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人情冷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八十年代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王振辉主动留在了卫生站照顾孙爷爷,苏云溪则跟孙婆婆一起先回家,孙婆婆说要回去熬小米粥,等孙爷爷醒了可以吃。
路过食品店的时候,苏云溪买了二十个鸡蛋,一网兜苹果和几个肉罐头,孙翠芬一路帮忙拿回家,结果苏云溪却直接扔在她家里转身就跑。
“云溪云溪!”孙翠芬抱着东西就要追。
苏云溪却跑得比兔子还快,边跑还边回过头说:“您就别跟我客气了,好好给孙爷爷补补身体,婆婆您也好照顾好自个,我先回家了,明早见。”
孙翠芬看着苏云溪的背影感动得说不出来话,满心想着往后大杂院里谁要是再敢说云溪半个不好,她就跟谁拼命!
第二天一大早,苏梅母女俩就先上孙翠芬家。
“唉,老头子无用,给你们添麻烦了,云溪这孩子是真好,我都听你孙姨说了,为了给我看病,云溪出钱又出力,还给我买了那么多好东西,苏梅你是有福气的,有个这么好的闺女。”
虽然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关键时刻也不是谁都愿意伸手的,大杂院的人情冷暖,老孙头再清楚不过了。
“孙叔别这么说,都是云溪应该做的,你好好休息,往后别再干重活了,你和我孙姨也到了该享清福的年纪了。”苏梅看着孙家老两口头上的白发鼻尖发酸,忍不住劝说了起来。
老孙头不想让苏梅母女俩再提他操心,赶忙答应:“好,我老头子听你的,以后不干重活了,听你孙姨说昨个误你们的事儿了,真是对不住啊,怪我这把老骨头不争气。”
“没有没有,孙爷爷您说得哪儿的话,本来袜子就算全部扎成玩偶一天也卖不完,不误事的,而且孙婆婆手艺特别好又帮我做了好多新花样,真是太好了!”
苏云溪的话果然让老孙头安心不少,他有些自豪地笑着说道:“能帮上忙就好,别的我老头子不敢夸口,但这手头上的活儿,毛衣针线剪窗花啥的都难不倒她!”
正说着话呢,王振辉的声音就外边传了进来,“婆婆,我爷让我送点鸡蛋给孙爷爷补补身体。”
“使不得使不得,你爷爷身体也不好拿回去留给他吃吧!”孙翠芬怎么肯收。
王振辉他爷爷从去年冬天病到现在都不能下地,要不王振辉也不会着急想结婚,还不是想让他爷爷临死前喝上一杯孙媳妇茶么!
“就几个鸡蛋而已,我家里留的还有,够我爷爷吃的,婆婆您就收下吧,不然我爷爷该气我不会办事了。”王振辉把鸡蛋放下转身就跑,一半是怕孙婆婆不肯收一半是因为看见苏云溪挑开门帘了。
“哎!辉子!辉子!”孙翠芬心疼地弯下腰捡起地上四个鸡蛋,看着王振辉的背影急得直跺脚,“这孩子跑啥,也不怕磕烂了鸡蛋可惜!”
“婆婆,王振辉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实话,苏云溪确实好奇。
孙翠芬立马就反应了过来:“怎么这么问?是谁跟你说王振辉不好吗?”
苏云溪点了点头:“算是吧,不过我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坏,到底怎么回事,婆婆您能告诉我吗?”
“走走走,咱上屋里说,云溪啊,你可别听别人胡说八道,王振辉这孩子才不错哩!他以前在汽修厂干过的,不过那阵子他爷爷王瞎子身体不好。”
“小伟,就是王振辉他弟弟王振伟本来想辍学在家照顾的,辉子不同意,为了能让小伟继续读书,辉子就回来照顾爷爷了。”
“其实他也不是游手好闲,只不过家里离不开人,辉子就只能在这附近找点零碎活干,有时候帮人修车有时候帮人送货,为了讨口饭吃,也经常跟街上那帮小青年打交道,一来二去的说他不好的人就越来越多。”
孙翠芬叹了口气很是惋惜,“云溪啊,你相信婆婆,王振辉绝对不是坏人,他虽然命苦却很重情义,不然也不至于过到这份上。”
如今已经不是吃不上饭的年代了,年轻人只要肯吃苦,日子都不会太难的,但像王振辉这样被家庭拖累的就另当别论了。
苏云溪大概心里有了底,回屋跟孙爷爷聊起来的时候又旁敲侧击,“爷爷,我问您个事儿哈,昨晚上王振辉不是在卫生站陪您么,他跟您提什么事儿没?”
老孙头却摇着头说:“没有他没说什么,云溪啊正辉先前惦记你们家的房子是他不对,不过你相信爷爷,他不是坏人,也绝对不会因为房子的事儿跟你们闹的。”
“等你在大杂院住久了就知道,好些人好些事儿啊,不是所有人都那么说就是对的。”老孙头饱经沧桑的脸上有几分无奈,但他始终相信日久见人心。
“好嘞,我相信爷爷的眼光,那您老好好休息吧,我们先走了,还赶着出摊儿呢。”苏云溪站了起来,她打算先陪她妈到人民公园把摊支棱好自己再去饼干厂,虽然有些折腾但她能更放心些。
而且现在才早上八点,时间还早呢!
母女俩倒了两趟公交才到人民公园,路上花去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苏云溪下车的时候特意看了,幸好从人民公园到饼干厂有直达的公交车,这样一来还能为她节省不少时间。
“妈,公园里一整天都有游客,您可能得在这守一天,可以吗?”母女俩熟门熟路地来到老地方摆好了袜子玩偶,苏云溪却有些担心。
苏梅赶紧摆摆手说:“当然可以,这比下地干活上山砍柴轻松多了,放心吧妈能应付。”
“好吧,不过中午您得买饭吃,不能饿肚子,还有五点必须准时收摊回家,记住了咱要劳逸结合,边挣钱边享受生活,不能苦着自己!”
苏云溪再三叮嘱,这些话其实她昨天晚上就念叨过一遍了,但苏梅不止不会觉得女儿啰嗦,相反地她觉得女儿自从来了沪市以后比以前更加懂事了,这日子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奋斗在八十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