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南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3 南宋
1141年至1165年,南宋朝廷颠沛流离,而金则竭力统治一个大帝国。
《绍兴和议》订立后的20年中,宋高宗没有获得任何好处:没有得到土地,没有收复被金割走的任何城池,也没有与别国签订其他和约。他在临安建立朝廷,面对诸多无法解决的内忧外患。
一方面,他在1127年被金掳走的哥哥宋钦宗,当时还在金人的看押下苟活。他的存在意味着宋高宗的皇位不稳,金可以随时使出杀手锏——将宋钦宗送还,对宋朝的权力体系造成致命的破坏。
另一方面,朝廷内部对于接下来该如何做有很大的分歧。宋高宗的许多谋臣鼓动全面北上抗金,还有的谋臣主张求和,谨慎行事。大多数臣僚都严厉批评宋高宗之前的几位皇帝在失去开封之前的做法。
面对如此复杂的时局,宋高宗找了一条出路,优先考虑一件事:维护宋王朝的安全和稳定。他拒绝挑起与金的战争。他行事保守谨慎,力图和解。可能正是由于这样,他竟然活到了80岁高龄。
他的政策完全改变了宋朝。在南宋,主题不再是打仗,而是研究儒学;不再是克复失地,而是醉心诗歌书画;不再是与金人对抗,而是贸易通商;不再是关注外部世界,而是关注自身。南宋虽然无法在对金作战中取胜,其社会经济却迅速发展起来。
关注内部的做法促进了宋朝境内的繁荣。市场和集市在农村发展起来。最早于一个世纪前出现的纸币,在这个时期大量流通。南方的城市生产大量的绸缎;事实上,英语中表示“绸缎”的satin这个词是由法语词zaituni变化而来的,这个法语词本是巴格达商人对“泉州”的称呼,南宋时期,绸缎织造业集中在泉州。农业生产更加系统化,南宋的一些士大夫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如何提高作物产量。陈旉著有《农书》,该书成书于1149年前后,在土地利用、作物轮作和系统施肥等方面,颇有独到见解。宋高宗命人在临安郊区重建了许多烧制精美青瓷的官窑,这些是为了代替已经沦陷的开封附近的官窑。
宋高宗时期绘画和诗词蓬勃发展,部分原因是高宗在1144年禁止私人撰写史书。这是为了压制舆论,不让人们批判宋面对金入侵时的软弱,但是这只阻止了文章这种形式。绘画和诗词很快成了最安全、最犀利的表达异议的方式。
陆游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宋朝北伐收复失地的期盼:
幽人枕宝剑,殷殷夜有声。
人言剑化龙,直恐兴风霆。
不然愤狂虏,慨然思遐征。
取酒起酹剑,至宝当潜形。
岂无知君者,时来自施行。
一匣有余地,胡为鸣不平? 注释标题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trans., 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 (1984), pp.273–274.
山水画也比较安全。繁盛的梅花曾是春天和希望的象征,在这时却成为表达南宋人的避世思想,以及表现流离失所者的不幸的象征。
哲学家以另一种方式面对丧失北方国土的现实;由于无法抗争,他们就试图跟现状达成妥协。
传统的儒家思想指导儒家弟子恪守伦常、崇尚礼法,以此来培养自身的美德。孔子曾经说过:“不知礼,无以立也。”儒家书院传授正统的礼法秩序、个人由于身份和地位而应尽的职责,以及礼的重要性。儒家学说长期以来一直被用来训练和培养国家官员,也被用作治国理政的工具;但是儒学对抽象概念的探讨一直较少。
南宋理学家朱熹开始将儒家思想从一个治理虚弱国家的工具转变成每个人都能践行的哲学。他把儒家思想与对终极现实的思索结合起来,他的教学和谈话涉及事物的本质规律(理)与事物的客观存在(气)之间的关系。理没有具体的可触碰的形式;气赋予理外在形式,同时将理蕴含在内。每个人的本质,即理,从根本上说是善的;而气经过一番修炼和磨砺,会变得透彻,人的美德便得以完善。而这修炼和磨砺并不是通过对政府的忠诚服务,而是通过个人的沉思和自我教育实现的,用朱熹的话来说,即“半日静坐,半日读书”。
这位圣人告诉一个苦苦思索真理的学生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在遥远的西方,皮埃尔·阿伯拉尔在研究辩证法时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在《会谈集》中写道:“不管什么理论,无论它多么错误,也会包含一些真理;不管什么争论,无论它多么琐碎,也会包含值得学习的东西。”阿伯拉尔的观点来自亚里士多德,是基于哲学的探讨;而朱熹观点的产生更多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宋代理学是国家宗教顺应南宋偏安一隅的现状的产物,它在南宋广泛传播,或许成了南宋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
图13-1 王岩叟,《墨梅图》
图片来源:史密森尼学会弗瑞尔美术馆和亚瑟·M. 萨克勒美术馆
同时,金也在适应新的形势。女真族的部落生存方式,最适合四处游荡的武士,并不适合统治一个拥有大量百姓和古老城市的庞大复杂的国家。为了维护新帝国的统一,金人越来越多地效仿被自己打败的对手宋人。
1150年,完颜阿骨打的一个孙子领导了反对金熙宗(一位不受爱戴、酗酒、越来越偏执且恶毒的皇帝)统治的宫廷政变,事成后即皇帝位。但在他死后,金国朝廷拒绝给他上皇帝的谥号,而是降其为海陵郡王。
海陵王崇尚汉文化,能诗善文,又喜品茶弈棋。他一朝掌权,便废除了由女真贵族世袭万户官的制度,并开始长达数年的迁都行动,将都城由位于女真族旧家园中心的北方城市上京,迁到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的燕京,并改其名为中都,意为“中央都城”。迁都后,他拆掉了上京的宫殿庙宇,把过去一笔勾销。
单单是按照宋朝的模式重建金国的政府还不够,他要的不仅是像宋朝,而是要把宋朝吞并。1159年,随着迁都中都基本完成,他开始准备大规模入侵宋朝。他调集了50多万匹马,征召中原人和女真人组建新的军队,建造一支船队用于横渡长江。只要有人批评他的计划,或质疑入侵是否妥当,就会被他杀掉。
入侵开始于1161年10月,然而几乎从第一场战役开始,整个战争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海陵王拼凑起来的水军不习水战,远远不如训练有素的宋朝水军,也无力对抗宋朝的小型快速攻击船和巨大的(长约100米)由大量船员脚踏推进的“车船”。宋军朝海陵王的船上投掷“霹雳炮”,这是一种将火药和石灰、硫黄包在纸和竹管里的武器,金军战船陷入一片爆炸和火海之中。
在建康附近的长江上遭遇大败之后,12月初,海陵王下令撤退,谋划发动新的进攻。但是他为人多变,对持不同政见者残酷镇压,且领军无能,这些导致部将产生异心,一些将军于12月15日在中军大帐里谋杀了他。他的堂弟金世宗控制了金国,并立即与宋进行和谈。
但金此次入侵壮大了宋朝朝廷里的主战派力量;宋高宗没有主张议和,而是最终决定让位于他的养子宋孝宗。35岁的宋孝宗立志光复中原,第二年,即1163年,宋的反击开始了。但随着宋军攻入金的领土,金国新即位的统治者派出10万大军应战,宋军立即被赶回。
地图13-1 宋金议和
此时,即使是主战派也看得出来,两个帝国谁都无法灭掉另一个。1165年,宋朝遣使与金议和,订立《隆兴和议》,两国议定以淮河为界。
得之不易的休战将持续数十年,但仍有遗憾萦绕在一些人的心头。陆游在弥留之际写道: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标题 Lu Yu, “To Show to My Sons,” trans. Burton Watson, in The Shorter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ed. Victor H. Mair (2000), p. 124.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