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会计理论

(三)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会计理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股票股利(stockdividend)和股票分割(stocksplits)基本上都属于财务上的策略变动,与收益确定和资产负债计价的会计原理无关。实际上,假使会计师严格按照权益的原先来源进行分类,对于这些经济业务的结果并不需要对权益进行再分类,只要揭示发行在外的股份数量的变动和票面或设定价值的变动,以及重新计算本期和前期的每股收益。在单纯的股票分割的情况下,由于无论是法定资本还是设定资本都没有变动,就不须对权益进行重新分类。发行在外的股份数量增加,每股票面价值或设定价值将反比例地降低,假若在股份数量增加的同时伴随着股本总额(发行在外股份的总票面价值或设定价值)的增加,则是发放部分股票股利的表现。而如果股份增加了100%(或更大的百分率),而股东权益总额未增加或每股票面价值未减少,则可以认为是用发放股票股利的形式所造成的股票分割。

  假若会计师并不以资本的原来来源作为会计目的,则发放股票股利即成为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揭示所应研究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发放股票股利这种经济业务的性质以及应该加以资本化的数额。关于经济业务的性质主要看应选用哪种权益理论最为恰当。关于资本化的数额则要看分类的目的和所认定的经济业务的性质而定。对资本化的最常用的设想数额是:① 作为股利所发行的股票的票面价值或设定价值(或其他法定资本数额);② 作为股利所发行的股票的现行市场价值;③ 发行股数乘以发放股利前的每股缴入资本。

  1.股票股利的性质

  大多数会计师都同意股票股利并不是收受人的收益,但他们所持的理由并不相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程序委员会所依据的是实体说。他们认为公司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因而,除非将公司的资产分出一部分给股东,否则股东就没有得到收益。根据这个概念,现金股利表示资产转给了股东,所以,是收受人的收益;股票股利可能导致未实现的增值,但在没有将公司资产分配或分给股东以前,却不能作为股东的收益。应该注意,支配着这种理论的是严格的变现观念,而非实体说。

  实体说足以导致不同结论的另一种解释,则认为留存收益是股东权益的一部分。因此,由于公司收益导致了公司的留存收益的增加,也就增加了股东的权益。根据这种解释,当公司收益再投资,或企业价值发生未记录入账的增长,或因物价水平变动或其他原因而其他权益持有人的权益转为股东权益时,无论是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都不是普通股股东的收益,因为它们并不增加股东在公司中的权益价值。

  实体说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认为留存收益代表公司本身的权益,而股东的权益则仅包括股东所投入的资本,反映为股本和缴入盈余。因而,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使股东能得到以前所没有的东西,都应视为股东的收益。股票股利是将一部分未分配的公司权益转移给股东,从而增加了股东的权益。

  业主权说所导致的结论与前面的第一、第二两种解释相同,即股票股利并不增加收受人的收益,但所持的理由却不同。业主权说认为公司的收益也就是业主个人的收益,所以,现金股利代表业主已有收益的提款,股票股利则代表业主权益的再分类,并不是业主的收益,因为并没有增加业主权益的总额。

  2.票面或设定价值的资本化

  根据实体说的最常见的解释,股票股利并不是收受人的一项收益,那么,公司的权益按什么价值进行再分类?假若权益分类的目的在于反映资本的来源,就不需要进行再分类,因为原先来源并未发生变化。其所应反映的仅是发行在外的股份数额的变动情况。但是,假若我们仍想反映法定资本的总额,就需要从留存收益或缴入盈余中将这部分相当于发行股份设定价值的金额转入股本账户,借以反映企业的法定资本数额。大多数州以及典型工商公司条例所规定的法定资本金额是按票面价值(有面值股票)或按设定价值(无面值股票)计算的。

  大多数会计学者都认为,从法律角度来看,按票面或设定价值是应予资本化的最低数额。

  3.按市价资本化

  只有按实体说得非常狭窄的解释,股票股利才可视为股东的收益。根据这种解释,股票股利的金额是作为按照股份的现行市价计算的。这种意见认为股东可以将这些增发的股份按现行市价卖出,而情况仍然同过去一样。这是因为,他们的有关权益(解释为代表个人的股本和缴入盈余份额)由于发放股利而增加了,如果这些股份卖出去,他们原来的权益仍然是不变的。 会计理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