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43 大卫的子孙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43 大卫的子孙

  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931年间,希伯来人建立了国家,埃及则恢复了其实力。

  在西闪米特人居住的地中海东岸,有一个部落逐渐定居下来,这个部落曾经是“海上民族”的一支,并且入侵过埃及。他们定居的地方逐渐发展为城市,这些城市大致结成了一个联盟。这个联盟中最强大的城市是迦萨(Gasa,今称加沙)、迦特(Gath)、亚实基伦(Ashkelon,今称阿什凯隆)、亚实突(Ashdod,今称阿什杜德)和以革伦(Ekron)。埃及人称他们为派莱赛特(Peleset),他们的邻国称他们为非利士人(Philistines)。

  非利士人没有文字,这意味着有关他们的历史都是通过他们敌人的史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总是被描述为粗鲁、野蛮而又愚昧的。但非利士人留下的文物表明他们的文化大部分的确是外来的。非利士人的陶器是迈锡尼风格的,他们的方言很快为迦南方言所取代;即使入侵埃及以失败而告终,埃及文化依然渗透到非利士人的文化之中。他们埋葬尸体的棺材盖是黏土制的,雕刻得很像埃及的石棺,上面刻有人脸,还刻有短得不成比例甚至无法抱在胸前的胳膊。这些仿埃及石棺上面还装饰有象形文字,写下这些文字的人应该经常看到埃及石棺上的符号,但是不知道那些符号是什么意思,因为那些象形文字没有任何具体意义。

  地图43-1 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

  非利士人定居的五大城市的势力范围很广,覆盖了南部地区西闪米特人所有的领地。从他们定居下来的那一刻起,就有人与他们争夺这片土地,这些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

  希伯来人离开埃及以后,从国际舞台上消失了数十年。根据他们自己的叙述,他们在沙漠里游荡了四十年之久,迎来了新一代希伯来人登上舞台。这四十年间没有关于希伯来人的历史记载,但是在《圣经》中至关重要。在《出埃及记》中,上帝把希伯来人聚集在西奈山周围,并且赐予他们“十诫”,刻在两块石碑上面——上帝和希伯来人两个立约方各执一块石碑。

  这是希伯来人全民认同的准则,这一准则也带来了之后政治上的重组。之前几百年里,希伯来人曾追溯其祖先是亚伯拉罕及其十二位曾孙。现在有了上帝的指引,他们的领袖摩西在普查人口之后列出了希伯来人所有的部落和家族。他们被分成十二个支派,每个支派都以亚伯拉罕曾孙的名字命名,并追封其为先祖。犹大支派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个支派,成年男子人数接近75 000人;最小的支派是玛拿西,其成年男子人数不及犹大支派的一半。

  正式承认十二支派是为下一步做准备。希伯来人一路向南,已经来到了西闪米特人领地的南部边境。摩西死后,摩西的助手约书亚成为希伯来人的头领。在约书亚的带领下,希伯来各支派占领了沿海的土地,“从旷野和这黎巴嫩,直到伯拉大河(幼发拉底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处”。

  图43-1 非利士人的棺材

  来自Deir el-Ballah墓地的“埃及式”棺材。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

  图片来源:Erich Lessing/Art Resource,纽约

  约书亚带领他的追随者来到了死海东部,沿着死海到达其北端,然后横渡约旦河:这条河是西闪米特王国的边界线。然后他下令让所有成年希伯来男子割包皮,因为40年来沙漠地区的割礼仪式早就不为人重视了。对于战役来说,在一开始颁布这样的法令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需要走很远的路,但是约书亚希望他的子民能明白他们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征服迦南是为了履行亚伯拉罕的承诺(亚伯拉罕是600年前出现的第一个犹太人,也是第一个让儿子实行割礼的人)。

  他们的主要军事目标是耶利哥,这是约旦河以西的第一要塞,周围有高大的城墙和岗楼。根据《圣经·约书亚记》记载,战斗结束前,希伯来人每天围着耶利哥的城墙绕行一次,一直持续了六天。到了第七天,他们列队围着城墙一边绕行一边吹号,一直绕了七圈,然后城墙便轰然倒下。希伯来人踏着坍塌的城墙一拥而进,屠杀了所有的生灵:男人、女人、孩子、牛羊,还有驴。

  整座城市被夷为平地,被洗劫一空,约书亚又对这个城市加以诅咒。两百年后,耶利哥城仍然无人居住。 6000年来,耶利哥城的居民一直在塔楼里瞭望,等待不可战胜的敌人出现在视线中,然后一头撞在高大的城墙前,一筹莫展。

  敌人终于到来,城墙却倒塌了。

  年迈的约书亚去世,他一生都在行军征战中度过。他去世的时候,希伯来人的领土南至别是巴(Beersheba,今称贝尔谢巴),北至基尼烈(Kinnereth),西至基列的拉末(Ramoth-Gilead)。基尼烈位于一个小湖的北岸,而这个小湖就是后来的加利利海。这些领土被划分给各个支派。约书亚之后的继承人并不是某一个首领,而是一群领头的士师和先知,由他们来告知希伯来各支派——现在已经是以色列国——上帝的旨意是什么。

  但是迦南的大部分领土依然未被征服。一方面,非利士人拥有的领土从以革伦一直到地中海沿岸,他们不愿意对任何外来者让出一寸领土。在以色列被士师统治的这几年里,以色列人对非利士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

  我们无法确定约书亚带领希伯来人入侵西闪米特人的领土的时间,因此,我们也不可能确定具体是在何年何日士师带领以色列士兵对抗五大城市的领主的。士师中最著名的当属力大无穷的参孙(Samson),他应该是在公元前1050年左右统治整个区域。当时埃及处于第三中间期,阿拉米人统治着美索不达米亚,更遥远的东方则处在周朝的统治下。

  在参孙统治的时期,非利士人非但没有被征服,反而逐渐渗透到以色列人的领土内。在南方,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开始混杂在一起;参孙甚至娶了一个非利士女人,这让他虔诚的双亲失望至极。(“什么?我们自己人里难道就没有合适的女人吗?为什么你非要娶一个来自不行割礼的部落的女人呢?”)娶这个非利士女人为妻最终被证明是个错误。参孙在一次与岳父争吵后放火烧了非利士人的葡萄园和庄稼地,非利士人起了报复之心,这给以色列人招来了横祸。“难道你不知道是非利士人在统治着我们?”他们责问道,“你究竟想干什么啊?”

  这似乎表明,在动荡的两国关系中,是非利士人而不是以色列人占据了上风。但非利士人并没有真正统治以色列的土地。参孙在作为以色列士师的二十年里,多次发怒杀害了数百个非利士人,而非利士人一直都没有足够的实力与他对抗,于是他们安排了一个名叫大利拉的妓女接近他,而大利拉最终出卖了他。大利拉之前居住在“索烈谷”(Valley of Sorek),也就是非利士和以色列的边界地区。参孙被设计抓住,并被挖去了双眼。非利士人把参孙拖到了五大城市中最强大的城市迦萨。在一个节日里祭祀他们的主神大衮(大衮鱼神反映出非利士人最初是爱琴海的一个海上民族)时,非利士人把参孙带出来加以戏弄,而参孙用尽全身力量把大衮神庙的柱子拉倒,把自己和3000个非利士人全部压在底下。《圣经·士师记》这样写道:“参孙死时所杀的人,比活着所杀的还多。”

  这种皮洛士式胜利反映出当时两方的僵持状态。非利士人袭击以色列人的村庄,以色列人烧毁非利士人的田地,双方抓到偶尔跑到自己领地上狩猎的人以后都会直接杀掉。没有任何一方是胜利者。在政治上,两国的头领都是优柔寡断的人。非利士人的领主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把五大城市的军队聚拢在一起听从自己的指挥,以色列的士师尽管是神学的权威,但是更加没有实力。“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这是《士师记》里反复重复的一句话,“各人任意而行。”

  最后,以色列人终于受够了这样的情况,强烈要求像其他国家那样有一个国王。他们大概想起了埃及这个国家,埃及国王曾经击败非利士人。他们想推选一位十分高大的便雅悯人(Benjamite)做他们的国王和将军,此人名叫扫罗(Saul),这样一来扫罗就可以带领他们战胜敌人了。

  他是由以色列的最后一位士师撒母耳(Samuel)膏立为以色列第一位王的,撒母耳当时年事已高,心力交瘁,他认为王权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会把你们的儿子拉到他的军队里去,”撒母耳警告以色列人说道,“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又派他们做千夫长、五十夫长,为他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做饭烤饼;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

  尽管撒母耳这样警告世人,扫罗还是被立为王,成为以色列的首领。即位之后,他立刻发动了一次对非利士人的战争。

  不幸的是,留在以色列的非利士人在限制武器问题上步步紧逼。《撒母耳记》这样写道:“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因为非利士人说:‘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发枪。’”而非利士人却独揽打铁的特权。以色列人如果想要犁或是锋利的斧头,就必须到非利士人的地里干活来换取他们手中的铁器。

  因此,当扫罗把其他支派的士兵召集到他的新王室军队旗下时,只有他和他的儿子约拿单(Jonathan)手中有剑可用,其他所有人都是手持锄头和干草叉。非利士人则聚集了3000辆战车、6000名战车御者(每驾战车上有两名御者,一个负责驾车,另外一个就可以解放出双手来负责打仗),还有无数名士兵:“像海边的沙那样多。”以色列的军队寡不敌众,又根本没有武器可用,因此士兵们纷纷四处躲藏起来。扫罗躲在耶利哥北部的吉甲,身边只剩下600人。在扫罗残留的地盘上,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进行着游击战以及一系列没完没了的战斗。

  在那些没完没了的战斗中,有一场发生在犹大统治的领土的西部边缘,一个名为以拉谷的地方。这场战争持续了很久,于是非利士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式来结束这种争斗。双方各选一名善战的士兵进行对战,失败一方的领土归获胜一方所有。

  非利士人肯定是希望以色列的新头领扫罗上前应战。非利士人选出的是一个身高3米的巨人,这种身高几乎不可能,但他可能的确非常高(偶有书稿记载他的身高为2.1米,而并非3米),而扫罗本人也是以身高著称。非利士人选出的巨人名叫歌利亚,他全副武装,而且自小善战,显然非利士人是在赤裸裸地炫耀自己的优势。

  扫罗并不打算亲自对战这位巨人,而另外一个以色列人上前应战。此人名叫大卫,来自犹大支派,大卫家兄弟三人都加入了扫罗的军队,他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大卫深信上帝与他同在,手拿机弦走上前去,用一块石头击中歌利亚的头部,歌利亚倒地不省人事,大卫就用自己的剑割下了这个巨人的脑袋。当非利士人看见他们的英雄死了时,他们转身就逃跑了。以色列人蜂拥而上,呐喊着去追赶非利士人,一直追到了迦特和以革伦城下。通往迦特和以革伦的路上到处都是非利士人的尸体。这次胜利使大卫深受人们爱戴,扫罗担心大卫会成为王位的争夺者,于是决定除掉他。

  大卫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逃到了非利士人的领土上。他在这片土地上像是一个双重间谍:他一面将远方的非利士城市洗劫一空,一面又将战利品交给雇用他的非利士人,他还绘声绘色地向那些非利士人编造谎言,说那些以色列的领土已经为他所征服。扫罗在一次与非利士人的惨烈战斗中死亡,大卫返回以色列登基为王。

  大卫决心不仅要把十二支派融为一体,而且要建立一个王国。他的第一个行动是围攻耶路撒冷城,这个城市一直未被征服,处于西迦南人的统治下。《圣经》中把西迦南人称之为“耶布斯人”(Jebusites),他们是西闪米特人和阿拉伯半岛移民结合的后裔。大卫占领耶路撒冷时是带兵从城墙下岩石中的排水井进入这个城市的,之后他开始重建耶路撒冷。

  大卫把十二支派归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并且扩张了领土。他带兵到东南方,击败了以东人(Edomites),这个民族之前控制着远至红海的土地;他击败了死海另一端的摩押各部落,以及摩押北方约旦河对岸的亚扪各部落;他还一举击败了非利士人,因为非利士人听说大卫掌权后,立刻举兵进攻以色列(毫无疑问,这个双重间谍欺瞒了他们这么久令他们十分恼怒)。非利士人的霸主地位就此结束。他们权力的鼎盛时期维系了不到100年。

  大卫王国的非凡之处不仅在于以色列领土的扩大,直至占领了西闪米特人所有的领土,而且他还做了之前的领导人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事情:与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建立友好关系。

  他最有力的联盟是与推罗(Tyre,今称“苏尔”)王的结盟,推罗王就是众所周知的希兰(Hiram)。推罗位于地中海东北部沿岸(现在的黎巴嫩境内),之前西闪米特人的一支曾居住于此,他们逃离了离海岸较远的家乡西顿(Sidon),把推罗建成了强大的城市。而这一支西闪米特人之所以逃离家乡,是因为当时“海上民族”在去往埃及的路上把西顿城洗劫一空。这些“西顿人”在推罗定居下来,还有少数定居者来自爱琴海的入侵者“海上民族”;推罗的寺庙和非利士人的寺庙很像,供奉大衮鱼神,这表明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在大卫统治时期,西顿又被攻占,而攻占西顿的这些部落同样也占领了推罗和古代的贸易城市比布鲁斯。他们是西闪米特人和爱琴海的“海上民族”结合的后裔,被称为腓尼基人。

  历史上没有名为腓尼基的国家,也没有名为腓尼基的帝王,沿海一带几个独立的腓尼基城市因为拥有共同的文化和语言而联合在一起;腓尼基人的文字是第一个形成字母表的文字。腓尼基人出售一种最有价值的本地资源,基本上实现了贸易垄断:他们从附近的山上砍伐香柏木,然后运送到埃及、以色列还有其他更远的地方。大卫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所罗门(所罗门继承王位之前经历过一些争夺,以色列之前还没有世袭君主的传统),与推罗进行贸易往来也让所罗门开始在西闪米特人的土地上建造前所未有的宏伟建筑。

  在《圣经》中,所罗门是一位追寻智慧之人,他把大卫的王国重新分为十二个行政区,而且他并没有完全按照之前十二支派的边界线进行划分。他希望打破旧的支派界限,以避免不同支派可能引发的内部之争。他改革了税收制度,竭尽所能扩张领土。他还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圣殿:这座圣殿高14米,建造用的石料全都是从远方开采来的,铺以雕花的香柏木,又以金子包在表层,眼所能及之处尽是珍宝。以色列的神需要一个圣殿,而所罗门打算为其建造一座最好的圣殿。

  这也是所罗门平时为人处事的特点。在这一点上,他与他的父亲截然不同。大卫是一个不修边幅且好争斗的莽撞之士,也是一位魅力非凡的领导者,他曾手刃数百敌人,却又不愿处决背叛自己的人,除非自己不能无视那种背叛。他会在公众面前弹奏竖琴,或是突然欣喜若狂地手舞足蹈起来。他纯粹的人格力量既可以让人狂热地崇拜他,又可以让人疯狂地仇恨他;他有三个手下曾经冒着失去自由和生命的危险踏上非利士人的领地,只为了从大卫出生地不远处的一口井里为他取水。

  所罗门则并非如此。他是一个执迷于规模大小的首领,他决心所有的事情都要做得比他那位著名的父亲更大更好,他还决意把一个用流血赢得的国家变成一个生活安逸且井然有序的王国。如果生活在近代的话,大卫就好比是美国西部边疆的传道士,口说方言,生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所罗门就像是个郊区大教堂的牧师,把越来越多的人群带到他那豪华的大殿里,让他们深信其帝国的繁荣强大正是上帝赐福的证明。所罗门之后再没有任何帝王能够对以色列人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但是那些为所罗门冒生命危险的人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出于对他的热爱。

  所罗门的马厩拥有12 000匹马,他庞大的宫廷每天消耗数吨的面粉。他的权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可以和法老相提并论。事实上,所罗门的王国所统治的西闪米特人地区之前就是属于埃及的,所罗门还娶了一位埃及的公主;埃及当时已经不复旧日的辉煌,之前法老肯定不屑于让皇室的女儿远嫁他国。所罗门还与更多的国家结盟。他一面与推罗王希兰结盟,一面安排在比布鲁斯建造自己的船只。他无法征服遥远的迦南人,于是就与他们联姻。他甚至接待了一个来自阿拉伯的使团,率领这个使团的是古代最著名的女王。

  《圣经·列王纪》记载:“示巴(Sheba)女王听见所罗门王的名声,就来到耶路撒冷,要用难解的话试问所罗门。跟随他的人甚多,又有骆驼驮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

  地图43-2 以色列及其周边王国

  示巴女王是阿拉伯半岛古代史的漫漫黄沙中浮现而出的第一人,在古阿拉伯时期她也几乎是唯一一位能在史上留名并且相貌为人所知的人。成群结队的商人越来越频繁地去往西闪米特人的国度,或许示巴女王当时带领的也是这样的一个商队;她带去了香料、黄金和宝石,离开时也带走了“一切所要求的”,而且所罗门王额外给予她丰厚的馈赠。

  显然,阿拉伯半岛周边地区的贸易、冶金与编织品制造业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美索不达米亚诸王归根结底是2000年前从波斯湾北端一路迁至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马根铜矿山区的。在更遥远的北部,阿拉伯海岸充当了船只的中转站,这些船只从美索不达米亚一路驶向印度诸港口。人们在这里交易并定居下来,这些地方就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对于阿拉伯半岛南端,我们了解得更少,因为现存的古代碑文都无法确定其年代。但很有可能是阿拉伯半岛南部的示巴王国派出了使者团去拜见了所罗门。示巴女王会见所罗门之后,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的贸易很可能并没有中断,约旦河以西地区的一个古代祭坛上面就刻有古阿拉伯文字。但所有关于示巴女王这个神秘人物的故事都撰写于很久很久以后,这些故事也并没有向我们讲述示巴人的任何事情。

  所罗门在建造自己的帝国时留下了一道裂痕,这道裂痕最终使这座大厦轰然倒塌。

  为了打造自己的神殿和宫殿,所罗门征用了三万名以色列男人做劳力。虽然这些征用来的劳力可以拿到报酬,但他们是被强制参加劳动的,他们每隔两个月就必须要为所罗门做一个月的劳力。同时,他们还要耕种自己的农田和葡萄园。所罗门要求所有行政区每年都要用一个月供养庞大的宫廷(为宫廷提供数以千计的名贵马匹、奶牛、绵羊、山羊、鹿、羚羊,还有鸡)。由于宫廷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所有行政区都要花上越来越长的时间才能满足宫廷的需要。在一些地区,人们要花半年的时间才能满足所罗门的要求,而另外半年他们则要辛苦劳作养活自己。

  地图43-3 阿拉伯半岛

  宫廷规模不断扩大,部分是所罗门政治联姻造成的。根据史书记载,他的七百位妻子都有王室血统,都是为了各种结盟而娶的。而娶三百妾室理由就没有那么充分了,因为所罗门娶这三百个女人是没有任何政治目的的;妻妾众多反映了所罗门欲望的无穷无尽。

  他这种无止境的欲望使以色列变得空前强大,以至其他君王不远万里前来拜见;然而他这种欲望也毁了以色列。所罗门建造神殿和宫殿的计划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尤其是欠下腓尼基人的国王推罗王希兰巨额债务。所罗门没有足够的现金可以支付他造船用的杉树、松树以及黄金的花费,于是他把加利利的20座城送给希兰用来抵债——这是他的王国北部边缘的一大片领土。

  这种情况对于双方而言都没有好处。希兰看过这些城市之后,给它们取名为“一无是处之地”,以色列北部的人们则勃然大怒。所罗门是一个来自南部地区的国王,他来自强大的南部犹大支派;对于北方那些小支派而言,所罗门大兴土木、向他们征收沉重税赋,让他们不堪重负,之后他为了解决自己的麻烦送出20座北方的城市,却不愿伤及自己的故土。

  他们在所罗门一名手下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起义,这个北方人名叫耶罗波安(Jeroboam)。以法莲的一位先知膏立耶罗波安为王,所罗门得知起义愈演愈烈,于是派出一队人马进行暗杀;耶罗波安一路逃至埃及,并且留在了那里,直到年迈的所罗门——此时他已经在位40年——去世。所罗门留下的是一个庞大、富有,却已分崩离析并且充满了不满情绪的国家。

  于是耶罗波安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组成了代表团去见所罗门的继承人罗波安(Rehoboam),要求他进行改革:减少税收,减少征用劳力。罗波安反过来向两个议院征求意见,从吉尔伽美什开始,两个议院就协助君王治理国家。一个议院的成员较为年长,经验丰富且行事谨慎,他们建议罗波安改变所罗门的政策,少一些专制,多给人们一些自由;另一个议院的成员较为年轻,他们建议罗波安行使自己的权力。那些较为年轻的议院成员建议道:“王要对他们如此说:‘我的小拇指比我父亲的腰还粗。’”

  罗波安喜欢这个建议,这也许揭示了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当代表们返回时,罗波安发表了一篇演说,这可能是历史上最不明智的政治演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这一演说立刻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原本就感到不满的北方支派宣布独立,并立其北方的领袖耶罗波安为王。

  只有犹大支派,也就是大卫故乡的人,以及另外一个相邻的小支派便雅悯依然效忠于大卫子孙。以色列联合王国持续了不到两代人。

  埃及人此前就注意到了以色列联合王国的弱点。埃及此时正经历着短暂的复兴。

  由于第三中间期开始于公元前1070年左右,当时埃及已经被内战搅得四分五裂。阿蒙的大祭司跟随赫利霍尔的脚步,统治着底比斯以南的地区,第二十一王朝的法老则统治着三角洲城市坦尼斯(Tanis)以北的地区。坦尼斯的法老拥有王室血统,但是由于之前历代法老移交给阿蒙神庙大量的土地,因此大祭司掌控着大部分的财富。《伊利亚特》对他们的巨大财富也有所描述,阿喀琉斯在拒绝攻打特洛伊时咒骂阿伽门农道:

  滚下地狱去吧!

  我讨厌他的礼物,

  这对于他来说一文不值。

  就算给我的东西是他所有的十倍甚至二十倍……

  就算他承诺给我埃及底比斯所有的财富,

  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

  这座城市拥有一百座大门,每座城门中都会瞬间

  冲出二百名武士,他们驾着车马奔腾而出。 注释标题 Homer, The Iliad, Book 9, 460–469, translated by Samuel Butler (1898).

  大祭司们利用这些财富来控制南部地区;他们从利比亚雇佣军队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这些利比亚“雇佣兵”就是美什维什人(Meshwesh)。“美什维什的伟大首领”舍顺克(Sheshonq)就是一名来自利比亚的武士,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虽然他掌管着北部的军队,但他为了与南部结盟,设法让儿子娶了坦尼斯的统治者普苏森尼斯二世(PsusennesⅡ)的一个女儿。法老普苏森尼斯二世在位十四年,但基本上毫无作为。普苏森尼斯二世去世后,舍顺克要求行使婚姻赋予他的继承坦尼斯王位的权力。舍顺克当时已经成为底比斯大祭司强有力的臂膀,因此没过多久他的权力就扩张至埃及的其他中心城市。

  舍顺克的下一举措暂时统一了埃及,使埃及相对稳定下来:他出价收回了一部分之前原本属于埃及的土地,使埃及再现了昔日的辉煌。与此同时,由于以色列和犹大支派已经各自独立,其力量被大大削弱,纷争不断,于是舍顺克把目光又转向了西闪米特人的土地。

  他率兵沿着海岸线北上,打败力量薄弱的非利士人,然后直接围攻耶路撒冷。“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即舍顺克)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罗波安王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

  但是,耶路撒冷的城墙丝毫没有损坏。换句话说,罗波安用神殿里的宝物收买了攻城的敌人。除了约柜之外,一切有价值的宝物都被带到了埃及。罗波安很有可能也被迫发誓臣服于埃及,正式成为埃及国王的臣民。

  从舍顺克的浮雕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之后又向更远的北方进军,征服了北部的王国。耶罗波安之前曾在埃及躲避所罗门的暗杀,现在却发现自己选错了庇护之所。他寡不敌众,舍顺克集合了1200辆战车和6万名士兵,这些人马主要来自南部的利比亚和库什。

  耶罗波安逃走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等待东山再起。舍顺克率兵到达以色列的米吉多以后停下了脚步。他已经到达了图特摩斯三世半世纪前所征服的城市,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他的统治下埃及已经重返辉煌,于是他率兵返回。舍顺克死后,在他后代的统治下南北埃及又维持了一些年的统一。

  舍顺克的四面出击让他的王国变得四分五裂,疲惫不堪。在之后的几百年里,这个国家一直分为两个部分:南方的犹太王国,由大卫的后代统治着;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其政局一直不太稳定,每两三代人之后就会有一位新的武士首领掌权。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