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4 帝国始末

  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05年间,罗马由伊特鲁里亚人统治,巴比伦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

  在台伯河边上,两面环山的罗马开始发展壮大。传说中萨宾的共治者提图斯·塔提乌斯在一次暴乱中被杀,但之后无人接替他的位置,罗慕路斯独自统治萨宾王国。混居在一起的拉提尔人和萨宾移民都处于拉提尔的统治之下。

  罗马的发展壮大没有逃过邻邦的眼睛。提图斯·塔提乌斯死后不久,罗马北方的费德那人(Fidenae)就沿着台伯河把罗马洗劫一空。之后台伯河对岸的维爱(Veii)城也开始焚烧罗马的农田。罗慕路斯赶走了费德那人,并且与维爱城达成了协议。但是,这些入侵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问题。李维指出,“维爱和费德那都是伊特鲁里亚的城市”。

  伊特鲁里亚各城市很分散,分布在整个北部地区。伊特鲁里亚人和拉提尔人曾经有共同的风俗习惯,但台伯河北部村民的风俗习惯逐渐被新来者改变了。辛梅里安人横扫小亚细亚,把弗里吉亚人和吕底亚人驱逐到位于狭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赫勒斯滂海峡(Hellespont,今称达达尼尔海峡)对岸的色雷斯。这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人口向西部迁移,被驱逐至意大利北部的各部落逐渐向维拉诺瓦渗透,他们与当地人混居在一起,进行贸易往来并通婚。从小亚细亚来的难民因其城市遭受侵略,被烧毁或围攻,也逃至这里。罗马神话中,有一个名叫埃涅阿斯的特洛伊英雄,他背着父亲从沦陷的特洛伊城一路逃到了色雷斯,然后乘船到了西西里岛,又从西西里岛到了意大利海岸,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娶妻生子,凭借个人能力成为国王——这个神话故事是当时东部人口西迁的真实写照。维拉诺瓦人(Villanova)和新来者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伊特鲁里亚人,这是本土文化与东方文化结合的产物,这个民族不仅精于建筑,而且擅长经商,对在南部地区崛起扩张的拉提尔人构成很大威胁。

  地图4-1 罗马及其邻邦

  在罗慕路斯统治的40年里,来自伊特鲁里亚的威胁并不是笼罩在他头顶的唯一的乌云。李维评论说:“虽然罗慕路斯很伟大,但他更受平民百姓的爱戴,而不受元老院的欢迎,当然他最受军队的欢迎。”罗马的早期国王不像希腊专制君主那样拥有独裁统治的权力,李维所使用的“senate”一词不是指“参议院”,而是指负责监督国王权力的元老院。就算是半神的罗慕路斯也不得不与元老院进行斗争,而他的死因也变得明朗起来。李维写道:

  一天他正在检阅他的军队时,狂风大作,雷声轰鸣。一片乌云笼罩了他,厚厚的乌云把他包围起来,把他从众人眼前遮挡了起来;而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他……那些之前站在他身边的议员……声称他是被一股旋风卷到了空中……所有人都称他是神,说他是神的儿子,并向他祈祷……然而就算这是很伟大的事情,我依然相信少数持不同意见人的话,他们私下说国王是被那些议员撕成了碎片。 注释标题 Livy, 1.16, Early History of Rome, p. 51.

  不管罗慕路斯是不是为那些议员所杀害,他们没过多久就开始争夺王权。他们控制了王权,并且宣布由元老院来统治国家。居住在罗马的萨宾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自从几十年前罗慕路斯单独执政以来,再也没有萨宾国王上台执政过,所以他们想要一个萨宾国王。

  那些参议员同意让萨宾国王执政,前提是萨宾人能够选出国王的人选。萨宾人选出了努马·庞皮里乌斯(Numa Pompilius)。他算不上是一位伟大的将军,却是一个睿智的人,以处事公正而闻名。“罗马最初是靠武力建成的,”李维总结说,“现在这位新国王准备重建罗马,将其建立在法律和宗教的基础之上。”或许努马·庞皮里乌斯就像罗慕路斯一样只不过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是他的统治代表了一种转变:罗马正在从一个通过战争而建立的殖民地逐渐转变为一个成熟而稳定的城市。在努马·庞皮里乌斯统治之下,战神雅努斯神殿的大门第一次关闭,这象征着罗马与外界和平共处。

  但这个城市的内部矛盾依然存在。哈利卡纳苏斯的狄奥尼修斯(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希腊历史学家,在奥古斯都·恺撒执政期间来到罗马,并花了22年时间撰写了一部罗马史)告诉我们说:“当初和罗慕路斯一起建立了殖民地的阿尔巴人认为自己也有权享有最至高无上的荣耀……而新来的殖民者认为他们不应该……低人一等。萨宾人更是这样认为。”

  居住在罗马的人都不认为自己是罗马人,他们唯一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他们住在同一座城市之中。狄奥尼修斯生动地说,这使“国家事务如同汹涌的大海一样混乱不堪”。

  此外,罗马与外部的和平也只是暂时现象。努马之后的两任国王——拉丁人图路斯·荷提里乌斯(Tullus Hostilius)和萨宾人安库斯·马基乌斯(Ancus Marcius)都是由元老院任命的——向周边城邦和部落发起战争,通过武力把罗马的势力范围扩大了一倍。如果说罗马曾经经历过和平时期,那也是十分短暂的;罗马迅速回到全副武装的状态,对邻邦构成威胁。

  当然,罗马的邻邦并非孱弱无力。伊特鲁里亚的城市塔尔奎尼(Tarquinii)位于台伯河北岸,那里有一个本地人就对罗马的王位虎视眈眈。

  这个人名叫卢库莫(Lucumo),是一个混血儿。他的母亲是伊特鲁里亚人,而他的父亲是一个来自科林斯的希腊人,名叫得墨忒耳(据李维记载),他“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卢库莫周围都是“血统纯正的”伊特鲁里亚人,因此不免受到歧视,于是他和妻子决定去往罗马,因为在那里机会比血统更重要。“对积极勇敢的人来说,只要有能力,就很快能取得成就。”李维写道。毕竟,不止一个萨宾人战胜拉丁人成为国王,血统不会成为能力的障碍。

  伊特鲁里亚人卢库莫在罗马定居下来,他积极上进(广散钱财),直到成为国王的得力助手。安库斯·马尔西乌斯甚至指派卢库莫守护诸王子的安全。国王去世的时候,两位王子年龄尚小:“一个还是几岁大的孩子,”狄奥尼修斯记载道,“大一点的那个才刚刚长出胡子。”卢库莫把两位王子送出城外(李维写道,“趁着一次外出狩猎”),然后立刻开始为自己拉选票。公元前616年,他以压倒性优势成为国王,登上了罗马的宝座。后来的历史学家把他称为卢基乌斯·塔克文·普里斯库斯(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或称为老塔克文。

  卢库莫统治了近40年时间,他的继任者是他的女婿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Servius Tullius),他小的时候,有一次脑袋着起了火,从那时起罗马人就认为他注定会成为国王。(当时他正在睡觉,一个仆人往他的头上泼水,但当他醒来的时候,火就熄灭了。李维写道:“从那时起,这个孩子就被当作王子……之后他成为王室真正的继承人。”老塔克文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使他成为继承人。)

  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和他的岳父一样,也是伊特鲁里亚人。这两个国王代表了一个史实:罗马城里尊王与争权轮番上演,不断与邻国交战,不断地扩大势力范围,然而自身却被北方一种更为伟大、更为强势、更为古老的文化吞并。伊特鲁里亚的城市一路延伸至无底河(Bottombless River,波河古称,流经亚平宁山脉)。在西北方,伊特鲁里亚人在所谓的金属矿山里控制着铜矿、铁矿还有银矿。这些金属被卖到意大利沿岸的希腊殖民地,而在和希腊各城市进行贸易的同时,伊特鲁里亚人也学到了希腊的文字体系。伊特鲁里亚人开始使用希腊字母来标记他们自己的物品,他们使用希腊字母来书写自己的文字。虽然那些字母我们都认得,但是这种语言本身依然是个谜:这种语言几乎全部出现在一些简短的铭文中,而这些铭文尚未被解读出来。

  罗马并没有成为“伊特鲁里亚”的一部分。实际上也不存在“伊特鲁里亚帝国”,仅仅是伊特鲁里亚各城邦共同使用一种语言,都遵守一定的习俗,这些城邦之间亦友亦敌。在伊特鲁里亚文化渗透到罗马之前,这个城市已经受到几个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但这一次的影响比之前的都大。

  李维对伊特鲁里亚的老塔克文建造罗马竞技场的计划大加赞赏,这个伟大的罗马竞技场位于帕拉蒂诺山和阿文蒂诺山之间,老塔克文还计划建成朱庇特神庙。狄奥尼修斯说老塔克文为了加强城墙的防御力,开始铺设管道,排出罗马城的污水(这或许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是确实非常实用)。伊特鲁里亚的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因占领奎里纳莱山和维米那勒山而为人称颂,他们还通过深挖壕沟、堆高土石来加强罗马的城墙。这些工程事实上是由伊特鲁里亚人完成的。罗马人在建筑方面少有天分,但在伊特鲁里亚,建设城镇、修建城墙,还有城门的安置都是由宗教仪式来决定的。从出土的伊特鲁里亚城镇可以发现,这里的街道都规划成网状(这是罗马人从没想到过的)。像很久以前的印度哈拉帕城市一样,伊特鲁里亚的主要街道都有标准的宽度,与主要街道交叉的次要街道以及主要街道之间的小道也分别有标准的宽度。在罗马发掘出土的文物表明,公元前650年前后,之前大多数罗马人居住的小屋(把树枝编织在一起,然后把泥巴抹进缝隙里作为墙壁)开始被推倒重建为石砌的房屋。罗马西部的小屋都已被推倒,留下的那片空地被压实,作为罗马的一个集会场所,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作“罗马广场”(Roman Forum)。

  关键是伊特鲁里亚使罗马产生了重大改变,其君主制也影响到了罗马。狄奥尼修斯写道,老塔克文把伊特鲁里亚王权的标志引入罗马:“黄金制成的王冠和绣花的紫色袍……他坐在象牙宝座上,手握象牙权杖。”他出行时,由12个护卫[他们被称为“扈从”(lictors)]贴身陪同,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束捆在一起的木棒,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称为束棒(fasces)。束棒代表了国王的权力,既可以惩戒违法者,也可以处死重罪犯。

  地图4-2 罗马城

  在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统治之下,“城市的规模大大增加了”。他作为伊特鲁里亚的君主统治了44年,他统治下的罗马不仅有伊特鲁里亚人,还有拉丁人和萨宾人。罗马继续征战:罗马士兵不仅攻打萨宾人的城市和拉丁人的城市,而且还要抵御来自其他伊特鲁里亚国王的进攻,这些国王对罗马占据了台伯河畔的要冲而感到不满。狄奥尼修斯和李维都讲到了无休止的战争,罗马和克拉提亚(Collatia)之间、罗马和费德那(Fidnae)之间、罗马和伊特鲁里亚的五城联盟之间,还有罗马和伊莱特姆(Eretum)之间始终战争不断。

  就在罗马发展初期,东方一个古老的帝国开始瓦解。

  亚述的三方战争还在继续。亚述巴尼拔的继承人亚述-埃提尔-伊兰尼在尼尼微调动亚述的军队,向他的弟弟辛-舒姆-伊什昆(Sinshum-ishkun)发起进攻,身在巴比伦的伊什昆掌控着亚述和巴比伦的联军。与此同时,迦勒底国王那波帕拉萨尔从南方一路攻打巴比伦军队,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古老的苏美尔城邦。

  经过多年的战争(具体经历了多少年并不清楚,因为巴比伦王表有多个版本),辛-舒姆-伊什昆被迫放弃了在巴比伦的抵抗,那波帕拉萨尔率军长驱直入。但是,关于这次战斗结果的混乱的叙述暗示,辛-舒姆-伊什昆可能放弃了南部地区,然后北上夺取了他哥哥的王位,从此史料记载中再也没有提到过亚述-埃提尔-伊兰尼。巴比伦一片混乱,现在一个迦勒底人坐上了巴比伦的宝座。

  那波帕拉萨尔一上台,就再次发动了对亚述帝国的战争。他已经制订了他的战略:首先一直攻至幼发拉底河,“解放”一个又一个省份,然后向东攻至底格里斯河,直指尼尼微。

  在这里,他还得到了帮助。米底人和波斯人的国王塞莱克斯看准了这次机会。他向那波帕拉萨尔伸出援手,而那波帕拉萨尔接受了他的帮助。他们商定,一旦攻下亚述,就瓜分亚述的省份。那波帕拉萨尔让他的儿子巴比伦太子(也是他父亲最信任的将军)尼布甲尼撒娶了塞莱克斯的女儿米底公主阿米蒂斯(Amytis)为妻。

  亚述帝国主宰世界多年,现在米底人和波斯人联手与巴比伦人作战,攻击这个已步入暮年的帝国。《巴比伦编年史》记录了亚述逐渐衰亡的过程:“第十年,那波帕拉萨尔在艾亚鲁月调动巴比伦军队向幼发拉底河河岸进军。那里的人们……没有攻打他,反而向他进贡。”

  “第十年”大概是公元前616年或公元前615年,10年前以撒哈顿一死,那波帕拉萨尔就自封为迦勒底国王。艾亚鲁月是在春季,也就是4月底至5月初,幼发拉底河沿岸的人们已经看到了不祥之兆。

  又经过一年的征战,那波帕拉萨尔到达了亚述城,对其展开围攻。仅仅一个月以后,他就不得不撤军,而且整个夏天都被迫躲在附近的一座堡垒里。米底人之前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但现在他们又回来支援他们的盟友巴比伦。他们没有加入那波帕拉萨尔的军队,而是直接进入亚述的中心地带。塞莱克斯渡过底格里斯河,包围了亚述城,在那波帕拉萨尔之前失败的地方取得了胜利。他占领了整个城市,掠夺俘虏和财物,然后,他允许米底军队屠杀城里剩下的人。那波帕拉萨尔带着自己的军队赶来时,整个城市已经被完全摧毁了。

  这两位国王一起谋划对尼尼微发动最后的进攻。进攻之前有几个月的准备时间,米底军队到自己的领地进行修整,而那波帕拉萨尔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迫使幼发拉底河沿岸的一些城市臣服于自己。到了公元前612年,这支盟军已经准备就绪。“在第十四年,”《巴比伦编年史》记载道,“巴比伦国王调动军队,米底国王也来到了巴比伦军队驻扎的地方。他们沿着底格里斯河向尼尼微进军。从5月到7月,他们一直在攻打尼尼微。到了月初,尼尼微被攻下。”

  5月到8月之间发生了一些小插曲,而《巴比伦编年史》对此并无记载,好在希罗多德把这些记载了下来。据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就在塞莱克斯围攻尼尼微时,“一支由马地奥斯率领的斯基泰大军挡住了他的脚步”。(斯基泰的马地奥斯是在至少50年前统治米底的,这个马地奥斯可能是他的孙子。)虽然斯基泰人选择的时机很好,但是米底人和波斯人的军队在塞莱克斯的领导下训练有素,立刻放弃围城转而打败了斯基泰人。

  之后,米底-巴比伦联军把兵锋转向尼尼微。尼尼微的城墙下是底格里斯河的一条支流,这条支流不仅为尼尼微提供水源,而且给围攻带来了困难。但是,塞莱克斯修建了一座大坝,把更多的底格里斯河水引入了尼尼微,冲垮了尼尼微的城墙。600年之后,希腊历史学家、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说,尼尼微人坚信“神赐予他们先祖的神谕,即尼尼微城永远不会被攻下,也永远不会臣服,除非是穿过城市的河水与尼尼微为敌;尼尼微的国王认为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这个“预言”虽然是事后才出现的,但是反映的可能是真实发生的情况。

  城墙倒塌后,巴比伦军队涌入尼尼微,把整座城市洗劫一空。据编年史记载:“大量民众被屠杀,那些贵族还有亚述国王辛-舒姆-伊什昆落荒而逃……他们把这座城市变成了坟堆和废墟。”亚述帝国之前曾经摧毁过犹太国的北部地区,犹太人的先知那鸿为庆祝亚述帝国的毁灭赋诗一首,当时的恐怖情形从诗中可见一斑:

  护城河的城门被打开,

  宫殿坍塌。

  国王下令:劫掠和毁灭这座城市……

  尼尼微就像一个池塘,

  里面的水在渐渐流失……

  她被洗劫一空,

  内心瓦解,双膝跪地,

  身体颤抖,面色苍白……

  伤亡无数,尸体成堆,

  人们踩着尸体蹒跚前行……

  没有什么能抚平你的创伤;

  你所受的伤害是致命的。

  所有人听到你

  衰亡都拍手称快,

  因为谁又没经受过你无尽的暴行? 注释标题 Nah. 2:6–10, 3:3, 3:19, NIV.

  100年前亚述人水漫巴比伦,现在巴比伦人以牙还牙。

  亚述国王逃往哈兰城(Haran)。米底人获胜后占领了东部领土,包括曾经属于斯基泰人的领土,巴比伦人则统治了之前西部的那些省份。辛-舒姆-伊什昆死于尼尼微和哈兰之间的某个地方,或许是死于非命。一个军官,也是王室的宗亲亚述乌巴立特(Assur-uballit)接替了他成为国王。

  亚述有了新的国王和新的都城,筋疲力尽的亚述军队试图重振雄风。但是那波帕拉萨尔并没有让哈兰太平多久。几个亚述的城市试图趁乱摆脱亚述和巴比伦的统治而独立,那波帕拉萨尔镇压了这些叛乱之后,于公元前610年联合塞莱克斯的军队一起向哈兰进军。亚述乌巴立特得知这一消息后,还没等米底-巴比伦盟军到来就带着手下弃城而去。《巴比伦编年史》记载道:“他们害怕敌人到来,于是就放弃了哈兰城。”那波帕拉萨尔来到这座无人驻守的城市,将其洗劫一空,然后就打道回府了。

  不过亚述乌巴立特也并非无所作为。他派出使者去南方寻求埃及法老的帮助。

  经过亚述人教育培养的第二十六王朝国王普萨美提克一世在经历了50多年的统治之后寿终正寝。现在他的儿子尼科二世继位。尽管他的父亲几十年前与亚述人曾有过节,但现在他并没有拒绝向亚述人伸出援手。他希望埃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已经雇用了一些唯利是图的希腊水手来加强军队的实力,他最得意之举就是挖掘了一条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用来增进埃及与东方国家通过水路进行的贸易),如果埃及打算再次扩张领土的话,那么必然要占领地中海沿岸西闪米特人的领土。日渐崛起的巴比伦帝国是不会允许埃及占领那些地中海沿岸的领土的。无论如何,一旦亚述灭亡,埃及就又少了一道抵御斯基泰人(尼科二世小时候,斯基泰人就曾经出现在埃及的边境地区)的屏障。

  于是尼科二世同意出手相助。亚述国王乌巴利特提出迦基米施是盟军会合出征的好地方,于是尼科二世向北方进军。经过耶路撒冷时,他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

  犹太的约西亚已经趁亚述分裂之机再次独立,他还发起了一场宗教复兴,取缔了所有的亚述人的圣坛和宗教仪式,因此他不希望看到亚述再次崛起。他也不希望尼科二世取代亚述成为耶路撒冷的统治者。所以他没有让尼科二世从耶路撒冷通过,而是在埃及军队快到米吉多时对其发起了进攻。

  尼科二世忙于赶路,没想到这么快就要与耶路撒冷的军队作战。他派使者去见约西亚,请求休战:“我与你何干?我今日来不是要攻击你。”约西亚并没有理会这一请求。《列王纪·下》记载:“埃及王遇见约西亚在米吉多,就杀了他。”《历代志·下》中补充的细节说,约西亚虽然乔装打扮,但还是被弓箭手射中。他的侍卫带着这位受伤的国王逃出了战场,但是在回都城的途中,他死在了自己的战车上,年仅39岁。

  尼科二世没有乘胜追击。犹太军队撤退后,他率军继续前进,与亚述乌巴利特指挥的亚述军队会合。这支盟军试图夺回被一支巴比伦军队占领的亚述都城哈兰。《巴比伦编年史》记载:“他们击败了那波帕拉萨尔驻守在那里的军队,可他们没能夺回那座城市。”

  双方都撤军了。那波帕拉萨尔不打算再尝试了,他的身体不太好,已不再是年轻人,而且亚述乌巴利特也没有对他构成什么威胁。尼科二世决定去耶路撒冷收拾残局。他再次派兵攻打耶路撒冷,轻而易举地俘虏了约西亚的儿子约哈斯,约哈斯也是王位继承人。尼科二世下令把约哈斯押回埃及,后来他死于流放途中。然后,尼科二世选了约西亚的一个小儿子以利亚敬当他的傀儡。他把以利亚敬的名字改成约雅敬(Jehoiakim)——这是对其统治权和所有权的象征——并且要求他进贡大量的金银(约雅敬则通过一种新的赋税强行从百姓手里征收)。

  公元前605年,那波帕拉萨尔把注意力转回到抵御外敌上。埃及人和亚述人在迦基米施安营扎寨,但是此时那波帕拉萨尔已经年迈病重,身体虚弱不堪。他派自己的儿子尼布甲尼撒二世南下去迦基米施统领军队去消灭亚述的残兵。

  两军在城外相遇。一番苦战之后,埃及战败。尼科二世开始往尼罗河三角洲撤军,他放弃了西闪米特人的领土——犹太王室的先知耶利米对此大加赞颂:

  这军队安营在伯拉河边的迦基米施,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在犹太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所打败的……

  我为何看见他们惊惶转身退后呢?他们的勇士打败了,急忙逃跑。 注释标题 Jer. 46:2–6, NIV.

  史上没有任何关于此次战后亚述残兵败将的记载。显然亚述军队全军覆没,没有一个幸存者。亚述乌巴利特肯定是死在了战场上某个地方,尸体应该早已被践踏得面目全非了。

  尼布甲尼撒二世继续追击撤退的尼科二世,他显然打算除掉这位法老。但前来送信的使者追上了他的军队:就在尼布甲尼撒二世还在迦基米施作战时,那波帕拉萨尔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尼布甲尼撒二世立刻放弃追击,掉头返回巴比伦。巴比伦的王位就像是一个球,必须在别人抢走之前立刻把它抓住。

  就在此时,尼科二世逃回南方。他再也没有试图把埃及的势力范围扩张到地中海沿岸。相反,他专注于巩固自己的统治,以防第二十五王朝的复辟势力重夺王位。

  从此,两个最强大的古代帝国失去了往日雄风。埃及陷入内乱之中,亚述则不复存在。巴比伦王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