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故事从家开始

当婚姻完结时

故事从家开始 李维榕 3282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从家开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当婚姻完结时

  婚外情的结局起码有三种:一是对方放下外遇,决定回家;二是对方不肯放下外遇,也不想离婚;三是对方决定离婚,跟从外遇。

  第一种结局,对家庭当然是最理想的:负心人终于回头是岸,回来任你宰割,让你苦尽甘来。

  第二种结局,却让人哭笑不得,对方要的是鱼与熊掌。你无法知道自己是鱼还是熊掌,决定权好像是放在你的手中,但是要放弃嘛,又不甘心把自己的另一半双手奉送给别人;要不放弃嘛,又怎忍得下那一口气。这是一个让你完全不能动弹的位置。

  但是第三种结局,却是婚姻中人的一个噩梦。曾经誓言至死不渝之人,却突然宣布婚姻死亡,让你天旋地转束手无策。

  我这天碰到的就是如此让人无计可施的一个局面。

  起初,忐忑不安的妻子呕心沥血、诉说着自己心中的矛盾:丈夫与情人所留下的蛛丝马迹,那留在垃圾桶的字条、那带着第三者气息的衣物,都让她心中隐隐作痛。但是,她愿意宽恕,她不能失去他。

  她独个儿不断地剖白,把心都掏出来了,也许她实在害怕丈夫的回应,所以只好用说话霸占了整个空间。虽然,两人都同意这次要把事情解决。

  丈夫也像是犹豫不决,不过他明显地已做好心理准备,抓紧机会,终于清楚地对妻子说,他已打算离去。

  一个简单的回应,就宣判了婚姻的死刑。

  可以想象妻子此时是如雷贯耳,完全乱了阵脚。但她仍然努力地保持镇定,继续与丈夫交谈一些细节的安排。只是当你的心在淌血时,所有交谈都是迷糊不清的。

  她挣扎了好一会儿,突然也宣布,说:“我绝对不会同意离婚!这违反我的宗教信仰!”

  一个说要走,一个说我绝不会让你走。

  婚姻的僵局,莫大于此。

  妻子跟着提出一些细节问题,都是杂乱无章的。有同学问我说:“她是否仍处于否认心态,没有接受现实?”我却认为:此情此境,能够维持理性谈话,已经十分不容易。丈夫要一刀两断,如此残酷的现实,有谁可以马上接受?

  我们都知道,如果分手是无可避免,就要以最小的伤害为处理原则。但是,知易行难,怎样才算是最小的伤害?当双方都是遍体鳞伤之际,往往不自觉地也会向对方甚至自己多插几刀。

  这夫妻已经是我所见当中极为理智的一对,彼此都尽量减低敌意。即使如此,婚姻完结的伤害,依然清楚地笼罩着他们。也许因为表面上的冷静,让那一股伤害,显得更为凄惨。

  离婚,是婚姻的死亡。

  但这不等于没有垂死挣扎。此时的妻子仍然是不甘心,她在悲愤之余,仍不断发问:“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人都要走了,何必煎熬自己,继续自责?

  好在这丈夫还算负责。他说:“这不是你的错,此事绝对不怪你,这完全是我自己的问题。”

  哪有与自己无关的婚外情?但是丈夫口紧得很,妻子禁不住又想知道情人的底细。她长得怎样?做什么工作?你们是怎样认识的?她哪里比我强?

  丈夫回答:“我不会回答你这些问题,因为只会给你带来更多伤害。”

  男人这种斩钉截铁,看似无情,但是关系到了尽头,信息清楚也是让对方不存奢望的一种做法。女人的苦苦追寻,也是她必须经历的过程,如此才可以死心。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妻子的种种挽留,明显地起不了作用。他们的对白,慢慢地就变成是一种完全的无奈、无助和无话可说。

  婚姻是有生命的,与人的生命一样,当婚姻的生命走到尽头,无论你有多么心不甘、情不愿,都得披上黑纱,把一段婚姻送入坟墓。

  只是,别忘了他们那个八岁的女儿,默默地看着这两个给予她生命的人,怎样一分一秒地彼此背离。

  这孩子没有说话,但是她的眼睛和面部焦急的表情,却比任何话语都表达清楚。

  他们知道,不做夫妻,但仍得做父母。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也实在无须在婚姻死亡时,仍然坐在一起对谈。

  即使他们一时之间无法解决离婚或不离婚的争执,总得要向孩子作个交待。

  父亲关怀地拉着女儿的手,说:“爸爸妈妈之间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会搬出去住,但我们仍然一样爱你,那绝不是你的错!”

  男人的话是离婚家庭对孩子的典型解释,这一番话说得不错。只是让我禁不住去想:不是妻子的错,又不是孩子的错,也很难说是丈夫的错,谁都没有错,为什么每个人都感到那般沉重?

  这是我在家庭治疗教学的一个示范个案。目睹一个婚姻的破灭,以及破灭时双方所经历的种种心路历程,让我们参与的专业人士都有点触目惊心,甚至人人自危。

  有同学甚至哭了,她说:“是为那孩子流泪。”

  基于种种理由,离婚是现代社会一个普遍现象。Constance Ahrons的一本经典著作《好的离异》(The Good Divorce ),处处提醒我们不必以全部灰色的眼光来看待离婚。很多研究也指出,百分之五十的离婚家庭,如果处理适当,依然可以给孩子保留一个“完整”的家庭意识。因此,离婚也可以是一个新开始。

  不过在重新建设之前,我们不能不面对婚姻被宣布死亡那一刹的伤痛,才可以在伤痛过程中慢慢放手。只是此情此景,却真的让每个人都感到茫然。 故事从家开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