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王英琦
英琦老弟,好!
祝贺乔迁之喜!我深知搬家装修房子这类活有多么“万恶”,我不幸地也有几回这种累死人不偿命的沉痛体验。你真了不起,独个儿把这些活都包了,妇女是最好的“男子汉”——此话对你不谬。
你的文字曾给我以强烈冲击。决不同于当今那班附庸风雅故作才子才女状的文人,一扫散文界虚假雕琢搔首弄姿的侈靡文风。其对散文的独特探索与感悟,对文学的生命投入情感投入,使你的散文卓然形成了自家的风格,绝不混淆于其他人。尚未仔细研究你的风格你的力量到底是什么,看了孙郁写你的文章,已经无法再写你了,他读你更多更深。我很赞赏他这篇东西的基本观点:“她不是一个唯美主义者,至少不是一个伪道学的庸气十足的文人。她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女人式的习惯于花草鸟虫的吟咏,甚至看不到缠绵的爱语。她是一个孤独的、富于拓展意识和心灵拷问的女人……不附会于正统传说,不走轻浮的人生之路,这在她是十分显著的特点。艺术不是欺骗,不是书斋中的自愉,而是真实的剖露,痛心的拷问,无情的剥脱。王英琦自觉或不自觉地呼应了鲁迅以来的文化传统……”
最近,连看了你两篇散文,一篇是一九九二年第五期《当代》上的《远郊无童话》;一篇是今年第三期《人民文学》上的《大师的弱点》。《远郊无童话》写得凝重率真,激情于内发乎其外,捎带着你故有的我认为是很可贵的忧患和偏激,表现出一种感人的文化良知和批判勇气。在这一点上,我与你的文学审美观是并无二致的。任何理想主义,任何新潮作家,倘离开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热情,背离了人民性和人类性这一浩大走向,都只能是无聊低下标新立异而又毫无价值取向的东西。
《大师的弱点》则写得磅礴深宏,文气沛然,明显的是一个女才子在为另一个女俊杰抱不平,声色俱厉地讨伐了坑害一代“天才女雕塑家”的大师的弱点。其实,没有这些弱点,大师也未必成得了大师了——我的话对吗?
据说散文现在“热”起来了,阁下似也开始“炙手可热”起来——警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大师”,注意弱点哟!
祝夏安!
蒋子龙
1993年6月15日 蒋子龙文集.13,评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