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巴西琉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29 巴西琉斯
886年至927年,“智者利奥”公然藐视君士坦丁堡的牧首,保加利亚国王要求皇帝的称号,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说明基督徒不应进行战争。
巴西尔一世的嫡子利奥六世于20岁时成为君士坦丁堡唯一的皇帝。他几乎立刻就为自己赢得了“智者利奥”(Leo Sophos,或Leo the Wise)的绰号。这个称呼也不一定说明他多么擅长治理国家,而是有点“书呆子利奥”的意思。利奥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每天晚上都忙着撰写军事手册、修订法律法规、创作诗歌和赞美诗,或者准备他在节日及其他重要场合需要发表的布道辞。
他并不是第一个宣扬布道的皇帝——他的前辈利奥三世就发表了一系列反对圣像崇拜的训诫——但“智者利奥”更爱插手教会事务,每天忙个不停。恺撒勒雅的神学家阿尔萨斯(Arethas)称他西奥索弗斯(theosophos),意思是“精通神学事务”,其实就是委婉地说他“爱管神学事务的闲事”。他刚登上皇位,就决定换掉君士坦丁堡最高级的神职人员——牧首,让他自己19岁的弟弟斯蒂芬来当,斯蒂芬死后,他又亲自任命了接下来的两任牧首。
不过,其中的第二任牧首,尼古拉·米斯蒂科斯(Nicholas Mystikos),却并不像“智者利奥”所希望的那样听话。到901年,利奥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不快的现实:他的皇位无人继承。他已35岁,结过3次婚,却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只好加冕弟弟亚历山大为共治皇帝和继承人。
但他尚未放弃希望。当他的第三任妻子于901年死了后,利奥决定再娶,这次打算娶的是他的情妇佐伊·卡尔伯诺普希纳(Zoe Karbonopsina),即“黑眼睛的佐伊”。
这件事受到了牧首尼古拉·米斯蒂科斯的阻挠。结婚3次就已经不怎么合法了,因为教会的教义中有一条令人费解的规定,根据这条规定,虽然一个人在配偶逝世后完全可以再婚,但只能再婚一次。牧首对利奥的第三次婚姻就已经侧目了,但第四次要让他再假装看不见,他就太不情愿了。
利奥隐忍不发,直到佐伊生下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905年年初,她再度怀孕,临产的时候,利奥把她搬到了紫色寝宫(the Purple Chamber)。传统上,皇后都是在这里诞下皇室继承人的,因此在紫色寝宫生产,就意味着朝廷承认她进入其核心。而君士坦丁堡的朝廷作为一个整体,要比任何皇帝单独一人都强大得多。“皇帝有可能、也确实会来来去去,”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写道,“能力过人的冒险家有可能、也确实会取代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朝廷会继续存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会受到朝廷的尊崇,但他同时也受制于朝廷,皇帝的权力大小取决于他的臣下对他有多么忠诚。
利奥的朝廷对他足够忠诚,十分支持他得到一个继承人的努力,因此,佐伊可以在紫色寝宫生产,身边围绕着传统的助产士。她这次生的是个男孩,利奥终于松了口气。他尽一切努力让这个新生儿拥有合法的地位,给他取了皇家那个神圣的名字“君士坦丁”。他的名字和他在紫色寝宫降生的事实都有利于这个婴儿得到合法地位。然而为了确保他的地位不受挑战,利奥仍然需要与他的母亲正式成婚。利奥再次向牧首提出,他应当结第四次婚。牧首再次拒绝了他。利奥“精通神学事务”,遂决定不征得牧首的许可,他自己做主娶了佐伊,还举行了公开的奢华婚礼,这激怒了君士坦丁堡的高级神职人员。“那孩子的母亲被引入皇宫,完全是一副皇后的派头,”尼古拉·米斯蒂科斯后来在写给罗马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皇后冠就戴在这个女子头上……教士们一片哗然,好像他们的全部信仰都被颠覆了一样。”
尽管尼古拉·米斯蒂科斯反对这桩婚姻,但他从本质上说还是皇帝的人。然而君士坦丁堡其他教士那愤怒的声音迫使他出面维护教会的权威,因此自从利奥公开藐视教会之后,尼古拉·米斯蒂科斯虽不那么情愿,却只得禁止他踏入自己城市的教堂。
利奥对此无法接受。907年,他派兵(使用武力)罢免并流放了尼古拉以及所有反对立佐伊为皇后的教士。之后,当君士坦丁年满6岁时,利奥将其加冕为共治皇帝。他给这个小男孩命名为“紫衣贵族君士坦丁七世”(Constantine VII Porphyrogenitus),强调其出生于“紫色寝宫”,以此来提醒所有接近新皇的人,朝廷支持君士坦丁的继承权。
利奥打算在死前尽可能顺利完成皇位交接,因为拜占庭正处于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之下。至少两个世纪以来,对于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来说,穆斯林军队一直是最大的威胁。不过现在,阿拔斯王朝还自顾不暇,因此主要的威胁来自西方。
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已带领整个国家正式皈依基督教,他与拜占庭虽相距遥远,却甚为亲切友好,他甚至还将儿子西米恩送到君士坦丁堡来接受教育。但西米恩在继承保加利亚王位后,却成了拜占庭的敌人。与“智者利奥”一样,西米恩也爱读书:尼古拉·米斯蒂科斯将他描述为一个“热爱知识,将古人典籍读了一遍又一遍”的人。阅读激发了他的想象,他想要将保加利亚变成一个像旧时帝国一样伟大的帝国。当利奥六世忙着解决自己在婚事上遇到的麻烦时,西米恩趁机率领保加利亚军队长驱直入,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904年,利奥被迫签订和约,将整个希腊半岛北部拱手送给保加尔人——西米恩由此成为在如今被称为巴尔干半岛的土地上统治了几乎所有斯拉夫部落的皇帝。
来自西方的威胁解除了,但另一个威胁却正在逼近。906年,也就是“紫衣贵族君士坦丁七世”成为共治皇帝的同一年,罗斯人也一路推进,来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门之前。
罗斯人自皈依以来一直在发展壮大。他们自己的记载告诉我们,那位传奇性的维京战士留里克在诺夫哥罗德定居下来后,稳步扩张自己的势力,控制了周边的部族。当他于879年离世的时候,他将自己的王国和稚子的监护权都留给了另一个罗斯贵族:诺夫哥罗德的奥列格(Oleg of Novgorod)。没想到奥列格却将权力篡为己有,并于3年后将权力中心迁往基辅(Kiev)。
但70年后,记录显示奥列格仍然健在而且活动积极,因此多数历史学家猜想,“奥列格”这个名称可能是个头衔,而不是个人名。这个故事反映了罗斯势力在其战士首领的带领下扩张的大致轨迹。到9世纪末的时候,罗斯人已迫使与其相邻的斯拉夫部落向他们纳贡了。《往年纪事》中列出了大量向其臣服的部族名称,其中包括东斯拉夫的德列夫梁人(Drevlians)。906年罗斯人进攻君士坦丁堡时,这些部族被迫提供兵力——总共派出了2000艘战船,船上的士兵来自12个不同的部族。《往年纪事》中的记载有趣多彩,但不大可靠,书中说罗斯人“给船装上轮子,在风向合适的时候,他们就张开船帆,从旷野一头扎进城里。希腊人看见这幅景象,都吓坏了”。
无论君士坦丁堡人是被什么吓坏的,总之他们同意支付巨额贡金,让罗斯人撤退。911年,双方又签订了第二个和约,确立了暂时的和平,但对利奥六世来说,未来的形势十分严峻。他死于912年,临终前预言帝国在他的继承人手中将会面临危机。
利奥死后,他的弟弟成为真正的皇帝。他弟弟亚历山大当时42岁,已经当了33年有名无实的共治皇帝。他成年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喝酒、打猎以及等待哥哥死去上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权力,他有些沾沾自喜。但他可不是傻瓜,他罢免了利奥朝中的旧臣,召回年迈的尼古拉·米斯蒂科斯,因为尼古拉不大可能支持那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君士坦丁七世篡夺叔父的权力。但亚历山大接着立即宣布,君士坦丁堡不再向保加利亚国王西米恩一世支付原来利奥许下的岁贡。
这样挑战西米恩简直是在恳求他前来攻打拜占庭,以证明自己不是纸老虎。西米恩接受了挑战,而且将筹码加倍。根据历史学家执事利奥的记载,西米恩派人给君士坦丁堡传信,要求新任皇帝承认西米恩也是一位皇帝,是保加尔人民的“巴西琉斯”(basileus),因此他与亚历山大两个人在身份上是平等的。
地图29-I 丢失巴尔干半岛地区
当然,亚历山大拒绝了他的要求。
执事利奥不太喜欢非希腊人——他使用古老的、有些不屑一顾的言辞描述保加尔人,说西米恩的要求表现出“赛西亚人一贯的疯狂”——但事实上西米恩现在不仅损失了金钱而且受到了侮辱,他很有理由说服人民冒险攻打伟大的君士坦丁堡。然而,正当西米恩开始朝君士坦丁堡进军时,挑起战端的亚历山大却死了。他是在一次饭后骑马打球(一种中世纪的马球)时突然中风的,之后他只来得及任命尼古拉·米斯蒂科斯为他小侄子的首席摄政,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死讯使全城陷入一团混乱之中,统治者是个小孩,而一个受辱之后决意一雪前耻的勇士国王正带领着一支保加尔人军队逼近。
就这样,做出如何对付西米恩一世的决定,成了君士坦丁七世的摄政委员会的任务,委员会中领头的是年迈的牧首尼古拉·米斯蒂科斯。牧首仍然因当年君士坦丁七世还是个婴儿时,利奥否决了他的意见却支持教皇而耿耿于怀。如果尼古拉·米斯蒂科斯完全承认君士坦丁七世是利奥的婚生子,也是君士坦丁堡合法的统治者,他就等于承认了罗马教皇是对的,而他本人错了——这几乎不可能。因此当西米恩一世出现在君士坦丁堡城外时,尼古拉·米斯蒂科斯发现自己处境尴尬:他正在支持着一个他曾认为非法的皇帝。
他同意让西米恩进城谈判,并提出一份和约。拜占庭将向保加尔人纳贡;君士坦丁七世将娶西米恩的一个女儿为妻;而他本人,君士坦丁堡的牧首,则将加冕西米恩为保加尔人的皇帝:巴西琉斯,让西米恩与拜占庭皇帝享有同等的权威(尽管只是对其自己的人民来说)。
毫无疑问,要不是尼古拉·米斯蒂科斯坚信君士坦丁堡根本就没有合法的皇帝的话,他可能不会答应得这么爽快。反正(在他看来)眼下没有一个掌实权的真皇帝,那么允许西米恩一世当个皇帝也没什么关系。
君士坦丁的母亲佐伊自然对这个提议感到震惊,就如同君士坦丁堡的众多士兵和朝臣们一样。于是,一等到西米恩撤远了,佐伊就领导了一场宫廷政变,将尼古拉·米斯蒂科斯赶出宫去(他仍然是摄政,但她警告他管好教会,不要再插手她的事情),然后自己控制了摄政委员会。她接着宣布与西米恩签订的和约全部无效。
为了报复,西米恩展开了一系列的劫掠与袭击。他开始占领两国之间的边境城市,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令人担心。到917年,很明显,拜占庭军队将不得不对保加尔人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这时君士坦丁七世只有12岁,仍然十分年幼,因此制定进攻计划就成了佐伊的任务。她有两个将领可用:一个是拜占庭陆军将领利奥·福卡斯(Leo Phocas),另一个则是海军将领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Romanos Lecapenus)。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是个指挥有方的将领,但他也是个农民的儿子,在拜占庭社会上影响并不算大;而福卡斯作为将领虽在军中普遍评价不高,但他却是个英俊的贵族。而且据克雷莫纳的利乌特普兰德所说,他“热切期望要成为皇帝的父亲”,于是佐伊决定让他来指挥进攻。
他率军沿黑海岸边一路向北,在黑海沿岸的安奇阿卢斯(Anchialus)与西米恩一世及保加尔人军队相遇,而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则率领舰队在岸边停泊。917年8月20日,两军开战。关于这场战役说法各异,或许是因为目击者大多数都死了。安奇阿卢斯战役打响的这一天是几个世纪以来战斗最血腥的一天,利奥·福卡斯手下官兵数万人几乎全部阵亡,战场上堆满了尸体,这块土地过了几十年都无法使用。根据执事利奥的记载,将近80年后,这里仍然四处累累白骨。
保加尔人打了胜仗,乘胜南下追击残余的拜占庭部队。利奥·福卡斯勉强逃过一劫。至于海军将领罗曼努斯,当他意识到拜占庭已经战败时,就下令舰队起锚,撤回到黑海上安全的水域去了。
利奥·福卡斯试图在君士坦丁堡城外再战一场,但保加尔人再次对他的余部展开屠杀。他好不容易挣扎着逃脱入城,却发现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早就回来了——当时他下令直接返航君士坦丁堡,如今舰队就在附近停泊。
没等利奥·福卡斯解释为何战败,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就出手了。他以商讨对策为名,请城里的众高官登上他的旗舰,然后将他们锁在舱内,接着他率军入城,除掉了佐伊和她所有的支持者。几乎没有人对此比表示任何反对,他成功地逃避了战败的责任,把这件事全都推到了佐伊和她的情人福卡斯身上。
罗曼努斯接管了摄政委员会,承诺拯救君士坦丁堡,保证大家的安全。利奥·福卡斯认清了形势,谨慎地取消了与佐伊的婚约,退回了克利索波利斯。没人对他进行任何挽留。
到919年4月,罗曼努斯已经得到民众的衷心拥护,他决定看看能否夺取皇冠。他将佐伊送进女修道院,然后说服摄政委员会任命他为君士坦丁七世的副手。接着,他安排自己的女儿,9岁的埃琳娜,嫁给14岁的“紫衣贵族君士坦丁七世”。作为皇帝的岳父和副手,他距登上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后来证明这只是一小步。君士坦丁堡的牧首,年迈的尼古拉·米斯蒂科斯,认为罗曼努斯比君士坦丁七世更适合担任皇帝,因为在这个固执的老人眼里,君士坦丁七世仍然不够名正言顺。因此米斯蒂科斯同意加冕罗曼努斯为罗曼努斯一世,成为拜占庭的共治皇帝,于是年幼的君士坦丁七世再次处在了另一位年长皇帝的阴影之下。他在这个阴影中一直待了25年。朝中的忠臣曾经同意让他继承皇位,如今却都转而支持他那位能干的岳父,将君士坦丁挤到了一边。
利奥·福卡斯在他遥远的隐居地极力反对这一切,于是罗曼努斯派了两个人去捉拿他。结果他们擅自做主,刺瞎了福卡斯的双眼。罗曼努斯宣称这一变故令其深感痛心。
与此同时,保加利亚的西米恩一世已重整旗鼓,再次一路杀向君士坦丁堡。他曾经兵临城下,而且不止一次,知道只靠一支地面部队无法攻破城门,必须要用舰队。但保加利亚没有海军,他只好向别人借。因此他派出使者去找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马赫迪,请求马赫迪正式与自己结盟。
马赫迪同意了。毫无疑问,他肯定认为与西米恩结盟是谨慎的行为,可以先发制人。但对西米恩来说很不幸的是,他的使者在从北非返回的路上被拜占庭士兵俘获,押送到了君士坦丁堡。于是罗曼努斯也派人向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发出提议,表示如果马赫迪成为他的盟友,而不是与西米恩结盟,那么他就向法蒂玛王朝纳贡,并且保证和平。
经过考虑,罗曼努斯认为最好能确保两个伊斯兰帝国都不会进攻拜占庭,因此他也向巴格达发出了和平的提议。
两个哈里发都接受了罗曼努斯的提议。西米恩被抢走了盟友,只好转而请求和谈。罗曼努斯同意与他见面,双方都做好了周密的准备,因为他们都还记得当年拜占庭突袭西米恩的前任克鲁姆的事。两位国王互相派出人质,在金角湾搭建了一座木制平台,平台正中有一道墙。924年9月9日,西米恩从陆地骑马登上平台,罗曼努斯则乘坐皇家船只踏浪而来,两人隔墙对望。
西米恩的满腹雄心因对手精明的政治联盟手腕而遭到了挫败。罗曼努斯本来就是用这样精明的政治联盟手腕才登上皇位的。然而现在,罗曼努斯与敌人面对着面,谈到的却是信仰,而不是战争。罗曼努斯对西米恩说的话,正如历史学家斯蒂文·朗西曼(Steven Runciman)所指出的那样,在不同版本的编年史中都有逐字逐句的记录,这说明他的话是有正式记录的。他是这样说的:
我听说你是个教徒,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但我看你言行不一……如果你是个真正的基督徒,我们也相信你是,那就请你停止不义的屠杀,别再让无辜之人流血了,与我们基督徒讲和吧——既然你说自己是基督徒——不要让基督徒的手上染上基督徒同胞的鲜血……让我们迎接和平、和谐相处,这样你自己也可以过上平静安宁、没有流血、没有烦恼的生活,这样基督徒才能不再痛苦,不再自相残杀。因为拿起武器攻击和自己一样信仰上帝的人是有罪的。 注释标题 Runciman, Emperor Romanus Lecapenus & His Reign, p. 92.
罗曼努斯刚与两位伊斯兰教国家的哈里发结盟以对付和他同样信仰基督教的对手,他居然就说出了这样的话,脸皮是有点厚。然而,西米恩却被打动了。他同意和平,条件是君士坦丁堡恢复给他岁贡,之后就打道回府了。
927年,西米恩死于心脏病发作。他的儿子彼得一世(Peter I)继位之后,向位于马其顿的拜占庭领土发动了破坏性的闪电袭击,接着撤退并提出讲和。罗曼努斯看到彼得刚刚造成的破坏,只得表示同意。作为和约的一个部分,彼得一世迎娶了罗曼努斯的孙女。
更重要的是,罗曼努斯在成为整个战争导火索的那件事上做了让步,承认彼得一世为皇帝。保加利亚国王上升到了与君士坦丁堡的统治者同样的地位。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