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33 占领巴格达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33 占领巴格达

  912年至945年,法蒂玛哈里发未能推翻阿拔斯王朝,科尔多瓦的埃米尔成为哈里发,东方的白益王朝则控制了巴格达。

  在北非,法蒂玛哈里发马赫迪将目光投向巴格达。他不但宣称自己是哈里发,而且是唯一合法的哈里发,对全世界的穆斯林都有着神圣的权威。

  然而,除非他能战胜阿拔斯王朝,否则他所宣称的权威也就只能限制在当地而已。他已经在海岸边建起了一座新的都城:马赫迪耶(Mahdia),还得到了一直痛恨阿拔斯王朝统治的北非柏柏尔人的支持,但想要得到伊斯兰世界的最高权威,他还需要向东推进,推翻阿拔斯王朝。

  912年,他宣布立自己的儿子为共治者与继承人,称这个19岁的男孩为“卡伊姆·阿姆里拉”(al-Qa’im bi-Amr Allah),意思是“执行真主命令的人”。然后,他又给了卡伊姆一支大军,让他率军东征,目的是消灭控制埃及的阿拔斯势力。

  但卡伊姆和他的部下需要长途跋涉,穿过对法蒂玛的事业不那么支持的北非地区,最后才能看到埃及出现在地平线上。913年,年轻的卡伊姆(在父亲派来的两位经验丰富的将领的协助下)围攻的黎波里(Tripoli)6个月,迫使其投降。第二年,法蒂玛军队以的黎波里为跳板,沿着海岸继续向东进军到阿拔斯王朝控制地区的边缘昔兰尼加。到8月的时候,法蒂玛士兵大量涌入亚历山大。11月,卡伊姆本人也来到亚历山大,命令城里的清真寺在祷告时为什叶派统治者而不是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祈祷。

  此时巴格达朝廷名义上的统治者是18岁的哈里发穆克塔迪尔(al-Muqtadir),但与他年轻的法蒂玛对手不同,穆克塔迪尔没有实权。他手下的维齐尔和将军们打算不经他同意,直接对法蒂玛王朝的威胁做出回应。他们知道法蒂玛军队打算一路打到巴格达来(因为卡伊姆曾给父亲送过一封欢欣鼓舞的信,保证要将法蒂玛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于是他们派遣能征善战的宦官战士穆尼斯(Mu’nis)领兵抵抗。

  915年,穆尼斯率领阿拔斯军队向埃及进军。法蒂玛向东部的扩张来得快,去得也快。卡伊姆的军队已无力再战;面对阿拔斯军队的坚决抵抗(巴格达的国库打开大门,给了穆尼斯200万迪拉姆,相当于6.5吨白银,支持他反击),卡伊姆很快就带兵后撤,放弃了对埃及的占领。920年,马赫迪组建了一支舰队,亲自带兵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这一次,阿拔斯的反攻几乎完全摧毁了他新建的海军部队。

  对巴格达来说,法蒂玛还算不上是主要的威胁,但马赫迪的反叛造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在科尔多瓦,埃米尔阿卜杜拉(Abdallah)于912年死后,埃米尔之位由他的孙子,21岁的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ar-Rahman III)继承;拉赫曼三世从法蒂玛的叛乱中看到自己的难题有了解决的希望。

  地图33-1 法蒂玛和科尔多瓦

  自从查理曼的统治结束以来,西班牙边境地区,也就是科尔多瓦的埃米尔国与法兰克边境之间的山区,就一直被一些得到法兰克国王支持的独立军阀占据着。这些军阀往往拥有伯爵(count)的头衔,他们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咄咄逼人,其势力威胁到埃米尔辖地的东北部地区,其中巴塞罗那伯爵就特别让人头疼。南部则有一个名叫欧麦尔·伊本·哈夫桑(Umar ibn-Hafsun)的人,近30年来一直领导着游击队袭击科尔多瓦军队,阿卜杜一直都既没能抓住他,也没能将他赶走。

  地图33-2 萨曼王朝的竞争者

  正北方向,基督教王国潘普洛纳和阿斯多里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蒸蒸日上,它们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欲重新征服安达卢斯的穆斯林土地。阿斯多里亚的国王阿方索三世(AlfonsoⅢ)已设法将阿斯多里亚、莱昂和加利西亚(Galicia)合并成一个基督教王国,国土变成原来的三倍,称作莱昂王国(Kingdom of Leon)。他还娶了一位潘普洛纳公主,从而缔结了稳固的基督教联盟,以对抗科尔多瓦的势力。

  在科尔多瓦南方的地中海对岸,马赫迪已宣布自己为哈里发,是所有穆斯林的合法统治者,其中也包括拉赫曼三世本人。拉赫曼上台的时候,正处在风暴的中心。

  因此毫不令人吃惊的是,他继位之后,前15年都在打仗。他每年都攻打南部的叛军伊本·哈夫桑,直到叛乱最终平息;他与西班牙边境地区的军阀对战;他还对莱昂王国作战。

  而对于北非的哈里发帝国,他则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姿态。他不会宣誓向其效忠,但也不会再继续宣誓效忠于远在巴格达的另一位哈里发。即使是在表面上,科尔多瓦的埃米尔也没有理由再效忠于伊斯兰世界任何理论上的领袖。

  相反,他渴望由自己来当领袖。929年1月16日,拉赫曼三世宣布自己为科尔多瓦的哈里发、众信徒的首领、真主信仰的保卫者。与法蒂玛的哈里发不同,拉赫曼并不自称是唯一真正的哈里发。他并不想取代阿拔斯的统治,相反,他宣称自己完全独立于阿拔斯和法蒂玛之外。拉赫曼要独立进行统治,他声称自己的权力来自其倭马亚祖先,将自己置身于法蒂玛和阿拔斯的冲突之外。

  如今,伊斯兰世界共有三个哈里发帝国,三个哈里发各自称王。到这时为止,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最为软弱。

  在巴格达的东边,萨曼王朝的埃米尔几乎完全独立于巴格达。萨曼商人沿伏尔加河一路北上,与可萨人和罗斯人贸易,萨曼王朝随之变得越来越富有,也越来越强大。911年,萨曼王朝的埃米尔艾哈迈德(Ahmad)夺取了东方劲敌萨法尔王朝剩余的要塞,将萨曼的领土扩展到整个东部地区。

  艾哈迈德现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伊斯兰王国的统治者,他决定让阿拉伯语成为萨曼王朝的官方用语。这很符合他本人所扮演的巴格达哈里发代理人的角色,但他低估了原来萨法尔领土上波斯语使用者的民族感情。他们不想再次被纳入另一个由阿拉伯人主导的穆斯林王国,而是想要恢复他们自己的波斯国家。于是在原来的萨法尔行省锡斯坦,以扎兰季城为中心不断爆发叛乱,这需要艾哈迈德一一镇压。914年,他刚开始在平息叛乱中占据上风,就在自己的帐篷里被仆人暗杀了。

  他的儿子纳斯尔二世(Nasr II)接替他的位置,成为萨曼王朝的埃米尔。但纳斯尔当时只有8岁,因此权力旁落在替他摄政的维齐尔贾哈尼(al-Jaihani)手中。锡斯坦的阿拔斯官员借此机会起义,将锡斯坦变成他们自己的小王国,还找了萨法尔家族的一个成员来充当他们的傀儡埃米尔。这个伪萨法尔王朝一直持续到1002年。

  过了几年,萨曼王朝对里海附近的地区也失去了控制。当时有个名叫马尔达维奇·齐亚尔(Mardaviz al-Ziyar)的军人帮助当地的萨曼官员夺取了权力,然后自己取而代之。他建立的一个小埃米尔国,齐亚尔王朝(Ziyarid dynasty),很快就扩张至里海以南的土地,最远到伊斯法罕城(Isfahan)。这也催生了另外一个与之对立的王朝:932年,齐亚尔手下有个名叫阿里·伊本·白益(Ali ibn Buya)的官员夺取了卡拉季城(Karaj),并以之为据点向南打到法尔斯。

  现在萨曼王朝在东部已催生出三个对手:一个是锡斯坦的新萨法尔王朝,另一个是里海南岸的齐亚尔王朝,还有一个是与齐亚尔王朝争夺领土的白益王朝。与此同时,阿勒颇(Aleppo)的统治者们也正在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他们全都是哈姆丹家族(Hamdanid)的成员。

  这一堆互相竞争的王朝并不都是伊斯兰国家。马尔达维奇·齐亚尔指望着当地人能支持他掌权,因此他宣布自己是古老的波斯帝国的重建者,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信仰者,是穆斯林征服活动的破坏者。他可能精神不大正常(他自称是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再世,虽然看不出这件事跟他是不是波斯人有什么关系),但他也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具有领袖魅力的人物,而当地人也都愿意支持他。这说明在帝国境内的许多地方,人们皈依伊斯兰教只是表面上的。他的做法十分成功,因此其竞争对手、在更南边的地方进行统治的白益王朝的埃米尔阿里·伊本·白益(Ali ibn Buya)也向他学习,开始使用古老的波斯语尊称,称自己为新征服领土的“沙阿”(Shah),而不是“埃米尔”。

  随后几十年的时间,东部这几个王朝不断结盟、分裂、再结盟,每个掌权的家族都想要制约别人的权力,但同时自己也都受到其他人的制约。随着东部的解体,阿拔斯哈里发帝国也进一步衰落了。

  932年,名义上的哈里发穆克塔迪尔被他的兄弟卡希尔(alQahir)废黜,卡希尔自己篡权,当了两年哈里发。穆克塔迪尔之所以能保住性命,是因为他没有实权也能知足;但卡希尔不一样,他试图行使权力,但结果非常糟糕。他只当了两年的哈里发就被废黜,他的突厥朝臣和士兵还刺瞎了他的双眼。他在巴格达街头行乞,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侄子、穆克塔迪尔的儿子拉迪(al-Radi)则接替他的位置,成了傀儡哈里发。

  拉迪的统治与其父一样有名无实。但直到此时,阿拔斯的哈里发仍然继续履行自己那些仪式性的职责:他们列席会议,领导巴格达的周五祷告,在集会中现身,还要向穷人分发救济品。拉迪也每天做着这些事情,但他是最后一个这样做的哈里发了。936年,拉迪年满27岁,刚当了两年哈里发,他意识到哈里发无法再继续承担阿拔斯国家元首的职责了。东部领土的叛离意味着帝国的税收基础已毁。他无力支付军饷,几乎无法养活朝廷上下,当然无法击退对他权力的任何真正挑战。

  他手下权势最大的将领,穆罕默德·伊本·拉伊克(Muhammad ibn Ra’iq),已经掌握了巴格达东南方土地的控制权,而且拒绝将在那里收取的赋税送交首都。现在穆罕默德·伊本·拉伊克向拉迪提出了一个方案。如果拉迪同意承认他为“众将之将”(amirul-umara),他就亲自挑选一队突厥士兵,带着收上来的税款前往巴格达城,接手管理帝国,但他还可以让拉迪当名义上的哈里发。

  拉迪别无选择,最终同意了伊本·拉伊克的提议。他授予伊本·拉伊克“众将之将”的头衔,并将哈里发仅剩的那点权力也交给了他。伊本·拉伊克带着他忠诚的突厥卫队来到巴格达,将原有的巴格达军队解散,并处死了现任维齐尔。

  至此,阿拔斯哈里发帝国已名存实亡。从此以后,帝国残存的部分都在这位“众将之将”的控制之下,留给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只有头衔了。

  伊本·拉伊克给巴格达带来的并不是和平,而是一场争夺哈里发帝国控制权的斗争。在他担任“众将之将”期间,几乎把帝国残存的一切毁灭殆尽。在与对手的战斗中,他甚至下令扒开纳赫拉万运河(Nahrawan Canal)的河堤。这条人造河流长约300千米,流过巴格达以东干旱的盐碱平原。扒开河堤暂时阻挡了一个对手,但也破坏了使这片平原人丁兴旺的灌溉系统。周围曾将农产品贩卖到巴格达的农民纷纷搬走,耕地也都荒芜了。

  两年之后,伊本·拉伊克被手下一个副官推翻,之后又有三个人相继当上“众将之将”,时间都很短暂。拉迪于940年病逝,各派同意推举他弟弟继任哈里发,当然他也是没有实权的,甚至连形式上的那些规矩也没有了。

  此时在北方,白益王朝已开始扩张。他们一路攻向一团混乱、分崩离析的巴格达。当他们逼近的时候,阿拔斯的傀儡哈里发逃跑了,都城的突厥士兵新选了一位哈里发,但他也时日无多了。945年,白益将领艾哈迈德·伊本·白益(Ahmad ibn Buya,阿里的兄弟)长驱直入巴格达,将“众将之将”的称号据为己有。

  傀儡哈里发被废黜并被刺瞎双眼。艾哈迈德·伊本·白益允许选出新的哈里发,但禁止他参与巴格达的任何政事。白益家族控制了整个帝国,巴格达落入一个新贵家族之手,这个家族在统治中甚至不再需要有名无实的哈里发的毫无意义的认可。 世界史的故事(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