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漾舟掬澜

隔辈亲

漾舟掬澜 何其山 著 2576 2021-04-06 07:18

  隔辈亲

  孙子泽泽五岁半了,正上幼儿园大班。身高一米一八,再长两厘米,上公交车就该打票了。岁月飞逝,怎么觉着才一眨眼的工夫,三年幼儿园生活将要过完了,顶多再有一个多月就“毕业”,该上学前班了。

  五年多来,我们父子两代共同抚养泽泽成长,在教育方式上虽不尽相同,但没有太多的摩擦。目睹孙孙一天天长大,心里头充满了快意和成就感。他让我和老伴饱享了爱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为我们家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当然也有那么多甜酸苦辣的成长趣事值得我们在茶余饭后去品咂和回味。

  首先要感谢省委幼儿园的老师在孙子启蒙阶段保护了他好奇、好问的天性。记得那是刚入园不久,老师说:“每个小朋友吃饭前必须先洗手。”泽泽问:“为什么?”老师说:“手上有细菌,吃了会生病。”他伸开小手看了看说:“我怎么看不见呢?”老师说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他又说:“老师,能让我用显微镜看看吗?”老师果然带他去实验室看了,他回来对其他小朋友说:“老师说的是真的。细菌各种各样,有条形的、圆形的,还有齿轮形的。”从此以后,他是饭前便后必定洗手了。

  泽泽有很强的记忆力,你只要把唐诗宋词中的一首念一遍,他就会把诗中自己不懂的内容一一问你是什么意思,无须你一句一句领念,你解释完他提的问题,他也就背会了。上幼儿园前就能背几十首古今诗词。有一次,儿子、儿媳建议我教他背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我说那有点太为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了。全家人都鼓动我试试,没想到他还真的很有兴趣,每天十几句,他会问那么多的“什么意思?”半个月下来,他居然能一字不差地把这首长达百句的名诗背了下来,让我好生吃惊。现在的孩子当真是不能小觑啊!

  他能绘声绘色讲“草船借箭”“空城计”“木马计”等故事,还会有板有眼地学唱京剧片段,什么《红灯记》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临行喝妈一碗酒”,《沙家浜》“智斗”“军民鱼水情”里的各种人物的对唱,《智取威虎山》里大段大段的唱腔。他还会说数来宝《奇袭白虎团》,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大中国》等多首歌曲。小家伙从不怯场,还蛮有表演天赋的。

  暑假里,他父母要他学滑旱冰,报名的几十个孩子中他年龄最小。起初他不大乐意学,特别是穿上旱冰鞋总是摔跟头,他哭着想放弃不学了。妈妈说:“你不学是害怕摔跤吧?摔倒了爬起来,再滑,我就不信有学不会的。你忘了有首诗是:困难像弹簧,有弱也有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志气战胜它。你是一个男子汉,干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泽泽似乎听懂了,止住哭,抹抹泪,又返回训练场。我们看着他在两个小时的训练中,一个跟头接一个跟头摔,他都顽强地爬起来,一声也不哭。他爸爸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个晚上至少摔了五六十个跟头,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心疼得奶奶直落泪,他愣是没哭一声。一连半个多月,一天假没请,直至学会了才作罢。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毅力,让我这当爷爷的真是既惊奇又欣慰。

  小家伙还个性极强。他三老姑给他买了一套乐高积木,上边明明标着适合8至12岁儿童玩,他非要照着图纸自己组拼一艘轮船。起初我们断定他肯定不会成功,拼不出时一定会让大人帮忙。孰料他照着图纸拼了拆,拆了拼,硬是不求人。几次都不成功,他气得用拳头将半成品捣散,接着放声大哭。我们要帮他,可他断然拒绝。哭完了又接着拼,足足鼓捣了大半个晚上,直至后半夜组装成功了,才肯去睡觉。如今,他能独立组装乐高60098、42038、42036、42043等大型雪地工程车、梅赛德斯奔驰AROCS3245卡车、捷克式火车、军用吉普车、摩托赛车、豪华客轮等,有的说明上标明适合11至16岁少年儿童玩,有时组装一台就要用六七个小时,有144个步骤,要将数百上千个小零件全部照图纸组装完毕,有的光说明书就多达483页,他从不说一个难字。那种不放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劲儿,还表现在学国际象棋和学游泳等其他方面,有时候真的让我这当爷爷的都自叹弗如。

  他妈给他报了个图画班,他画的图画常常与众不同,每次还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构思和创意,深得老师喜爱。前不久,他竟然要自己画本小人书,并起名为《小火车遇险记》,共由十几页画面组成,全部是他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还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文字全由他说,请爷爷代笔写。书成后,他妈妈给他上了网,得到网友一致的赞扬。小家伙还稚气十足地问我:“爷爷,能不能送到出版社出版?”我说:“你要好好学画画儿,要等你画得达到出版水平后才能出版。”如今,他自己画的小人书有好几本。

  泽泽很爱学习,特别是有一套特殊的记字法,至少会认几百个字。我们并没有刻意地教他识字,直到见他把几本儿童书上的文字几乎一字不差地都念下来了,我们在惊诧之余才开始有意识地考他。上街时随机问他路牌和广告牌上的字,他八九不离十都能认下来。

  泽泽也会变着样儿地淘气,墙上画汽车,床单上涂油彩,沙发上蹦极……而且还是吃软不吃硬。包括他的父母亲,用道理说通怎么都行,硬戗效果都不好。我这当爷爷的,无形中就溺爱有加了。所以他在我面前敢放肆,知道我既不会骂他,更不会打他。有时做下错事,他还会叮嘱我别告诉他爸妈。我只好答应替他“保密”,实际就是“包庇”他了。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隔辈人在育子上的短板和软肋所在吧。所以我赞成孙子在上小学后,最好还是跟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若跟着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真的会一宠二惯三溺爱。诚然,隔辈亲乃人之常情,但毕竟对孩子健康成长弊大于利。为了孩子,我们有时不想割舍也得割舍。这,可能也就是老一代浓浓舐犊之情中的情愫之一吧。 漾舟掬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