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家的万花筒

“坐屎监”

家的万花筒 李维榕 3534 2021-04-06 08:3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家的万花筒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坐屎监”

  这是一个十五岁的青少年,说小不小,说大不大,一个尴尬的年龄,一个极尴尬的大男孩。

  他坐在一张沙发上,瘦长的手脚显得更瘦长,四肢不知放在哪儿才妥当。挣扎了一会,他干脆双手盘着膝盖而坐。

  社工说,这青年每到上课时就闹拉肚子,一闹就闹了四个月,医生说他肠胃并没有问题,但是他已经四个月没有上学。期考在即,连他自己都说着急,只是肚子不争气。

  渐渐地,他连家门也不出,唯恐拉起屎来,在街上找不到厕所。

  母亲为他担忧,把工作也辞掉,专心守着儿子。

  主诊的朱医生问母亲说:“他每次拉屎都让你知道吗?”

  母亲答:“他每次都告诉我的。”

  朱医生又问:“你要随他入厕所吗?”

  母亲说:“我不进去,只在门外等,为他涂药油。”

  朱医生:“你会进去看看他拉出来的屎吗?”

  母亲十分负责地说:“有时会去看的!”

  这是一个被屎困扰着的青年人,不单他自己被困,连他的母亲也随他一起“坐屎监”。

  青年人面色苍白,毫无朝气。母亲心中焦急,很自然地就把他当作病人看待。

  这一类的青年问题很多,我前一周就见到一个,也是十多岁的男孩,毫无生理毛病,但是他每到上学就会晕倒。到下课时才会醒来,这男孩也有一位终日守望着他的母亲,认为他中了邪。父亲却说,如果真是中邪,中的必然是怕上学的小鬼的邪。

  为什么这些如日方升的青少年,会在上课时产生如此古怪的病征?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明显地,他们对上课这一回事,没有太大兴趣。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懒惰,要长时间地天天晕倒或不断上厕,实在也不是易事,甚至需要大费周章。

  因此说他们懒,不如说他们精神上有困扰。这些青年,很多都是在家中备受保护的动物,遇到外面世界的问题,很容易就找到足不出户的理由。在真真假假的下意识或潜意识作用下,常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病态。

  要处理这种心理病,最好观察他们与家人的互相行动,例如那个不断晕倒的青年,他的眼睛离不开母亲,每句说话只说一半或干脆不说,母亲都会为他把话说完,表达妥当。

  这是一种互相“训练”,他愈不说话,母亲愈为他说话;母亲愈为他说话,他愈不说话。十多岁的热血青年变成一个依附母亲的小孩子。在外面世界稍遇困难,自然就会设法回到母亲怀中,而母亲,往往也留恋哺育婴儿的时刻。

  有些家庭治疗学者认为,很多心理问题皆出于个人的发展阶段,与家庭的发展阶段不能配合。尤其青少年时期,家庭的成长往往比孩子的成长来得慢。孩子十五岁,父母仍会把他当作十岁孩子。在家里不能获得与自己年龄相称的待遇,就会没有能力或活力应付外边世界的压力。

  尤其是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像这个上课时闹拉肚子的青年,一脸病容,母亲问长问短,多月来母子相依,话题都只集中在青年的肚子及拉出来的屎上。

  朱医生按部就班,把母子的谈话由小孩式的对话,慢慢带到成人式的交谈。

  他十分仔细地询问青年人每次肚子痛时,母亲会为他做些什么事,要不要替他拭屁股,要不要代他冲厕所。有时故作惊讶之态说:“是吗?他十五岁,仍然要为他换裤子吗?”

  青年人愈听愈不是味道,本来一派病态地靠在沙发上,愈来愈坐得挺起来。他不介意别人说他有病,但是绝对介意别人说他是个离不开母亲的小男孩。

  朱医生对少年说:“有时心理上的压力,也可以造成肠胃上的问题,你在学校的压力大吗?”这次他认真地回答:“功课的确很多,而且同学间的竞争也很强,压力是大的。”

  一个少年的学生生活,其实并不容易,除了功课的紧张,还有交友的困难,人际关系的种种怅惘。这位身形高瘦的大孩子一脸䩄觍,分明不是个爱交际的人。

  爱护孩子的母亲懂得照顾他的肚子,却无法理解一个青年人学校生活的苦恼。因此她辞工回家去看守儿子,不单对他的病情无补于事,反而为他制造一个令他过于倚赖的环境。

  朱医生又问他:“你这样需要母亲,将来岂不是要带着她上学?”

  大孩子开始作出反应,说:“我其实可以照顾自己的!”

  母亲不解,说:“你如果懂得照顾自己,就不会弄到这样!”

  原来母亲对儿子平时看管得很紧,怕他学坏,因此并不鼓励他交朋友。这一个孤独的青年,家中还有一个妹妹,但是兄妹二人很少交谈,父亲早出晚归,与儿子距离很远。一家四口关系疏离,观察儿子的一举一动,便成为母亲的“事业”。

  可惜的是: 这一把小年纪,就为屎所困,而且同时要与母亲困在一起,更难学习如何长大。

  因此治疗者故意刺激他的不满之情,对青年说:“我知道你学校生活中有很多困难,但是你这种‘坐屎监’的方式,将会令你更难面对上学的困难。如果你真的要选择困在屎中,最低限度不要与母亲同困。”

  青年人以微小得听不到的声音,对母亲说:“让我处理自己的问题吧!”

  他的声音慢慢提高,到后来,从沙发椅上站起来,手脚向四方伸展,象征自己要挣脱牢狱。

  他说:“我想与朋友去踢球!”

  母亲望着高大的儿子,久久不语。

  一个母亲的悲哀,就是要接受儿子不再依赖自己。

  一个母亲的智慧,就是明知孩子会跌跤,都要让他找寻自己的道路,因为她知道,一不小心,母亲就会变成孩子的牢笼。 家的万花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