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从布汶到《大宪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40 从布汶到《大宪章》
1213年至1217年,英格兰的约翰不仅未能收复他在法兰西的土地,还丧失了英格兰的控制权,也让自己丢了性命。
1213年年初,英诺森三世发现对英格兰施加的禁行圣事令显然不能解决关于斯蒂芬·兰顿被任命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争执。
再一次,他拿起了武器。
“伤心欲绝的他,”文多弗的罗杰写道,“颁布法令罢黜英格兰国王约翰的王位。”但这还没完。
他给最有权势的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写信,告知他要想将功补过就接下这个任务,并称在驱逐了英格兰国王后……他与自己的继承人可以永远占据英格兰王位。除此之外,他还给所有贵族骑士以及不同国家的好战之士写信,命令他们追随十字军的旗帜,唯法兰西国王马首是瞻,罢黜英格兰国王,以此报复他对普世教会的侮辱。
英诺森承诺,所有出钱或出力协助推翻约翰的人都会得到十字军的奖赏,“就如同那些朝拜了圣墓的人”。
十字军的理想已模糊不清,失去了任何形式或定义。现在十字军可以发动一场对抗忠于《尼西亚信经》的国王的战争,即使这个国王掌管着古老的基督教国家且其本身更是与十字军亲如手足。
腓力二世绝不会拒绝这种机会。他立即任命26岁的大儿子路易担任侵略军首领,并承诺如果战争胜利就让他当英格兰国王(同时也让他发誓遵从父亲的旨意来统治英格兰)。许多法国贵族都加入了军队,但是佛兰德伯爵没有,他因与腓力有矛盾而拒绝参战。
看到这种情况,约翰(与4年前图卢兹的雷蒙六世如出一辙)还是决定与上帝交好。5月,在腓力刚要派出法兰西舰队时,约翰“幡然悔悟”。他在伦敦会见了教皇使节,同意了斯蒂芬·兰顿的任命,并公开承认教皇为其精神领袖(同时,为了让和谈成功,他还向罗马进献了半吨白银)。使节随后直奔巴黎,禁止腓力攻击新皈依的基督教兄弟。
腓力二世大感失望。他抱怨自己为了遵从教皇的命令已经花了6万镑组建入侵军队,而且在一直等着“将功补过”。但使节与英诺森三世都不为所动。如果腓力攻击约翰,十字军的矛头就会转向腓力。
约翰十分幸运,因为腓力二世找到了出气筒:佛兰德伯爵。伯爵拒绝进攻英格兰,打破了作为封臣许下的誓言。法兰西舰队已集结完毕,准备出征,腓力想利用这支军队加强自己对佛兰德的控制。他命令舰队从塞纳河口出发向东航行,沿着海岸前往佛兰德的海岸线,而他则从佛兰德伯国的南部入侵。
伯爵“对此次入侵感到十分震惊”,马上向两个关系最牢靠的盟友求助:腓力二世的敌人英格兰国王约翰,还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Otto IV)。
奥托曾因皇位与德意志的腓力打得不可开交,最终因腓力在1208年被暗杀而得到皇位。暗杀腓力的是他的一个醉酒的远房表亲,只因与腓力有些私人恩怨(那位表亲后来身首异处,所以一直以来也没有对此次暗杀的完整的解释)。奥托于1209年加冕,随后便与两个人交恶:一个是法兰西的腓力二世,他是与奥托在欧洲争权夺利的对手;另一个是英诺森三世,他在奥托加冕后的第二年将其逐出教会,因为奥托拒绝把意大利土地的控制权转交给教皇。
同时,约翰也不会拒绝从法兰西夺回诺曼底的机会。他也同意加入战斗。数以万计的战士——有德意志人、佛兰德人、荷兰人、法兰克人,还有英格兰人——在奥托四世的指挥下集结于瓦朗谢讷(Valenciennes)。约翰率军进驻普瓦图,他并未亲临战场,但派遣他的私生子弟弟“长剑威廉”指挥英格兰的弓箭手。
法兰西的腓力二世很高兴自己不在朗格多克征讨异端,他把王家军队集结到图尔奈(Tournai)。与他并肩作战的还有另一个觊觎德意志君主之位的人:西西里国王腓特烈(Frederick),他意图将德意志国王与罗马皇帝的称号全部收入囊中。
1214年7月27日,在腓力二世率军前往里尔时——他想在那里找到有利的作战地形——英格兰与德意志盟军在靠近布汶桥的冲积平原上拦截了法兰西军队。那天是星期天,对基督教国王来说星期天不宜大动干戈,奥托四世有意拖延这场不可避免的战斗。文多弗的罗杰说,在奥托看来,“在星期天大肆屠杀,搞得血流成河是亵渎上帝”。但在与英格兰的男爵们商量后,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
发现敌人准备开战,腓力二世便开始调动军队,他下令将桥摧毁,己方士兵如果想要逃跑,唯一的办法就是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更有效的一招是他让士兵相信,这场针对被逐出教会的奥托及其盟军的战争确实是十字军的责任。他逐步演完自己编排的剧本:首先武装自己,之后与男爵们在附近的教堂举行弥撒;从教堂出来时,他们拿着军旗(oriflamme),这种红色丝绸旗帜代表着法兰西的守护者圣德尼(Saint Denis),也意味着他们更受上帝的青睐。
在7月下午的阳光炙烤中,法兰西骑兵率先冲向了佛兰德人骑兵队。狂暴的战斗紧随其后,法国士兵身经百战(装备也更好)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英格兰和德意志盟军不断后退,最终防线被突破。执意要在星期天开战的英格兰男爵雨果·德·博沃(Hugues de Boves)带着手下逃跑了。几个佛兰德的公爵也跟着他一起逃跑了。奥托四世依旧坚持战斗,胯下坐骑更换了三匹。但很快败局已定,他也逃走了,身后空留其帝国旗帜。
年轻的腓特烈把奥托赶回老家,占有了他的头衔;1215年7月25日他在亚琛被加冕为罗马人的国王(但还不是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佛兰德伯爵与“长剑威廉”在战斗中双双被俘,被押解至巴黎。腓力二世同意用威廉交换一名被英格兰俘虏的法兰西贵族,但佛兰德伯爵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在卢浮宫被关了12年。
战败的消息传到约翰的耳朵里,他感叹道:“自从我和上帝和解后,受伤的总是我,我就从没能做成一件事!”
1214年9月18日,在卢瓦尔河谷的希农大城堡里,约翰与腓力二世达成休战5年的协定,约翰承认了腓力对1206年获得的所有土地的控制权。在这丧权辱国的条约签署之后,约翰退回英吉利海峡对岸。他再也不会离开英格兰了。
地图40-1 《大宪章》签署时的欧洲
但他并不是光荣凯旋。
“大约在这时,”文多弗的罗杰说,“英格兰的伯爵与男爵们聚集在圣埃德蒙兹(St. Edmonds)……密谈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拿出了国王亨利一世的宪章……最终,所有人一致同意在圣诞节后一起面见国王,要求他承认宪章中赋予他们的自由。”亨利一世曾用《自由宪章》巩固王位,里面列出了教会与男爵拥有的14项国王不可侵犯的权利。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开头写道:“我会带走所有压迫英格兰国土的恶习,而这些恶习我将部分列举在此。”
这使得《自由宪章》成为男爵不断列举国王恶习的工具。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约翰不断征税。为了交纳在西法兰克战败的赔款,他又下令征缴“免除兵役税”;多数男爵拒绝交纳,但这项命令依旧悬在他们头上。
约翰一回到英格兰就愤怒地坚持必须立刻征缴免除兵役税。对此,某些大胆的英格兰男爵聚集起来,要求约翰承认宪章,否则就兵戎相见。
约翰不得不停下征税的脚步,派斯蒂芬·兰顿与男爵们谈判,承诺只要他们明确写出“恶习”究竟指什么,就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1215年1月,在返回英格兰3个月后,他会见了反对派领导人,收到了另外添加至《自由宪章》的12项条款。条款中的第一项要求国王不能“无故抓人”。第八项是限制免除兵役税的条款,规定每位男爵交纳1银马克(约翰最新的要求是3银马克),并且只有在征得男爵们同意的情况下交纳数额才可以上涨。
新的条款规定国王未经同意不得征税,限制国王搜刮、惩罚的权力。《梅尔罗斯编年史》(Chronicle of Melrose)记载道:“在英格兰,一切皆进入新格局……这种奇事前所未闻。”《梅尔罗斯编年史》以难以置信的语气惊叹地写道:“身体想要控制大脑,人民想要领导国王。”约翰之前对男爵们压榨过甚,布汶的战败正好让他们有机会把曾经被压榨的都夺回来。
5个月来,约翰一直以各种承诺和需要更进一步说明为由搪塞贵族。在此期间,12项条款增加到了49项。到1215年4月的最后一周,事态已经清晰,国王是不会屈服的。5月3日,英格兰的男爵领袖宣布不再效忠于英格兰国王。两周后,一群反对派在星期天早晨攻下了伦敦,当时多数人还在忙着参加弥撒,他们选派其中一人作为代市长。“随后……他们向英格兰全境发出消息,”文多弗的罗杰说,“告知那些似乎还忠于国王的伯爵、男爵、骑士……建议他们……保持坚定立场,为了权利与和平反对国王……最有权势的那批人收到男爵们的消息后便彻底抛弃了国王,前往伦敦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看着男爵们的力量与日俱增,约翰决定谈判。他资金短缺又饱受痛风折磨,却无论如何也不愿信守胁迫之下做出的承诺。他让威廉·马歇尔这个年近七旬、为英格兰王室服务了40多年的老人给反叛的男爵们捎信,答应与他们见面,时间地点由他们选择。
他们选择了一处位于斯坦斯(Staines)与温莎(Windsor)之间的空地:兰尼米德(Runnymede),泰晤士河畔的一片草甸。6月15日,“英格兰所有贵族……具体数字无法统计”,聚集在草甸一边,约翰因痛风躺在担架上,与仅存的几个支持者聚集在另一边。“终于,”文多弗的罗杰写道,“国王约翰在看到他的实力远不及男爵们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便同意了还未成文的法律与自由权利,并写入宪章加以确认。”
《大宪章》(The Magna Carta),这个约翰在兰尼米德承认的伟大文件颁布于1215年6月15日;但事实上约翰与男爵们相互协商了差不多一星期,在经过一番修改和添加之后才宣誓实施。在最终的版本里,《大宪章》用多重条款保护男爵免受国王反复无常命令的影响。它保护他们的财产、土地,并保障他们的遗产免受约翰的肆意剥夺;它将罚款与免除兵役税的最终决定权给了“协商会议”(common counsel of our realm),这是由一群神父、伯爵与男爵组成的机构[从征服者威廉开始,这个机构就被称为君主法庭(Curia Regis),又称御前会议,而现在它又拥有了更多权力]。《大宪章》第39条这样写道:
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审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注释标题 Alexander, pp. 108–109.
为了确保宪章贯彻执行,《大宪章》还规定应组建一个由25名男爵组成的委员会,一旦约翰拒绝遵守其中的条款,这些男爵就有权没收王家的城堡、土地与财产。
这是权威的巨大转变,但约翰答应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已经想出摆脱这种局面的妙计。在前往兰尼米德之前,他给英诺森三世写信,指出如果男爵们剥夺了约翰的王权,他们也会剥夺英诺森三世的精神权威——他是教皇,让约翰俯首称臣的人。对权力小心谨慎的英诺森三世做出了约翰期望的举动。8月24日,他宣布废止《大宪章》。“我代表全能的上帝,圣父、圣子和圣灵,”他在给英格兰的信中写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权威……我们完全反对并谴责此决定,国王如果遵守宪章,我们将把他逐出教会。”
之后的5年,约翰心甘情愿地生活在教皇的谴责之下,并虔诚地决定顺服于上帝,而不是人。兰尼米德事件后他便撤退到怀特岛。有了教皇的批准,他开始组建一支由外国士兵组成的军队,包括雇佣兵、阿基坦人和忠于教皇的人。制定《大宪章》的过程没有引发流血事件,即便攻下伦敦那天也没有大动干戈。可现在,战争开始了。
《大宪章》并没有打算建立一个民主社会;从一开始,男爵们就没想废除君主制度,他们只是想找个更好的国王。文多弗的罗杰写道,他们现在决定,“要选择一个有权势的人当国王,通过他可以拿回曾属于自己的财产与自由;同时……他们一致决定让法兰西国王腓力的儿子路易成为统治者,让他登上英格兰的王位”。
腓力再次抓住打击敌人的机会,同意了此项计划。时年29岁的路易早年娶了卡斯提尔的布兰奇(Blanche)公主,1216年5月21日,他登陆英格兰。“路易刚抵达英格兰,”根据《梅尔罗斯编年史》的记载,“英格兰国王的兄弟长剑威廉,还有许多人便抛弃了国王,站到路易这边。”他一帆风顺地进驻伦敦;约翰意识到他的法兰西雇佣兵可能不会对抗自己的王子,便退到坎特伯雷。男爵们欢迎路易的到来,并在伦敦宣布他为英格兰国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路易转战英格兰南部,围攻多佛和温莎,强迫约翰退居威尔士边境。双方军队都被冠以“劫掠和抢夺……破坏财产”的恶名,无政府状态再次笼罩了乡村。就像斯蒂芬与玛蒂尔达之间的战争,男爵们的战争似乎又要无限期地持续下去。但10月初,在一场艰难跋涉后约翰病倒了。“暴饮暴食使病情不断恶化,”文多弗的罗杰写道,“那天晚上,他食用了太多桃子和苹果酒。”像62年前的斯蒂芬一样,约翰得了痢疾。1216年10月18日,这位统治英格兰17年的国王去世了,享年50岁。
路易王子认为英格兰将会完全落入他的手中。但约翰去世后,威廉·马歇尔——约翰9岁的儿子亨利的摄政——发誓年轻的亨利将坚持《大宪章》。与此同时,男爵们也已经开始重新考虑他们的计划。路易的法兰西军队没有赢得民心,他们对待男爵们的态度傲慢无礼,路易本人则急着占有对抗约翰时得到的城堡和土地。慢慢地,男爵们又开始回归金雀花王朝的统治之下。
第二年夏天,路易清楚地意识到在英格兰称王的希望破灭了。9月,他放弃王位回到法国(“对此事一直倍感羞耻,”文多弗的罗杰说)。这种羞耻也许并没有那么难以忍受;为了让他赶紧离开,威廉·马歇尔从国库里给他拿了1万银马克。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