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43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430年至1453年,土耳其人大获全胜,十字军覆灭,君士坦丁堡陷落。
暴烈的年轻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已经成为一个成熟而残暴的统治者。他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每次都是在拜占庭奉上贡品和更多土地之后才撤退。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的叛乱都被他残忍地扼杀在萌芽之中,之后这两个国家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指挥军队攻克了多瑙河上匈牙利庞大的哥鲁拜客(Golubac)堡垒之后,迫使匈牙利人将堡垒永久转让给他。1430年,他控制了塞萨洛尼基,开始入侵亚得里亚海沿岸属于威尼斯的土地。1431年,他的军队推倒了“六里长城”,它是曼努埃尔二世为了阻止奥斯曼势力的扩张而修复的。
在罗马,枢机主教们和教皇满怀希望地讨论着一次十字军东征计划。这支远征军可能包括匈牙利人、波兰军队和威尼斯人,勃艮第公爵表示有兴趣,塞尔维亚人也可能被说服加入。
但是这样一支远征军很难被完全组织起来。关于十字军东征计划的讨论还在继续进行,只有匈牙利在反抗穆拉德二世。
1438年,匈牙利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二世(Albert II)继承了岳父西吉斯蒙德在匈牙利和德意志的王位。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在匈牙利首都阿尔巴日吉亚(Alba Regia)定居。他把精力首先放在对付波希米亚人上,因为后者拒绝承认他的国王地位。卡斯提尔的旅行作家佩罗·塔富尔(Pero Tafur)于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统治期间的第一个圣诞节拜访了其总部,发现他与“一支大军”驻扎在波希米亚的边境城市布雷斯劳(Breslau)。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礼貌(“态度真诚……一位性格开朗、有活力的骑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严寒的天气。“城里非常冷,以至于国王和朝臣们上街时,都得坐在像打谷机一样的木车里,”塔富尔惊叹道,“有钱人不骑马,因为他们担心从马背上摔下来。由于持续的霜冻天气,街面冻得就像玻璃一样……天气太冷了,我的牙齿都要冻掉了。”
然而,波希米亚人没有被轻易打败。1439年,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决定转而向南,进攻在塞尔维亚的奥斯曼前锋部队。一场不分胜负的战役之后,他在回维也纳的途中染病。10月27日,他死在匈牙利奈斯梅伊(Neszmély)。至此,他当德意志国王还不到两年时间。事实上,他还不是加冕国王,因为他还未加冕就去世了。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对土耳其人的战争产生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影响。为了防止匈牙利和波兰联合起来对抗自己,穆拉德二世曾向波兰派遣大使,向波兰国王弗瓦迪斯瓦夫三世(Wladyslaw III)提出一个请求。土耳其人承诺帮助波兰国王的弟弟卡齐米日(Casimir)完全控制波希米亚,将之前德意志或者匈牙利对波希米亚的控制权交给波兰人,条件是波兰承诺不帮助匈牙利人进攻奥斯曼人的前线。
地图43-1 穆拉德二世的战争
那时,年仅15岁的弗瓦迪斯瓦夫三世尚需朝臣的辅佐。他接受了土耳其人的建议,但土耳其大使还没有离开克拉科夫,就传来了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死讯。同时匈牙利贵族提议,请弗瓦迪斯瓦夫三世做匈牙利国王,继承阿尔布雷希特的位子。而德意志选侯们已经选择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做国王,他是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堂兄。佩罗·塔富尔写道:“腓特烈并不高尚,但极其富有……并且清楚地知道怎样保住自己拥有的一切。”由此,匈牙利人认为,与德意志划清界限,并且从波希米亚的混乱中挣脱出来,对自己更有利。
弗瓦迪斯瓦夫三世接受了提议,正式加冕成为匈牙利国王,这激怒了穆拉德二世。他的大使回到首都埃迪尔内,告诉他波兰和匈牙利现在被一个人统治。于是,穆拉德宣布与匈牙利的约定作废,集中兵力对后者发起进攻。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离世4个月后,他的遗孀生下了一个男孩。少数匈牙利贵族支持这个婴儿,他们到处游说,希望人们撤回请弗瓦迪斯瓦夫三世做国王的提议。战争爆发了。穆拉德二世坚信,匈牙利内部的分歧会让这个国家更加脆弱。1440年,他率领大军围攻贝尔格莱德,这里是通往匈牙利的门户。
令他震惊的是,这场围攻失败了。贝尔格莱德位于两河之间,处在两层城墙和五座堡垒的庇护之下。两座坚塔之间的一条长链将它的港口封住了。奥斯曼军队装备了投石机和大炮,接连轰击城墙数月之久,最后却无果而终。后来,穆拉德二世下令在城墙下暗凿一条地道,入口藏在距城墙很远的一座高山后面。结果,贝尔格莱德的守卫者们发现了这条地道,在那里埋下火药。等奥斯曼步兵进入地道后,守卫们引爆了炸药,杀死了地道里的所有士兵。穆拉德撤退了。在这次围攻中,他总计损失了差不多1.5万名士兵。
而匈牙利国内的战争仍在继续,焦点是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幼子是否有权继承王位。在特兰西瓦尼亚东部丛林地区,土耳其人遇到了土生土长的匈牙利人匈雅提·亚诺什(Hunyadi János)伯爵的英勇抗击,陷入战争泥淖。匈雅提曾被阿尔布雷希特二世任命为军事总督,负责管辖瓦拉几亚附近的瑟雷尼(Szörény),后效命于弗瓦迪斯瓦夫三世。
匈雅提军事才干出众,使得穆拉德二世不能得手。匈雅提当时30多岁,受过良好教育,也曾效命于西吉斯蒙德皇帝,谣传他是西吉斯蒙德的私生子。他在米兰学过军事战略,参加过胡斯战争。他现在把战争经验和天生的狡黠应用于匈牙利战场。1442年,奥斯曼苏丹试图从被称作“铁门”的关隘入侵特兰西瓦尼亚,被匈雅提挫败。之后,匈雅提发起进攻。从1443年开始,他带兵穿过巴尔干山脉,正面迎击土耳其人。这一主动大胆的军事行动被称为“远征”(Long Campaign)。
匈牙利的推进造成了奥斯曼一连串的损失。1444年2月,穆拉德二世选择接受弗瓦迪斯瓦夫三世和匈雅提·亚诺什提出的10年休战协议。这份协议提出得很突然,匈牙利的胜利并非是唯一的因素。穆拉德二世最宠爱的次子阿拉丁(Alaeddin)刚刚死于意外的急病,为此他悲恸欲绝,心力交瘁。他才40岁,但已经做苏丹23年了。在这23年里,他一直在征战。签署协议之后,他在埃迪尔内召见13岁的三儿子穆罕默德(Mehmed)。在这里,他宣布自己打算退位并把苏丹之位交给这个儿子和亲选的维齐尔哈利勒·帕夏(Halil Pasha)。
这似乎是虚弱的表现。
突然,一场讨论已久的十字军远征似乎真的要发生了。一位教皇使节被派去拜见弗瓦迪斯瓦夫三世和匈雅提,他保证他们不受刚签订的休战协定约束,因为穆拉德是异教徒。使节对匈雅提美言相劝,说如果匈雅提能设法将土耳其人驱逐出原来属于保加利亚的地区,教皇会承认他为保加利亚国王。提议奏效了。两人一致同意对休战协定不予理睬,与各国联手进攻年轻的新苏丹。
他们十分坚定,甚至在其他潜在的十字军参与国开始退缩之后,他们依然没有动摇。约翰八世不肯冒险惹怒土耳其人,以免君士坦丁堡再受攻击。塞尔维亚首领的女儿是穆拉德的妻子,他认为,加强姻亲联系比毁掉女儿的新家庭好。威尼斯人一直没有交付所需要的船只。到十字军沿着多瑙河行进到土耳其人的前线时,兵力已经缩减,只剩下弗瓦迪斯瓦夫国王和匈雅提领导的匈牙利军队,以及弗拉德·德古拉(现在是瓦拉几亚的大公)带领的少量瓦拉几亚兵力。德古拉大公愿意参战,但是对于取胜没有抱很大希望。“苏丹拥有的狩猎部队人数都多于我们的军队。”他对战友说道。
但匈牙利人以往一直是战场上的赢家。匈雅提执意要作战,而弗瓦迪斯瓦夫三世又朝气蓬勃,斗志昂扬。他们向奥斯曼控制下的瓦尔纳(Varna)行军。敌军压境,奥斯曼维齐尔乞求穆拉德二世重掌大权,领导反击战。穆拉德接受了建议(年轻的穆罕默德有些失望),亲率10万大军向瓦尔纳进军,大军人数是匈牙利军队的三倍。1444年11月10日,他加入战斗。据目击者说,他当时随身携带了一面军旗。军旗的顶部钉着写有和平条约的碎布片。
匈牙利军队遭受重创。弗瓦迪斯瓦夫三世死于此战,年仅20岁。他的尸体一直没有被找到。有流言称他活下来了,成为一名朝圣者在东部游荡,寻找耶路撒冷。这一流言持续了好多年。战场上的幸存者四下逃窜。匈雅提·亚诺什和弗拉德·德古拉都逃到瓦拉几亚。在那里他们之间发生了私人纠纷,最终匈雅提被关进了瓦拉几亚的监狱。
瓦尔纳战役是基督徒们最后一次组织十字军对抗土耳其人。它本来就谈不上十字军之战,发生在瓦尔纳的大屠杀更是让人们不愿意使用这个名字。
战后,这些国家的王位都发生了更替。
穆拉德二世重新成为奥斯曼帝国苏丹,他把充满怨愤的儿子降格为继承人。在匈牙利,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小儿子拉迪斯劳斯(Ladislaus)刚刚4岁,众人一致推选他继承死去的弗瓦迪斯瓦夫三世的王位。波兰经历了3年的王权空位期后,才选定弗瓦迪斯瓦夫三世的弟弟卡齐米日四世(Casimir IV)作为他们的国王。
德意志仍处在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的统治之下。西吉斯蒙德使德意志与其邻邦结成的联盟已经彻底瓦解。瓦尔纳之战的8年后,腓特烈被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Fredrick III)。他只控制了德意志和另外一小部分土地。他和尼古拉五世都不知道,他是在罗马被加冕的最后一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448年,约翰八世在君士坦丁堡去世。他曾迫不得已向封君穆拉德二世在瓦尔纳战役中取得的胜利表示祝贺。他有过三次婚姻,但是没有儿子。他44岁的弟弟君士坦丁十一世(Constantine XI)继承了皇位。
曾两度丧妻的君士坦丁十一世统治的是一个破败不堪、士气低落、贫穷落后的帝国。在君士坦丁堡,他拥有的士兵不到9000人,其中一半是雇佣军。满是裂缝的城墙在渐渐垮塌。他并不反对穆拉德二世,但在1451年穆拉德死于中风之后,他面对的是一个企图征服君士坦丁堡的新苏丹。
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曾默默隐在父亲身后,等着父亲死去。他们父子关系一直不好。穆拉德更偏爱他的两个大儿子,他们是穆罕默德同父异母的哥哥,但是都英年早逝。父亲死后,穆罕默德回到了埃迪尔内。19岁的他性格内向,做事谨慎,唯一一个没有小看他的人是维齐尔哈利勒·帕夏。当拜占庭皇帝表示君士坦丁堡可能决定支持穆罕默德二世的对手获得苏丹之位时,穆罕默德怒火中烧,他写信给君士坦丁十一世说:“已故的苏丹对您来说是一位宽厚仁慈、勤勉认真的朋友。但现在这位苏丹和他不是同一类人。如果你能避开他大胆、鲁莽的掌控,那只是因为真主继续宽恕你狡猾、邪恶的阴谋……如果你胆敢收复很久之前你失掉的土地,试试看。但是你要知道……你最终的下场就是失去目前拥有的一点点土地。”
哈利勒·帕夏把事务处理得有条不紊。他非常希望穆罕默德二世能够放过他。但是穆罕默德一直让他在位谋事。身为维齐尔,他经验丰富、受人敬重、人脉很广。穆罕默德二世未必想让他父亲的得意助手待在苏丹的宫里,必要时,为了自己的统治,他完全可以清除异己。另一方面,穆罕默德同父异母的年幼的弟弟,即他父亲年轻的新妻子的儿子,也是他潜在的竞争对手。一回到埃迪尔内,穆罕默德就邀请继母到他的宫殿,热情真挚地款待她。她回到自己的宫室时,却发现她的儿子已经被勒死了。
穆罕默德二世并没有把精力耗在一系列战争上。他很快跟匈牙利、威尼斯、瓦拉几亚以及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希腊城邦达成停火协议,因而能够把全部精力放到建造一座新的堡垒上。它的名字叫作“海峡屏障”(Cutter of the Strait),位于拜占庭帝国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西岸。他指派全部人力参与建造,不到20周堡垒就全部竣工。这座堡垒与他祖父巴耶济德一世在奥斯曼海岸建造的一座堡垒隔海相望。它的唯一用途就是作为征服君士坦丁堡的军事基地。在20周的时间里,君士坦丁堡里的人清清楚楚地看着它由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垒起来。穆罕默德完全无视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外交抗议。拜占庭的皇帝无法控制城外地区,而穆罕默德的想法就是冲破城墙,彻底摧毁君士坦丁堡。
1452年11月,“海峡屏障”第一次索了很多人的命。堡垒一竣工,穆罕默德就宣布,所有从海峡经过的船只都要缴纳通行费用。一艘威尼斯商船拒绝停靠缴纳关税。于是,奥斯曼的大炮将商船轰炸成了碎片,大部分船员遇难。船长被从水里拖出来,钉在沙滩上。来往的船只都可以看到他的尸体。
战争的暴风雨就要来了。那年冬天,君士坦丁十一世命令人民收集武器、修缮城墙、储备补给。一个叫作乌尔班的匈牙利火炮工匠来访,说可以为他效劳。但是对于君士坦丁来说,他的要价太高,所以皇帝遗憾地把他打发走了。他转而到了“海峡屏障”堡垒,穆罕默德二世立即雇用了他。
1453年4月初,穆罕默德二世开始布置他的兵力。他把总部设立在圣罗马之门外,其他军营帐篷沿城墙安置。蒙斯特勒莱说穆罕默德拥有20万兵力。威尼斯亲历者尼科洛·巴尔巴罗(Nicolò Barbaro)猜测有16万。希腊史家哈尔科孔蒂利斯则认为有40万。他们至少包括6万弓箭手和4万骑兵。一些步兵只配备弯刀,另一些步兵则配备了铁盔和法式护身铠甲。蒙斯特勒莱记载道:“他们拥有大量射石炮和长炮。”射石炮是能够投掷花岗岩石球的宽口大炮,而长炮小一些,能够手动点火。据蒙斯特勒莱记载,其中一门射石炮能够发射800多千克的石块。这便是那个跑到对手那边去的匈牙利火炮工匠的杰作。这些大炮需要60头公牛拉着30辆拖车,从埃迪尔内的锻造厂运往城墙处。道路工人需要耗费两个月的时间,加固前方的道路和桥梁。用于投掷的石块长度超过2米。苏丹希望利用这些武器突破城西的三道城墙。之前没有任何火力能成功攻破这三道墙,也没有军队用过能发射2米长的石块的大炮。
1453年4月,炮击开始。攻城战持续了55天。那段时间里,大炮每天向城墙上发射100块到120块巨石。巴尔巴罗在土耳其人攻城时一直待在城内,据他记载,土耳其人在4月18日第一次试图从城墙上的破裂处涌入。结果,他们被守卫者打退。人们用石头重新把墙垒了起来。
[1] 1453年对君士坦丁堡的围困是西方历史上被研究最多的(和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事件之一。更多细节可以在大卫·尼科尔(David Nicolle)约翰·哈尔东(John Haldon)和斯蒂芬·R.特恩布尔(Stephen R. Turnbull)合著的插图版《君士坦丁堡的覆灭:奥斯曼征服拜占庭》(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The Ottoman Conquest of Byzantium),以及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所著的叙事史书《君士坦丁堡:最后的大包围》(Constantinople:The Last Great Siege)中找到。长达800页的由马鲁瓦·菲利皮季斯(Marois Philippides)和瓦尔特·K.哈纳克(Walter K. Hanak)合著的综合研究书籍《1453年围困和君士坦丁堡之秋——历史学、地形学和军事研究》(The Siege and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in 1453: Historiography,Topography and Military Studies)对已有的研究和资料来源进行了概述。
这座城市最脆弱的城墙位于金角湾的边缘。金角湾是博斯普鲁斯海峡流向内陆的一片水域,已被一条巨大的铁链封住,塔楼守卫着锁链。但穆罕默德对此早有打算。他的工匠给70艘船安装了轮子。4月22日晚上,他的士兵将船只拉过金角湾北边的山,再把它们推进水里,驶到铁链前。次日,天刚刚破晓,金角湾就已经被敌船包围了。
此时这个城市的防守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5月7日和5月18日,穆罕默德二世的士兵又有两次试图从城墙的破裂处进入,但都被里面少得可怜的守卫挡了回去。君士坦丁十一世心灰意冷,派人送信给穆罕默德,询问苏丹撤兵的条件。穆罕默德答复道:“要么我攻下这座城市,要么我死或者被俘……我就想要这座城市,即使它成了空城。”
5月28日,炮击突然停止了。整个城市都安静下来。午夜过后,穆罕默德下令进行最后一击。每个人、每座炮、每匹马和每位弓箭手都被派上了战场,对城墙发起了猛烈攻击。君士坦丁十一世亲自冲了出来,手里拿着剑,加入了战斗。后来,他的尸体一直没有被发现,可能同其他尸体一同被掩埋在一个大坑里了。战场上尸横遍野,土耳其和拜占庭士兵的尸体混在一起。巴尔巴罗记道,尸体在马尔马拉海面上漂浮着,“就像威尼斯运河上漂着的西瓜”。
5月29日清晨,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穆罕默德二世通过圣罗马大门进城,直接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那是希腊教会的大教堂。他在那里做了首次穆斯林礼拜。
战后第二天,穆罕默德抓捕了维齐尔哈利勒·帕夏,并把他处死。他已经羽翼丰满,不再需要这位老人了。
土耳其人将这场战争叫作“征服”,而西方世界则称它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东方不再有罗马帝国的皇帝,黑海边上也不再有基督教的明珠。连接15世纪和君士坦丁大帝梦想的链条被切断了。对于神圣十字军东征的理想而言,1453年的这场征服是瓦尔纳战役的后记。对于神圣帝国的理想而言,这就是一个终结。古老的贸易航线不复存在。古老的希望从此破灭。古老的承诺空洞如斯。
这场征战也成为许多事情的开端:穆斯林开始向西发展;拜占庭的学者逃到了欧洲的宫廷,于是新的希腊思潮传到了西方;它促进了新国家的出现;同时也成了新一轮战争的根源。
但看清结局容易,看清开端难。土耳其人将此事视为一场胜利而不是世界的结局,即使对他们而言,对君士坦丁堡的洗劫也只是一个句号,而非新历史的发端。唯一的由土耳其人做的详尽记录并未大肆宣扬胜利,提的更多是断肢、破碎的头颅、大火、烧焦的尸体、废墟、死亡与破坏等。
地图43-2 金角湾
石炮把城墙砸出缺口,土耳其人攻入城内,人们挥舞着长矛和长戟,从低处到高处,又从高处到低处,在废墟上开始近距离肉搏……按照真主的旨意,一场名副其实的灾难降临此处。 注释标题 Ibid., p. 51.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