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当今骂坛

老树成神

当今骂坛 蒋子龙 1550 2021-04-06 06:21

  近读《森林与人类》1995年第4期上,谢广森先生的文章《森林又一忧》,心里重又鼓胀起绿色的忧虑。黄山尖和莲花村两个地方森林失火,林业局的机关人员闻讯从远处赶来,整日整夜地在山上救火,而当地的村民们却打麻将、甩扑克,悠闲自在地仿佛是从电视里看救火的场面。烧的是他们的山,毁的是他们的林,他们是怎么了?

  他们身上缺了点什么?缺鼓动,缺奖金,缺制度,缺惩罚……也许都缺,但主要缺少绿色意识,缺少文化。关于森林对人类的重要性,林业局的人说破嘴皮子了,电视里、报纸上说得够多的了,如果火离自己很远可以装傻充愣,可大火就在眼皮底下烧,竟无动于衷。他们身上又多了点什么?冷漠,自私,无知?

  如果说因缺乏绿色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已经讲得太多,让缺乏绿色意识的人反而“处变不惊”了。那我就讲讲我们这个民族的“绿色传统”。

  在中国民俗文化里,自古就有敬树的传统,视树为一种“风水”。农村里凡门前或院里有大树的人家,绝不会是贫困户,哪个村里有一棵或几棵大树,被认为是全村人的福气。古代的陵墓和现在的烈士陵园,哪个没有树的。北京城历来被认为有一股“帝王气”,随处可见的参天古树就是一种重要标志。如若不信,到故宫后的御花园、北海、景山、天坛、地坛等公园里走一走,自然就会感受到那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台湾屏东县至今还保留着拜树的风俗,把全县79株百年以上的老树作了登记,安上神称,按时祭拜。如,一株老茄苳树被封为“茄苳王公”,在树干上围一圈红布,上写“茄苳王公福德正申”,下设一神像,经常烧香,供果。还有的老树被封为“梓童帝君”、“神木坛”、“榕树公”……每一棵老树都有一段传说,一个故事,有的具弄璋的能力,有的曾吓跑土匪救过村民,还有的能解疑难杂症——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封建迷信,以我看这种敬树的迷信比烧树的不迷信要好。

  我并非提倡老树迷信,我尊敬这种爱树的虔诚。海南岛农垦局把几株橡胶母树,封为开发海南的功臣加以保护。后人把欧阳修种的柳树称为“欧阳柳”,西湖人把苏东坡植树的长堤称为“苏堤春晓”,还有文天祥的“寓志植扬”,孙中山种酸豆树以示兴国……

  老树成神,护国护民。人们敬树、拜树,其实敬拜的是大自然。

  现代科学技术愈发达,愈感到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和神秘,愈提倡保护大自然,几乎没有人再空喊“战胜大自然”的口号了。

  现代中医学也得出结论:柳树对人的肾脏有好处,杨树养肺,松树护肝,苹果树保心脏……这总不能算迷信吧?

  再回到我们的传统上去,古人有“不树者,无椁”的规定。不种树的人,死后不许进棺材——在古代这等于是不得好死。“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却下令百姓种树:“每三丈而树”,“树以青松”。被后人误解较多,名声不太好的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鼓励百姓两岸种柳,种活一棵奖细绢一匹。元世祖忽必烈诏书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等等,等等,“柳暗花明”才能“又一村”。

  可见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并不缺少绿色。陕西黄陵县轩辕庙里有一株古柏,乃轩辕黄帝所栽,至今已四千余年。它就是活的绿色历史,每一株古树都是一部绿色的历史,既见证于过去,又瞩目于未来。

  但,如果没有绿色,没有森林,人类还会有未来吗?

  1995年11月 当今骂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