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王蒙讲孔孟老庄

三、君子和小人

王蒙讲孔孟老庄 王蒙 16731 2021-04-06 07:36

  三、君子和小人

  君子与小人的定义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论语·颜渊》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外篇·山木》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

  君子和小人,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说法。早在《尚书》《诗经》《周易》里就已经有了君子与小人的说法。比如《诗经》里一句很有名的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是有很好的教养、非常文雅、非常贤淑的女孩;君子是有教养、品德好的男子,此处是对男子的尊称。《尚书》里说如果一个国家或者一个邦国秩序混乱,就会出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的情况,就是说会出现君子被挤下台去,管不了事了,小人把持了一些重要的位置。

  一直到21世纪的现在,在我们的民间,在我们的口语里,在我们的日常谈论当中,仍然有对君子、对小人的说法。而回过头来看,《论语》里面讲得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恰恰是君子和小人,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们不断地讨论着君子和小人。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一个很常见的说法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堂堂一个君子,比如“承诺”的话,就要对这句话负责,就算派出四匹马去也没法把你说过的话拉回来了,说了不承认是不行的,不负责也是不行的。这句话是很老百姓的一句话,甚至还带点江湖色彩。

  可是我没想到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论语》当中出来的。《论语》的原文不叫“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而是“驷不及舌”,就是说四匹马拉的高级的马车再快,也没有一个人的舌头快,因为你舌头一动一句话就说出去了,就传出去了,传出去了以后,如果是错的话、虚伪的话、有害的话,这个时候派四匹马拉的车也拉不回来了。这个说法说明在孔子那个时期,他已经很喜欢讲君子应有的这些修养和责任了。

  现在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话,叫“君子之交淡若水”,我们也很难想得到,这句话是《庄子》里的,不是《论语》里的。《庄子》中有一篇叫作《山木》,里面说道:“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醴”就是很甘甜的、很好喝的酒,古人把特别好喝、质量特别好的矿泉水叫作醴泉,因为有的水带点苦味,而这种泉水带点甘甜之味,所以称之为醴泉。

  这个分析也非常好玩,君子之交淡若水,恰恰因为是君子之交,互相都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另外,因为人和人之间并没有被共同的利益拴到一块儿,互相之间用不着特别腻乎,也用不着利益勾结,变成一种不正常的关系,所以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而小人之间变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有所勾结,还有所冒险,又可能共同树敌,共同拿一部分人当对立面、当敌人,所以小人之交有时倒显得亲密得不得了。这个说法是很有意思的。还有一个,君子之交讲原则,即使你是我的好朋友,但这件事你做错了,那我还是要提醒你,所以用不着强调个人的关系如何铁,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话。

  现在我们还常常说,争论的两方互相都很谦虚、很公正,抱着一种与人为善的态度讨论问题,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这是君子之争,这也是《论语》上的一段话。因为孔子讲“君子无所争”,君子不会因为什么事就拌嘴闹意见,以至于互相攻击。他说如果一定要争的话那就比赛射箭。孔子说射箭是君子之争,很可能那个时候很时兴比赛射箭。比赛射箭前双方要互相作揖,互相行礼,互相谦让,客客气气的。射完了箭还要一块儿喝杯酒,互相敬酒,所以说“其争也君子”,就是两人竞争了,不管谁射箭射得好,仍然保持着一种君子的文雅和谦让。

  所以我们现在还有个词儿,叫作谦谦君子,温良恭俭让,懂得谦让、懂得谦虚、懂得文雅、懂得文明。至于小人那就更逗了,“小人”这个词到现在还活着,大家还使用着,而且有的地方还挺可笑的。过春节的时候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关于吃饺子有一些说法很可笑,水平也不算太高,但是很好玩。比如剁馅,大家认为这是剁小人,因为人们往往把自己周围的一些自己所不喜欢的人(这个人确实做了一些对不起、坑害自己的事),说成是小人,并且拼命地在那儿剁,说这叫剁小人。更可笑的是,馅剁完了,皮儿也擀好了,饺子给捏上了,就说这叫捏小人嘴,因为小人是最喜欢造谣生事的,最喜欢给别人捣乱的,最喜欢让别人倒霉的,干脆把他们的嘴捏上得了,所以“小人”这个词现在也很流行。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家乡还有一个说法非常好玩,说是宁肯得罪十个君子,也不要得罪一个小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小人往往用一些很低级的事情来坏你的事,造谣生事,无中生有,挑拨离间,你要是为一点小事得罪了一个小人,这小人一辈子就跟你纠缠不休,没完没了。现在说君子很正派,没有邪的、歪的、胡来的、瞎扯的,不会用那种不正当的手段和你竞争。所以宁可和君子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要和小人闹意见。

  那么究竟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我们已经看出一点来了。君子站位高、文雅,君子讲礼,君子是良性的竞争;而小人就反过来了,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盼着别人受挫折,盼着别人倒霉。我想起郭德纲在相声里说过一句话(当然他是逗着玩的),他跟捧哏的人说:“你最近有什么倒霉的事没有?你跟我说说,让我也高兴高兴。”当然这是不合乎逻辑的,因为别人遇到倒霉的事,你怎么会高兴!但是世界上真有这种人,旁人碰到倒霉的事,如丢了钱、摔了一跤摔折了腿等,他感觉到高兴。如果有这样的秉性,那实在是小人了。

  孔子对人的三维分类法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孔子很喜欢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让你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当中,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下,什么是粗鲁,什么是愚蠢。孔子还有一个说法,他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移”就是移动的意思,意思是有的人站得比较高,他有一种上等的智慧;还有一种人他表现出一种下等的愚昧,这种下等的愚昧和上等的智慧,没办法让他们改变。

  这个说法我们从现代的平等观念来看,似乎有些问题,但是我们要考虑一下,孔子说的上知与下愚,实际上讲的是在教养、学养、文化修养、文化熏陶、文化层次上的区别,他并不是讲出身、阶级、背景。简单地说,他并不是在“拼爹”上把人分成上知和下愚,而是通过一个人的品质,处理各种事情、做各种工作时候的不同表现来区分的,所以他说的这些话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孔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主张,叫作“有教无类”。就是教育不要把人分成不同的类,分成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出身、不同的背景,把他人分成高低贵贱,而是从他的文化程度、他的修养、他的表现上来看他的高低。朱熹当年更有一句话,他说看这孔子讲的,君子和小人处处都是对立的,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在那儿互相对比,显示出那种明显的区别。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

  那么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哪里?首先有一个最笼统的说法,也是孔子所总结的,就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前半句是说君子领会的是大道理,是义理,是原则是非,这叫义。我们说一个人深明大义就是他懂得这些大的道理,他按原则办事,他不干坏事,不干低下的事,不干丢人现眼的事,不干没有尊严的事,不干伤害别人的事。“小人喻于利”,小人理解的只有一件事,对自己有利还是没利,有利就干,没利就不干。只要这事对自己有利,可以有各种低下的表现,可以吹牛拍马,可以假报成绩,可以说一些虚伪的话,可以做一些相对下贱的、没有尊严的,也并不是真诚的行为,所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现在可以看得出这种区别,有的人为自己的一个理念,为自己的一个原则,为自己的一个高尚的追求而忙碌着,这种追求有时候很顺利,有时候并不顺利,他宁可不顺利,也要保持他的人格,保持他的尊严,我们觉得这个人是君子。相反,如果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什么都干,假话也可以说,谣言也可以造,行贿受贿也可以做,当然这个人是小人。

  所以孔子首先说,从根本上小人讲的只是私利,只是个人的利益,只是个人的那点好处,眼皮子底下的那点好处;而君子他站位高,他考虑的是大的原则、大的道理、大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是一种美好的理念。其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析,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荡,君子很光明,光明正大,所以他很坦率、很坦然;而小人戚戚是什么意思?嘀嘀咕咕,小人整天想的是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整天想的是,他的瞎话,不要让人家发现;他卖的假货,不要让人家揪住辫子,不要出事。别人远远地看了他一眼,他就觉得是不是发现了他的什么问题了,是不是发现他干的坏事了,他嘀咕。这种嘀咕的人,光从外表看不能够说得很准确,但是多多少少看得出来,有的人老躲避别人的目光。这样的人,虽然不能完全从这一点来判断,但是我们从目光上,也能看出一个人境界的高低。

  孔子还有一句话也非常可爱,他和他的一个学生谈论的时候曾经就说过君子无忧惧。君子没有什么东西可发愁的,君子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为什么君子就不发愁、不嘀咕、不害怕呢?孔子的解释也特别美好,君子为什么无忧无惧,因为他“内省不疚”,简单地说他没有做过亏心的事情,他没有负疚感。负疚感是因为做过对不起他人的事,做过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甚至是损人也未必利己的事情。如果做过这种错误的事情、害人的事情、欺骗的事情、不合乎道德常理甚至是不合乎法律的事情,他就有负疚感,他自己会老有一种要出事的感觉。但是君子没有这种感觉,他并不是为自己的一点儿蝇头小利而奋斗,而是为了一种理念和原则而奋斗。理念和原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直接就对他个人的利害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情。所以他不需要忧虑,他也无惧,因为他充满文化的自信,充满道德的自信,充满价值的自信。

  孔子在另外一些篇章中没有专门提君子,但是他也讲了什么样才是符合君子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的。比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个懂得仁爱、懂得智慧的人,他对大自然也有一种亲和的感情,他既爱山又爱水,他有一种乐观的、美好的思想情绪。孔子又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光阴就这么一点一点地过去了,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时光都在这样流逝。我们从这两句话也得到一个启发,就是君子有一种和天地相融合的感情,他对大自然有一种关照,而且大自然让他有所警惕,也给他一个推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说明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等于在督促自己、推动自己,作为一个君子,各种有意义的事情要抓紧做,不能拖延,不能懒惰,所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带有一种勉励的情感和内涵。而乐水又乐山,带有一种积极的、自信的勉励,自己的一生一定要有意义,要有一定的成就这样一种决心。所以说君子是坦荡荡的,而不会长戚戚了。

  我们是不是每天都能做到坦荡荡?我们照照镜子自省一下,有没有忧和惧?如果我们也都能够做到坦荡荡、积极、乐观、亲和,既热爱生活,又热爱大自然,自我督促,不敢松懈,就像看到河水东流一样,知道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那我们就是君子了。

  《论语》教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子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我们已经说到了,君子和小人至今仍然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词汇。尤其是讲到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精神状态是阔达、阳光、直爽、积极、友善。下面我们谈一谈另一个问题,就是孔子很注意君子和小人在对待人际关系上,在对待事情的成败得失上,在对自己的把持上的不同。

  孔子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什么意思呢?君子团结的面很广,很周到,跟大家都保持一个良好的、友善的态度。但是“比”在这儿不是当比较讲,而是指一种小集团、一种拉拢。所以过去讲不好的人凑到了一块儿,拉拢到了一块儿,因为某种利益形成了他们的集团性,“朋比为奸”而做一些不应该做的坏事。“小人比而不周”,小人永远不可能很周到地跟大家都团结,因为他总是拉拢小部分人来得到本来不应该得到的那些私利,所以他比而不周,他不可能各方面都照顾到。

  与这句话关系非常近,而且也给人很大启发的一句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是高雅的,是讲文明的,是与人为善的,君子之间是互相尊敬的,所以君子之间可以和谐相处。但是君子之间又不见得相同,因为每个人的背景,受到的教育、地位、处境,看问题的角度、个性、习惯、学养,都会有一些不相同的地方。因此提出一个问题,你看到的是这件事情的积极的、好的一面,我从另一面也提出来我的看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或者哪些地方值得警惕、值得预防,这是很正常的。君子的这个不同,不是互相敌对,不是个人之间的意气用事。君子是在大的一致的这个基础上,能够有互补,能够相互之间有所提醒,相互有所交流。

  在文化生活方面,我们国家一直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实就是和而不同。不能同,不能大家都一个味道,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从各个不同的门类上,来对一个事物进行分析;但同时不应该形成分裂,不应该形成敌对,不应该形成恶性的竞争。能够有一种和而不同的精神,那么我们的文化生活、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的社会生活就会有更好的状态。

  小人为什么同而不和?小人是一些利益集团,甚至是一些不讲规矩、不讲法律的人。这些人共同牟利的时候,他们就绑在了一块儿,就像是生死同盟一样,所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变成一个江湖集团,甚至是变成一个犯罪集团。这样的同又很容易不和,因为他们坏事办成了,非法利益到手了,到手以后他们分赃不均,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吃亏了,他们都是自私自利又贪婪无耻的人,显然他们是同而不和(表面上看着很相同,实际上他们并不和睦),甚至有所谓台上握手、台下踢脚这样的现象发生。比如《智取威虎山》中坐山雕带的那一伙土匪,他们就是同而不和,看起来一团和气,但是一发现栾平是被共军俘虏过的,立刻就变成仇人,就委托杨子荣把栾平给枪毙了,这样的同而不和太可怕了。

  有时候我看到这儿,也觉得挺有意思。我就想孔子这一辈子走了很多个诸侯国家,都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信任,没有发挥出他很大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他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七十二个贤人,他跟他的学生在一起讨论问题,有所交流,有所教授,他们确实很快乐,他们说的话很高尚,也给人很多的启发。那么孔子是什么时候和小人接触过,跟这些人是怎么接触的?我不知道。但是他说的一个是“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可以拉拢一些人,但是他们绝不会做到很周全、很周到、很全面。另外一个是“小人同而不和”,小人互相之间可以表示关系很好,但是他们不是真正的和谐,他们没有一种高尚的、高雅的相凝聚的理想,他们早晚有一天必然因为分赃不均、因为互相猜疑而坏事。

  孔子还有一个说法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诸己”的意思是,君子有什么任务,碰到了什么困难,碰到了什么挫折,会先想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一些;小人碰到什么事,总想别人的责任,老想让别人做好了他能够得到利益,他来拿别人摘的桃子。君子觉得任何事情先从自己做起,有没有完成都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最好,在说别人自私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自私的表现;而小人却整天埋怨别人,什么事都是别人给搞坏了的。

  孔子的一个学生子夏讨论的一个问题,我觉得也很有意思。他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就是小人有了什么过错一定会掩饰,“文”在此处的含义同花纹的“纹”,就是在上面画花纹,小人做不到是什么就说什么。类似的话其实孔子也在别处多次强调过,如“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说一个人巧言令色,满嘴跑火车;或者各种稀奇古怪的忽悠,装腔作势,这样的人很少能做到仁德,所以孔子不赞成一个人瞎忽悠,不赞成一个人不实事求是。孔子认为一个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应该朴素一点、朴实一点,而不要加太多的佐料。

  有一次讲座,我谈到“巧言令色”的问题,一个小学生朋友向我提了一个疑问,这位小同学说,现在有时候求人办点事,你多少也得有点巧言令色,你面色得好看一点,说话得好听一点,得让人爱听,让人高兴,这样人家才会帮你的忙;如果你的样子直不棱登傻不棱登,人家就不愿意帮助你了。我觉得这个小朋友提的问题太可爱了。

  我想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绝对不是说你见到什么人,尤其是见到比你年岁大的、比你影响大的人物的时候,你可以不礼貌。因为孔子还讲色难,讲一个人对自己的容色、对自己的表情应该有所掌握,用现在的话说该微笑的时候得微笑,该快乐的时候应该显出快乐,见一个人你不能让那个人讨厌你,你不能让那个人看着你觉得扫兴,和一个人说话,不能人家不爱听什么你就说什么。所谓“巧言令色”实际上指的是虚伪,装腔作势,指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让人家上圈套,不是说你见人家笑了一下,你话说得幽默一点,人家听了以后爱听,就是巧言令色。说话声音清晰一点,脸上的面容看着让人舒服一点,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而且我们必须要做到礼貌待人、文明待人。

  这里我也愿意提一个问题,就是遇事先反省自己。我们能不能做到遇到什么困难先想想自己怎么改进,而不是先埋怨旁人,我想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能够做到,那么我们就确实有点君子之风了。

  怎么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论语·泰伯》

  孔子在《论语》当中谈到的君子和小人的差别,以及一些最熟悉的故事、最熟悉的说法,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了。现在再讲几个很有趣的话题,比如孔子说他到过一个很小的地方,叫武城,他的弟子子游在那儿做管理、治理的事。孔子发现那里的弦歌之声非常大,给人以深刻印象,孔子就笑了,他说:“割鸡焉用牛刀?”他的意思是这个地方的音乐搞得太夸张了。大家要注意,这里的“音乐”指的不是老百姓听歌奏乐,说的是为政者,就是当地的官府官方,通过奏乐来表达一种礼仪,是一种典礼性质的音乐。

  孔子说这搞得太过了,这时候子游就说,老师您给我们讲过“君子学道则爱人”,意思是君子是有地位、有格局、有教养的人,他学习了大的道理,学习了一些最基本的法则、规律之后,他就会更加爱惜别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小人没有那么高的文化和地位,但是他多懂一些道理,你管理起他来也会好得多,因为他的破坏性、野蛮性小了,他的文化性、道德性、纪律性增加了。这说明不管什么人都要学道,这个学道也包括要学习在典礼、仪式上奏乐和礼仪。因此,武城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它重视礼仪和音乐,这不是一件坏事。

  孔子听完子游的话就说,他之前是戏言。“戏言”在这里的意思是没有经过认真地考虑,这在《论语》里是非常罕见的一个例子,孔子有一点自我批评,自己说完话,听到弟子不同的意见,接受了弟子的意见。孔子的“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这个说法虽然我们感觉在人与人的平等上差一点,但是这句话说得很实在、很务实。另外我们说平等,主要是指一个人在公民权利上的平等、在社会地位上的平等、在应该得到的尊严上的平等,并不是指他们的知识、教养也都要相同,或者各方面的能力、分工也都相同,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孔子类似的说法非常多,他在很多地方提到“文”和“质”的关系,“文”就是指一个人表面的各种言语和行为,一直到他脸上的表情,这是表现在外边的。“质”是表现在里边的,就是他的品质、他的本质、他的整个的为人的“质量”。《论语》里有一个故事就是讨论“文”和“质”的关系,有一个叫棘子成的大夫和子贡讨论,棘子成说一个人质地好、品德好就得了,还要文干什么呢?还要形式上的、表面上的那一套礼节,包括言语的能力、表达的能力、行为举止等这些东西干什么呢?子贡就说,你这样说话太可惜了,一个人的文正好表现他的质,一个人的质也体现了他的文,文和质应该是统一起来的。

  孔子还说过,如果一个人品德很好、质地很好、为人很好、心眼儿很好,但是他不会表达,不足够文雅,没有美好的行为举止和言谈话语能力,这样是“质胜文则野”,那么这个人显得就粗野一些,就是教育程度不够。“文胜质则史”,如果一个人的举止、言谈、礼貌、形容、状态,胜过了他实际的品质,他又会说,又忽悠,又满脸的笑容,但是他没有什么真货,没有什么干货,那么这样的人“则史”。专家们解释,这个“史”是指夸饰,就是夸张的修饰,就是这个人表面上能说会道、有说有笑,但是他的真货少,这也是很遗憾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好呢?就是文质相辅、文质兼备,叫“文质彬彬”。这里“彬彬”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人的行为举止非常合适、非常适宜。“文质彬彬”这个词我们到现在还很喜欢,我们现在用这个词的时候是说,一个人温文尔雅、文绉绉的,既没有暴力倾向,也不显得盛气凌人,客客气气、谦虚谨慎,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实际上,在《论语》里最早出现的“文质彬彬”是指两方面,就是你的外表、你的行为、你的言语、你的举止、你的容貌是非常美好的,即你的“文”这方面好;另外你的忠诚、你的恭敬、你的仁爱、你的道德,这方面也是非常厚道、非常诚恳、非常值得信赖的。

  曾子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可以托六尺之孤,就是一个很小的孩子,你敢于委托给他;可以委托他百里之地,你可以把方圆一百里的一块土地交给他来管理,这样的人就是君子。可以信赖的人,给别人办事很忠诚的人,能够完成领导给他的任务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君子。所以文质彬彬本来的含义不是光说一个人文绉绉、温文尔雅,而是一个人的外表和内涵相一致,人很诚恳,也很和善,一举一动都挺合适,心口是如一的,这样的人才是君子。

  所以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指你能够做到“文”和“质”这两方面相互统一、相互配合,然后可以说你是君子了。我只看见你能说会道,颇有聪明才智,我不相信你一定是君子。我只看见你少言寡语,显得很木讷,显得很听话,我也不敢说你是君子。你得文质里外都合格,才是君子。这是孔子的君子观,是文与质、内与外、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君子观,但是也有一些其他的角度。

  在《论语》的其他地方,孔子强调的是行动,是一种实践型的君子观。他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君子做事很有效率,很快、很机灵,比说话做得好。还有一个地方说“讷于言,而敏于行”,“讷”就是说话有点结结巴巴,一个人说话上稍稍差一点,但是执行力很强、行动力很强。

  《论语》里还有一段我特别感兴趣,是说曾子生病的时候,他的朋友问他做人的道理,曾子就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意思是“我”快死了,“我”要把“我”最好的话告诉你。“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对于君子来说,最珍视三方面的道德,第一条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就是你要注意你自己的容貌,在任何时候不要急躁、暴躁或者轻视别人。慢就是轻慢,这里当轻视别人讲,就是你的容貌处处让别人不感到不安,不感到受威胁,所以不要暴慢。第二条是“正颜色,斯近信矣”,意思是你还要注意你的表情,要有一种诚恳的表情,不是轻浮的、随随便便的表情,不要说难听的话,要随时注意取得旁人的信任。第三条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要注意你说话的口气、用词是否得体,你的口气要妥当,“远鄙倍”就是在这样的口气当中,没有和别人作对的意思。“倍”,在这里当背叛的“背”,是指不是为了和别人作对,也不是鄙视别人,也不是觉得别人都傻,就你一个人机灵。所以说曾子的这个说法也是和孔子一致的,就是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和谐。

  现在我提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在一些小事上不谨慎,引起了误解,引起了别人的不信任,甚至引起了别人的反感?我们有没有这种经验和教训?欢迎大家思考。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关于君子和小人的话题,我主要讲孔子对君子的一些劝诫和忠告。君子,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当时孔子所认为的社会精英,他们有更多的学识、更多的见识,他们受到过文化、道德的良好教育,他们也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孔子对他们的要求就比较高。在《论语》里有一些非常诚恳、“恰中要害”的对君子的要求。假定你已经是君子了或者往君子的方向走了,你有更高的责任感、更高的对自己的要求、更大的影响,那么这个时候孔子会给你提一些什么样的建议,什么样的忠告呢?

  孔子在《论语》里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现在还活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是任何事你都要看得稍微远一点,跟下棋似的,得多看几步。不能只是当时有利,或者当时被欢迎,就觉得了不起了。从长远来说,你所说的话、你所做的事情会不会有不良的后果,你要考虑到。正因为你考虑得太近了,你以为将来的事是将来的事,你没有想到可能很快就会出问题。不要以为得到一点小便宜、占点好处是很普通的事情,后果可能很严重。甚至有人以小时候家里太穷了为借口,说见到别人的什么好东西就去偷去抢,难道家里穷是违法的理由吗?难道家里穷是做坏事的理由吗?所以,你要有远虑,要看到长远的后果,对自己有一个要求。

  《论语》里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就是如果你把道路上听来的东西四处传说,尽是相信一些假信息,甚至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胡说八道,你就背弃了道德,是道德所唾弃的,离成为一个真正有德之人越来越远了。比如我们常常听到对张三李四不雅的一些说法,难道马上就要相信吗?相信不相信也不要再传播,因为没有根据、没有查证,很可能是错的。孔子的这个说法对我们也很有教育意义。

  孔子又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就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是做一个厚道的人,多检讨自己,而不要随随便便地、很夸张地去责备别人,这样你也就不会播种怨仇,你就不会让别人讨厌你。这个说法,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遇事,先反省自己,不要诿过于人。

  孔子还有些话很重要,值得我们反复思索。他说“君子有三畏”,有三样东西君子是要有所敬畏的。一是“畏天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们要敬畏客观规律、敬畏人心。过去把这些说成是天命,因为它们好像是高高在上的、无法抗拒的上天的旨意,这是古时科学不发达所致。二是“畏大人”,就是要敬畏圣贤。孔子那个时代喜欢讲唐尧、虞舜、夏禹,而且孔子本人还特别敬畏周文王和周公,孔子甚至说自己有几个月没有梦见周公,他都觉得有点遗憾。他经常做梦梦见周公,这样的一些大人物、这样的一些圣贤为天下、为家国、为大众立下了规矩和法则,树立了价值观念。对于这些圣贤、大人物所留下来的法则也要有所敬畏,所以第三个敬畏就是“畏圣人之言”。当然在某种特殊情况之下,譬如在革命时期,我们夺取政权的时期,强调的是我们无所畏惧,是吧?那是专指对敌人、对困难而言。因为如果你这也畏那也畏,你就办不成大事了。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我们又要有所敬畏,如果你没有什么敬畏,那你也许就变成一个说大话的人,也许就变成一个蛮干的人。

  除了三畏,还有九思,《论语》里还写有九方面的思考和追求。第一个思是“视思明”,你看什么东西要看清楚。第二个思是“听思聪”,你听什么东西要听明白。第三个思是“色思温”,你的表情、你的脸色应该比较温和,既不是冷漠无情,也不是咄咄逼人。第四个思是“貌思恭”,你的形体、你的样子,应该是恭恭敬敬尊重他人。第五个思是“言思忠”,你说话应该说得很诚恳,是衷心为别人好。第八个思是“忿思难”,你感到愤慨的时候,想一想这件事本身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先不要动不动就拍桌子打板凳地愤慨。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你的愤慨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你要考虑一下。尤其是最后第九个思,“见得思义”,你要能得到某些好处,你有所获得,你能占点便宜了,这个时候你要考虑符不符合原则,如果不符合,那么就绝对不接受所得,坚决谢绝。比如别人给你送礼,绝不能随便接受。

  孔子说:“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九思”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在调查研究、处理各种问题上的一种认真的态度,别马虎。“视思明”,你说你看见了,你看清楚了吗?这人的长相,你看清楚了吗?你随便做证说就是他干的,你有把握吗?“听思聪”,你听见一句话,你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对,但是如果是你听错了呢?有没有这种可能?“言思忠”,你说的话是不是真诚的、可靠的?你自己说的这句话,你对得起你自己的良心吗?你对得起别人对你的信任吗?“见得思义”,你能获得某些东西,但是它符不符合大的原则,符不符合大义?如果你获得的那些东西并不符合大原则,是由于你拉关系所得到的,是由于别人有求于你而向你行贿所得到的,那你怎么能接受?这九个方面是否都能够想到,包括表面的“貌思恭”,孔子、孟子都非常重视这个,就是你脸上的表情,你应该自己有所讲究,不能够马虎,不能够满不在乎,不能够嬉皮笑脸,也不能够装腔作势。所以如果真正能够像儒家所说的这几方面都做到,你就快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了。

  《论语》里面还说“君子有三戒”,孔子说得也挺好玩。他说少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你刚进入青春期,你血气未定,你生理上还没成熟,这个时候不要被男女之事搞得头昏脑涨,所以要戒色。壮时,就是到了壮年,孔武有力,要戒斗。这个时候血气方刚,容易和别人争斗,容易动不动就和别人变成对立面,这个也要慎重,要有所警戒。但是不是说就不斗争了,我想孔子也不是这个意思,孔子的一生当中也和许多坏人、坏事、坏的思想、坏的观点有所斗争,他说要戒是说你要谨慎。人老了以后身体开始走向衰老、衰弱,这时候他说得特别有意思,“戒之在得”,就是因为你人老了,受到尊敬,这个人向你致敬,那个人给你送礼,所以越是在人老了以后,越要想一想自己所得到的东西、所接受的东西符不符合自己真实的情况。老了不能贪心,什么都想要,好事都到自己这儿,各种利益都到自己这儿,那样的话就是老而无德,越老你就越让人看不起。所以孔子说,你少年时代要戒色,壮年时代要戒斗,老年时代要戒得,当然只是说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也不是绝对的。

  另外他还有一个说法很有趣,他说“侍于君子有三愆”,就是你跟君子在一块儿,有三方面的错误要注意。一是“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你说话的条件还不成熟,没有达到火候,不到火候你就对君子说这话说那话,这是一种急躁的表现。二是“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如果到了火候,你该向君子讲一些话,提一些忠告,但是你不说,你这是藏着掖着,你不爽快、不诚实,这叫“谓之隐”。三是“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你跟君子交换意见的时候,你不注意君子的表情,不注意君子的相貌,这个时候你只知道一味地发挥自己的话语,这样的人叫没眼力见儿,“瞽”就是盲人,那你就成了盲人了。不该说的时候你说了,你这是急躁;该说的时候不说,你这是藏着掖着;说的时候你不注意对方的反应,你这是盲目。这些说法是指说话要讲究方法和时机,非常有道理。当然,现在来看也有说得不足的地方,就是说要坚持原则,不要考虑个人的得失。

  其实在《论语》的其他部分也有这方面的说法,孔子讲得还是很全面的。但是孔子说的这些东西也有很多经验之谈,至少是值得我们参考的。我想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自己在说话的时候,有没有该说的时候没说,不该说的时候说了,而且说的时候没有眼力见儿,有些话本来可以说得让人容易接受一些,结果说得使别人讨厌?有没有这种情形?让我们考虑考虑。 王蒙讲孔孟老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