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故事从家开始

感谢对方存在的日子

故事从家开始 李维榕 3568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从家开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感谢对方存在的日子

  小毓的丈夫去世了。病了好几年,起初以为是患了忧郁症,后来才证实是一种极罕见的癌症。

  经历着最亲密的人步向死亡,最让人担心的是小毓。当时我远在香港,暑期回到纽约时,她的丈夫已经走了半年,剩下小毓一个人住在偌大的房子里。

  她已决定把房子卖掉,搬到女儿附近居住,但是几十年来建立的一个老巢,一草一物都带着无限回忆,收拾起来特别费劲。好在美国房地产正在闹不景气,她的房子虽然与Paul Newman 同一条街,却一直乏人问津。

  小毓索性利用这过渡时期,好好地把房子整理一番,多年来计划要做而又没有做得成的装修,都趁着这机会完成。

  数十年没有换过的窗框,全部换新,后院里的一个久久没有完工的花圃,终于完成。

  小毓在家中忙个不停,太多等待完成的计划,太多需要处理的事物。她说:“本来一个人最怕黑,现在突然不怕了。生命的另一半离开了,阴阳阻隔,当中的距离一方面是远不可及,一方面又好像再也没有界限。”

  我问小毓:“你寂寞吗?”

  她说:“我不寂寞,我只是想念他!”

  小毓是个爽朗的人,她一早就做好准备,知道怎样适应一个人生活的日子。

  其实一个人生活并不难,最难的是要放弃二人世界那惯性的互相依赖。人在的时候,一切都好像理所当然,有时甚至会互相责难。人走了,才发现好像失了一只手、一条腿,让人总是情难以堪。

  小毓说:“丈夫去世前,要求从医院回家居住,当时医生判断他最多只有七天的生命,结果他回家住了三个星期,每个人都很高兴,觉得已经是赚了两个星期的时间。”

  小毓又说:“你知道吗?那三个星期,让我们觉得十分接近。为了让他不用爬楼梯,我把他的床搬到楼下,他要求我在他身旁躺下,最后拥抱他一次,我们就是这样静静地躺着,感谢生命中的每一刻。”

  “女儿从加州带着孩子回来探望他。我们一同感恩,一同寻求彼此宽恕。”

  “最后那天,他说要回医院去,第二天就在医院逝去。”

  小毓平静地向我描述她与丈夫最后的一段日子。她对每个近亲与好友,都作了同一表达,她喜欢这样做,因为这让她一次又一次地重温与丈夫的经历。

  回忆原来是如此重要的一回事,如此具有威力地为我们保存着一些重要的人生片段。人走了,我们不能不放手,回忆是唯一让我们可以捕捉到曾经享有的生活点滴。

  我听着,却深切地感到这并非小毓的故事,而是所有夫妇的故事。也许有一天,这也是我自己的故事。

  我知道小毓会继续活得精彩,但是那将是另一个里程。天下所有夫妻的共处,都必须随着死亡而写上句号。幸福的人,可以无憾无悔地挥泪说再见;不幸的人,就只有数不尽的遗憾。最近看到一宗报道,当辅导员向一位新近丧偶的老寡妇说:“你的日子一定过得很孤单!”那寡妇却答:“我从来没有比现在过得更好!”

  这故事的喻意在哪里?

  也许并非每个人都拥有值得怀念的夫妻生活;也许有时真的是一个人活得比两个人更为畅意。从来都没有人可以保证婚姻生活会有怎样的质量,相反地,我们可以保证,每一段婚姻都有它分内所必须面对的困难。

  但是三世同舟,百年同枕。能够共一枕头的人,怎样算来也是难得的缘分,只是矛盾当前,谁也不会记得这些简单的道理。

  因此,当小毓谈起他们最后彼此要求原谅时,我十分感动。原来任何亲密关系,都有互相得罪之处。也许愈是密切,愈容易彼此伤害。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是一个理想的境界。你可以执子之手,吵个不停,彼此攻击,你也可以执子之手,各自修行。我最近见到一对夫妇,丈夫几经挣扎,终于对妻子说:“你伤害了我两次,像两条刺,一直刺在我的心中!”

  男人说着,激动得流下泪来,妻子却抢着说:“你也伤害过我无数次!”

  结果是一同算旧账,谁伤害谁更多!

  他们没有想到,每一个受害者,都可以同时是施暴者。能够彼此求饶恕,是天大的好事。

  一个人可以在临终之时,执子之手,说:“请原谅我多年来对你得罪之处,对你的不公道,对你的忽略,对你的批判;在你需要时,没有能够好好地安慰你;在你为我奔走时,没有及时感谢你;在我自己有压力时,不自觉地把你当作出气袋;在我悲哀时,刻意把你推开,让你不能接近;在你想活得痛快时,我总是这样不成那样不成,把你制止……”

  随口说来,就有一连串甚至更多需要求恕的理由。

  人的情感原来是如此脆弱,需要亲近的人安抚、慰问和疗伤。如果没有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最讲理的人也会变得无可理喻。

  可惜的是,不到时日无多时,我们不知道珍惜。

  英国名将威灵顿,婚后对妻子一直十分冷落,直到她逝世前,才亲近起来。他在日记中写道:“奇怪的是,两个彼此陌生的人,在他们最后的日子里,才开始发掘及认识对方。”

  我以前认为,两个人在最后才找到对方,是多么的可惜,多么的浪费大好时光!

  现在我却想,能够在消逝前把对方找到,是多大的好事!

  人与人的关系不论长短,重要的是它的一分一秒。

  有人说,我们每天起床,都要感谢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双手、双脚、眼耳口鼻,及一切五脏六腑,感谢它们继续为我们运作,继续为我们效力。

  我想,在感谢自己身体之余,还要感谢我们的配偶,感谢他(或她)的包容、支持,及不屈不挠!也感谢他(或她)的不足之处,及各种小毛病。因为最重要的,是感谢对方的存在!

  这样,人走了,我们仍然可以继续感恩,因为他(或她)曾经存在过! 故事从家开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