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亲子”不如“远子”

三代之家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亲子”不如“远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三代之家

  在北京看到一桩很有趣的个案。

  一个七岁的小孩,据称有行为问题,难以管教。带小孩一同前来接受家庭治疗的,不单是孩子的爸妈,还有爸爸的母亲,以及妈妈的妹妹。连同妹妹的儿子,一家三代,加上小姨和表兄,十分热闹。这小孩的名字全部带有金属,想是家人希望他是钢铁之材。这只有七岁的铁儿,真的是具有金刚般的硬性格。

  家人仍未坐下,他就嚷着要走。

  妈妈说:“不许胡闹,在老师面前要有礼。”

  孩子立即大吵大骂,高声叫嚷:“我不要老师,我要打老师!”

  奶奶把孩子拉到怀中满是爱宠,对他说:“你为什么要打老师?老师并没有烦你。”

  孩子不停哭叫,然后用手向奶奶头上使劲拍打。奶奶挨了打,不但不生气,反而无限爱惜地把孩子抱到怀中。

  妈妈看不过眼,向治疗师指出:“你看,就是这样把他宠坏了。”

  丈夫坐在妻子与母亲之间,一筹莫展,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儿子身上,说些不着边际的附和话。不单儿子不听他,明显地,妻子和母亲也没有把他当作一回事。在几个大人不停地互相抵消的管教下,孩子更是完全失控,到后来,冲出门外。奶奶第一个追去;但是治疗师要求她留在室内,让孩子的父母把他追回来。

  爸爸妈妈去了大半天,只听到他们不断地与孩子游说,孩子就是不肯回来。祖母人在室内,心却随孩子走了,不断说:“让我去哄他,他只听我的话。”

  见到治疗师没有回应,她便转向小姨,不断地数落孩子妈妈的不是之处。

  我们看孩子如此失控,不知道这是因为几个大人的互动,才造成情况如此混乱,还是孩子本身真的患有精神病。因为婆媳之间的矛盾虽然明显,但总不能因为这样,就贸然把孩子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家庭问题。

  因此,对我们来说,这次会谈主要为了探讨,并了解这究竟是孩子的问题,抑或根本是一个家庭问题?

  好不容易,父母把儿子带回室内,被父亲团团地紧抱在怀中,孩子暂时安定下来,十分不友善地瞪着我们看。

  父母表示,孩子已经到了入学年龄,但是完全不受管教,像匹小蛮牛,怎样可以投入学校生活?

  一说起孩子的问题,婆媳便当场爆火。婆婆不停向治疗师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示意媳妇精神有问题。

  媳妇怒火中烧,埋怨丈夫不支持自己,只对母亲唯命是从。丈夫满面愁容地说,已经从母亲家中搬出来,但是妻子还是不满意,他再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

  本来坐在父母中间安静下来的孩子,立刻又大发雷霆,要冲出室外。

  我怕他又要跑掉老半天,赶快把大门上锁,孩子立刻迁怒于我,又说要打老师。

  我心想,这次倒楣了,可能真会挨他几下盲拳呢。

  奇怪的是,孩子一动,家中所有大人便触电似的跟着团团转,千方百计地以不同方式去哄他,可是与此同时,却没有一个有力的声音,对他清楚地表示:不许打人!

  就是这样来回反复地观察着孩子与大人的互动,我们终于发现,这孩子并非精神上有问题,也不是患了自闭症,只是每次母亲与奶奶争持,他便发疯;每次父母争吵,眼见父亲变得沉默,他便吵个天翻地覆。

  一家三代的矛盾,像一道金箍,牢牢地箍在孩子头上。咒语一起,孩子便肠穿肚破,万劫不复。

  有趣的是,这一家三个大人虽然互相指责,他们当中可没有一人能有效处理孩子的问题。因为无论他们谁人执教,另外两人都会抢着插手,结果弄得场面混乱。反而是局外人的小姨,比谁都有效地让孩子就范。她自己的儿子大概只有八九岁,眼巴巴地看着全部大人被一个瘦弱小童弄得狼狈万分,脸上一派好奇。如果有人问她对整个过程的意见,她必定会说:“怎么大人比小孩子更难收拾!”

  有人说,这个完全不受管教的孩子,是中国近代家庭的独生子现象。但是那位小表哥也是独生子,却好像成长得十分顺利,毫无霸气。

  分别在哪里?我也弄不清楚。

  只是,当孩子的父亲学会把孩子紧紧抱住,语调清楚地对他作出一定的行为要求,不再毫无主意地老向孩子讲道理或对妻子仇视,孩子就会乖乖地躲在他怀中,动也不动。

  当奶奶与媳妇没有在孩子身上作战,父母站在同一阵线,小野猴便突然变成一头小绵羊。

  原来一个孩童不止身体发肤是父母的产物,连他的情绪及行为,也可以是父母及上一代的产物。 “亲子”不如“远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