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亲子”不如“远子”

过五关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亲子”不如“远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过五关

  一个陌生的青年人,愁眉苦脸地站在我办公室门前,要求见我。

  她说:“我没有接到第二次面试的通知,请你告诉我上次面试时,我做错了什么?”

  我莫名其妙,思索了好一阵,才知道来意。原来大学心理学系最近招收研究生,一百五十多名申请人中,最后挑中的只有二十人。

  这种竞争,实在步步惊心,成绩稍次的,第一回合就落选了。能够参加第一次面试的,要通过集体研讨,理论的综合,以及自我表达等过程。不论言谈举止,组织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敏锐触角,都要有过人之处。

  我们几个当招考的,坐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然后评分,一个招考选中还不成,要全部人都选中你,才过得了这一关。

  这位同学就是过不了这第一关,没有被邀请作最后面试。

  其实核选委员会是由我们几位老师及坊间的专业人士组成,我只是成员之一,我不知道这位同学为什么特别找我。招考的那几天,一共见了八十多人,过后我们其实谁也记不得谁。莫说我无法记得她在那次集体会谈时的表现,我连她的样子也记不起来。

  看着她无可奈何地离去,心中实在不忍。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青年人要找寻自己的一席位置,实在不容易。

  一关又一关,即使她过得上一关,下一关个别面试一样是有人欢笑有人愁。

  记得在招考时,看着这些青年人紧张万分地要在同伴中表现自己,稍为害羞或依赖性强的,都无法生存。印象最深的是有个一脸稚气的男孩,根本无法插入集体讨论的场面,连同学邀他发言,他都腼腼腆腆地涨红着脸。

  怪不得外国的父母往往送孩子参加演讲或作领袖的训练。无论你学问有多好,若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始终是挤不入围的。

  有一次到西班牙,在山上的一个古堡住了几天,碰到几个也来度假的英国青年,他们不足二十岁,但是一言一行,却是那样充满自信,那充满阳光的容颜,那毫不犹疑的凝视,那在餐桌前从容不乱的礼节……

  当时我想,这几个孩子来自怎样的家庭?中国人所说的“有教养”,大概就是指这一回事。

  也许所有孩子都是教与养的成果。

  最近见到一个家庭,父亲对儿子不满,骂母亲是“臭罂出臭草”,儿子神态张惶,一见到父母争吵便不知所措,这其实也是教养的一种。

  不知何故,中国父亲往往喜欢骂孩子,中国母亲却喜欢宠孩子,一骂一宠,结果往往是制造出一个无所适从的孩子。

  也许基于如此,亲子教育总是教人亲子。其实单是“亲子”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栽培孩子,该亲时亲,该独立时独立,否则骨与肉往往演变成难分难解的混沌一片。

  而背负着父母的孩子,是无法应付外面世界的。在那真枪实弹的现实世界,如果要生存,背上就不能有太重的包袱。

  这并不是说那些落选的学生都是因为与父母纠缠不清。这种选拔赛本身就是十分残酷的,无论你条件多好,都有可能败在比你强,或是比你幸运的人手上。

  我记得那天来投考的同学中,有个母亲在门外等候,这使我想起父母望子成龙的苦心,子成不了龙时的失望;青年人在冲锋陷阵之余,万一过不了关,怎样面对父母?

  我们都知道青年人需要面对很多压力,但是很少人知道从小就要培育青年人应付压力的能量。

  人的主要学习,全部是由挫败中学来的,就是说,没有倒下过的人,是学不会走路的。

  我知道这一番话,对落选的同学完全无济于事;我只希望为人父母者早早明白,如果你希望孩子成功,就要尽早让他学习探索,学习冒险,学习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表达方式。

  如果只想保护孩子,结果他更有可能跌个头崩额裂。

  看着这批同学过五关斩六将的惊险场面,当时我就偷偷地对另一位选拔委员说:“幸好我不再是青年人,如果要我经历这种场面,我必败无疑!”

  我知道我不熟悉他们要走的路! “亲子”不如“远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