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美国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宣称,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法国前内政部长米歇尔·波尼亚托夫斯基在更早一些的时候也指出:信息遥控时代的来临,使人们突然跨入“昨天还被当作科学幻想的世界”,给科学技术的社会带来巨大变革。比如:人的记忆力的延长和扩大,各类信息系统的进步和完善,各种权力模式可能发生的变化等。其意义可与人类发明文字以后所造成的变化相提并论。
我当时把这些高论只作为一个新概念接受下来,并未认真思索这些话的份量。甚至觉得发达世界进入一个什么新时代,往往和我们关系不大。发达的资本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美国进入信息社会是从1956年开始的,正是美国经济繁荣、生产力旺盛、工业大幅度增长的鼎盛时期。信息社会应该更胜于工业社会。我们似乎尚未进入工业社会,距离奈斯比特和波尼亚托夫斯基所描述的信息社会还相当遥远……
想不到仅仅十来年的光景,信息社会果然超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使世界变成了一个“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我们一夜之间也变成了信息轰炸的目标。“信息时代就如天外飞来的社会”!中国的有钱人大部分是抓住了这个从“天外飞来”的机会,得风气之先,信息灵,而信息就是财富。起步快,动手早,接受了信息社会的挑战,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目标,使之与信息时代的新经济学相适应,于是成功了。想想当前中国成功的企业和个人,哪一个不是适应了信息革命、得益于信息社会呢?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一场信息革命。其实信息革命使每个国家都不得不重新考虑国家和世界的目标,并作出相应地调整。
那么信息社会是不是就妙不可言,百利而无一害呢?何况我们只能算刚刚进入信息社会。经济信息领域我不熟悉,不敢妄言。看看我们成天被泡在一种什么样的世界信息中吧:好莱坞影星举行第八次豪华婚礼、五岁魔童连杀七人、人咬狗被判刑、岳母帮助大女婿强奸小女儿、小偷洗劫特快列车、耗子给猫发工资、女影迷高挺胸部让影星在上面签名、洛琳娜快刀阉夫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对于国际政治信息常常以偏概全,对于有价值的社会信息挂一漏万,惟独钟情于反映当今社会病态的、疯狂的奇闻怪事:凶杀、抢劫、奸淫、欺骗、吸毒、偷盗等等,这些也是新闻,也应该反映。问题是只有这些可供消遣的东西,大报小报,你抄我转,只有刺激,没有信息。我以前订了四种文摘报,今年退掉三种,因为大同小异,惹人厌烦,缺少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甚至是无信息或信息污染。莫非信息社会到了中国也变味儿?
文坛也如此,过去的一年是信息年,而不是创作年。打官司、买文稿、炒股票、办公司,文人们忙着制造信息,而不是创作作品。炒新闻、争当热点人物,有新闻性,无文学性,寂寞文坛变成了信息文坛。信息淹没了思想。
有人盲目相信“信息就是财富”,上了当,赔了钱,甚至被拖上法庭,给一些骗子帮了忙,事例不胜枚举。
大多数中国人还不适应信息轰炸。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变成财富,即使是一则有价值的信息对有的人来说可以变成财富,提供一个成功的机会,对有的人来说,就可能是陷阱,是灾难。
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创造信息和分配信息——发达国家大量生产信息就像大量生产汽车一样。我们还停留在被动的接受信息的阶段,且没有能力选择或拒绝,一窝蜂,只见风就是雨,一会儿房地产热,一会儿钢材大涨价。一会儿学欧,一会儿效美,信息很轻易地领导社会风尚,指引消费潮流。现代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信息的统治。
但是,西方国家常常把他们落后的、报废的、虚假的信息产品抛售给我们,使我们变成他们的信息垃圾场。所以人们抱怨报纸上尽是假的,一边抱怨,一边还得看报,还得相信。
虚假的信息也提供了一种信息。再想重新封闭自己是困难的,想逃避或拒绝信息社会更是徒劳的。惟一的出路是放弃执迷过去,直面未来,了解这个新的信息社会和它所带来的变化。
1994年5月 当今骂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