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略致远 刚柔相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习近平外交思想将国际公认的外交准则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既具坚定的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并始终坚持二者有机的辩证统一,展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从而形成了刚柔相济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格。
随着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指出: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坚决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积极参与海洋、极地、网络、外空、核安全、反腐败、气候变化等领域治理规则,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增加了我国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
习近平外交思想以“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概,妥善处理了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面对国际某些势力蓄意渲染“中国威胁论”,习近平不卑不亢地回应道:“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针对强权政治破坏地区稳定和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在原则问题上敢于针锋相对,敢于斗争较量。习近平自信从容,运筹帷幄,“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坚持底线思维不动摇,坚持维稳与维权的统一,创新性地运用“后发制人”和“釜底抽薪”战略,和风细雨地推进友好互利合作,有力地维护了中国的主权权益,有效地保持了地区局势的稳定。
习近平外交思想在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还展现出刚柔相济、上善若水的外交艺术。习近平对外宣讲中国的和平政策,时常辅以鞭辟入里的哲学思辨,如“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习近平善于旁征博引中华文化经典,如引用“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说明国家关系必须以义当先。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深入浅出地表达各国拥有选择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权利。在分析中美关系时,指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为展现“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带来的益处,表示“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习近平还注重兼收并蓄,引用外国人文典故,如“大船必能远航”、“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等,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引起听者共鸣。习近平心胸豁达、坦诚待人、谦和大度,语言极具亲和力。他的人格魅力成为他广结善缘的催化剂。习近平在一次演讲时谈及他的访问足迹已遍及澳大利亚,突然话锋一转笑问东道主可否颁发“证书”,其睿智与幽默不仅敦促主宾交融,更使大国“软实力”得到生动展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承前启后、放眼世界的历史担当,登高望远、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综合统筹、点面结合的综合布局,经略致远、刚柔相济的外交风格,已历史性地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行动指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航船必将以持久的战略定力和“四个自信”,不断开拓进取、破浪前行。
注:本篇系在苏格《习近平外交战略思想全面领航》(见《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5期)一文的基础上改写而成。
形象比喻篇
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