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蒋子龙文集.8,乔厂长上任记

§一〇

  晚上下班后,一个局长、一个厂长匆匆吃了点饭,就赶到铁健的家里,准备趁他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堵住他。

  铁健住的是市里上等的住宅区。推门进去,一拉溜三间大屋子。但是屋里的情景却把局长和厂长惊住了。中间的屋里生着个大炉子,铁健的老伴围着大锅煮面条,有几个农村打扮的男人给她当下手,有的拿笊篱,有的端瓷盆,在她的周围团团转。有的称她大姨,有的叫她大娘,有的喊她嫂子。西屋像乡下客店一样搭着通铺,铺上摆个小桌,桌上放着一盆黑乎乎的炸酱。六七条农村来的汉子,有的蹲在炕上,有的站在地上,一人手里端着一个大海碗,狼吞虎咽地吃着炸酱面。他们都是和铁健多少沾点亲、带点故的。他们都想通过铁健这个门路,给自己的社办工厂搞点材料和设备,给大队搞点拖拉机、化肥之类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家乡出了铁健这么个大人物,实在是四邻八舍的造化。市经委主任掌握着全市的经济大权,所有工厂都归他管,只要他一点头,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可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见不到铁健。只有极个别的关系非常靠近、铁健实在无法推托的人,才给解决一点问题。但所有来投奔铁健的人,却保证可以吃上一顿热面条,找不到旅店还可以在这儿住上一两天。这些老乡亲们当然也不会客气,他们觉得铁健一个月挣二百多块,有的是钱,吃几顿面条也吃不穷他。对铁健来说,这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也只能管得起这种很简单的炸酱面,还给提供一间大房子,有时人太多了就在地板上铺块塑料布,照样可以睡人,老乡亲们好坏都能凑合。来的人当中有些纯粹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亲戚,甚至是和铁健的家乡隔着公社、隔着县的农民,到城里来买东西或者做小买卖,也打着“老乡亲”的旗号,到铁健家住一宿,吃顿面条,又省住店钱,又省饭钱。反正铁健的老伴儿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亲戚和老乡。

  东屋里坐着几位市里人。他们过去是经委或经委下属单位的干部,要求铁健给落实政策、解决工作和房子问题,也是苦于见不到铁健,不得不在他家里硬等。

  虽然霍大道、乔光朴的身份以及要找铁健的目的和这东、西屋的人都不同,但铁大嫂已经忙得头昏脑涨,随随便便和霍大道打个招呼,就不再答理他们了。她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妇女,心地善良,在她眼里,凡是找到家里来的人都是想走后门。打着为公家的旗号,打着落实国家政策的旗号,其实是想为自己、为自己的单位捞点好处。她可怜这些人,认为这些人也是没有办法,由于社会风气还没有根本改变,想办点事不找个门路是不行的。她又讨厌这些人,正是这些人,逼得她丈夫天天不敢回家,害得她这个领导干部的夫人成了个开店的老婆子,每天一扒开眼皮,就接来送往,手脚不停。

  霍大道看出铁大嫂已经不认识他了,就走近了说:“大嫂,你不认识我了?”

  铁大嫂各种奉承话听得多了,别说叫大嫂,叫奶奶的都有,求人办事谁还不会嘴甜点儿。就眼皮也不撩地说:“我老眼昏花,认不出来了。”

  霍大道只好自报名姓:“我是机电局的老霍,霍大道。”

  铁大嫂透过面汤锅里冒出的腾腾蒸汽,仔细打量了一下霍大道,用围裙擦擦手,热情地迎上来:“哟,是你老霍呀,怎不早说,你看我这个眼,愣没认出来,老啦!”

  霍大道把乔光朴介绍给她,然后说:“工作上有点急事,要找铁健同志,找了他一天也没有找到。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他不回来,一个月也不准回来一两次。他回家就跟火车进站似的,停停脚,拉个笛就又走了,你拉不住他。”铁大嫂嗓门非常大,似乎是有意让三个屋的人都能听到。

  “你们大伙看看,一个是霍局长,一个是乔厂长,都是全市最大的局,最大的厂,要研究工作都找不到老铁,叫我可到哪里去找他?”

  不知道她这是什么意思?宣扬连局长都找不到她丈夫,是为她丈夫官高位重,平常人不容易见到他而自豪呢,还是想借机告诉那些人趁早别再等了,等到什么时候也见不到他,死了这份心吧。

  铁大嫂很客气地给霍、乔二人让座:“你们吃饭了吗?吃碗面条吧。”

  “我们吃过了。”霍大道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西屋一个农村干部模样的人,亲热地带着明显讨好的笑容走近乔光朴,自己手里夹着自卷的喇叭筒烟,却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大前门”,递给乔光朴:“你老就是乔厂长?吸烟。”

  乔光朴赶紧推辞:“我不会吸烟。”

  “去年你们厂把我们公社的临时工都给辞退了,今年你们还招人不招人?”

  “不招人。”

  “你们厂需要布轮吗?你们有什么任务要叫我们公社的厂子给协作加工的吗?……”

  乔光朴心想,那些被辞退的人在家里肯定把他的三辈祖奶奶都骂了,可是现在还这么赔着笑脸求他,乔光朴说不清心里是一股什么滋味。他赶紧示意霍大道快走,快点离开这儿。

  霍大道只好告辞,铁大嫂跟在后边送他们出来。出了门,大嫂朝他俩摆摆手,领他们向左拐,又进了一间房子。这里安静、优雅,屋里的陈设带着一种西方色彩。几个穿着俏丽的姑娘,嗑着瓜子,守着一台飞利浦录音机,正欣赏着外国歌曲。她们对生人闯进这间屋子非常反感。铁健的女儿铁冰瞪了她母亲一眼。但一下子认出后边跟着的是霍大道,她不得不站起来打个招呼。咋咋呼呼的铁大嫂,在她的宝贝女儿面前变得像个老奶妈,低声慢语地说:“他们有急事要找你爸,你给领着去吧。”

  “嗬,霍叔叔,连你们见他都这么费事?”铁冰撇撇嘴笑了,“好吧,今天晚上市委小礼堂放内部电影,是日本片,我爸准会去。我领你们到那儿去找。”

  霍大道和乔光朴互相看看,一个是急促地掀动了几下灰白的眉毛,一个是脸颊上的肌肉跳动了几下,但都没有说话。

  铁冰的伙伴们告辞了。铁大嫂把一罐炸辣酱和炖好的排骨放到篮子里,叫女儿带给铁健。铁健一天三顿吃食堂,她心疼老头子的清苦,每隔几天就叫女儿给送一趟菜。

  铁冰一边换衣服,一边对着乔光朴问:“您就是乔瑛的爸爸?”

  “对,你认识她?”

  “她是我高中的同学,听说她有个姓童的干妈,是留学生,帮她一块复习功课才考上了大学。”

  “你呐?”

  “我没考上,今年再考。”

  霍大道不知道这个现代派的小姐还会扔出什么话,就赶紧把话题岔开,说:“你这屋里洋玩意儿不少啊!”

  “都是人家送的,这个录音机就是外贸局的冀叔叔送的,外国人送给了他,他有好几个,就把这个转送给我了。外国货就是比我们国产的好。”

  这句话使乔光朴心里的血腾地撞到了脑顶。他看着这满屋子的洋玩意儿,进口电视机,进口落地灯,还有桌上摆着的那一堆外国造的小玩意儿,而且冀申居然把礼物送到经委主任女儿的手里,他忽然感慨万端。几十年前,他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就跟着老师上街游行,呼口号:“抵制日货!”“爱国多买中国货!”可是五十年过去了,我们的革命成功了,日货不仅没有被抵制住,反而打进我们国家一些高级干部的家庭里来了。连日本电影都成了某些领导和他们的子女热衷观赏的参考片,这不是一种讽刺吗?是对我们这个民族,对我们这场革命的讽刺!

  他突然一转身,没头没脑地对霍大道说:“看来,光靠喊口号抵制外国货是不行的,老百姓是谁的货好就买谁的,我们得拿出呱呱叫的产品和外国人竞争!口号打不败外国货,革命也代替不了外国货,只有用货比货,用好货打败劣货。”

  对乔光朴这段突如其来的议论,霍大道一下子就听懂了。国家正处在一场大改革的前夕,不改是不行的了,非改不可。这些天他总在琢磨,想提出这样四句话:国家要抓体制,行业要抓竞争,企业要抓经营,干部要抓决策。不能光等,要先从自己的局搞起来,早搞这盘棋就早一点活起来,再拖就要拖死了,就要垮了!

  铁冰穿戴完毕,说:“我们走吧。” 蒋子龙文集.8,乔厂长上任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