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家的万花筒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微妙的平衡
姬娜酗酒,三杯过后,她就可以尽情痛快,可以叫她姐姐去死。
姐姐茵妮说话伶俐,一口纽约上流社会(Upper East Side)的英语,滚珠滑玉的,圆滑中却充满芒刺,一句话可以同时刺中丈夫及妹妹。
吐凡是个大好人,夹在妻子及小姨子之间,委曲求全。客厅一角的酒吧,设备完善,是他的避难所。无论家中吵得多么厉害,吐凡都能像个祭师,站在他的祭坛前,精心配制他引以自豪的马爹利。
酗酒的是姬娜,其实吐凡和茵妮同样是借酒消愁。
不同的是,吐凡忙于制作;而茵妮捧着水晶杯子,举手投足是那样的优雅而刻意;姬娜则躺在波斯地毯上借酒狂歌,一言一行却是故意在暴露姐姐的尖酸。
酒鬼不是为自己而饮的,每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目标。姬娜为姐姐而饮,没有这一杯又一杯的黄汤,她不能应付那完美无瑕的姐姐,不能对她那一尘不染的家,以及一尘不染的道德观念作出嘲笑。
姐姐操着控制得体的语调,眼睛避过姬娜,只望着手中的酒杯,说:“如果有人不珍惜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名誉,把一生迷迷糊糊地饮成一塌糊涂的模样;如果有人以为自己是一条虫,即使衣着华丽,却把自己弄得翻不了身……”
姬娜双目直迫姐姐,说:“你为什么不死!”(“Why don't you die!”)
吐凡摇头苦笑。
但是他乐得小姨子与妻子纠缠不清。茵妮忙着应付妹妹,就不会只在他身上找麻烦。茵妮是个控制力强的人,不论对己对人都有极高要求。娶了女强人为妻,吐凡只觉得自己像个被人扯线的木偶,处处身不由己。夫妻貌合神离,已经多年没有同房。
自从姬娜搬回老家居住,家中突然多了一股生气,妻子的执着与小姨子的放纵,矛盾相依,谁也缺不了谁。吐凡冷眼旁观,其实并不是真的置身事外,因为妻子针对的并不只是妹妹,而且还有那个并不与她们同一阵线的丈夫。
三人共舞,每人的脚步都是受着另外二人牵制,彼此穿插,造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一个微妙的平衡》(A Delicate Balance)是美国著名编剧Edward Albee的作品。我常觉得舞台剧是一种最能表达家庭关系的媒介。剧作家对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掣肘,往往比心理学家描述得更传神。Albee的另一名著是《灵欲春宵》(Who i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记得Elizabeth Taylor和Richard Burton扮演的那一对互相挖苦、由晚上吵闹到天明的夫妻吗?家庭生活的空虚,满腔情怀无处倾诉,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与对婚姻关系的疑问,都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但是,舞台剧并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组人的故事。像一盘桌球游戏,一球击发一球,引起满场落索,身在其中,一举一动,都是人与人彼此间的互相冲击所引致。
个人行为,绝非一己形成的!
那么,茵妮的自制和制人能力又是从何而来?
人与人之间所造成的形式及局限,又如何打破?
暂时撇开姬娜,让我们从吐凡和茵妮说起。夫妻二人原本育有一子一女,但是十年前儿子意外死去,伤心的父母各自哀悼丧子之痛。吐凡一声不响,就搬到另一房间去。茵妮也一声不响,对丈夫分房之事绝不提起,但是对别的小事,却愈来愈执着。
茵妮说话转弯抹角,啄文嚼字,没有一句话是直接的,却句句充满弦外之音。她说:“人人都说我是这个家的总指挥,其实真正的指挥是谁,可有人知道?是谁为姬娜添上一杯又一杯的酒?是谁决定儿子死后就不再生育?”
她说得好像漫不经意,吐凡并没有答话的习惯,只拿起报纸细读。
知识分子夫妇的悲哀,就是不能痛痛快快地哭、痛痛快快地骂,才会养成这般闷人的表达。相比之下,半醉的姬娜显得特别可爱。
茵妮对她说:“你怎么不再去参加戒酒会的聚会?你以前去时情况好像曾好转过。”
姬娜说:“不去,不去,我不是有酒瘾,我只是烂醉如泥。”
这三人之间的关系形式,终于因为女儿返家而打破。
吐凡与茵妮的大女儿茱利,已经结了四次婚。每一段婚姻大概维持两年,现在又是回家的时候。但是,这一次,情况突然有所转变。
吐凡与茵妮的一对老友夫妇,突然到访,而且霸占了茱利的房间,不肯迁出。茱利只好暂住吐凡的房间,而吐凡迫不得已,唯有搬回妻子房中。
形势造成的转变,迫着这一对陌路夫妻再度同床。
茵妮终于向丈夫表态,说:“分房是你的决定,我全无参与的余地。人人都说我控制着你,但是,你对我的无声控制,我丝毫不能抵抗!”
夫妻间的互相牵制,往往配合得天衣无缝,谁强谁弱,非局外人所能料。
十年来,茵妮第一次向丈夫说出心里话,人也变得轻松温柔起来,再也不需要在家中做指挥官——女儿的依赖及妹妹的狂妄,突然变得不重要。
姬娜的酒瘾一直是家中主要话题,为这死气沉沉的家庭提供一个焦点。茱利的婚变,同样具有为父母亲打气的作用。只是这次她们二人在这家庭内所扮演的角色,突然失去意义。姬娜第一次由主角退为配角,让真正的主角——吐凡和茵妮——粉墨登场。
其实,在家庭的大舞台上,所有个人问题都或多或少具有平衡作用,掩饰另一些隐藏不露的危机和秘密。
只有在秘密不再是秘密的情况下,个人问题才有新的定义、新的转机。
或者像吐凡的家庭一样,突然来了个不速之客,才有机会打破这个微妙的平衡。 家的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