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会计理论

(二)其他行为性概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会计理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近年来提出的许多理论都具有行为性含义。由于篇幅的限制,下面将简述其中的几种。

  1.管理决策制定理论

  就收益作为制定决策的依据来说,管理当局常常在呈报收益上视投资者和债权人对呈报收益的行为作出反应。即使企业的呈报收益仅是以会计机制为基础的,这种反馈作用也将影响管理当局对会计方法的选择。例如,许多企业认为,只要呈报净收益每年按不变的比率增长,它们的股票价格就会最大限度地上升。因此,它们都选择可用的会计方针和程序来适应这一目标所需要的收益或呈报使其股票产生最大需求的每股收益。一直保持呈报收益数字平稳增长之所以常常成为目标,就是以这样一个前提为根据的,即投资者宁愿多出价钱购买呈报收益一直持续增长而很少变动的股票的。

  2.估算理论

  尽管估算理论(estimation theory),如理查德·勃里夫(Richard P.Brief)与乔尔·欧文(Joel Owen)所著的《估算问题的改革》中所述的,看来和收益的资本化理论有些相似,它的重点却放在呈报收益的展示上,以使投资者预测整个企业的内部报酬率,从而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的现值。应该注意,它和资本化理论有所不同,它所使用的是内部报酬率而不是机会率(opportunity rate)。折旧和其他分摊项目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计算的,即整个企业使用一个综合的内部报酬率,也就是不变的。

  3.适应使用者需要理论

  直接和间接的观测资料表明,每股呈报收益和每股预计收益对普通股的市价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为个别投资者所需要。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在一些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文中,例如,鲍尔(R.Ball)和布朗(Philip Brown)所著《账面收益数额的经验性估计》都有论述。

  适应使用者需要理论(user-orientation approach)的另一种理论是,会计报告之所以应展示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与经济学上以消费者为主的观点是类似的。即使账面收益没有语义的说明,由于以下各种理由,还是想要这项信息:① 呈报的账面收益已经成为社会上许多法律和契约关系的根据;在这一范围内,即使它没有语义性说明,也具有行为性含义。② 投资者正确地或错误地领会账面收益的变动和包括股利付款在内的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③ 只要投资者相信其他投资者在决策模式中使用这项信息或相信其他投资者认为收益数字中具有语义性说明,他们也许就需要这项信息了。 会计理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