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向投资者展示财务状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会计理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企业关于资财、义务和权益的信息一般都要每隔一定期间用概括形式提交给股东和其他投资者。这是会计的目的之一。但会计师对于所应使用的一些计价概念,意见还不一致。“财务状况”这个词常常用来指资产负债表,因为它是从会计上的分类账中编制出来,并以现行会计惯例和会计实务为根据的。因此,财务状况表是一种余值表(residual statement)——两张收益表之间的一个步骤。就这点来说,它提供的信息很少,因为它缺乏解释性。另一种备选意见是,提交投资者的财务状况表应包括计价概念和那些对投资决策更富有意义的其他信息,使它变为更加有用。
1.资产负债表作为两张收益表之间的步骤
随着对收益表的重视,资产负债表已经变成反映结转到未来期间的权益剩余数额的报表。它被说成是会计过程的一个到达点和出发点,但它和过去的关联要比和未来的关联更为密切。货币性账户,例如现金和应收账款,可以代表现时购买力或未来资金流量预期数,但非货币性账户则只反映过去的成本与由过去摊销和转作费用的程序所产生的剩余数额。
尽管有这些不足之处,剩余额类型的资产负债表却仍具有下述几个优点:第一,有人认为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提供业主投入美元的会计责任。实际投入美元可以通过企业的经营或期末的剩余计价来查明。因此,舞弊和贪污比用其他概念来代替时可以更易于发现。第二,财务状况表的职能之一是概括企业经营的性质及企业的货币性资产和尚未耗用的劳务的性质。有人认为,确定价值的过程太主观,所能做到的最好办法是使用适当的专门名词和描述,来对经济关系作相当完全的揭示。也有人认为,企业经营的性质可以使用补充报表(例如资金表)来揭示。第三,有人认为历史已经表明,资产负债表用了主观计价,不仅提供信息较差,而且收益表也会遭到歪曲。因此,最好只用一种客观确定的和可理解的报表——收益表,而不使用令人误解和无可比性的两种报表。本书著者认为,对支持剩余数额资产负债表来说,这些主张的理由是完全不充分的。
2.财务状况表作为预测的工具
如上章和第五章中所述的,投资者一直关心关于企业用股利和其他形式分配给股东的未来流量的预测,以便制定购入或出售企业股票的决策。尽管一系列的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资金表是适合于这一目的的,财务状况表仍然可以提供进行这些预测的恰当信息。在讨论“财务状况”的完善意义时,坎宁在其所著《会计经济学》中指出:
无疑,会计师乐于把“财务状况”解释为企业经营上提供的直接正数计量(direct positive measure)所表明的资金状况。
为了使财务状况表能提供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恰当信息,它应对各项资财和义务的数量进行计量,以与其他期间或其他企业相比较。不过,可供企业用的资财数量,只有在它们和该企业所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时才是恰当的。那就是,企业持有资产的计价,只有在投资者可以发现这些计量和预期现金流量之间的某些关系时,才能提供恰当的信息。在有些情况下,可用资财的有关属性可以按现行重置成本来计量。在其他情况下,最好的计量可能是现行产出价值或其他可用的计量标准。
3.不同权益持有人权利的展示
依照传统会计概念,企业的投入资本等于企业的净资产的估定价值。尽管这项数字不能代表企业整体对权益持有人的价值,但会计报表也许能给权益持有人提供一些关于他们的权利和风险的信息。通常企业的资本结构代表着几种不同的权益持有人,即他们的权利可以通过或者用债券换成股票、或者以这一种证券换成另一种证券、或者通过认股权证的运用而转换。这些关系中,虽然有许多不能用单一的计量标准来描述,甚至不能按数量条件来描述,但某些计价程序至少可以提供部分信息,例如,那些对享有优先权的权益持有人的保护措施。 会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