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一缕青梦

第三章 学

一缕青梦 良易狂 10203 2021-04-06 08: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缕青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三章 学

  松才面馆总算是顺顺利利的开张了。在包松才忙里忙外的张罗生意的时候。小哲小朋友找到了一个好朋友。这是他第一个记得对方名字的小伙伴,当然是朋友。

  “王博。接下来去哪玩儿。”王博的父亲王振中是松才面馆的常客。虽然公社已不再,可大家都习惯将经常出差的人称作“跑供销”的。王振中正是“跑供销”的。经常不在家,他女人卢秀芳是个小学教师。家中确实存在做饭的困难。早饭晚饭赶不及,也就来松才面馆吃了。一来二去,王博与包松才熟络了。小哲与王博也成了热闹的小伙伴。

  7岁的年纪,有些人已经上了学。估摸着王博是那种在幼儿园出了名的捣蛋头疼。幼儿园给出的建议是:8岁去读一年级。

  至于小哲,倒是因为漂泊。漂泊的包松才没有存款。没有存款,如何送孩子去上学。包松才极好面子。他死也不愿意去向包永亮借钱。

  两个7岁的孩子。黑天胡地的玩着。在大街上到处乱窜。窜的熟了,街上的人都是一副看见老鼠过街的模样。远远的就把视线移开了。

  “这两个小兔崽子,皮的不得了。”

  “包松才家的孩子吧。命苦着哩,怪可怜的。”

  “昨天我家里刚长出来的瓜,被这两个兔崽子糟蹋了。要是他们吃了,我也就认了。这两个小把戏,把瓜当球踢。哎,没得教养地东西。那么甜的黄金瓜,哎!”

  几乎一大半的街坊领居都认为,这两个孩子,没得救了。

  “额。良哲,好像都没有地方玩了。额!你喜欢看电视么?”王博忽然想到了一个地方。

  “什么电视。走啊走啊!”这段时间,小哲小朋友觉得很欢乐。王博身上总是有着他羡慕的零花钱。跟着王博,有零食吃。基本上,王博成了他的指向标。王博要去的地方,肯定是好地方!

  “跟我来。”王博神秘的说着,撒开大步朝着北林镇影剧院走去。

  “等等我。”

  北林镇影剧院。似乎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唯有那些有点闲钱的镇民才会在节假日的时候去。小哲从来没有去过。

  王博并没有走向影剧院,而是走向了影剧院后面的“豪情录像厅”。

  两个小家伙,反正是不用购买门票的。售票员既是老板,看见两个小朋友走了进去,并没有阻拦。他莫测高深的笑了起来,扯动着脸上的肉团不停的颤动。笑完,他又神情严肃的四处观望。

  两个小家伙一进去,就看到频幕上白花花的一片。旁边一年轻的小伙子轻声呢喃着,微带着喘气:好戏上演。

  两个小家伙自然不懂的这部电影的玄妙。不就是一个女鬼下雨天骗人害人,长期住在那间屋子里害人的故事么。里面的光头倒是挺可爱的。看了不一会,他们就离开了。

  两个小朋友觉得确实没有什么可玩的,也就一起回了松才面馆。反正王博晚上是要在这里吃饭的。

  小哲认为,每个到松才面馆吃饭的人,都是父亲的客人。在包松才看来,这些都是尊贵的回头客。口碑就是靠这些回头客传播出去,这种免费的宣传,任是谁,都不会拒绝。这些个回头客,脑门上挂着一颗颗金子。包松才的心里很舒服。看来,小哲明年上学的钱,不用愁了。

  “大排面,大肠面,雪菜肉丝面。”临近傍晚的时候,王振中来到了松才面馆。声音倒是震天响,一气儿点了三碗面,都是比较贵的。小哲挺好奇,这位叔叔,可就从来没点过鸡蛋面。荷包蛋不是挺好吃的么?肉也好吃。可肉哪有荷包蛋好吃。包松才倒是对他说过:吃荷包蛋聪敏,吃肉容易变笨。天大的谎言。

  同样的谎言还有:鱼籽小孩子是不能吃的,会变笨。饭蒸好之后,第一碗饭,小孩子是不能吃的,吃了脾气大,调皮捣蛋,不招人喜欢……

  总之这样的教条多的是。不能吃饭的时候敲碗,不能吃饭的时候将筷子插在碗里。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尤其是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子不要插嘴。咳嗽打喷嚏,回头咳或者低头朝着桌下面喷。

  这些东西,小哲都记住了。就是忍不住吃鱼籽。直到有一次,吃了小半碗鱼籽之后,消化不良,半天拉不出屎来。肚子涨涨的。小孩子嘛,这一次记得了,过不了几天,就又忘了。鱼籽不贪吃,也得吃点。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即使受到一点点伤害,他依旧喜欢。吃饭不讲话?这怎么可能。包松才骂也骂过,打也打过。打骂之后,乖了。两三天之后,又开始了。唯一没犯过的错就是“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这条。可这条没犯,那条又犯了。小孩子吃的开心了,筷子就不由自主的敲上了。这碗敲得清脆动听。包松才将小哲揍的声传千里。敲碗不犯了,又把筷子插在饭碗里了。包松才这次没有打他。只是将插在碗中的筷子拔了出来,扔在了地上:不准洗,就用这双筷子吃饭。小哲只好在沙沙声中吃完。松才面馆装修的仅仅是墙壁屋顶与添置桌椅。地上一丝一毫没变,一片土地。

  小哲再也不敢将筷子插在碗里了。小孩子懂什么,什么都需要大人来教。筷子怎么拿。“要拿长点。对,往上拿。筷子长吃四方。筷子拿的短,没出息,这辈子都只能在家门口转悠”。小哲一不小心,没夹住菜,菜掉桌底了。“捡起来,吃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明年你会学到的”。小哲又开始了沙拌菜。汤勺是用来喝汤的。小哲当然知道。他将汤勺直直的朝汤碗里舀去。包松才提醒了好几次“勺子怎么用的,不会用看我用”。在示范了很多次后,包松才又一次揍了小哲。“勺子是用来舀汤的。但不是你这么用的。不要向对面舀去,要向左边横着,勺口朝着自己,下汤,在勺口朝上,端平”。“你是中国人,这是中国的礼节与规矩。要么你不吃饭,要吃饭,你就必须学会”。

  “吃饭的时候不要吧唧吧唧的吃出声音来……”

  “吃饭给我快点。人前吃到人后。以前我是不管你。但你明年就要上学了。给我学着点。我要是不教你,到时候别人连老子一起骂了……”

  总之,自从回到北林镇。短短的时间里,小哲学会了以前从未学过的东西。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些个规矩,尤其是饭桌上的规矩,真多,好烦。

  “吃得慢我又改不了。”

  “你那不叫吃的慢。晚上睡觉的时候,你嘴里还在嚼着米呢。”

  除了吃饭吃的慢。一切的“毛病”,小哲都改了过来。吃饭不能吧唧吧唧,那么就闭着嘴吃饭。

  “大排面,大肠面,雪菜肉丝面来喽!”一声吆喝,包松才端着盘子来了。

  “请慢用。”包松才并不是每次都是如此的吆喝与客套。对于回头客,他心里舒坦了,吆喝才能出的来。小哲很不明白:朋友之间还用说“请”?

  王博大口吃面,大口吃肉。再看王振中,也是大口吃面,大口吃肉。倒是卢秀芳,吃面的时候犹如在用筷子挑选粗细一般。细嚼慢咽,雪菜吃的差不多了,肉还是没动,面也看上去丝毫未动。王振中的大肠已经吃完,王博的大排也吃完了。他们的碗里,除了汤,就是面,面也不多了。

  “老包,再加两个荷包蛋。”王振中吆喝着。

  “好嘞!”厨房传来包松才开心的回应。

  不消一会,两个荷包蛋就上桌了。王博迫不及待的夹了一个。王振中一筷子将荷包蛋塞到了嘴里,顿时龇牙咧嘴的,烫着了。他并没有吐出来,就这么“嘶嘶嘶”的发出声响,硬是吞了下去。吞下去之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刺啦刺啦”的,爷俩先后将面汤全喝了。

  “老包结账。”王振中掏出皮夹,气定神闲的掏出票子。此时,卢秀芳的碗里还剩下一半的面条,还若隐若现着许多肉丝。卢秀芳也不吃了,拿起桌旁的餐巾纸,不停的擦着红唇。小哲看着那火红的嘴唇,总是有些疑问:辣椒吃多了吧。

  客人吃完了。老包结账了。小哲的肚子也饿的咕咕叫。小哲心里很想立马就吃面条,也大口吃肉,大口吃面。可老包说了,小孩子要懂礼貌:客人吃完了,小孩子才能吃。座位满的时候,客人上桌,小孩子不上桌。要么等客人吃完,要么,拿个碗,夹点菜,拿个方凳,坐在小凳子上吃。小孩子绝对不允许端着饭碗到处跑。这叫吃没吃相,坐没坐相。要是你哪天去别人家做客,别人连饭都不会给你吃。

  要等客人吃完的客人。是来花钱的客人。座位坐满了客人,小孩子不能上桌的情况下的客人,是真的客人。客人客人,哪能让客人吃了饭,还付钱的。小哲似乎有些懂,又有些不懂。

  小哲的肚子不停的叫唤着。老包早就去忙活了。当小哲的肚子叫的震天响,快要饿过头时,大肠面来了。小哲的小眼睛发着光,口中的唾液奔腾着。当面一上了桌,他再也顾不及老包教导的吃饭要闭嘴,喝汤不要发出声响的教导,大口吃了起来。

  “爸爸做的大肠面,是最好吃的。”本想再次训斥儿子的老包一听小哲匆忙吃面之余,大声说出来的话,立马改变主意了。他略显自豪的扬了扬头,又去忙活了。

  小哲鬼灵鬼灵的眨了眨小眼睛:以后吃面,就不用闭着嘴巴吃了。

  小哲将面汤喝的一干二净。老包正吃着,一看儿子这吃面的速度,心中满是自豪:小哲是小孩子,不会骗人。看来,我做的面,确实好吃。

  “饱了没,要不要再吃点?”

  “还有点饿。”小哲一听,小眼睛散发着激动的光。

  “来。我的面多了,分你点。”说着,老包就将碗中的面扒拉进了儿子的碗里。碗中的大肠,一大半扒拉进了小哲的碗中。

  “要是天天有大肠面吃就好了。”小哲边吃边含糊的说着。

  “呵呵。爸爸做的面,有这么好吃么?”

  “好吃,最好吃。”

  “好,好,好!只要客人来的多。我就天天给你做。”

  “好。爸爸真好。”小哲直接忽略了“客人来的多少”的问题,开心的叫着。

  天色渐晚。小哲摸着滚圆的肚子,打着饱嗝,摇摇晃晃上了楼。包松才收拾着碗筷,清洗着桌椅。

  夜,饿醒的包松才,下了楼。拿出隔夜饭,做起了蛋炒饭。

  天上月儿圆。边吃着蛋炒饭,边笑着的包松才,很满足。他抬头看着圆月,眼眸中却有些酸楚。

  月儿圆。月常在,只因阴霾,阴霾天上飞,遮住光,遮住亮。

  王小五在小镇上也开了一间小吃店,无才小吃店。这段时间来,生意可说得上是清淡。熙熙攘攘的街道,却没几个人愿意进来吃饭。

  王小五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初来乍到,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她的厨艺如何。既然选择了这里,那么就慢慢来。不着急,孩子长大要十几年,有的甚至更久。做个菜嘛,要做出名,路还长着哩。

  王小五的店面,就在镇上的小学附近。起初选择店面,也是为了孩子明年上学方便考虑的。

  这几天的客人,慢慢的多了。王小五细心的发现,这些个回头客,每次必点她腌制的豇豆。而且有些客人,还旁敲侧击的询问她关于腌豇豆的做法。

  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专做早餐。

  豇豆配白粥。简单而美味。客人越来越多。一些下海经商的人,也都愿意来到这里吃早餐。只是形式过于单一,吸引不了挑食的小朋友。

  她这段时间,早上做早餐,晚上忙着腌制豇豆,忙得不亦乐乎。可好景不长。旁边相隔两间的店面开张了。也是做早餐的。油条、豆浆、馒头、茶叶蛋。应有尽有。

  客人们虽然爱吃豇豆。可即使是最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感到厌烦。人们往往喜欢多样性的选择。尤其在吃方面,国人尤其喜欢选择。

  不消一个月。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出于经济或者节约方面的因素,一直在这里吃早餐。那些个稍有些挑剔的食客,早就去了隔壁那家早餐店。也有一些对豇豆情有独钟的人,拗不过孩子的闹腾,不得已去了隔壁。久而久之,那些人也喜欢上了隔壁的丰富多样,再也不来无才小吃店。

  穷则变,变则通。前一段时间的阔绰,让王小五有了闲钱购置电视机。她目不识丁。可她耳朵不聋。电视机里的节目,或多或少的说着一些道理。她倒是记住了这六个字。

  她也买了隔壁的豆浆、油条、馒头、茶叶蛋。这些东西,她并不是完全不会做。这些东西,本就是过年的时候,自家都会准备的东西。她知道自己的手艺。这些东西,自己家里吃的,跟隔壁做的,味道肯定有区别。

  期间,她回了一趟老家。在王运的恶毒言语中,跟母亲孙翠,仔仔细细的学了茶叶蛋的做法。馒头是跟村东头的郑东方学的。郑东方是个精瘦的小老头。别看他小,可一说起做馒头,做包子,谁不知道他郑东方。少不了孝敬点。好在老头脾气不错,只要了酒跟烟。两百块钱,他看都不看。

  “把钱收起来。你要是给钱。我就不教你。”最后老头还是拗不过王小五的执着。只好当做拜师礼收下了。既然认了师傅,老头便不再藏私。又将如何将油条炸的又大又好吃的方法教给了王小五。

  王小五并没有回到小屋。她不想现在回小屋。

  这一天早晨,无才小吃店一开门。那香气,瞬间填满了整条街。

  馒头。在这个地方。馒头就是馒头与包子的统称。馒头无馅,包子有馅。

  隔壁那家,只会做无馅的馒头。

  带着新奇,那些个老客人又慢慢的回来了。无才小吃店,又红火了。

  王小五不时会询问客人。客人也如实的告诉她,茶叶蛋不如隔壁的好吃,馒头不如隔壁的好吃。

  时间长了,王小五也与隔壁达成一个共识。不管客人去哪家,客人坐在哪家吃早餐。只要客人需要,彼此吆喝一声,王小五就将油条、包子、豇豆送过去,隔壁就将豆浆茶叶蛋送过来。

  又过了一个月。王小五跟隔壁进行了一次交涉。交涉很成功。从此以后,无才小吃店再没有豆浆、茶叶蛋。隔壁也不会再有油条。至于隔壁的馒头,还继续做着。隔壁坚持要做。王小五笑了笑,也没在意。如果有一天一个人豇豆做的比她好,她也不会放弃做豇豆。曾经引以为豪的东西,怎么能轻易放弃。

  时间这东西,不忙的时候,度日如年。一旦真正忙活起来,几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忙得不可开交时,年三十就这么到了。王小五没有回家。早在几天前,她就回到村里,给王运买了烟酒,给孙翠买了几件新衣服。

  隔壁那家早餐店,早就没了人影。

  孙锁贵睡着了。王小五就看着窗外发呆。窗外飘起了大雪。王小五就呆坐在那里,手中还拿着票子。

  “锁贵,你就要上学了。”对着熟睡的儿子轻声呢喃着,王小五紧紧的拽着手中的票子。

  上学,那还要六个多月。雪落到了芳才小吃店里屋上方的瓦上,发出轻柔的哒哒声。屋外的金叶镇,穿上了新衣。

  北林镇。

  “爸爸,我要上学,我要上学。”小哲不停的叫嚷着。拉扯着正在忙活的包松才。过完寒假的孩子们,都背着新书包,由陪伴的父母匆匆忙忙送去学校了。看着那些小孩子,颜色各异的书包,小哲忽然想起了自己要当教师的梦想。

  包松才正在招呼客人。小哲的拉扯,导致包松才手中的盘子倾斜了。

  “哐当!”几碗面,伴随着声响与破碎的面碗,懒散杂乱的躺在了地上。

  “滚一边去。”包松才呵斥了小哲后,连忙对客人说着“不好意思”,“马上就来”,“很快,很快”,也没有再理会小哲,火急火燎的去了厨房。

  小哲没有哭。这本就是自己不对。他觉得包松才也有不对的地方:答应好了让自己去上学,可今天别人都开学了,爸爸还不送我去上学。

  他不急不忙的,搬了个小板凳。出了松才面馆,坐在了马路中间。

  “喂,老板,你家小把戏好像出去了。”一个客人朝着厨房叫唤着。

  “松才,松才。赶紧出来。你家小把戏坐在马路中间了。我拉他,他犟着不走。说你说话不算话,他要上学。挺有出息的小把戏么。赶紧去看看吧。”武老三,包松才的好朋友。

  包松才正好此时端着面出来。一听到武老三这么说,立即将面放下,冲了出去。看到小哲后,不由分说。一边打,一边拽回了店里。然后又扛着嚎啕大哭的小哲上了楼。放下小哲,小哲哭个不停。为了避免吵到楼下的客人,包松才把房门一关,下了楼。

  一直到中午,小哲也没有下来。包松才心中有气,也没有上去叫唤。心想:饿了的话,兔崽子总会下来吃饭的。

  晚上。“兔崽子”依旧没有下来。包松才也只好弄了一大碗香喷喷的大肠面,上了楼。

  “小哲,吃饭了。”

  小哲不说话,头闷在被子里。

  “不就是上学这件事情么。爸爸又没有骗你。”

  “你就是骗我。不是说让我上学的么。今天我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去上学了。”小哲一下子将头从被子里伸了出来,理直气壮的说道。

  “熊孩子。你不懂。要上学,要等到九月。还有好几个月呢。”

  “为什么要等到九月?”

  “说了你也不懂。反正爸爸不会骗你。面放在这里。我还要下去招呼客人。”

  “九月就能上学啦?”

  “小兔崽子,你还真以为爸爸骗你。一定的,一定让你上。不说了,赶紧吃,不够还有。”包松才说着走了出去,虚掩上门。

  “爸爸做的面真好吃。”正呼啦呼啦吃着面的小哲,含糊不清的说着。

  “小兔崽子!”门外的包松才,蹑手蹑脚的下了楼,开心的笑着。 一缕青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