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故事从家开始

你错,还是我错?

故事从家开始 李维榕 3462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从家开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你错,还是我错?

  这妻子坐下不久,就对我说:“我不期待你在短时间可以改变我的丈夫!结婚十年,我已经知道这人是无法可改的!”

  我不知道如何回应,但是还是忍不住对她说:“我并没有改变你丈夫的念头!”

  她问:“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来见你?”

  为什么要见婚姻治疗师?是个有趣的问题,也许要问的是,什么是婚姻治疗?从何治起?

  各家各派当然有不同说法,但是归根结底,婚姻是个奇怪的体制。两个不同的人,结合在一起,漫漫路途,不知道需要经历多少挑战和考验;这旅程有如唐僧取经,过了一关又有一关,却没有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来搭救,只有两个人二人三足地缚着前行,当然是困难重重。

  怎样成功地走过婚姻的路程,夫妇必须有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一宗一宗地从错误中学习,跌倒、爬起来,再面对、又再学习,那是一种身经百战才养成的智慧。

  怪不得近代社会的离婚率平均达到四成以上,可见并非每段婚姻都有能力走完全程。婚姻治疗就是当婚姻亮起红灯时,让夫妇冷静下来,好好地探索两人之间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一同寻求解决办法。

  如前所言,问题是一定会产生的,关键是夫妇二人怎样去处理。

  最近见到一对夫妇,他们说,常常会因很小的事情就吵起来;包括雇佣的工作安排,或怎样打扫房子,都会造成夫妇的大爆炸。

  我说:“我知道雇佣是有足够能力把每个主妇活活气死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佣工问题会成为你们夫妻问题?除非你先生站在雇佣的一边。”

  妻子说:“就是那样,他永远以为我是无理取闹!”

  这个例子,其实代表了大部分夫妻之间的矛盾。应该是两人同一阵线的形势,却往往变成两人对峙的一个局面。无论在处理上一代及下一代的问题上,都是同一个道理。结果不但问题处理不了,还会造成双方对彼此的一种怨恨。

  因此,无论婆媳问题、孩子问题,反映的都是夫妇问题。夫妇同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但是要矛盾中的夫妇合作,几乎要比取他们的命更难。

  有趣的是,如果你问夫妻为什么不能好好相处,他们大都会告诉你一宗又一宗的事项、谁是谁非。就拿前面那个雇佣做例子,女的会强调佣工不是之处,男的又会辩护自己的立场。争论了半天,把注意力都放在事情的错与对上,让旁人忙着为他们分析,却走漏了问题的关键:并非在于雇佣的对与错,那只不过是夫妻借以表达彼此怨怼的话题而已。

  我在夫妇关系的一项研究中,收集了很多夫妇的对话。发觉无论双方争吵的话题是什么,由三代纠纷,以至孩子处理;由起居饮食,以至闲话家常,反映的都是对彼此的不满,只是借题发挥罢了。

  因此,要了解一段婚姻的核心问题,就需要先了解他们究竟对彼此有什么不满?奇怪的是,婚姻触礁时,往往不是一些大问题,而是日积月累的小不满,让双方都无法接近对方;又因为长期无法接近对方而积怨更深,形成一种独特的互动模式。要求对方改变,却又不相信对方会变。

  最可悲的是,当对方真的尝试改变时,另一方又会因为害怕失望或种种原因而不但不多加鼓励,反而不停地向对方泼冷水,让对方裹足不前。

  要寻求亲密关系,实在需要一颗不怕刀枪的心,不然老是怕被伤害,又怎敢接近别人?最糟的是不只不能接近,还会拼命把半辈子的失望都怪向对方,这种夫妻形式实在让人惨不忍睹,但又不时出现。

  因此婚姻是需要治疗的,因为它往往都会受了伤。而受了重伤的婚姻中人,会不顾一切,把双方都抓得鲜血淋漓,甚至在伤口上撒盐。在这种情形下,实在需要有个冷静的环境,让他们都安定下来,再作商议。

  因此,婚姻治疗并非一个改造人的工厂,把你不满意的男人(或女人)改造过来,让你满意接收。相反地,夫妻的矛盾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双方都必须愿意反省,究竟自己是否也有责任,一起造成这个僵局?如果僵局是两个人都有份的,就要一起去解困。

  怎样把两个破坏婚姻的人变成两个为自己婚姻疗伤的人,才是婚姻治疗的目的。

  如果你确定对方才是罪魁祸首,就不必浪费时间,干脆把对方一脚踢走,或自己溜之大吉就是了!

  因为婚姻本身是有生命力的一个体制,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同一个位置。毕竟双方都要有意愿作出改善,把一部死了火的老爷车重新发动。没有这个基本的意愿,就会寸步难行。

  有一位老朋友告诉我,她曾经找过一个最著名的婚姻治疗师做辅导。那治疗师一开始就叫夫妇二人,想象自己是一只动物,在怎样的一种婚姻状况下运作。

  朋友说,她立刻想到自己是一只小白兔,在一条黑暗的地道中,只想向着远处的一点曙光奔跑,她当时就知道,自己要逃离这一段婚姻。

  这次婚姻治疗的经验,只加速她对离婚的决定。她对身旁的男人已经完全没有兴趣。没有执子之手的向往,就只有各走各路的前程。

  也见到一对夫妇,已经分居两年,丈夫希望妻子让他回家;妻子不是不想他回来,但是回来是附带条件的,每项条件都让男人暴跳如雷。最棘手的地方,是两人连面对面谈话都不愿意,又哪有商量的余地?好不容易让他们开始对话,却是双方都有万分怨恨,只想算旧账。

  明显地两人都伤害了对方,却没有人愿意低头。他们以为夫妻沟通,是要把全部恨意和盘托出。结果不是和解,而是打擂台,一拳拳对准对方的要害直攻;说是言和,但是在紧张关头,只顾着把对方打沉。试想想,如果夫妻基本互动模式不变,即使复合,也只是延续恨意。

  因此,即使希望与子偕老,也要找到共处的良方。

  要为一段满是瘢痕的婚姻疗伤,双方都需要作出很大的改变。绝对不是只去改变一个人,而是两人都愿意伸出承诺的手,化干戈为玉帛,一同学习互动、互救、互慰、互相珍惜!感谢对方没有跑掉,感谢还有机会亡羊补牢,挽救前半生的不幸。否则,即使你赢了眼前这场争吵,输了的却是这段婚姻! 故事从家开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