计师。但是,诸葛亮刚刚走出隆中时,还只是刘备的私人顾问,并没有具体职务,只不过和刘备“情好日密”而已。这并不奇怪。第一,刘备自己此时还是一个“光杆司令”,就算给诸葛亮封个“上校团副”之类的头衔,又有什么意义?第二,此刻的诸葛亮还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处理政治事务的实际操作能力,刘备又如何给他任命职务?第三,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现在也还只是纸上的蓝图,并无实施方案。比方说,取刘表而代之,如何取,如何代,并没有具体办法。也不是诸葛亮想不出办法,而是需要机会。刘表毕竟是刘备的同宗,刘备也毕竟是刘表的客人。刘备就是再想鸠占鹊巢,也不能明火执仗地去抢吧!再说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同样,诸葛亮这边也有阻碍。刘表毕竟是诸葛亮太太的姨父,诸葛亮也毕竟是刘表老婆的外甥女婿。他再怎么为刘备出谋划策,也不能教唆刘备去谋杀刘表。也就是说,刘备只能巧取,不能豪夺。诸葛亮也只能教刘备趁火打劫,而且这把火还不是他们自己能放的。诸葛亮在隆中说得很清楚:“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话再明白不过:我不是要你去抢别人的地盘,是他自己守不住,老天爷又要送给你,不要白不要,只看你有意无意了。但是,这地方也不是我们想要就能要的,必须等到“其主不能守”,自己送上门来的时候。那么,送不上门呢?诸葛亮没有说,大约也只能等。这样一来,岂不让人急死?这一点,就连罗贯中都想到了。因此他让司马徽对刘备说,我算过命,民谣也有暗示,刘表将不久于人世,天命所归就在将军身上了。
这当然是鬼话,但刘表终将失去荆州倒是事实。这一点,诸葛亮看到了,其他人也看到了。事实上,早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也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相见的七年前,就有人为孙权做了类似的战略规划,其观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极为相似。那么,这个人是谁?
是鲁肃。
提起鲁肃,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总觉得那是一个忠厚老实到迂腐无用的人。其实不然。历史上的鲁肃豪爽侠义,深得人心。《三国志·鲁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说他“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本传则说他“性好施与”。他们家大约是比较富有的,鲁肃却不趁机发国难财(不治家事),而是“大散财货”,接济穷人,资助英雄。周瑜当居巢(今安徽省巢县)县长的时候,曾经向鲁肃借军粮。当时鲁肃家有两囷(音逡,圆形谷仓)米,各三千石,鲁肃就随便指一囷送给周瑜。这就是著名的“指囷相赠”故事。从此周瑜和鲁肃成为好朋友。在周瑜的建议和推荐下,鲁肃投奔孙权,和张昭、周瑜一起,成为孙权最信任的人,而且实际上起的作用可能比张昭还大。
鲁肃也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鲁肃投奔孙权后,孙权马上就接见了他,而且和他有过一次同桌喝酒(合榻对饮)的密谈。这次密谈,堪称“鲁肃版”或“东吴版”的《隆中对》。当时孙权问鲁肃,如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孙某既然继承了父兄的余功,便也想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思有桓文之功)。先生既然看得起孙某,不知有什么办法可以教我(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这话问得和刘备一样,然而鲁肃却当场就泼了一瓢冷水,说将军怕是当不成齐桓公、晋文公了。想当年,高皇帝(刘邦)也想尊奉义帝成就霸业的,但是不行,因为有项羽为害。今天的曹操,就是当年的项羽。有曹操在,将军怎么成得了齐桓、晋文?
但这决不等于没事可做。做不成齐桓、晋文,做什么呢?做皇帝呀!于是,接下来鲁肃说了两句极其重要的话:“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汉王朝是没有希望的了。曹操呢,只怕一时半会也除他不掉。所以,为将军计,只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衅,就是裂痕、破绽。那么,天下会不会有破绽呢?会有,因为“北方诚多务也”。多务就是多事,多事就破绽百出。等到北方处于多事之秋时,我们就向西进军,灭黄祖,伐刘表,将整个长江流域都据为己有(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那时,将军就可以“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了。这可是高皇帝的功业啊!
这当然是一个宏伟蓝图。但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这个时候,在鲁肃,恐怕只能是说说而已;在孙权,同样也只能是听听而已。当时孙权才十八岁,按照男子二十始行冠礼(成年礼)的规矩,还要算未成年人。他刚刚接了哥哥孙策的班,屁股还没坐稳。《三国志·吴主传》的说法,是“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孙权的两个堂兄,都在下面做小动作。孙辅暗通曹操,孙暠(音皓)图谋夺权,孙权自己内部都差一点摆不平,哪里还能打荆州的主意做皇帝的梦?就算他有这个“贼心”,也没有“贼胆”和“贼力”。因此,孙权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这当然是打官腔,却也只能如此。别看这时孙权年纪轻轻,政治上却已经是十分成熟的了。
但是,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情况就不同了。这个时候,孙权不但有了“贼心”,也有了“贼胆”和“贼力”。鲁肃曾经做过的那个规划,又被人旧话重提,而且主张立即实施。这个人就是甘宁。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志·甘宁传》说他“少有气力,好游侠”,经常召集一帮“轻薄少年”,自己当领袖,呼朋引类,招摇过市。碰到什么人,对方态度好就交朋友,态度不好就抢东西。《吴书》说他“轻侠杀人,藏舍亡命,闻于郡中”,还说他出门的时候“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下来的时候,就用丝绸锦缎代替绳索系船,走的时候就割断丢弃(住止常以缯锦维舟,去或割弃),看来是个横行霸道又大手大脚的,或者说是一个喜欢漂亮喜欢玩酷的黑社会老大。
后来甘宁忽然改邪归正。他不再打家劫舍,反倒读起书来,而且“颇读诸子”。这时甘宁觉得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胡作非为,该干点正经事了,便去投靠刘表。但是刘表并不把他当回事(不见进用),便又去投靠黄祖。黄祖也不把他当回事(凡人畜之),便又投靠孙权。甘宁投奔孙权是在什么时候,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说“今无年月可据”,我们当然就更加搞不清楚。但我们知道,他见到孙权,是周瑜和吕蒙的共同推荐;而孙权对他,则是礼遇有加,而且“同于旧臣”。
于是甘宁便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献策于孙权。据《三国志·甘宁传》,甘宁对孙权说,现在,大汉王朝的国运是一天一天地衰落了(汉祚日微),曹操也一天比一天猖狂了(曹操弥憍),他是终究要成为国贼的(终为篡盗)。荆州这个地方,“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这是我们东吴西面的屏障啊(诚是国之西势也)!我是在刘表手下干过的。据我观察,刘表这个人,自己既没有什么深谋远虑(虑既不远),接班人也很差(儿子又劣),根本就守不住那地方(非能承基传业者也)。将军一定要先下手为强,不能落在曹操后面(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具体步骤,是先消灭黄祖。黄祖一灭,就打开了一个口子,也就能乘胜西进。那时,我们的天地就广阔了,就连占领巴郡、蜀郡,囊括益州,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甘宁这番话,思路和鲁肃相同,但更具备可操作性,不妨看作“鲁肃版”《隆中对》的实施方案。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个版本的《隆中对》。第一个是“袁绍版”的,即沮授所谓“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第二个是“曹操版”的,即毛玠所谓“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说这两个是《隆中对》,只不过因为它们都是实现“霸王之业”的战略规划。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广义地也称之为“隆中对”,其实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很大区别。真正可以并称为《隆中对》的,还是鲁肃的规划。
鲁肃的这个规划,和诸葛亮替刘备所做的规划,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个方案,都认为曹操是最强大的敌人(此诚不可与争锋),也最不好对付(不可卒除)。同时,鲁肃和诸葛亮也都很清楚己方的力量还很弱小,统一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都主张先三分后一统。这是两个方案最重要的共同之处,事实上孙权集团和刘备集团也基本上是按照他们两人的规划来实施的。后来,在这两个集团中,鲁肃和诸葛亮的关系最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观点相同,主张一致,惺惺相惜。
这两个方案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鲁肃的三分,是孙权、刘表、曹操;诸葛亮的三分,是刘备、孙权、曹操。这并不奇怪。诸葛亮是替刘备做规划,而且要为他谋取荆州,当然不会把刘表算一份;而鲁肃替孙权规划时,刘备还在寄人篱下,自然也不会想到和他来三分天下。但到刘表死后,鲁肃就立即调整了战略,变成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了。
第二,诸葛亮设定的目标,是“汉室可兴”,而鲁肃则直言“汉室不可复兴”。这也是立场不同所致。其实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刘秀或者刘协的那个“汉”,是再也扶不起来了。但是,鲁肃作为孙权的人,可以公开把话挑明,而且撺掇孙权“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诸葛亮就不行,只能高举“复兴汉室”的旗帜,等将来有条件的时候再说。不过,这和荀彧给曹操戴的高帽子一样,也成为诸葛亮一个沉重的政治包袱,我们以后还要讲到。
第三,鲁肃的实施方案,是先夺取荆州,占有益州,由三分而两立,也就是把“三国”变成“南北朝”;诸葛亮的实施方案,是联合孙权,占领荆、益,等到曹操和孙权两败俱伤时再东进北上,也就是把“三国”变成“东西汉”。鲁肃的“三分”是现在时,诸葛亮的“三分”是将来时。但都要打荆州的主意,则是一样的。甘宁的建议,就是要迈出的第一步。
然而孙权的首席谋臣张昭却表示反对。张昭说,我们的情况并不乐观(吴下业业),只能小心谨慎,兢兢业业。大军一旦出发,灾难恐怕就会来了(若军果行,恐必致乱)。甘宁也马上就顶了回去,说国家把阁下当作萧何,怎么能这样畏首畏尾?那么,张昭和甘宁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孙权是怎么表态的?事情的结果又如何呢? 品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