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王蒙讲孔孟老庄

五、孔子“仁”与“礼”的主张

王蒙讲孔孟老庄 王蒙 17978 2021-04-06 07:36

  五、孔子“仁”与“礼”的主张

  《论语》中的孝悌思想——仁义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孝悌,“孝”是孝顺的孝,“弟”我们现在的写法是一个竖心旁,一个“弟”字,但是古文里有时候就直接写成“弟”。孔子认为,人的美好心性、道德、文化的起点是从家里的“孝亲”和“悌兄”开始的。“孝亲”就是对自己的父母的孝道,“悌兄”就是兄弟姐妹相互之间的友好友爱。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就是说在家里面讲“孝”和“悌”的人,到了社会上不会犯上作乱,不会成为一个破坏性的负面因素。“孝悌”是人的各种美德、好的思想的出发点,而我们的学习,所谓“学而时习之”,所谓“好学”,是“孝悌”这种美好人性的发展、扩充。

  孔子的理论非常纯正,他认为孝的结果是一个人懂得感恩、懂得服从,尤其是懂得尊敬、爱护、忠实于自己的父母。这个“忠实”将来到社会上会发展表现为对君王、对朝廷、对工作、对各种长上的一种忠实和尊敬。我们可以说“孝”是忠敬、忠恕、忠义、忠信的:忠敬是指孝里面有忠实,又有尊敬;忠恕,宽恕的恕,就是既能够忠实,又能够体谅他人;还要有忠义,不但对长上是忠诚的、忠实的,是可靠的,而且是讲正义的,是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的道理的;忠信,简单地说是既忠诚,又可靠。这个“悌”也包含了友爱,包含了尊敬,包含了信义。

  儒家还喜欢讲恭敬、辞让,就是遇到好事要知道谦让,不要什么事都削尖脑袋钻过去,先要看看别人有没有需要,懂得礼法。你有了这种尊敬的心情,你有了这种孝顺的心情,你有了这种忠诚的心情,那么表现在你的行为上,你就是合乎文明礼貌的,你是有法度的、有规矩的、有程序的。孔子认为这是一个人修身最重要的部分。

  《论语》中提到“子夏问孝”,子夏是孔子的一个学生,他问什么是孝道,孔子就讲了一套。孔子说了什么?这个也特别好玩,你想不到这个孔老夫子是这样说的,他说“色难”,这个“色”可不是讲的女色或者是性方面的色,他讲的是容色,即脸色、面色、颜色,就是脸上的表情。孔老夫子说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好自己的表情。“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兄弟或者子女可以帮助提供这个劳务。“有酒食,先生馔”,有酒和吃的东西,先请父母、兄长享用,做到这样是不是就算孝了?孔子说不见得,如果伺候你的父母,你脸上显得不耐烦;如果伺候你的兄长,你一会儿看一下表(当然古时候没表),根本就静不下心来好好地爱你的父母、兄长,这样不能叫孝。因为这个仅仅是赡养,仅仅是给吃的、给喝的、给零花钱,这样并不足以看出你的孝道。

  “孝道”更主要的是尊敬和爱心。这个恰恰是孔子所主张的,对社会最重要、对国家最重要,对个人的修养也最重要的一条——“仁爱之心”。“孝”也是仁爱之心,这个很自然,你想想从你生下来,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肯定是你的父母先照顾着你,先管理着你,先喂养着你,否则你那么弱小的一个生命怎么活下来?人能够不感恩父母吗?

  在孔子编纂的《诗经》里,其中写到孝道的、写到人对父母的感恩心情的非常之多,非常感人。所以从孝上能够出来仁——仁爱之心、仁者爱人。你有了仁爱之心,你就不仅仅对你的父母有一种尊敬和喜爱,而且对各种长上或者是自己的平辈都有一种友爱、敬爱、亲爱,就全了。这样的话,这个社会就比较健康、比较美好,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美好的关系。

  孔子对“孝”的讲究、对“悌”的讲究,不但产生了人的一个根本的德行、根本的观念——仁爱的思想,而且还产生了孔子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对于他来说就是“敬”,就是恭敬,对各种事物有所恭敬、有所尊敬。为什么?因为孔子认为“孝”不仅仅表现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对父母恭敬、照顾、无违(现代人所说的“孝者顺也”,不要违背父母的意志),更要表现在父母不在人间的时候要好好地处理后事。一个是好好地埋葬,还有一个是要好好地祭奠。孔子很有名的一句话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生,事之以礼”,“事”在这里当服务讲,指父母活着的时候你要按照礼法的要求来,提供你作为子女应该给予父母的服务。父母去世了,要“葬之以礼”,就是按照礼法的要求来处理他们的遗体,办理丧事,提供一个好的葬礼、好的结束。这样既体现了父母作为人的尊严,也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孔子还提出来要“祭之以礼”,“祭”就是祭奠。父母去世了,子女应该有的祭奠、应该有的怀念、应该有的表达,也要按照礼法的要求来处理。更通俗地说,就是埋得好好地埋,哭得好好地哭,拜得好好地拜,这才表达了一个真正孝子的心情。

  孔子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看得非常重要。后来的朝代也特别重视孝道,汉朝的时候就提出了“以孝治国”,所以汉朝的许多皇帝(除了汉高祖、光武帝)死后,谥号里都有一个“孝”字,因为他们认为“孝”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品德的标准。

  在古代,还有很严格的规定,父母去世,官员要回去守丧三年,这三年不能再做官,不能够办喜事,不能办婚宴,整整三年要思念自己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而痛苦,要保持这种悲哀,保持这种痛苦。孔子的一个叫宰予的学生就此还跟孔子发生了一段争论,宰予说守丧三年的提法太严重了,好多事都耽误了,守丧一年就行了。孔子听了以后非常愤怒,说一年怎么行,你生下来你父母抱着你也是三年,给你那么大的恩惠,要不抱着你三年,你能长大吗?

  当然现今来看,具体的做法不可能按2500年以前的规矩来办了。但是孔子的这个思路特别好,仁义道德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求,也不是神、非人间的地方来的命令。仁义道德是从生活中,从家里对父母的“孝”、对兄长的“悌”里产生出来的。仁义道德就是最美好的人性,就是人的出发点,就是敬的出发点,就是人类美德的出发点。

  《论语》中的孝悌思想——仁爱

  孔夫子强调“仁”,从“仁”又追溯到仁爱的感情、仁爱的思想、仁爱的心理起源。他认为“仁”起源于“孝悌”,孝悌非常重要,“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一个人既能孝顺父母,又能够友爱兄长,这样的人将来到了社会上是很少和上级找别扭、找麻烦的。“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这样的人制造动乱就更不可能了。

  后来的朝代都特别重视孝悌,当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也发生过一些特别动人的故事。比如,宋朝特别提倡孝道,其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岳飞的故事。他孝顺母亲是非常有名的。他母亲生病的时候,他就伺候母亲吃药,伺候母亲吃饭,几乎一直在母亲的身边,所以他是一个大孝子。我们应该想到岳飞表现得那么英勇,不怕一切困难,甚至于受到奸人的迫害还能够坚持和金人抗争到底,也和他要实现母亲的愿望、母亲的嘱托是分不开的。可以说他的孝是扩张、升华了的,他从对母亲的孝发展表现为对祖国的孝、对朝廷的忠、对国民的忠。岳飞的孝是千古之佳话,令人感佩。

  但是让人觉得非常哭笑不得,让人感到非常无奈的是杀岳飞的赵构,就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宋高宗,他也是一个孝子。北宋时曾以开封为国都,开封在“靖康之难”中被金人占领了,赵构撤退到了江南杭州,建立了南宋。但是宋高宗的母亲在“靖康之难”中被金兵俘虏了,而且在金人那边受到了许多的屈辱(当然由于我掌握的史料缺乏,具体的情况我也说不清楚)。赵构认为自己是孝子,想到他母亲所过的生活,就觉得非常痛苦,不能忍受。所以他以尽孝为由表示:由于要对母亲尽孝,所以他主张议和,他宁可退让。他跟金人订了一些苛刻的、对南宋非常不利的条件,可以说是低声下气、委曲求全,最后把他母亲接回来了。接回来以后,还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他从来没有想过怎么能够捍卫住南宋,怎么能够和北方来的敌人做斗争,而是认为他已经是大孝子了,他把他母亲接回来了。所以有人就说,同样是孝,岳飞是“保卫国家”,宋高宗赵构是“出卖国家”。所以同样是孝,在不同的社会情况下,不同的价值观念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中华文化关于“悌”的讲究,在戏曲中也常有表现。这方面我在生活中也有直接的体会。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兄弟姊妹五个人,他有一个大哥,比他大十几岁。父母在病重知道自己快不行了的时候,对他的大哥有一个嘱咐:“你还有四个弟弟妹妹,你要争取让他们能够成长好,能够活好,而且能上学。”他的大哥在极端痛苦的情况下,向父母做了承诺:“我只要一息尚存,一定负起责任,把四个弟妹抚养长大,使他们能够独立生活。”四个弟妹都长大了,功课都不错,也都上了大学,现在也都结婚了,都过得不错。这时候他大哥已经快六十岁了,一辈子没有结婚。他大哥说:“我很难找一个妻子,因为结婚以后她就要抚养四个弟弟妹妹,这个担子非常之重,所以我就一直没有结婚。”在最小的妹妹结婚以后,他大哥把四个弟弟妹妹叫到家里,说了一句话。他大哥说了什么呢?他大哥说现在自己想结婚。就这一句话,四个弟弟妹妹全跪下了,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大哥为了他们的幸福付出了一生的代价。我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包括现在提起来,都是热泪盈眶。而且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不是只有一个人,不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在秦腔《迟开的玫瑰》里面也描写了类似的故事。那个故事里是一个大姐把几个弟弟妹妹抚养大,可见这样一种感情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这种感情我们又觉得个人牺牲太大,今后可能有更好的办法,比如国家对于孤儿在养育方面、在扶助方面、在支持方面会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孝悌对社会的安宁,对人们的幸福,对老人、对孤儿都会增加很多的温暖、增加很多的安宁,会使这个社会增加很多的幸福感。这个幸福感不是外来的,它是内在的东西,是好的道德、好的人生观、好的仁爱观会使人增加幸福感。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下那么大的功夫来提倡一个我们今天看来很普通的“孝”和“悌”呢?这恰恰是因为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当时东周王室政权式微,已经没有管理和统治的能力了,各个诸侯国家之间乱成一团,整天是流血、打仗、阴谋,今天这几个诸侯国家结盟,明天那几个诸侯国家打起来了。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内部也不断地发生争权夺利的事:儿子杀了父亲,兄弟之间残杀,臣子杀了君王。

  孔子对于这样的局面非常痛心。他认为没有起码的世道人心的优化,没有起码的孝悌,没有由孝悌发展出的忠诚、恭敬、仁爱、互助,没有这种思想观念、情感心理的转变,要想让社会安定,想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的、幸福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一直提倡从“孝悌”出发来构建一个仁爱的社会,构建一个安宁的社会。儒家都认为人是性善的,人的本性里、人的天性里,从婴儿时期就会有对父母的孝的感情,就会有对兄长的悌的感情。因此,一个人从小时候的、具体的、最自然的感情做起,就能够走上美德的道路,走上善的道路,走上仁义道德的道路。

  什么叫得体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论语·述而》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

  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论语·乡党》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论语·乡党》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论语·乡党》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论语·乡党》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论语·子罕》

  什么是得体?“得体”就是正好适合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种情况下,所应该达到的、应该做到的各个方面、各个细节。《论语》里面反映了孔子做任何事情都非常注意文明礼节恰当得体,比如里面提到孔子“燕居”,燕居一般解释为自己闲居,不是在朝廷,不是在有什么任务的场合。孔子燕居,“申申如也”。“如”说的是他很自然,又舒服又和气的样子。因为他自己闲居,不显得紧张;但同时他这种轻松又不是那种懈怠型的,没有歪着,没有斜着,还很正经。又正经,又舒畅,又和谐,这真是一个人在家里闲居时的样子。

  后来人们还有一种说法叫作闲居衣整,就是你在闲居的时候,穿戴整齐,站有站相,坐有坐样,因为你是一个圣人、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人,即使是在闲居的时候,也不能露出一种流里流气的样子来。

  《论语》里讲了大量的孔子对待君王、对待朝廷的态度,在各种行为上有几点就挺有意思。孔子说“君赐食”,如果是君王赏给你一些食物,“必正席先尝之”,你必须先坐得端端正正的,然后尝一点,表示对这个食物的欣赏和对君王的感谢。如果是“君赐腥”,如果君王赏给你的是生肉,“腥”指的是生肉,“必熟而荐之”,你先把它做熟了,做熟以后,先用国君赐给你的肉食向天地、祖宗献祭,再接着吃。“君赐生,必畜之”,“畜”意为养。君王赐给你一只鸡,是一只活鸡,你得养起来,也是表达一种重视、感谢,不是说拿来以后一刀先给宰了。

  “侍食于君”,如果这一天国君要你陪他吃饭,这个时候你就要规规矩矩地在那儿坐好,国君吃饭前要先祭祀,祭天祭地,也许还要祭祖,或者是祭神。在国君祭祀的时候,你就开始动筷子,或者用勺子或是调羹,你先吃两口。这个最有趣,咱们可以共同来研究一下。因为从我的主观看,国君赐你一起吃东西,你应该等着国君一起吃;国君祭祀的时候,你就老老实实地在旁边坐着就行了。但是孔子说你先吃一点,先替国君尝一下,这可以解释为你作为臣子,先替国君吃入口的东西,万一有点什么味道不太正,给人的感觉不太好怎么办呢?你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先吃,这是一种解释。

  另一种解释,就是你跟国君不是一个级别。国君虽然叫了你一块儿吃饭,他要先行礼祭祀,祭祀当中对上天、对祖宗有些祝愿你并不了解,你也不配跟国君一块儿祝愿。所以你就先吃,哪怕做个样子在那儿吃,以示你和国君不是一个同等的待遇。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国君在那儿祭祀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干什么好,也不允许你在那个时候先吃东西,是不是显得有点呆板、有点多余?

  更有意思的是,后边还提到如果你生病了,国君来看望你,你怎么办?你发着烧,或者哪儿疼痛哪儿有外伤,遇到这种情况,你要头朝东躺好,要加朝服。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上朝的正装盖在身上,因为你生着病,不是说要穿朝服,而是盖在身上,说明你是朝廷的一个臣子,是国君的下属。国君来了,你把朝服盖在身上,明确自己的身份;而且过去的朝服它有一个很宽的腰带系在身上,此时你是生病卧床休养,不能站起来也不能干什么,但是腰带也摆在了朝服上,这证明你一切都准备好了,是一副等待国君前来的样子。

  另外,孔子和老乡们在一块儿的时候举了一些例子,也挺好玩。说是乡下举行一种带有消灾、除秽,甚至是驱鬼的仪式时,孔子认为不一定要参加,因为身份不一样。这种仪式是不是最妥善的仪式,不敢肯定;是不是有某些迷信或者是相传的一些观念在里面,也不敢肯定。但是如若参加就应该规规矩矩地参加,要尊重乡里这种仪式。要穿戴整齐,要穿上朝服,然后站在举行仪式的地方的东边的台阶上,端端正正,以示对这个仪式的尊重,但又不是完全的、百分之百的参与,不用完全按乡下的仪式来。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新疆的经历。新疆有些少数民族同胞是穆斯林,他们在某些聚餐、送行,尤其是婚丧嫁娶、婴儿新生,也有一些仪式。我被邀请参加的时候,我就坐在旁边,安安静静,态度亲和严肃,不多说话,不东张西望,也没有任何不敬的表现,我觉得这也是继承了《论语》所教的孔子的传统。

  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孔子做得特别好。一种是“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意思是你委托一个人,比如这人到另外一个诸侯国去,你说那诸侯国有一个你的朋友或者亲属,如你的哥哥或者弟弟在那儿,见了面代你向他问好。如果你委托这个人替你问好,那么你要给这个人多行一次礼,再拜,行礼要行两次以上。然后这个人走的时候你要“再拜而送之”,你也要表现出足够的礼遇和礼节来。这个原因在于,既然你托人家替你问候,向别人做最礼貌的表示,那么你先对这个你要委托的人表示足够的礼貌。

  《论语》里面还写到孔子在车上看到穿丧服或者凶服的人,就是你一看对方穿的那身服装,你就知道他的家里,或者他的乡里出了大事,出了坏事的,这个时候,不认识人家,但是孔子会马上用手扶着这个车,身子挺直,向前微倾,就像对他表示一种问候、一种关切、一种要和他分担忧虑的感觉,这也是一种很礼貌的表现。人家处在一种很悲哀的情况之下,你不能够显得完全无动于衷。孔子还说,他刚一上车就站得很正,既不东张西望,也不指手画脚,更不大声说话。这个太好了。

  我觉得咱们今天在乘坐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上也有这个问题,有的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肆无忌惮,说话说得很低级,而且东张西望很不礼貌。确实,孔子是真文明,我们需要向孔子学习。

  孔子的饮食讲究与君子风范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论语·乡党》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论语·乡党》

  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对吃饭有所谓“八不食”,即在八种情况之下拒绝吃;甚至于扩张一下,或者是“十不食”,在十种情况下他都不能随便地吃。他有很多说法,“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物做得越精细越好;肉、菜,尤其是肉,切得越认真越合格越好,要用心,刀工要细。“食饐而餲”,如果食物有点儿腐败了,有点儿不好的气味了;鱼有点儿变质了,肉有点儿不新鲜了,“不食”,不吃。“色恶,不食”,如果颜色看着不对了,也不能吃。“臭恶”,气味闻着不对了,也不能吃。“失饪,不食”,如果烹调得不到位,不食。“不时,不食”,不是在吃饭的时间,不是吃这种菜、这种饭的节令,不吃。“割不正,不食”,如果这个菜做出来,把它切割或者是装到盘子里,弄得歪歪斜斜、乱七八糟的不成样子,也不吃。“不得其酱,不食”,得不到它应有的那个调味汁,也不吃。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肉虽然可以吃很多,但是不能胜食气,有人解释为不能比粮食和菜还多,但是我更愿意把它解释为“气”,因为中华文化认为干什么事都有一个气,就是你的主观吃东西的需要和功能。你不能因为肉多,就不但把你自己的食欲填满了,还引起相反的感觉来了!因为肉虽多,你吃了半天都不想再多吃了,等于你吃饭的劲头受挫。再馋的人、饭量再好的人,如果你给他预备的食物太多,他一看吓一跳,这就是胜了食气,饭把人压倒了。不是人要吃饭,而变成了饭等着你来,要是把吃饭弄得太奢靡了,吃饭的人心里头气就被压制了。

  “唯酒无量,不及乱”,喝酒并不限制数量,但是不能喝乱了,不能喝醉了。“沽酒市脯,不食”,买来的酒不能随便喝,因为不知道它清洁的程度;买来的脯,指干肉或肉为了保存做了一些处理,从外边铺子里头买来的肉,不像自家做的肉可靠、清洁,所以也不吃。“不撤姜食,不多食”,就是你在吃东西的时候要有姜,因为孔子喜欢吃姜,认为姜能够帮助消化,但不宜多吃。

  “祭于公”,至于在公家、在朝廷、在官方用来祭祀的肉,“不宿肉”,祭祀完了以后可以赏给大家吃,而且拿了以后要当天吃,因为它已经存放了一段时间了,再放时间长了就不新鲜了,所以不要再经过一夜。“祭肉不出三日”,祭祀的肉,祭祀完了三天之内你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吃掉。“出三日,不食之矣”,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食不语,寝不言”,吃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说话,这个观点放到现在有一些不同。现在吃东西是一项交际活动,不说话是不可能的。但是吃饭的时候话太多,你一个人占领了全席,就听你一个人说话,这个也让人烦,也不是最文明、最礼貌的,所以食不语、寝不言,我们可以按照今天的理解来加以参考。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虽然只是用了蔬菜,用了菜羹菜汤,用了点瓜果,这里面包括不包括果,咱们还不知道,吃饭前也要取一些祭祀一番,祭祀要像斋戒那样严肃恭敬。祭祀完了以后,你也照样跟吃斋一样,很严肃,很讲规矩,用端端正正的态度来食用这些做过祭祀的东西。

  还有,孔子提到“席不正,不坐”,座席摆放得不端正,不就座。再引申开,吃东西的时候,也得端端正正,不能吊儿郎当,歪歪扭扭的样子。

  这些规则都非常可爱,但是年轻的时候我并不明白,那时候我想,吃饭要讲究到这一步吗?要这么讲究,咱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吃饭了。要这么讲究,吃饭花费的时间就多,有时候早晨赶着去上学,中午赶着吃饭,下午又要赶着去上课,晚上回到家里,家庭作业很多,又忙又累,急着吃点儿东西,随便吃两口,还得接着做作业,吃饭能做到这么正式吗?

  我曾经有过怀疑,有过不理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孔子对吃的讲究越来越理解了,越来越服气了。孔子对待吃的态度,不仅仅是一个讲卫生的表现,孔子说这肉坏了,您别吃;大街上随便买的熟食,甚至于买的酒类、来源弄不明白的饮料,您也别喝。因为古代酒业并不发达,有些人也不会做酒。我觉得这些从卫生安全上来理解,都是非常正确的。

  除此,我们吃东西还可以从一个更高级的意义上理解,就是我觉得在世界上没有比吃饭更应该唤醒自己的一种感恩的心情。我们对这个世界是要感恩的,请想想,我们每天要吃三顿饭,这三顿饭里面我们要吃那么多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们吃得着吗?如果农民不去种植,渔民不去打捞,牧民不去畜养,我们吃得着吗?如果不把这些好吃的东西运过来,我们吃得着吗?如果没有厨师,我们吃得着吗?如果不是厨师做的而是妈妈做的,我们更应该感恩;夫妻两个人,很多情况下是妻子做的,你应该感恩;你老了,是孩子们给你做的,你应该感恩。

  因此,在每一顿饭里面都有世界,有你的亲人朋友、工人、农民和各行各业的人,他们的劳动提供的帮助。至于有神论者,对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他们更加重视吃饭,很多有宗教信仰的人在吃饭前、吃饭后都有一定的仪式,有一定的敬礼、礼拜的方式,有一定的语言,来表达对他们所信仰的神祇的那种感恩的心情。即使你是无神论者,也会有一个对大自然的、对世界的、对劳动的、对亲人的、对人民的感恩。所以我们应该把吃饭看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在吃饭的时候唤醒我们身上的那种文明,那种感恩,那种敬畏,那种亲切,那种对自己进入一个更高的文化层次的要求。

  所以孔子这么讲究吃饭很好,当然这也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如果我们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处在一个衣食无着的情况之下,想搞得很正规、很感恩,我们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们是在狼狈当中,饥寒交迫,在这种窘境中,能找到点儿什么先吃两口再说。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更要感恩,因为我们多数人现在温饱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不是在一种狼狈之中、饥饿之中来享用我们的食物,而是在一种小康的、走向小康的情况下来吃东西的,我们怎么能够不快乐?我们怎么能够不感恩?让我们好好想一想每一顿饭,让我们好好地感谢这个世界。

  中国人为什么很重视“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论语》里有很多孔子对于“仁”和“礼”的讲解。孔子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表示他对治国平天下的理解。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在这里当引导、领导来讲,就是说你要用行政的手段进行引导,进行引领。“齐之以刑”,就是用刑法的手段,用惩办的手段,来规范邦国里的事物,规范邦国里的人民。这样的话,“民免而无耻”,人民就不会去做那些违法的事情,不会去做那些会受到惩罚的事情,即使做了不符合规范、不符合礼法的事情而受惩罚,也不觉得害羞、觉得耻辱,因为你用的只是行政和惩罚的手段。

  那么孔子理想的治国平天下的手段是什么呢?他说是“道之以德”,你用道德、用美德来引领。“齐之以礼”,用礼法、用礼貌、用礼数来规范。“有耻且格”,老百姓自觉了,如果做违法的事情、不文明的事情、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是丢人的,是很耻辱的。“且格”也就是有了一定的格调了,有了一定的高度了,所以叫“有耻且格”。把“礼”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一个很关键的部分,在其他国家或者其他重要人物的理论中,把“礼”提到这个程度的很少见。

  “礼”确实还有很大的作用,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孔子主张人的心性,应该以仁爱为核心,人的风度、人对自己的要求、人的自律,应该以君子为标准。古代行政不叫行政,叫为政,为政就是治国平天下,应该以一种仁爱和文明的态度。这些东西外化的表现就是“礼”,就是彬彬有礼,大家都讲礼貌,大家都讲谦让,大家都讲美德,成为一个有高度、发达、礼貌的邦国。

  “礼”这个词至今影响非常深,在我们的生活里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先秦时期,一个词就用一个字,比如“仁”,比如“礼”,比如“齐”。到了近现代,尤其是到了现代,我们用口语用白话文,一个词喜欢用两个字表达。我们现在探讨一下,从孔子强调“礼”到今天,这个“礼”都包含了一些什么样的词?都包含了一些什么样的内容?我们首先就会想到礼貌,礼貌是一种人和人相处——尤其是陌生人之间相处——应有的敬意、善意。礼,可以说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尤其是人际关系的规范;貌,指人的面容、举止。礼貌没有特别的规定性,但这是现代文明社会对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而且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地位,就算你是一个很小的孩子,你表现得很礼貌和表现得粗野无礼,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

  现在我们还常用的一个词是礼仪,就是“礼”表现为一种仪式,仪式可能是非常重大的。现在来说,一些重大节日,都有很正规的仪式,这种仪式有它固定的内容,甚至于对着装都有要求。和礼仪连在一起的说法,就是礼乐。在孔子那个时代强调的音乐不是老百姓的民歌,不是你自己在那儿敲锣打鼓,而是在一些重要的典礼上要奏乐,奏乐才能够显出礼仪的庄严,显出礼仪的正规,显出一定的感染力来。我们今天在一些重要的仪式上也是要奏乐的。

  所以孔子讲的奏乐,是礼的一部分,是礼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礼仪、礼乐包括了人与人相处,包括了邦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的节日、重大的活动,也包括了现在的人对先人、对天地的祭奠。你如果去过天坛,应该知道那是祭天的地方;你如果去过地坛,应该知道那是祭地的地方;你如果去过中山公园,那里的五色土也是表达对土地的尊敬、祈祷。

  还有礼节,礼节比礼貌更明确一点,带有规定性。礼节尤其强调下对上、活人对自己的祖先,行为、动作、言语必须符合礼节的要求。比如古代见了君王,要行拜叩之礼,有的还不止拜叩一次,要三拜九叩,这可以说是一种礼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礼法,就是把礼变成法律,把礼变成规则。如果你违反礼法的话,你会受到惩罚。你可能受到君王的惩罚,也可能受到本族族长的惩罚。

  我在新疆的时候,西北地区还很喜欢用一个词叫礼数,对于礼你要心中有数,礼数我觉得是讲礼的一种系统。这个系统就像数字一样:第一,它很明确;第二,它有先后的关系,先后的次序很鲜明,不能随便更改,不能随便变化。另外它又不只是一件事情,就像数字一样,它是清清楚楚的几加几等于几,几减几等于几,哪个在先哪个在后,都很清晰,用现在的话来说,礼数是一个系统工程。

  礼行,是指一些礼的活动,比如说结婚,既有仪式又有一些有关的活动,这是一种礼行。比如说生孩子,生育、添丁,就是家里添了人口,有的地区过三十天的所谓满月的活动,也有的地区过的是四十天的活动,这也是一种礼行。

  “礼拜”这个词就带有宗教性了。用一种礼仪、礼节、礼行、礼数的活动来表达你对神灵,或者是天地,或者是祖先的崇拜,这称为礼拜。世界各大宗教对礼拜都有所研究。

  礼遇,就是说对别人要讲礼貌,要使他感到自己被尊重。还有一个词是敬礼,是通过一定的姿势,一定的身体动作,来表达对对方的敬意。比如鞠躬、握手,比如脱帽礼、注目礼,比如军礼,还有一种抚胸之礼,这都是一种敬礼或者礼敬的方式。

  近几十年来,我们在强调精神文明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个礼貌的问题。我们还专门提倡过要学会用礼貌用语,比如,要说再见、谢谢、对不起。现在也有这种问题,一件事明明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偏偏不用有礼貌的说法,比如在一个公共场合,在那儿写上“严禁吸烟”,虽然可以这么说,但是又不是用专政手段来管理的。什么叫严禁?就不如说“请勿吸烟”,也达到了同样目的。类似的还有,当然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有时候公园里广播宣布,现在公布游园须知:一、不准随地小便;二、不准大声喧哗。你想想人家买票进公园,是为了在这儿得到一个美好的休息,你现在预计他随地小便,要吵闹别人,这样的预计和预防显得不那么礼貌,不那么文明。我们在这些方面能够改善的地方还很多。

  最后我还要提到“礼”里有一个“贬义”词,就是“礼教”,是我们在“五四”的时候提出来的,对于中国的旧的礼教的批评。因为旧的礼教当中对人的束缚太多,尤其是对妇女和儿童的束缚太多,所以,礼教曾经在一个时期成为一个很不好听的词。

  现代人应如何掌握分寸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论语·八佾》

  上一节我们说到孔子非常崇拜、尊重西周之礼,说那时候的礼是“郁郁乎文哉”,他认为西周时期,周文王、周公都代表了很高的文化水准、道德水准、仁爱水准、礼义水准。在这里我顺便说一下,古人喜欢强调中国是礼义之邦,“义”在这个地方不是当正义讲,而是当“义礼”讲,礼义之邦是什么?就是讲文明、讲道理、讲礼法、讲正义的国家。现在有的时候大家不太注意,写成中国是礼仪之邦,这是完全错误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最讲礼仪、典礼形式的国家,中国讲的是礼义,礼义在外表现出来是礼,礼貌的礼,在心里头表现出来的是大道理、是原则,当然这种大道理和原则也包括了正义。

  西周对中国文明史有重大意义,它在各个方面都有新鲜感和完整感,有一种一切历史从这里开始了的感觉。《诗经》中有一句话,我们古代的圣贤和诸子百家也很喜欢引用,叫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是没有的意思,“靡不有初”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开始的意思。“鲜克有终”,很少能够有很好的结尾。这句话非常深刻,就是很多事情都有虎头蛇尾的情况。因为开始的时候,你当然是经过充分的准备、思考,做了充分的努力。但是时间长了以后,随着时代发展,要随时进入新的阶段,要接受挑战、接受考验,要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变化,不断创新,否则不管多么好的东西,它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到了东周的时候,孔子回过头来一想西周的事情,他对西周更加尊重,更加怀念。

  孔子对于“礼”还有一些说法,比如“非礼四勿”,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就是不要的意思。如果这件事情不符合礼法,不符合礼的文明、礼的规范,就不要做。非礼勿视,恶意的、下流的、罪恶的一些图画、情景,不看;非礼勿听,谣言、挑拨离间的话、诽谤别人的话,连听都不听,这也可以说是防止或者是杜绝有害信息;非礼勿言,不传播不符合和谐、秩序、文明、高尚的东西,不说这些东西;还有非礼勿动,或者说非礼勿行,不礼貌、不文明、不正规、上不得台面的言语、行为也不说不做。

  有些官员变贪腐,就是一个非礼的过程,就是说不符合文明、不符合规矩和秩序、不符合和谐和稳定的话,传播不符合礼的要求的消息,做一些造谣生事的事情,本人还有其他恶劣的行为。孔子早早地就告诉我们,要把持住自己,要杜绝有害信息,不要做那些低级、下流、不文明的事情。当然也有另一面,人有时候也需要知道事物的各个方面,你需要知道一些高端的事情,也需要知道一些低端的事情,就是有一些罪恶、野蛮、犯罪的行为、事情、理论或者语言,你也要有所了解。

  我们提倡采取一种比较开放的态度,但是我们更强调的是要能消化和选择。第一,要能消化。不能说看到了毒品,你就变成了一个吸毒犯、贩毒犯,你不是这样的人,所以要能消化。第二,要能选择。世界上的事物有好的也有坏的,有真的也有假的,你要有所选择。所以,我们今天强调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非礼勿怎么样,而是我们要会消化、会选择。既要掌握全面的情况,包括好的情况与坏的情况、善的情况与恶的情况,也要有消化能力、选择能力。

  孔子的这四句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于中国的传统有很大的影响,对中国人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他这些话是很有用的。因为有时候一种非礼的现象存在,不是你所能扭转的,但是至少你要保持距离,有时候这种距离保持得越大越好。

  曾子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说法,讲到人的丧事,尤其是父母的丧事的时候,他说要做得很好,要“慎终,追远”。“终”是指人的死。人活一辈子是件大事,那么这个人去世了,他这一生结束了,也是一件大事。因此我们要很谨慎地、很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办好丧事,尤其是办好自己父母的丧事。“追远”,就是我们的眼界要远,我们不能忘记祖上的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给我们开辟的道路,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同时也不能够忘记抚育我们的子孙,我们希望他们有开拓的空间,有前进的方向,希望他们能有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慎终,追远”这四个字非常美好、非常高级、非常高尚,值得我们琢磨它的滋味,值得我们去学习这样一种精神,不但有开辟、开创的精神,而且有坚持做好的精神,要有善始善终,既好好地开始又好好地结束的精神。

  孔子讲到和“礼”有关的,还有一句很有趣的话,我想在“仁”和“礼”这几讲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谈谈。卫灵公手下的一个大臣,叫王孙贾。王孙贾问孔子:大家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奥”是古代称呼位于家宅的西南方向的大神、主神,“媚”是取悦、讨好的意思,“灶”是灶王爷。意思是有什么事你与其去求大神,比如拍玉皇大帝的马屁,不如找你附近的灶王爷,给灶王爷多磕几个头,多烧几炷香,求得灶王爷对你的满意。这话多少有点像现在的一句话,叫作县官不如现管,就是具体管这件事的人比谁都重要。你好高骛远,你想跑到玉皇大帝那儿去,玉皇大帝管不了你那么小的事,你还不如找灶王爷,你还不如找具体管事的小官,他们就管得了你这件事。

  结果孔子说不一定,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如果你在天道面前犯了罪,那时候你跟谁祈祷,你取悦于哪个神都没有用,哪个神都帮不了你。孔子的这句话有点愣,实际上他没有针对那个问题回答,他对于媚于奥、媚于灶都不感兴趣,关键是你自己所做的要符合天道,要符合天理。否则你找大神、小神都没用。这表现了孔子态度很鲜明、很正义,也很坚持天理的一面,所以不可以“获罪于天”。

  那么我们也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今天我们怎样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把握到什么样的分寸最好?请大家和我共同思考。 王蒙讲孔孟老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