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故事从家开始

夫妻共舞

故事从家开始 李维榕 3520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从家开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夫妻共舞

  这位女士说,她结婚三十年,一直没有好日子过,处处受着丈夫的控制,毫无反抗的余地;直到近年,她开始努力进修,上了很多课程,才作了很大的改善。

  说着说着,她愈来愈激动,一宗宗的旧事,一桩桩的不满。我其实只听到她的情绪高涨,并摸不清她的前因后果。

  丈夫坐在一旁,一脸无奈的表情,对妻子的控诉,毫无反应。

  他们的两个成年子女,却是十分踊跃地提供意见。两人都异口同声地为父亲抱不平:“母亲实在太过凶恶了!一开口就是骂人,谁都说不过她!”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母亲觉得自己是婚姻的受害者,她的孩子却把她形容为“虎妈”。

  好不容易让丈夫说起话来,却发觉他同样是见妻如见虎,根据他那腼腼腆腆的陈述,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太太骂得体无完肤,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儿。言下之意,他才是受害者。

  研究谁是真正的受害者,一时间真的是难以分解。婚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配合,两个人怎样结起婚来,又怎样度过他们的日子,当中实在太多神推鬼使的因素。

  是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两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要走在一起,怎样面对路途上的崎岖?

  在家庭治疗发展的早期,有学者就用舞蹈来形容家人的互动,要了解一对夫妇出现了什么问题,只要留心他们怎样共舞,就可见一斑。

  像这一对夫妻,表面看来,是妻子不停数落丈夫,丈夫无言以对。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觉他们其实是一个追一个跑;一个想尽办法去逼对方回话,一个却千方百计避之则吉。而且一个愈追,一个就愈跑;一个愈跑,一个就愈追。

  在过程中,他们会花样百出,提出各式各样的理由去解释自己的行为,让你听得糊涂。其实这一追一跑的夫妻舞步,是天下间最常见的夫妇形式;而且与性别有关,追的多是女方,跑的总是男方。

  很多不合拍的配偶,都会说是性格不合、价值观不相同,或是对方正在更年期,精神出了毛病,总之与自己无关。果真如此,这段婚姻就真的没有希望,只有死忍,或是分手。

  好在这些似是而非的审判,大部分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夫妇是一个互相训练的过程,很多行为都是互相塑造而成的。一个为什么要追,是因为对方不断地跑;一个为什么不断地跑,是因为对方死命地追,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而且由结合开始就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

  最糟糕的是当这种形式出现时,双方都会理直气壮,咬定问题出在对方;因此,每一段婚姻,都有两个受害者,也有两个行凶人!

  例如,上述那对夫妇,妻子一直对着丈夫骂个不停,治疗师愈要与她讲道理,她愈据理力争。由嫁入婆家开始,没有一宗事不是与丈夫的态度有关,三十年的旧账,怎样也算不到底;丈夫愈沉默,妻子的怨气就愈大。

  单看个人行为,这不单是个“虎妈”,也是一个“虎妻”。并不是她不知道丈夫有多痛苦,她说:“我知道你也不好受,但是我不骂你,这气怎消得了?”

  她补充说:“我知道自己很凶,像泼妇,但这泼妇完全是你所造成的!”

  我也赞成她的说法,泼妇真的是丈夫造成的!只是丈夫的“罪过”,并非基于在哪里辜负了她,而是因为他跑开了,不肯陪她舞下去。面对他的懦弱,她只有加倍地发作。

  河东狮不是天生的,既然丈夫有能力造成妻子的凶恶,也必有能力把她变成小鸟依人。关键在于双方都要愿意改变自己的形式。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跑掉的人拦住,让他不能轻易溜掉,再静观其变。

  丈夫如果挨得住妻子的唠叨,她们一般都会平静下来,因为很多妻子都说,在自己失控的时候,最需要丈夫不要走开;用手拍拍她们的肩头,最好给她们一个拥抱,一切就容易商量。但是要求一个丈夫在认为妻子无理取闹时,不但要按下自己的怒气,还要好言相对,这男人可非有大将之风不可。

  只见眼前这个无可奈何的丈夫,十分不情愿地回应着妻子,妻子乘机又痛快地骂他一顿,细数他不是之处。

  这才发现,妻子其实十分享受这种对丈夫的折磨。对于某些人,情绪的泛滥是要求亲近的表达,也同时是与人接近的一种激情;只可惜吓坏了这个毫不习惯表达、情绪也不激情的男人。当治疗师指出这个观察时,妻子十分同意,甚至有一种终于遇到“知己”般兴奋。原来她需要的是探戈舞的豪情奔放,他却像个假人似的任她抛起掷下,怪不得总是让她觉得不对劲。我不知道丈夫是否也享受这种完全被动的角色。但是,三个小时下来,他们仍是保持着同一种互动形式:一个愿骂,一个愿挨。这种共舞真的让人惨不忍睹。

  这是我们研究院的一个教学个案。一整个团队,陪着这个家庭闹了一个晚上,夜已深,我们都还没有吃晚饭。

  我记得曾经问过一位高僧,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活得快乐,却又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及身边的人活受罪?怎样才可以为他们指点迷津?

  那高僧对我说:“有理说不清时,我就会当头棒喝!即使没有效用,也会很好玩!”

  因此,我灵机一动,对他们说:“你们都说要改变,却各自费尽心机去维护那三十年来把你们困死的老方式。我们治疗师也有丈夫及妻子,正在等着我们回家!你们究竟打算以同样方式度过以后的三十年,让自己一辈子苦涩,让儿女为你担心,还是放下屠刀,一起学习怎样活得更好?”

  有趣的是,那对夫妻听了我的话,真的像被人打了一棍,停了下来。

  我又乘机对妻子说:“如果你想骂人发泄,就继续让他受罪;如果你想补救婚姻,就要学习感恩,感谢他被骂得狗血淋漓,仍然留在你身旁。他无论过去有多少不是,毕竟是你的另一半,除非你不想要他,要的话就要郑重地对彼此做个承诺,学习怎样互相尊重!”

  他们真的伸出手来,一言为定!并非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但这毕竟是一个开始!没有这一步,就不会有下一步,如果前三十年过得不好,下三十年将会更糟!

  而我们每个参与这过程的治疗师,在回家路上,也无可避免地,仔细想想自己家庭的舞蹈! 故事从家开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