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15 一支军队的覆灭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5 一支军队的覆灭

  1146年至1197年,朝鲜半岛上,国王轻视武官,因此军队叛乱推翻了国王,其后国王和军队都屈从于权臣。

  朝鲜半岛位于中国东面、日本西面,半岛上民族单一,由一个王族统治。在200多年中,整个高丽一直统一于同一王朝之下。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在同样的佛寺朝拜,遵从着同样的法律。

  但这并非意味着高丽时期的朝鲜半岛很和平。

  12世纪前期的几十年间,两场叛乱威胁到了高丽王室。国王的外祖父领导了第一场叛乱,一个和尚领导了第二场叛乱。这个和尚率领其信徒成立了一支军队,名曰“天遣忠义”。这两场叛乱被在位的君主仁宗平息,但是叛乱的根源在于民众深深的不满,对此仁宗未采取任何措施加以解决。

  高丽虽然当时处于统一状态,但国内已经存在严重分化。望族的家谱可以追溯到高丽统一之前,他们只跟其他的望族通婚,各自拥有自己的乡间庄园,还把持了政府绝大多数的文官位置。12世纪的诗人李奎报说过,看到贵族身佩的笏板,就能知道他的身份。

  地图15-1 高丽

  而另一方面,武官总是被授予最低等的官位。军队在平定叛乱时坚定地站在王室一边,并长期保护着北方边境,对抗着徘徊在外、意图侵略的游牧民族。但贵族却不愿让军人获得更多权力。军人若想获得重要的文官职位,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而仁宗政府甚至停办了该考试。这样一来,军人就失去了任何通过正常晋升而获得朝廷官位的途径。

  但是军人并不是贵族野心的唯一受害者。到了12世纪初,大型私人庄园不断扩张——一方面来自王室的赐予,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兼并穷人的土地,这导致农民离失所,越来越多的高丽农民放弃耕种,在乡间游荡,成为流寇。

  1146年仁宗逝世,其长子加冕为王,是为毅宗。毅宗是高丽王朝的第18位国王,他继位时国家动荡不安。要想坐稳王位,须圆滑又有智慧,但毅宗两者皆无。他的父母曾公开表示他们更看好二王子王暻,他们认为毅宗游手好闲,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后世史家也持同样的观点。毅宗更偏爱建造雄伟的花园和创作诗歌,而非治理国家。后世史书《高丽史》中记载,他“游幸无度,每至佳境,辄驻辇吟赏风月”。另一则记载则说他每天带着宫廷侍从在花园里喝到大醉。

  毅宗继位时只有19岁,但他深深地意识到,家人都不喜欢他。1151年,毅宗继位5年后,朝中谣传王暻意图谋反,毅宗以此为借口将王暻贬为庶人并罢免了王暻的同党,不过这个谣言毫无依据。然而王暻仍然有很多支持者,在他母系家族中更是如此。毅宗一直十分担心王暻发动政变。6年后,由于仍担心王暻过于受到人们的尊重,毅宗放逐了王暻和他的亲信,命令他们离开首都开城。

  自此时起,王暻和他的同党从历史中消失了。但他们的影响仍在。他们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就像镜中若隐若现的鬼魂一般存在着。

  蔑视、不尊重高丽武官的人越来越多。而毅宗假装有教养、爱好和平的行为更强化了这种蔑视。毅宗修建佛寺,并将佛寺命名为“安宁”“喜乐”之类的名字。他对军事丝毫不关心。他挖掘池塘种植莲花,周游各地,救济穷人。同时,他还命令士兵们参与挖沟渠、垒城墙等公共设施建设,修建过程中还强迫武官充当文臣们的保镖。但军人们还是经常发现他们的军饷会被意外停发,或属于他们的大片土地突然被重新划分。国王出游的时候,军人被要求在一旁等候,他们又冷又饿,直到文官吃得饱饱的才能吃饭。

  在1144年的一场王家宴会上,一个名叫金敦中的文官(性格不羁,其父金富轼曾任宰相,也是正史《三国史记》的主编)对军队出身的将军郑仲夫开了一个十分不当的玩笑,而这个玩笑暴露出了武官地位的低下。38岁的郑仲夫将军军事经验丰富,他差不多有2米高,非常不好惹。金敦中趁着酒意,向郑仲夫扔了一支蜡烛,点燃了将军的长胡子。郑仲夫勃然大怒,打了金敦中。金富轼则要求仁宗降罪于郑仲夫。仁宗表面答应,但暗中告诉郑仲夫消息,郑仲夫出逃,躲过了一劫。毅宗即位后,郑仲夫官复原职。然而在1167年,毅宗巡幸奉恩寺时,金敦中的坐骑不慎冲撞到一名骑兵,导致一支箭矢飞向了毅宗的御辇。毅宗误以为有人行刺,而金敦中却将过失归咎于郑仲夫疏于护驾。

  郑仲夫将军恰巧同王暻的两个被贬的朋友有姻亲关系,他的部下李高和李义方与王暻的另一位被贬的朋友来自同一宗族。经过金敦中和郑仲夫的一系列矛盾后,高丽文武两班矛盾日益激化,人们对于毅宗霸道的不满暗流涌动,这种情绪围绕着这三个人开始凝聚成怨恨。

  3年后,积怨终于爆发。

  在一次文臣武官随同毅宗出游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差距已经变得十分明显,李义方和李高向郑仲夫抱怨道:“文臣得意醉饱,武臣皆饥困,是可忍乎?”郑仲夫仍记得金敦中的侮辱,他对此也十分恼怒。《高丽史》中记载道:“仲夫曾有燃须之憾,乃曰:‘然。’遂构凶谋。”

  他们的机会来得很快。次日,国王举办了一场比武,胜者将获得丰厚的赏赐。比赛时文臣韩赖嘲笑了一个落败的武官,还将该武官推倒在地以证其孱弱。《高丽史》记载道:“王与群臣抚掌大笑。”

  这场比赛激化了本已十分严重的矛盾。当天黄昏,郑仲夫率领他的同党在宫门处发动攻击。卫兵受到突袭,抵挡不住;而武官们喊着“凡戴文冠者,虽胥吏杀无遗种”的口号,开始了一场屠杀。韩赖藏在国王床下,被拖出后刺死于国王寝宫外。在这场血洗之中,金敦中也丧命了。

  叛乱结束之后,高丽朝廷中一整个阶层的人消失了。据《高丽史》记载:“凡扈从文官及大小臣僚宦寺皆遇害,积尸如山。”毅宗将所有的权力移交给郑仲夫和他的同僚,换得活命。郑仲夫没有杀他,而是把他流放到了一个靠近南部海岸的闭塞小岛——巨济岛。叛乱者拥立他的弟弟为新王,是为明宗。明宗此时年近40岁,软弱且无主见,执政的27年间没有获得任何实权。

  前朝对军人的轻视、撤职、驱逐等一系列行为引起了武臣的不满,因此在接下来的近100年里,高丽进入了武臣统治时代。

  这一时期并不太平。一方面,郑仲夫将军也有反对者。他年轻的盟友李高和李义方助他组成武臣政府,接管了原本属于文臣的政府管理工作。包括李高、李义方在内,每个属于武臣政府的人都希望争得更多掌控权。

  另一方面,毅宗虽然被流放,但他仍有支持者。他虽然对军人并不好,但他一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十分大手笔地修建了许多寺庙。他也曾降低税赋,救济穷人。

  1173年,任职于高丽东北的官员金甫当组织了一支起义队伍,该队伍对朝廷构成了实质威胁。起义者主要由仍对毅宗忠诚的军人和文臣们组成。金甫当虽然是个军人,但他在郑仲夫政府掌权后被贬,与武臣政府无任何关系。相比之下,在旧政府下他活得更好。

  这次起义惨败,金甫当被杀。他在临死时大喊:“凡其文臣孰不与谋!”这句话又掀起了另一场灾难。许多没在1170年叛乱中遇害的文臣遭到了新一轮的清洗,一些平民曾对武官处境表示同情,而现在他们开始反对新政权。这时李义方派出的人已暗杀了被监禁在小岛上的毅宗。

  1174年,一位被贬文臣在北部城市平壤又组织了一支更大的义军,再次起事。这次起义又失败了。但高丽北部叛军迭起,两年后,武臣政府派来的军队才抓到了义军的头目,打散了义军。

  但武臣政府仍动荡不安。长达25年的血腥权斗开始了。先是李高和李义方陷入争斗,李义方于1171年杀掉李高。李高死后李义方成了无可争议的第二领导人,他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明宗的儿子,成为太子妃。这一举动透露出他的野心,因此郑仲夫将军在李高死后又干掉了李义方。郑仲夫之后独掌武臣政府5年,但臣民们很快觉得他执政过于严苛。1179年,一位年轻的武官发动政变,将郑仲夫及其子杀死。

  国家陷入混乱。1196年时,崔氏兄弟崔忠献和崔忠粹谋害了他们最大的敌人,宣布接管武臣政府。

  哥哥崔忠献接管政权长达20余年。崔忠献是一名老兵,经历了25年内战,时年47岁,是当时的崔氏家主。崔忠献不同于他的前辈们,他的政治眼光更为长远。他不打算通过难以约束的高丽军队来统治国家,那些死掉的人证实了这个政策并没有用。

  他也没有想要称王。

  让自己的子孙继承王位,会打破高丽王朝君权神授的统治合法性,该举动可能会引发民众对军事独裁的新一轮抵抗。夺权一年后,因明宗年老,身体每况愈下,他建议明宗退位。大概是因为可以活着退位而松了一口气,明宗很快答应了。崔忠献立明宗的弟弟为王,是为神宗。神宗更加依附于崔忠献。《高丽史》记载道:“神宗为崔忠献所立,生杀废置皆出其手。徒拥虚器立于臣民之上,如木偶人耳,惜哉。”

  神宗继位后不久,弟弟崔忠粹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神宗的儿子,成为太子妃。但崔忠献强烈反对这个做法。崔忠献否决了弟弟的要求,他说:“今我兄弟虽势倾一国,然系本寒微,若以女配东宫,得无讥乎!”崔忠粹不理会他,仍打算将女儿嫁给太子。两兄弟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他们的支持者分裂成了两股力量,甚至开始在街头械斗。这场斗争最后以崔忠粹的死告终。

  此时国王只听命于崔忠献,而崔忠献的目的愈加昭然。他并不想成为军队首脑或是王室一员,他想成为这个国家的幕后控制者。他有私人侍卫,外加忠诚于他的军队,这些成了首都内一股独立的军事力量。起初,他们只保护崔忠献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不断扩张,雇佣兵、王家军队逃兵、新盟友不断加入,最终崔忠献控制了36支训练有素的武装部队。《高丽史》记载道:“凡文武官闲良军卒强有力者,皆招致,分为六番,更日直宿其家,号都房,其出入合番拥卫,如赴战阵焉。”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崔忠献慢慢掌握了包括税收权、刑事权在内越来越多原本属于政府的权力。同时,他认同高丽王室存在,认同传统政府存在,也认同军队存在。武臣政府不再拥有任何管理国家的权力,他们只能执行仪式性的任务:举办大型佛教庆典,制作国家地图等。这次军事叛乱不仅摧毁了高丽的文官系统,也伤害到了军队本身。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