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鸿哥讲故事

131课:穿着装扮、非猎奇葩

鸿哥讲故事 郑鸿魁 5306 2021-04-06 08:1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鸿哥讲故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31课:穿着装扮、非猎奇葩、清新简约、胜过混搭

  鹤弟初二的暑假,鸿哥准备把课一气讲完。其一,假如鹤弟上了初三,就没有时间上这种课了;其二,鸿哥也有事情要忙。因此,拟了一个详细的上课表,并将下几次课的上课内容一并给鹤弟,让他好好预习。现在的鹤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顽皮没有改变,学习上已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虽然和于晓燕比还有些差距,比一般的学生还是强的。大有从“学渣”向“学霸”转变之态。看于晓燕跳了一级,他也跳了一级,居然还跟上。

  鸿哥上课过程中,学生经常有变化,于晓燕也只听了一半的上课内容。惟一坚持到底的只有鹤弟。怕鸿哥上课学生太少有点寂寞,时不时拉来一两个学生。鸿哥向陈寅恪学习,只要有一个学生,就坚持上课。这不,鹤弟又拉了一个学生,听鸿哥的课。

  “鸿哥,我妈听说你讲‘穿着装扮’就来听一听,看看能不能提高一下审美情趣。” 鹤弟笑着说。

  鹤弟妈向鸿哥点了点头,还有点不好意思,赶紧拉过一把椅子坐下。

  “欢迎,欢迎!请教一下,你的名字是?”鸿哥问。

  “我妈叫姜美丽。” 鹤弟还没等妈妈开腔,代答之。

  “好名字!姜本身就有美丽的意思。”

  “那我妈就是美丽的‘平方’了!”

  鹤弟很骄傲地说。

  “我刚生下来不久,本来没有名字的。大家都美丽美丽地叫着,后来就叫姜美丽了。现在觉得挺俗的。叫了几十年了,也懒改了。若是姜就有美丽的意思,还是叫姜诗音或是姜丽娜比较好。”

  “妈,就是姜美丽好!鸿哥,到时间了,上课吧。”

  “你先给你妈讲一讲字面的意思。”鸿哥笑道。

  “好!妈,我先给你讲一讲。‘穿着装扮、非猎奇葩、清新简约、胜过混搭’。先说‘奇葩’的葩(pā),花,引申为华美。奇葩,本意是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也用来形容过分追求奇特。此处指后者。‘简约’就是简洁洗练,单纯明快。‘混搭’指胡乱搭配。另外,混搭也是一个时尚界专用名词,指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完全个人化的风格。”

  “儿子行啊,现在说话一套一套的!” 姜美丽十分高兴。

  “都是鸿哥教的好。” 鹤弟的表扬让鸿哥心里美滋滋的。

  “俗话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 ——这是指现代人说的。毫无疑问,人类在200多万年的历史中长河中,不穿衣服的历史远比穿衣服的历史要长得多。人穿衣服无非有两个目地:御寒与遮羞。最初,人有厚厚的一层毛,御寒没问题。后来,气候发生了变化,四次可怕的冰川期到来,人需要衣服遮蔽身体以防冻死。当然,那时的衣服不过是一块兽皮或树叶之类的东西。至于遮羞,那是很晚以后的事。有人浪漫地猜想:最先感到害羞的是女性,用叶子遮盖了下体。按着这个思路,再浪漫点猜想是,第一个用树叶遮盖下体的她,应该叫‘羞姬’。实际上并非如此,先民并不以暴露生.殖器为耻辱,那是个可随地大小便的时代,甚至性.生活都不避讳。现代的人动不动就裸奔,就是一种返祖现象。人类学家希尔恩的想法更为有趣:‘原始人创造多种多样掩盖其裸.体的覆盖物,乃是为了吸引人的注意,以便在当时的观众中产生一种性的刺激。例如舞蹈中的腰饰,就是专门为了在那些煽情的舞蹈中使用的,这些微不足道的遮掩竟是最具威力的性刺激物。’”

  鸿哥见下面讲义写道:最先遮盖下体的应该是女姓,但不是为了遮羞,而是遮挡月经的血色。先民们认为看到人血是不吉利的,久而久之衍变为遮羞,直至美化。

  不知讲好,还是不讲好。

  鹤弟却发言了:“鸿哥,那你说是最初是男人遮下体,还是女人遮下体?”

  姜美丽说:“这还用问吗?一定是女人。女人与男人比起来,毕竟更知道害羞。现在也是如此。男出租出车司机,随便找个地方就方便,女的就不会。”

  “我同意你妈妈的观点。”鸿哥一笑说,“《易·系辞下》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这句话意思是:让不同人穿不同的衣裳,以明确贵贱等级,天下便会得到治理。现在的‘衣裳’是一个词,但在古代却是两个词。《说文》释为:‘上曰衣,下曰裳。’‘东方未明,颠倒衣常(同裳)……’这是《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中的一句诗。是说天还没亮就起床,急急忙忙把上衣和下裳穿倒了。《荀子·大略》云:‘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冕,士韦弁,礼也。’不用说穿衣服,古时候连戴个帽子都是很有讲究的,等级观念森然。”

  “王八屁股长疥子——乱规定(烂龟腚)。”鹤弟插话说。

  “老师讲课,你怎么随便接‘话把‘?!” 姜美丽批评儿子。

  “这是我们上课的风格,没那么讲究。” 鸿哥忙解释,“由此可见,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才能做到: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上有所好,下必兴焉,穿衣戴帽往往也是如此。《齐桓公好紫》的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整个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当时,五匹生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对管仲说:‘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紫色的布料很贵,整个都城的百姓喜欢跟着穿紫色衣服,我该怎么办呢?’管仲说:‘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不穿紫衣服呢?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以后,有穿紫衣来晋见的人,你就说:往后点,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齐桓公真的这么做了。从那天开始,就没有侍卫近臣穿紫色衣服了;到第二天,城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第三天,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齐桓公这老哥,还创造一种流行色!” 鹤弟笑说。

  “古时候,紫色是难得的。天下人都好紫可不是好事,人们势必为得到‘紫色’产生摩擦,甚至引起动乱。齐桓公真的很明智,他发现自己无意中领导了服装流行色,引发了社会问题,马上制止。”

  “我就挺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姜美丽说。

  “齐恒公本就姓姜,没准他是你祖上呢。”鸿哥笑道。

  “隔代遗传。”姜美丽笑了。

  “妈,隔的代数也太多了吧。” 鹤弟笑着说。

  “穿衣载帽,真的很难‘纯粹‘起来,它跟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馆》里有一段常四爷跟刘麻子的对话就意味深长。”

  鸿哥打开幻灯——

  常四爷: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老刘 ,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洋布裤褂……

  刘麻子:洋东西可真是漂亮呢!我要是穿一身土布,像个乡下脑壳,谁还理我呀!

  常四爷:我老觉乎着咱们的大缎子,川绸,更体面!

  “ 刘麻子觉得穿洋东西体面,不被人瞧不起;常四爷将穿着打扮提升到了爱国的层面。孰是孰非,还真难断定。但就整个人物而论,常四爷是个好汉;刘麻子是典型的无赖。文.革时期,中国人服装的颜色以绿、黄、黑为主色调。样式更是单调无比,军装风光无比。’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老人家《为女民兵题照》诗正是‘全民皆兵‘时代的真实写照。年青人有一身军装,是令人羡慕的。如果家里没有当兵的,弄一身军装很不容易。退而求其次,有一顶军帽戴也很过瘾。可是,军帽也不是想有就有的。如此,涌现出一批‘热血青年’干脆抢军帽戴。上世纪72年至75年,抢军帽的事件经常发生,有的居然抢到了当兵的头上。法律不得不干预,抢军帽,可判两至三年有期徒刑。”

  “真有意思 ,连个帽子都抢!” 鹤弟不以为然。

  “我那时虽然不大,也知道抢军帽的事。”姜美丽说。

  “那是个物质极度匮乏,审美极其单调的时代。改革开放以后,物质丰富起来,人们的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军装退出了‘时装’的舞台。有一段时间‘喇叭裤’流行起来。这和1978年风靡中国的两部日本电影有关。一部是《望乡》,栗原小卷扮演的记者面容清秀、气质高雅,一条白色的喇叭裤让她的身材更显袅娜,让无数少女心中羡慕;另一部是《追捕》,片中矢村警长的墨镜、鬓角、长发和一条上窄下宽的喇叭裤,更成了当时无数男青年效仿的对象。按裤口放大的程度,喇叭裤可分为大喇叭裤和小喇叭裤及微型喇叭裤。喇叭裤的长度多为覆盖鞋面的长度。小喇叭的裤脚口比中裆略大,约在25厘米左右。大喇叭的裤脚口,有的竟在30厘米以上,穿着后像把扫帚在扫地。

  物极必反,‘喇叭裤’风行一段时间,‘紧腿裤’后来居上。紧腿裤倒契合中国人的节约观念。但由于裤角的越来越紧,引起了老人和领导的不满。有的工厂或学校门站着领导和门卫,手里拿着啤酒瓶子,裤角塞不进瓶子的,当场将裤角剪开……”

  “哈哈哈……太有意思了。妈,你被剪过裤角吗?” 鹤弟笑问。

  “妈那时在工厂上班,还真被剪过。” 姜美丽笑着说。

  “如今,穿衣戴帽的禁忌起来越少,‘奇装异服’层出不穷。比基尼、丁子裤之类的东西也早已见怪不怪了,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有一个问题却不大妙,就是有一部分男人装扮得越来不像男人;反之亦然。鸿哥以为,穿着打扮上起码还是要区分开性别为好。梅兰芳、李玉刚在舞台上风情万种,比女人还女人。但是,人家在生活中却十分‘旭日阳刚’。当今社会,‘伪娘’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真的觉得做女人好,干脆就像金星那样,来个‘乾坤大挪移’变成女人算了,没准还多出几个舞蹈家。”

  姜美丽连连点头。 鸿哥讲故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