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奖词
1
《当代》问世的时候,我曾赞赏这个刊名起得好。“最重要的是今天”。没有当代,就没有未来;当代是一切希望的根基。我喜爱当代,看重当代。以“当代”命名的文学奖分量太重了!它使我不能不躬身反问:你真实地描绘了当代吗?你的创作有没有愧对当代。
一切奖励都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证明将来。但是它像一项新的纪录一样,把文学创作的水准又标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想到今后的创作将不得不以这个高度为起点向新的高峰前进,不能不感到压力沉重、责任繁难。
然而又别无他路可寻,逃避这压力就只有滑坡,文学的全部滋味都在这不断的开拓之中。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度的,但生活的力量无穷,当攀登文学的峰峦感到筋疲力尽时,可以借助生活的力量。要面对当代,不要蔑视现实,也不要看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就装模作样地把脸扭过去。
中国人的传统精神——现实越严峻,越是勇敢地进行挑战。我们活在当代,食当代人间的烟火,要建设当代。想象是真实的姐妹,没有足够的幻想就不能建设今天,幻想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我接过“《当代》文学奖”的奖章,仿佛接过了一份新的考卷,上面分明写着:应该怎样表达当代的精神、当代人的希望,怎样反映当代整个社会的风貌。
1982年5月11日
2
人应该懂得什么时候开口,更应该懂得什么时候闭口。获奖后就应该闭口,而不是开口。记者真是把我逼到了墙角,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让我开口。
获奖是好事,可对获奖者来说,今后的日子会更难过,而不是更好过。特别是今年,我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及《拜年》,同时获得了全国中、短篇小说的双奖,比别人更添几分紧张。
荣誉是空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纸奖状可以成为路障,也可以成为继续攀登的阶梯。创作劳动总有曲折迂回,有时“疑无路”,有时“又一村”。智者应该不断寻求这“又一村”的境界。
作品不中奖,人们多看到它的长处;作品获奖,人们理所当然会议论它的短处。获奖的妙处就在于“热闹中着一冷眼”,增添许多真意味,冷静地思考今后的路。
这便是我在并不想说话的时候心里所想到的,可称做是获奖时的“意识流”。
1983年3月24日
3
获奖总是好的。
特别是这个年度好书奖,对我来说简直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知情,没想到。秋天出书,冬天获奖,太出乎意料了。
如今还有这么省心的奖,令我感动多于高兴。可见还是有真正热心于文学的人,他们给了文学以鼓励和希望。
关于《农民帝国》这部小说,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它上市还不足三个月,年度好书奖的评委们就注意到它,并选择了它,这给了我很大的温暖和鞭策。因为这是一部我无法不写的书,中途曾萌生过想放弃它的念头,越想放弃才发觉自己必须要写完它。
它不是简单地反映现实,再现真实的生活,还熔铸了我的理想和痛苦。我赋予这部书的责任是创造生活,浇铸人生。
这个奖让我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心血没白费。
谢谢此奖的主办者,谢谢评委!
2009年2月5日
4
二〇〇九年五月,辽宁省作家协会在中国老牌工业重地沈阳,召开“工业题材座谈会”。这是我等待了许多年的一个座谈会,也总觉得只有辽宁作协最适合在沈阳组织这样一个会。在我的记忆里,“东北”的概念和共和国的重工业是连在一起的。但任何会议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越谈得深了,与会者就越感到不能尽兴。同样也是中国老牌子的文学刊物《鸭绿江》编辑部,似乎看出了这种不尽兴,在散会后的当天晚上,又找到我做了一次长谈。
或许是受座谈会的感染,或许是《鸭绿江》编辑部的问题提得很到位,激发我一吐为快,将近一二十年来的困惑和思考,以及写作中的得失和盘托出。更感谢《鸭绿江》竟如实刊出。这篇“访谈录”的面世,一半功劳归编辑部,没有他们的“访”,就不会有我的“谈”,他们不问到我心里,我也不会交心。这篇文字没有多少理论色彩,有的是散文般的感情分量,和坦实的求问:中国真的完成工业化了吗?还是正进入工业的高峰期?为什么工业题材的文学并未迎来一个高峰期?等等。
现在的国人喜欢用美国作为参照系,那就说说美国,他们用了近二百年的时间才实现工业化,当年不惜一切追求工业化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有许多关于工业化的名言,诸如“美国的事业,就是工业!”“对通用公司有利的,就是对美国有利。”当年辛克莱的工业题材小说《屠场》,被认为是一部“改变了美国”的书。小说第一次公开揭露了商人给食品染色,工人掉进高温煮肉桶,立刻只剩下几根白骨,其余的东西都变成肉罐头,死耗子掉进去也做成了香肠……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边吃早饭边看《屠场》,突然大叫一声:“我中毒了!”随即将香肠扔出窗外,从此吃素……我们即便在全民高喊工业化口号的时期,也没有这般重视工业和工业题材。
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就是书写时代。传统文学已经很难离得开电脑和网络,更不要说网络文学、手机文学(或者叫短信文学)。最新的统计中国有网民二点五亿,也就是说有二点五亿写手,单是手机高手就每天平均发一百七十五条短信……因此,有对建树这个网络时代功不可没的中国移动,参与这次《鸭绿江》散文评奖,既在情理之中,又可喜可贺。最后我特别想感谢评委和读者,能在我的关于创作的谈话中看出了散文的情致和元素。
2009年12月25日 蒋子龙文集.14,人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