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蒋子龙散文集:红豆树下

石头如何开花

  如果我说有个地方没有小偷,许多年来未发生过一起治安事件,在这个家家户户都装着防盗门的世界上,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然而却是千真万确,这个地方叫冷洞村。千万不要把它与童话中的世界挂钩。离它不远是顶坛村,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勘察考核后,评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

  在黔西南的喀斯特峰林地貌中,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各式各样的像冷洞、顶坛这样的自然村落。其自然环境大同小异,“前面是大山,后面是大山,左面是大山,右面依旧是大山,除了山还是山。”天无绝人之路,幸好山与山之间还有个垭口,成了进出村子的“咽喉要道”。

  就是在这样大背景下,我结识了戴时昌先生,并由衷地对他起了敬意。他在这大山里教过书,当过村长、乡长、乡党委书记,有感于“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打开电视或翻开图书,只要出现乡村干部,十有八九是恶棍,或鱼肉百姓,或欺男霸女,或是酒囊饭袋……”于是他自己动笔将故事还原现场,写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让石头开花的人》。

  这本书我打开后就没有放下,直至读完。从中获得了不少知识,第一次生动地理解了“石漠化”这个地理名词。光秃秃的石头无边无际地覆盖了漫山遍野,看上去要比沙漠化更为恐怖和难以治理。在石漠化的大山里种庄稼,从来是论棵不论亩,一个石窝窝里大概也就有一碗泥土,只可种一株苞谷。满山的乱石中能种庄稼的也不过就那么几碗土,春天的时候似乎种了一大片山坡,闹好了到秋天也就收获一背篓庄稼。但当地人就这么凑合着不知过了多少辈子,哪一代实在凑合不下去了,就迁出去找个能继续凑合的地方落脚,1974年仅一个则戎乡就迁走了100多户。至前几年,“在中国南方8个省中,石漠化地区有451个县市,2.2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自上个世纪的90年代起,冷洞、顶坛及周围乡村的干部,带领村民在这片“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大山里,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生存的越来越好,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让石头开花。现代信息社会使农民的视野打开了,知识面增大了,脑子活泛了,同样还是那些大山,还是那些石窝窝,乃至还有那些不能种庄稼的石头缝、石旮旯,冷洞村经过反复的求教和实践,渐渐选中了金银花,如今已经种植了14万株。这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抗旱性强,种植三年后成株,每株寿命30年以上,一株能蔓延20平方米左右,14万株差不多就让冷洞村的大部分山坡都绿了,“绿得让山养眼,让水兴奋,让人精神”。

  最重要的是水土不再流失,山上的土也似乎越来越多。到春天山野一片花海,可不真是“石头开花”了!金银花蕾可制茶,干花及茎与叶可入药,通身是宝,全村年产120多万斤,有些种植大户年收入可达6万多元,这可是冷洞人几辈子没有见过的大钱。那些前些年迁走的人家,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有了榜样,思路一打开,整个黔西南山区都开始变化,各村镇根据自己的自然条件什么适合就种什么,总之是要让石头开花,重建生态环境,又不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高海拔的岩溶山区,种草养畜;低海拔的顶坛村,种植花椒,岩石白天大量吸收热量,晚上散发出来,花椒长得奇好。这个“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人均收入竟破天荒地达到4000元,以生物手段治理石漠化达92%,几年后被中国经济协会评为“中国花椒之乡”。

  还有些村种的是石斛、黄心射干、猫豆、去籽刺梨、苦丁茶……这才是“穷也石旮旯,富也石旮旯;在这石旮旯,还会开什么花?” 蒋子龙散文集:红豆树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