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
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革命政府是军阀混战过程中的产物,因而,各个军阀名义上虽归附蒋介石,但内部矛盾重重,战乱不断。1930年5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之间在河南、安徽、湖北、湖南一带爆发了一埸国民党内规模最大的战争,双方所投兵力超过百万,历经7个月,士兵伤亡3 0万,平民百姓无数。因主战埸在中原,史称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初期,双方互有胜负,相持不下,因而雄踞东北、拥有雄兵数十万的张学良的地位即显得举足轻重。张学良无论倒向任何一方,战争形势就会立即改观。于是,双方都不遗余力地争取他,张学良的官邸真可谓说客如云,热闹非凡。
蒋介石采用张群的“以军事解决西北,以政治解决东南,以外交解决东北”的策略,以分化瓦解手段兵不血刃而定武汉,李宗仁被逐出湖南。对东北的张学良蒋则百般拉拢,不仅许以陆海空副总司令的要职,还派得力助手张群携委任状亲赴奉天,向少帅表示诚意,其目的要其出兵助蒋。冯玉祥和阎锡山也向张学良许以陆海空副司令的空职,希望少帅能率兵出关攻打蒋介石,至少说保持中立,静观中原鹿死谁手。
张学良陷于矛盾境地,因而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一方面,他不想看到中国出现这样令亲者痛、列强笑的混战局面,希望早日结束这埸战争;另一方面,他一时也无法决定该去帮哪一方。对蒋介石他并不完全相信,害怕有朝一日他会算计到他头上,剥夺他在东北的最高权力;对阎、冯,他也没有好感,因为冯玉祥多年来一直是他父亲的对头,从心理上他无法消除这个隔阂。
张学良持观望态度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和苏联因中东路问题爆发了一埸冲突,他满以为苏联软弱可欺,没想到一交锋他便损兵折将,迫使他不得不和苏方停战和谈。若此时率兵出关,万一苏联红军乘虚而入,他将陷于被动挨打的两难境地。还有更可怕的日本关东军,一直虎视眈眈地在身边寻衅闹事。再说东北经济刚刚振兴,他一心希望能抓紧时机休养生息,此时若贸然入关,极有可能因小失大,丧失他们父子十余年来辛苦创下的基业。
然而,观望也非久计。张学良深知,目前的中国,列强环伺,加之军阀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若继续内争下去,必遭瓜分厄运。尤其是日本,若趁机入侵,中国将以何拒之?因而中原大战刚一开始,张学良就致电警告蒋介石和阎锡山,劝告双方应以民族大业为重,珍惜统一,罢兵息争,共御列强。战争爆发后,他又多方斟旋,希望息事宁人。眼见双方越打越烈,百姓蒙难,经济崩溃,张学良认为不能坐视不管,置中华民族之大义于不顾。
最终影响张学良出关参战的两个重要人物是少帅的私人顾问端纳和英公使蓝浦森。端纳认为,阎、冯是旧军阀,思想保守,不能成大业,北京联合政府为一盘散沙,合作必不久长,即使战胜蒋介石,不久定会再起纷争。蒋介石相应开明一些,若助其成功,可以劝其实行开明政治,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富强之路。蓝浦森告诉他说,南京政府绝对不是个好政府,然而总比没有政府强。这些意见和张学良心中的想法暗合,加之张群多方努力,张学良决定出兵助蒋。
10月9日,张学良在沈阳宣誓就任国民革命军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后在北平设立副司令行署,主持华北军政。同时命于学忠等率东北军10万余众入关,名为调停,实则助蒋。阎、冯等见此情况,便于10月10日致电张学良,宣布停战。至此,历时7个月的中原大战,以张学良派兵入关后不战而屈冯、阎之兵而告终。张学良也因此而成为国民政府内位于蒋介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方面大员。
当然,获利最大的是蒋介石。张学良的行动不仅使他消除了冯、阎两个心腹大患,而且使东北数十万军队及华北大大小小的实力派完全臣服于他,使他得以腾出手来全力以赴地进攻井岗山等地的工农红军。
蒋介石为此非常感谢张学良,不仅介绍他加入加入国民党,而且在邀他去南京时搞了许多华而不实的形式欢迎他,如为他鸣礼炮、贴标语,请他阅兵、主持军政会议,摄影时与他并列站于前排中心位置等,使张学良感受他的知遇之恩。而在心底,蒋介石却从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认为他不过是阔少爷一个,单纯可欺,重浮名而薄实际,更重要的是过于实诚,一旦跟他下水,定会胆肝相照,诚心实意,而不象其他军阀那样里外各是一套。后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他只处死杨虎城,而独对张学良留一条生路,多少也有点感恩因素,因为他欠张学良的实在太多。
中原大战后张学良完全依附于蒋介石。在他看来,中国只有蒋介石才能担当统一中国的重任,才能实行开明政治,才能外御列强、内救百姓,从此走上他所希望的强盛之路。但他却不了解蒋的为人和对权力的醉心,从而盲目地对蒋介石一步一趋,对他的对日不抵抗政策也不折不扣地执行,最终导致东三省的沦陷,使日寇的铁蹄毫不费力地踏进华北。 风流少帅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