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文艺复兴之得名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8 文艺复兴之得名
1322年至1341年,巴伐利亚人路易试图夺回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教会的传统确定性受到质疑,关于过去的新故事出现在罗马。
8年间,巴伐利亚人路易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英俊的腓特烈”(Frederick the Handsome)一直在争夺德意志王位。双方在1314年被两拨不同的选侯分别选举为国王,各自获得了少数有权势的德意志公爵的支持。
双方都或多或少缺乏资金。没有哪一方有财力发动一场真正的战争。在长期“冷战”期间,真正的战斗发生在1322年,当时路易的手下在巴伐利亚的米尔多夫(Mühldorf)跟腓特烈及其手下狭路相逢。数小时的激战以腓特烈被俘而告终。之后,路易赏赐了鸡蛋给一贫如洗的巴伐利亚士兵作为晚餐。这是他可以承担起的最慷慨的庆祝方式。[他下令说,在战斗中最英勇的骑士可以获得两枚鸡蛋。这位像传说中的齐格弗里德(Siegfried)一样英勇的牧人后来将鸡蛋加入到了家族徽章中,来纪念这一荣耀。]
路易和腓特烈是表兄弟。事实上,在青少年时期,他们一度住在同一所房子中。路易善待他的敌手,把他软禁在特劳斯尼茨城堡(Castle of Trausnitz),使他的生活相对舒适。
他现在开始谋划终极目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
这需要他控制敏感而且有独立意识的北意大利人。他希望以朋友和盟友的身份来实现。因此在1323年,路易任命梅尔施泰滕伯爵(Count of Märstetten)为“帝国代理人”,送他到意大利,以获得米兰和费拉拉这两个伦巴第人城市的支持。住在阿维尼翁教皇宫殿里的教皇约翰二十二世表示反对。在加冕皇帝缺席的情况下,他坚持认为,教皇才是帝国的保护者并且有权力任命意大利的“代理人”。路易拒绝从意大利撤退。1324年7月17日,教皇约翰二十二世把德意志国王革出了教门。
路易可能没有料到,被流放的教皇会如此精神百倍地来捍卫自己的权力;不管怎样,开除教籍令他警醒。在德意志内部,他也没有获得一致的支持。有些选侯积极地希望能够代替他,甚至那些支持他的人现在也受到开除教籍的威胁,他们还应该继续和一个被逐出基督教会的国王保持同盟关系吗?
为了不向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屈服,同时能够在德意志树立起威信,路易拜访了仍然被监禁在特劳斯尼茨的英俊的腓特烈,并且提出让他做联合国王(Mitkönig)。他的提议非常具体:在奇数天,他的名字出现在国家文件上,在偶数天,腓特烈的名字出现在国家文件上;他们都将受到德意志官员的尊敬;如果有一个人去了意大利,另一个人就要待在德意志;腓特烈的名字将出现在路易的印章上,路易的名字也将成为腓特烈印章的一部分。
腓特烈同意了这个详细但不切实际的权力分配(毕竟,他的另一种选择是终生待在特劳斯尼茨地牢中)。但现在德意志的选侯绝不妥协。他们有权选择德意志的国王,而且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同时投票选择路易和腓特烈。妥协将严重削弱他们的权威。
教皇约翰二十二世也拒绝承认任何关于腓特烈登上王位的声明,谴责他跟被革出教会的路易进行合作。但教皇约翰二十二世也处于失去道德高地的极度危险中。很明显,甚至路易的敌人也能发现,教皇法令的目的在于最终宣布他的保护人,即法兰西国王,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阿维尼翁的教皇变成了法兰西国王的工具。并且教皇的法令给教皇君主制的棺材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这种制度把所有教皇都置于法律之上。
“遵守(教皇约翰二十二世的)这些教义……无异于切断所有政府的根基,”意大利学者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Marsilius)于1324年在论文《和平保卫者》(Defensor Pacis)中写道,“他……一心只想着私利,希望能够随心所欲地推翻所有政府权力,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奴隶。”但是《和平保卫者》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谴责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就在几年前,流亡诗人但丁发表了一篇犀利的文章,反对教皇可以册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他从《圣经》、历史和理性的角度进行了辩论。但丁坚称教会从未被授予超过任何世俗王国的权力,因此教会也没有权力赋予任何人它所没有的权力。
面对彼拉多(Pilate),耶稣放弃了统治世俗万物的权力,他说,“我的王国不是这个尘世的”。……这并不意味着耶稣,即上帝,不是这个世俗世界的主……而是说,作为教会的代表,他并不管理这个世界。 注释标题 Marsilius of Padua, Defensor Pacis, trans. and ed. Alan Gewirth (2001), p. 354; Dante Alighieri, De Monarchia, trans. and ed. Aurelia Henry (1904), pp. 194–195.
马西利乌斯曾是巴伐利亚人路易的私人医师,他同意但丁的说法:耶稣“没有到这个世界来统治世俗的政府与领土”,而出于对权力“异常的喜爱”,罗马的主教声称拥有这种权力。但接着他又更进一步。教皇不是帝国的首领,也不是教会的首领。“跟其他主教一样,他仅仅是上帝的代理人,正如我们之前经常说的和展现出来的那样。”马西利乌斯总结道。
他的论点详细复杂,但都围绕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真正的教会”并不是以罗马为中心,也不是由教皇认可的基督徒组成。真正的教会由全世界所有敬拜耶稣的人组成,不论他们身处何地或者归属哪个团体。教会会众这个团体是“无形的教会”,是精神上的而不是俗世的。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因此不存在世俗的、有时限的统治者。耶稣是教会建立的基石,彼得不是。教会没有世俗的人类的主人。
在10年之内,但丁和马西利乌斯为推动韦尔多派、迦他利派和牧人起义反对教士和教皇的冲动提供了文字描述和思想基础。这种言论动摇了旧的范式,改变了社会。
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忙于他的政治抱负,没有立即注意到这个现象。但是巴伐利亚人路易注意到了。他用马西利乌斯的论据来武装自己。意大利人也向他示好,因为他派去的帝国代理人令他们受益。他便前往意大利加冕国王。1327年圣灵降临节,他在意大利的米兰用伦巴第人的铁王冠加冕为意大利国王。1328年1月17日,在意大利贵族斯夏拉·科隆纳(Sciarra Colonna,教皇约翰二十二世的宿敌)的帮助下,两位主教加冕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Louis Ⅳ)。
在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被篡夺之前,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就已开始宣扬讨伐路易。听说了路易的加冕仪式后,他在3月31号宣布加冕无效。一个月以后,路易反过来宣布罢黜教皇。在圣彼得大教堂,路易四世任命方济各会修士彼得罗·拉伊纳尔杜奇(Pietro Rainalducci)为教皇尼古拉五世(Nicholas V)。
但是没过多久,路易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受欢迎。他的德意志军队酬劳很低。为了养活自己,他们到处抢劫和偷盗。他还强迫米兰和周围城市上交20万弗罗林(共计约750公斤黄金),以实现他重建神圣罗马帝国的抱负。他还不明智地以死刑威胁仍忠于教皇约翰二十二世的教士。没过多久,他就觉得离开罗马将是明智的做法。
教皇尼古拉五世意识到,他的保护人离开后,罗马人不会把意大利基督教会交给他,更不用说整个世界了。于是他逃离了罗马,转而去了阿维尼翁,寻求教皇约翰二十二世的赦免。教皇约翰二十二世赦免了他,然后尼古拉五世就逐渐在人们视线中消失了。
到此为止,教皇和国王间的荣誉之战差不多是平局。但是这时,教皇约翰二十二世犯了一个神学错误。1331年11月1日,在阿维尼翁,他重新解释了荣福直观(Beatific Vision),即正义之人死后上帝给予的直观。传统认为他们就在上帝面前。而根据教皇讲述,他们处在中间状态:被耶稣保护,免受人界灾难,但仍然不能直接面对上帝。直到最后审判来临,所有人都被审判以后,那些忠诚的信徒才能真正看见上帝。
这次讲道是在万圣节进行的。在万圣节,教会要赞美那些完成人生历程并且现在生活在彼岸的人。认为那些忠诚的逝者一直在等待着,无法面见上帝,这可不仅仅是神学细节。那些生活于14世纪的基督徒,死者不计其数,幸存者也明白,每时每刻自己也有可能死去。这个消息令他们焦虑、痛苦。
地图18-1 巴伐利亚人路易宣称拥有的领土
一段时间以后,关于这次布道的争议开始蔓延。但是到了1333年,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就不得不为自己辩护,因为他的枢机主教指责他信奉异端邪说。路易四世抓住这个神学问题,宣布他打算召集宗教会议,正式指控教皇信奉异端。
此时,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已经年近89岁。他患病不起,疲于反击。1334年12月3日,他收回关于荣福直观的教义,承认自己犯了错误。第二天,12月4日,他在阿维尼翁逝世。
借助法兰西国王腓力六世的介入,继任者本笃十二世(Benedict XII)迅速当选为教皇。为了达成妥协,路易四世提出面见新教皇。腓力六世要求,跟法国的和平协定必须成为德意志跟教会任何协议的一部分,路易拒绝这一要求。他仍然是被逐出教会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教皇仍然待在阿维尼翁,供法兰西国王驱使。
没有教皇,也没有国王,处在混沌状态的罗马一触即乱。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在罗马被加冕为桂冠诗人。这是古典时代之后,第一次有人被冠以这项荣誉。
彼特拉克一直斯文地为获得这个头衔到处游说。他父亲和但丁大约在同一时间被逐出佛罗伦萨。之后出生的彼特拉克在阿维尼翁工作多年,写了许多史诗,歌颂罗马的大西庇阿将军(Scipio Africanus),他随性地到处游历,偶尔执行阿维尼翁教皇的秘密外交任务。
彼特拉克以各种方式隐晦地要求获得这一头衔,罗马的元老院领会了他的意图,邀请诗人到罗马加冕。他选择在复活节,即1341年的4月18日,举行仪式,同时把罗马人和元老集合起来,对他们发表演说,许诺恢复桂冠诗人的头衔会将罗马带进一个新的时代。他告诉他们:“我也被希望驱使着。如果上帝允许,我会在现在这个古老的共和国中展现它美丽的习俗,展现它年轻蓬勃的一面……这可能有些狂妄,但我深信,我并无任何卑鄙企图。他人畏缩不前,我决心献出自己,充当这条艰辛危险小路的向导。我相信会有很多追随者。”这条路是学习之路,重新发现了罗马辉煌岁月的往事、历史和文学的真理。彼特拉克解释道,诗人和学者将拯救意大利,领导意大利恢复过去的繁荣与和平。
选择复活节这一天并非偶然。彼特拉克希望他深爱的罗马能够复兴,回到罗马帝国完整而强大的时代,而不是因为统治者和教士的争吵而分裂。意大利能够恢复往日的伟大,只要回到基督教之前的时代,回到拥有西塞罗和维吉尔的黄金时代,回到从罗穆卢斯(Romulus)加冕到提图斯(Titus)皇帝统治之间的时代。他后来写道,这是“一个幸运的时代”,是时候回到理想的状态了。在黄金时代和现在之间的“中世纪”是一个“不幸和耻辱”的时代,几个世纪都笼罩在黑暗中。
一个光明与学习的古典时代,接着是一个黑暗时代,之后迎来的是重生的顶点:(文艺的)复兴(renaissance)。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古典时期、中世纪和现在。彼特拉克所首倡并提出的方案,将会影响接下来600多年的历史。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不经意间表明,他期待中的文艺复兴已经开始。12世纪,对亚里士多德的重新认识标志着文艺复兴的开始。基督教会反对这种复兴。而到了1341年的复活节,文艺复兴已经深入14世纪群众的内心。当彼特拉克谈起古罗马的往事时,他确信罗马民众明白他的意思。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