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故事从家开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请勿打扰”
那青年人的母亲交给我一份儿子在博客(blog)上的日志:
我想,没有人比我更明白孤单的滋味。
活了将近二十年的人生,才知道家是最应该毫无隐瞒,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地方。
而我,却一直把家当作一所挡风避雨的旅馆。
这里只有厨师。
这二十年来,就这样运作着:吃饭、睡觉。
直至一天,从来只会做饭的厨师,哭了,说话了,我才醒觉,这厨师,叫作父母。
父母,哭完了,说话完了,又变回厨师。
我终于取消了订餐,关上房门。厨师与住客,再没有任何关系。
孤单到某一个地步,使我追求被爱的感觉。
孤单到某一个地步,使我追求孤立的感觉。
挂上“请勿打扰”的一刻,我知道我将被孤立,眼睛流下泪,嘴唇却笑起来。
我害怕孤单,更害怕脱离孤单。
孤单,成了阴影,成了习惯。我想:没有人比我更明白孤单的滋味。
那天我约见这家庭时,青年人没有来。我想:这日志就是他那“请勿打扰”的讯息。在此之前,我已经见过这个家庭两次,那青年是这一家五口三个男孩中最小的一个。我以为他是家中最能置身事外,不受家人情绪纠缠的一员。没想到这世上其实没有真的可以置身家庭事外的成员。在那挂上“请勿打扰”的房间内,原来有人正在哭泣。
第三次会谈,三兄弟都没有出现。父亲十分不耐烦地说:“他们不会来的,怎么叫也没有用的!”
只是,当我要求他读出小儿子的日志时,他一面读,一面眼中淌泪。
他也拿出一份自己准备好的文字,上面写着:
错孩子!我悲愤难平的故事,我要发言。
他们说:生错你……选错你……嫁错你……你赚不到钱!你不合群!你是罪人、全身罪!!!
然后他用英文写道:
Child, you're WRONG.
Brother, you're WRONG.
Student, you're WRONG.
Colleague, you're WRONG.
Church leader: you're WRONG.
Judge on Earth: you're WRONG.
Spouse: you're Mr.WRONG
No! No! No! I'm absolutely RIGHT!!!
父子二人的文字,是那样地大不相同,一个是无可奈何,一个是悲愤填胸。
母亲也有她的博客,表达的却是一个生活充实、母慈子孝、积极乐观的女性。
一家五口,各人有各人的境界。但是家庭不是一个人的世界,那是一组人的配合、互动,以及组织。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脚步都会有意无意地受到别人牵动。
而最最牵动我们的,却偏偏是家庭内的爱与关怀。没有爱,就没有牵挂;没有关怀,就不会有所需求;没有需求;就不会寂寞,也无需气愤。
青年人说:没有人比我更明白孤单的滋味。也许他没有说对,还有一个比他更孤单的人,那就是他的父亲。
父亲来见我,主要是基于与上一代的矛盾。一说起他自己的父母,他就按不住愤怒。第一次见面时,我一点也搞不清他究竟想说些什么。他是那样地激动,说个不停,却很难让别人插嘴。
他反复地嚷着,要与自己的上一代划清界线,要脱离关系。我忍不住问他说,那就脱离关系吧!什么事让你这样困扰?
我无法听懂他的解释,不单是我,他的家人也不能理解他的推理。
他说他知道上一代的问题,会一代代地传下去,但是那究竟是什么问题?我们听了半天还是摸不着头脑。
不过我倒察觉,他的焦虑和执著,可真的被大儿子吸收了。看上去大儿子好像老是跟父亲作对,其实他是最不能与父亲分割的孩子。父亲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引起他的情绪波动。
原来父子两人都有强迫症的行为。母亲说:“丈夫有收集废物的习惯,屋子里堆满用不着的东西。”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不合逻辑而又不断重复的行为或思维,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那是当人在经历极度的不安全或失控的心态下,一种没有控制中的自我控制。
有趣的是那坚决要与上一代划清界线的男人,却无论说什么,都把自己的父母亲挂上口,嘴上说要脱离,实际上却无法把他们放下。
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充满着前因后果,让人只听到无尽的苦涩。在旁的妻子与儿子也完全无法可施。我也不由自主地被这一家人的复杂情绪感染。多么让人羡慕的一个大好家庭,却又多么让人无奈。父亲究竟在哪里受伤了?怎么总是发出悲愤莫名的怒吼?如果是上一代伤害了他,怎么他不明白自己也会莫名其妙地把身上的伤痕传到下一代去?
第二次会谈,也是像第一次一样扑朔迷离,只是当男人又提到上一代的恩怨时,他终于举出一个实例。原来他拒接母亲电话,但是电话却响个不停,妻子就接听了。他愈说愈愤恨,一番挣扎后,终于提出:“你接电话,就是在他们面前证实我是错的,那是对我的一种侮辱!”
他这一番话说得十分困难,几乎用尽气力,还用手大力击掌,好像要借力逼出心中的话,力竭声嘶。由于过度激烈,人人都吓得不敢作声,只是我发觉,这是第一次他成功地把话说得明白。
但是妻子并不同意,她觉得丈夫与自己母亲不和,不等于她也不能与她交往,说到气处,她也毫不让步,回骂他说:“如果你要这样,我就真的要侮辱你了。”
妻子当然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立场,只是这立场,正好就成为夫妻关系的心结。对于一个严重受伤的男人,为他疗伤应该是第一个考虑。最后大家都不再争辩,妻子和儿子上前把他紧紧抱着,让他平伏下来。
只是,男人身体绷紧,把头从妻儿拥抱的空隙中腾出来,仍然不停口地诉说他的不满,直到妻子用手把他的嘴巴堵住。
这次孩子没有来,夫妻乘机冷静地调整一下多年来的婚姻状态。其实,无论上一代为我们带来多少不幸,如果这一代活得心安理得,也足够抵销过往的阴影。最不幸的人,就是不知不觉地让过去的苦涩继续成为这一代及下一代的苦涩。
我对父亲说:“你喜欢收集多少废物都没有大碍,却千万别把过去的创伤和愤怒当作宝贝收藏,让所有爱你的人都走不近你。”
我提议他借用小儿子的“请勿打扰”,拒绝过去伤痛的滋扰,亲手把不幸之门关上。 故事从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