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惨痛的失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52 惨痛的失败
公元前704年至公元前681年间,亚述王西拿基立几乎所向披靡,但是他为世人所铭记的却是一次失败的围城。
萨尔贡二世征服巴比伦五年后去世,继承王位的是一个憎恨他的儿子。西拿基立(Sennacherib)甚至在所有的铭文和史册中都否认其父亲的存在。
显然萨尔贡二世对他儿子的看法尽人皆知。西拿基立即位时,各省份都深信这位太子既没有骨气也缺乏能力,纷纷开始庆祝自己即将摆脱亚述的统治而独立。西部地区非利士人的旧城邦开始谋划叛乱,而波斯湾南端的米罗达巴拉但也开始准备独立。
并非所有人都认为西拿基立是一个弱者。一位耶路撒冷的智者劝说他的国王不要参与南部地区正在酝酿的叛乱。希伯来先知以赛亚警告说:“非利士全地啊,不要因击打你的杖折断就喜乐,因为从蛇的根必生出毒蛇,它所生的是火焰的飞龙。”
巴比伦人则没那么谨慎。西拿基立即位时没有举行正式的仪式——“握着马杜克神像的手”——表明信奉马杜克;他只是简单地宣布自己是巴比伦的国王,这不仅侮辱了巴比伦,而且侮辱了巴比伦的主神。西拿基立刚刚为自己加冕,一个巴比伦官员的儿子就自封为巴比伦国王。
地图52-1 西拿基立的战争
这位新国王在位整整一个月。年迈的米罗达巴拉但带着亲信从他所在的南方湿地跋涉而来,除掉了他(埃兰国王派出了8万名弓箭手和骑兵出手相助,这位埃兰国王总想着对亚述使坏)。
米罗达巴拉但宣布他才是真正重建古巴比伦文明的人。“伟大的主,马杜克神,”他的一篇铭文这样写道,“……垂青于马杜克-阿普拉伊丁纳二世,信奉马杜克的巴比伦之王……众神之王说:‘这才是可以把散民凝聚在一起的牧羊人。’”
西拿基立勃然大怒,派出大将军和一队士兵去重建巴比伦的秩序。米罗达巴拉但急忙召集起其他的迦勒底部落、西部的埃兰人和东部的阿拉米人。他带领着这支盟军在基什迎战亚述军队,把亚述军队赶了回去。
但米罗达巴拉但的胜利就到此为止了。西拿基立亲率大军,马不停蹄地狂怒而来,攻破了这支盟军的防线。米罗达巴拉但从战场上逃跑了,悄悄潜入他熟知可以藏身的沼泽地带;西拿基立继续前往巴比伦,而巴比伦的守卫一见到亚述国王的身影就立刻打开了城门。虽然巴比伦敞开了大门,但是西拿基立还是选择给巴比伦一个教训:他搜遍了整座城市,俘虏了近25万人,摧毁了之前加入盟军反对他的那些人的田地和果园。
他还花了差不多一周时间在沼泽地带搜捕米罗达巴拉但,但是这只老狐狸已经逃往旱地,没了踪影。
古老的非利士城市以革伦没有从巴比伦的不幸中汲取任何教训,决定发起一场全面叛乱,把他们那位忠于亚述的国王关了起来。腓尼基的城市推罗和西顿也起兵造反;犹太国王希西家(Hezekiah)仍然犹豫不决,考虑是否听从以赛亚的劝诫。
西拿基立准备离开巴比伦,去平定那些叛乱。他任命了一个傀儡国王替他统治巴比伦;这个新国王名为贝尔伊博尼(Bel-ibni),自小就在亚述宫廷长大。“他就像是在我家长大的一只小狗一样”,西拿基立在一封信中这样描述道。这个比喻暗示的如果不是政治竞争的激烈和凶残,那就是暗示这位傀儡国王忠贞不贰。
亚述军队直奔麻烦诸多的西部地区。西拿基立的史书上记载说,他一路洗劫并征服西闪米特人的领土,直到西闪米特人的各城邦闻风丧胆,主动归顺。然而,他平定所有反叛所花费的时间表明西部边境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接着,又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威胁从天而降。《列王纪·下》写道:“亚述王听见人论古实王特哈加(Tirhakah,即塔哈尔卡)说:‘他出来要与你争战。’”
事实上,特哈加当时还不完全是法老。他是15年前去世的法老皮安柯的小儿子。尽管皮安柯有两个儿子,但皮安柯的弟弟沙巴卡还是坐上了王位;努比亚的传统是兄弟在儿子之前继位。沙巴卡死后,特哈加的哥哥继承王位;特哈加任大将军,也是下一位王位继承人。
当特哈加率领埃及军队出现时,希西家似乎已经决定把赌注压在这支反对亚述的军队身上。米罗达巴拉但之前一直暗地里派使者拉拢希西家。希西家患了重病,米罗达巴拉但听说了希西家的病情后,还给希西家送去信件和礼物。
希西家很清楚这种交好为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他还是接受了礼物,并表示愿意带迦勒底的使者四处看看。《列王纪·下》写道:“希西家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这里面还包括了军械库,希西家是在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
先知以赛亚却着实吓了一跳。“他们在你家看见了什么?”他问国王。希西家说:“凡我家中所有的,他们都看见了。”于是以赛亚预言末日将至。他说:“日子必到,凡你家里所有的,并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
希西家不以为然。《列王纪》又写到,他告诉以赛亚这是好事,因为他认为至少在他有生之年不会发生战争。希西家寄希望于这种鼠目寸光的想法,做出了第一个反对亚述的举动,负责监禁并看管以革伦的国王。以革伦叛乱的领导者担心把国王继续关押在地牢里可能会使其他支持亚述的力量奋起反抗;亚述令人威风丧胆之处在于其支持力量无处不在,因此最好还是不要惹祸上身。
以革伦国王被押解到耶路撒冷关押了起来。西拿基立当时在拉吉(Lachish)城,听说这种敌意行为之后,派使者去见希西家。他们不是普通的使者,而是西拿基立自己的大将军、为首的官员和战场指挥官,跟随他们而去的是一支大军。希西家的三名官员出来迎接他们。
显然西拿基立已指示他们在发动进攻之前先试一下心理战术。亚述的官员站在耶路撒冷城墙外的草地上,城墙上站着耶路撒冷一半的人,他们好奇出了什么事情。于是亚述官员用希伯来语大声喊道:“你所倚靠的有什么可仗赖的呢?你说有打仗的计谋和能力,我看不过是虚话!你到底依靠谁才背叛我呢?看哪,你所依靠的埃及,是那压伤的苇杖。人若靠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
这时,希西家的三名官员请求那位亚述指挥官不要跟他们说希伯来语而要说阿拉米语(大多数驻守在边境的亚述官员都会说阿拉米语)。他们恳求道:“不要用犹大言语和我们说话,达到城上百姓的耳中。”但是,亚述的指挥官言语粗暴地拒绝了他们:“我主差遣我来,岂是单对你和你的主说这些话吗?不也是对这些坐在城上,要与你们一同吃自己粪、喝自己尿的人说吗?”
城墙上的百姓静默不言,因为之前国王曾警告他们不要对威胁做出任何回应。但亚述军队明晃晃的长矛就竖在眼前,亚述的威胁传遍了整个耶路撒冷城,也让希西家不堪一击。他撕碎自己衣服,披上麻布,在拉吉给西拿基立送上11吨白银和1吨黄金作为贿赂。他释放了以革伦国王。那个不幸的国王大概是逃到了亚述军营,然后描述了他之前是如何是被那些以革伦的贵族打败的。
危机暂时得到缓解。可西拿基立并没有原谅希西家,只不过他必须先要对付埃及人。亚述军队和埃及军队在伊利提基(Eltekeh)城遭遇,这场战争的细节没有留存下来。但是,尽管埃及军队撤了回去,西拿基立却并没有去追赶他们,这可能说明亚述只是艰难取胜。
不过现在他可以专心对付西部地区那些叛乱的城市了。他围攻并拿下了以革伦,然后又转向耶路撒冷。
这次围攻不知因为什么结束了,而亚述并没有取得胜利。西拿基立极力宣称自己取胜了,而且描述了种种细节作为确凿的证据,然而亚述帝王只有在没有完全取胜的情况下,才会那样渲染各种细节。他在史书中吹嘘道:“至于希西家那个犹太人,我用攻城槌和锤城车铲平了他周围的城市,我掳走了他二十万人,还有无数的牲口。他自己就像笼子里的鸟一样被我关在他的都城耶路撒冷。我修建许多要塞将他围困,使他只能回到自己的悲惨之地。我的威严令他感到惧怕。”
事实并非全然如此。西拿基立撤军后,耶路撒冷就摆脱了围困,城墙仍然屹立不倒,整个城市仍然是自由的。
《列王纪·下》写道,上帝派来的使者使西拿基立一夜之间损失了185 000名士兵:“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书中这样写道。于是亚述王西拿基立拔营撤退,回到尼尼微。希罗多德对这些事件的记载略有不同,他说自己是从埃及的祭司那里听来的:西拿基立决定放弃围城,撤军回去,因为亚述军营里到处都是老鼠,那些老鼠“咬断了箭袋和弓箭,还有盾牌的把手”。
西拿基立的很多士兵染上鼠疫,死在军营里。这些描述表明鼠疫已经在耶路撒冷城外蔓延,不断有士兵死于鼠疫,因此亚述国王不得不撤兵。
之后,西拿基立把尼尼微城定为都城——此后这里一直是亚述的都城,并且修建了新王宫,他在新王宫的墙壁上装饰了巨幅的浮雕,上面描绘的是他所打的胜仗和攻占的城市。而耶路撒冷并没有出现在浮雕上。
一年后,巴比伦再次引起了西拿基立的注意。迦勒底人很快就意识到那个傀儡国王贝尔伊博尼并不是西拿基立,于是便开始按自己的意愿统治南部地区。西拿基立派一两个亚述官员了解情况后,便亲自出马去解决这些麻烦。
他很失望地发现米罗达巴拉但又开始聚集反叛势力,打算夺回王位。西拿基立一到,米罗达巴拉但就逃往沼泽地带去了。但是这一次,亚述的士兵仔细搜查沼泽地以寻找米罗达巴拉但。就在他的藏身之地马上要被发现时,米罗达巴拉但纠集起盟军,走水路逃往埃兰。虽然西拿基立没有砍掉米罗达巴拉但的脑袋,不过至少他暂时让巴拉但从自己眼前消失了。西拿基立记载道:“他孤军逃往海岸。他把先父们的遗骨从棺材里挖出来带在身上,带着他的人乘船驶向苦海(波斯湾)的对岸。”
西拿基立责令贝尔伊博尼回到巴比伦,并任命自己喜爱的大儿子亚述那丁舒米去统治巴比伦。然后他就开始准备渡过波斯湾,去埃兰拔掉他的眼中钉米罗达巴拉但。他雇用腓尼基工匠为他建造船队,并且从推罗、西顿和塞浦路斯雇来水手。然后,他不得不走水路,沿着底格里斯河从亚述进入波斯湾。但是,为了提防底格里斯河沿岸的埃兰军队,他让船队沿底格里斯河航行至与流入幼发拉底河的阿拉图运河平行的位置,然后,他下令把船只拖到陆地上,抬到阿拉图运河里重新下水,取道幼发拉底河继续朝波斯湾驶去(西拿基立决定自己一直留在陆地上)。
去往埃兰的路程很顺利。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也很顺利,亚述的船队劫掠了其停靠的每一个城市。但是,当西拿基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抵达米罗达巴拉但所避难的城市时,却得知就在他到来之前米罗达巴拉但已经因为年事过高去世了。
西拿基立回到尼尼微,心情十分复杂,喜怒参半。但他此举为灾难埋下了祸根。埃兰人现在已经知道亚述的太子身在何处,于是他们密谋为西拿基立洗劫过的那些城市报仇,为那些手无寸铁却被西拿基立杀害的亲人报仇。
复仇计划耗时良久,埃兰必须在巴比伦安插密探。6年后,当亚述那丁舒米来到巴比伦北部时,一位能征善战的国王卡鲁舒(Kahllushu)率领一队埃兰士兵越过边境抓获了他。他们把他带到了埃兰,还没等西拿基立怒气冲冲地赶来,他们就冲进巴比伦,然后把一个巴比伦人推上了王位。
西拿基立用了近三个月时间才赶到巴比伦。一到巴比伦,他就率军打败了城外的巴比伦军队,然后生擒了那个僭位的人。但巴比伦城内,一个名为缪斯兹比-马杜克(Musezib-Marduk)的人篡夺了王位,他把神庙上的金子刮得一干二净,还雇用了更多的埃兰人。
于是,亚述、巴比伦和埃兰之间爆发了一场全面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西拿基立两次入侵埃兰,埃兰国王则亲自率军攻打底格里斯河沿岸地区以示报复。
西拿基立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是有史以来对亚述战争的记载中最为绘声绘色的一次:
他们脚下扬起的尘土弥漫在空中,如同暴风骤雨……他们在我面前排兵布阵……就在底格里斯河畔。他们挡住了我的去路,向我宣战……我披上盔甲,戴上头盔,那头盔是我胜利的象征。我的心中怒火燃烧,于是我匆匆跨上我那巨大的战车,俯视着敌人。我手中紧握亚述给予我的强大弓箭,抓起那能刺穿胸膛的长矛。我阻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把他们包围起来。我用箭和矛杀死了敌人的头领。我踏着他们的尸体前行……我如同剪断绳索一般割断他们的喉咙,了结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喉咙里和肚子里的东西遍地流淌,如同河水一般。我策马扬鞭,昂首阔步,踏着血流成河的大地前行。我的战车从那些恶人身上碾过,车轮上溅满了污物和鲜血。他们的尸体如同杂草一般铺满了大地。我切下他们的生殖器,如同播种六月的黄瓜种子一般将它们撒向大地。 注释标题 Ibid., p. 16.
《巴比伦编年史》只是简单地记载说亚述战败。
西拿基立回到尼尼微,巴比伦落入了迦勒底国王和他的埃兰同盟手中。西拿基立的军队为保卫亚述帝国的各处边境屡屡战斗,巴比伦一次又一次地出问题,他在解决巴比伦问题上能投入的兵力是有限的。在收复巴比伦之前,西拿基立需要权衡局势,做出调整。
第二年,局势发生转变。从埃兰传出的消息称率兵进入巴比伦的埃兰国王中风了,已经不能说话,也不能发号施令了。这种说法或许是真实的。
西拿基立抓住机会,再次出兵。这一次,他成功了,巴比伦的城门被攻破了。西拿基立生擒了那个迦勒底的伪国王,把他押回尼尼微。然后,他下令把这座麻烦不断的城市夷为平地:
我摧毁它,我毁灭它,我把它烧成灰烬。内城墙和外城墙,所有的庙宇和神像,神庙里用砖土砌成的塔,有多少算多少,我把它们统统夷为平地,丢进阿拉图运河中。我在城中心挖掘水渠,让洪水淹没整座城市。不远的将来,那座城市、那些庙宇和神像都会被遗忘,我用洪水把它们覆盖,然后把整座城市变成一片草地。我把巴比伦烧成的灰烬送给遥远的民族作为礼物,还有一些灰烬被我在神庙新年庆典时封存在一个桶里。 注释标题 Ibid., p. 17.
把巴比伦变成湖——用水淹没这片文明的土地,把这座马杜克之城变成原始混沌状态——是对神的一种侮辱。不仅如此,西拿基立还下令把马杜克神像拖回亚述。他送出那些灰烬意在警醒其他民族的众神。
巴比伦问题终于解决了。但是,再也没有王太子亚述那丁舒米的任何消息。埃兰人没有索要赎金;他们很可能是纯粹出于对亚述的仇恨,宁愿把他折磨致死。西拿基立疯狂地追捕那个公然反抗自己的迦勒底人,也注定把自己的大儿子送上了绝路。
西拿基立剩下的两个孩子则把他送上了绝路。7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81年,他在尼尼微的神庙里祭拜掌管文字的纳布神时被他的两个小儿子杀害。
他生前是亚述和巴比伦之王,他所统治的亚述帝国处在最辉煌的时期。尽管西拿基立取得无数次胜利,建立了强大的帝国,摧毁了无数的城市,生擒了无数俘虏,拥有巨大的财富,但他之所以闻名于史,还是因为没能攻下耶路撒冷。受诗人拜伦所赐,这次失败——而不是他战功赫赫的军事生涯——成为多数英语国家学生对他的主要印象。
亚述人像山坳上的狼般冲下来,
他的步兵大队烁紫耀金;
枪矛的寒光如海上的星星,
当蓝色的波浪夜夜席卷幽深的加利利……
因为死亡天使在狂风中展开双翅,
经过仇敌时往他的脸中呼气;
沉睡者的眼睛蜡封般冰冷,
他们的心瞬间起伏,然后永远静止……
亚述的寡妇哀号震天,
巴利的神庙偶像尽毁;
异邦人之志,不被剑伏,
却在主的一瞥中如同雪般融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