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界戏剧学

二、保持严密尺度

世界戏剧学 余秋雨 3082 2021-04-06 08: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界戏剧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古典主义者要求把一切事物的特征都稳固化、法则化,这便是尺度。提倡以“恰如其分”的度量来表现特定事物,这本来没有错,问题在于,对一切都能“恰如其分”的“样板规则”,必然对一切都不很“恰如其分”。

  这时不妨举一个有趣的例子。

  布瓦洛曾向剧作家提出劝告:不要以自己的形象气质来刻画戏剧人物,弄得“创造出来的英雄便个个和他一样”。他说:

  你那人物要处处符合他自己,

  从开始直到终场表现得始终如一。

  这本来很正确。但对于“符合”的范本、“始终如一”的例证,他也作了一番描绘性的叙述,那就又显出了弊病。他以人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典型好尚和必然行径为例,写道:

  光阴改变着一切,也改变我们性情,

  每个年龄都有其好尚、精神与行径。

  青年人经常总是浮动中见其躁急,

  他接受坏的影响既迅速而又容易,

  说话则海阔天空,欲望则瞬息万变,

  听批评不肯低头,乐起来有似疯癫。

  中年人比较成熟,精神就比较平稳,

  他经常想往上爬,好钻谋也能审慎,

  他对于人世风波想法子居于不败,

  把脚跟抵住现实,远远地望着将来。

  老年人经常抑郁,不断地贪财谋利,

  他守住他的积蓄,却不是为着自己,

  进行计划慢吞吞,脚步僵冷而连蹇,

  老是抱怨着现在,一味夸说着当年,

  青年沉迷的乐事,对于他已不相宜,

  他不怪老迈无能,反而骂行乐无谓。

  你教演员们说话万不能随随便便,

  使青年像个老者,使老者像个青年。

  这让我们立即想起了贺拉斯。贺拉斯之后已有一些学家纠正了贺拉斯凝固刻板的年龄特征划分,但布瓦洛却又完全回到了贺拉斯那里。这是很能说明布瓦洛古典主义的保守性的。其实,即使以古典主义作家莫里哀、拉辛、高乃依而论,如果他们完全遵照布瓦洛的这种人物尺度图来编剧,那历史上也就找不到这些名字了。布瓦洛的这番话,是连高乃依关于戏剧人物一致性的论述也比不上的。任何尺度都带有权宜性质,尺度的板结僵硬,是由艺术变为模型的门槛。

  除了戏剧人物的模型化之外,布瓦洛所说的尺度还包括戏剧其他各方面表现方式上的规整化。这方面的意见中也有许多可取的内容,例如关于剧本的开头,他提倡“把剧情准备得宜,以便能早早入题,不费力、平平易易”,反对“不爽利、点题太慢”、“纠缠费解”、“拖拖拉拉”;关于剧情的开展,他主张:

  剧情的纠结必须逐场继长增高,

  发展到最高度时轻巧地一下解掉。

  要纠结得难解难分,把主题重重封裹,

  然后再说明真相,把秘密突然揭破,

  使一切顿改旧观,一切都出人意表,

  这样才能使观众热烈地惊奇叫好。

  这里包含着一些不错的艺术技巧,是许多成功的创作经验的结晶。遗憾的是口气过于凛然,因为即使是再好的艺术处理,也不能冠之以“必须”之类的词汇而硬要所有的创作者接受。

  把艺术尺度法则化的最典型例证,莫过于“三一律”。布瓦洛在《诗的艺术》的第三章对“三一律”作了这样的表述:

  剧情发生的地点也需要固定,说清。

  比利牛斯山那边诗匠能随随便便,

  一天演完的戏里可以包括许多年:

  在粗糙的演出里时常有剧中英雄

  开场是黄口小儿,终场是白发老翁。

  但是我们,对理性要服从它的规范。

  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着剧情发展;

  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

  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他这里所说的“比利牛斯山那边”是指西班牙,“诗匠”是指敢于冲破“三一律”规范的维迦等人。他通过否定维迦来阐述“三一律”,但根本没能论证维迦们对剧情时间的扩展延伸究竟有什么不对,与理性究竟有什么冲突,因此在理论上显得粗糙、强横和脆弱。 世界戏剧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