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
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
一直牵动每个人神经的1600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引来了无数的话题。说到税收,我想把两个旅途中听来的外国古代故事拿来说说。
一件是关于俄罗斯圣彼堡建城时的。1703年,当彼得大帝作出要在涅瓦河河口建一座城市的决定时,人们都惊呆了。在波罗的海附近荒凉的沼泽地带建一座城市,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彼得大帝决心已下,并亲自领导艰巨的城市修建工作。波罗的海附近是沼泽地,那里没有能提供木材的森林,也没有能提供石料的采石场,筑城的木材和石料都必须从远处运来。起初,工程以木材和土方为主,渐渐地,石料成了主角。从1710年开始,被强迫迁入该城的居民每个人必须提供100块石头,其他每个进城的人也必须带入一些石头。
三个世纪过去了,这个传奇的城市虽然几易其名,但作为俄罗斯欧洲部分象征的圣彼得堡依然存在,不仅存在,而且越来越美丽。不能不说,这样的传奇是和石头有关的,不仅有关,石头简直是真正的英雄。但这个作为税收形式存在的石头一定给当时的强迫迁居者带去了不少的苦难。100块石头,虽然没说它体积大小,但从彼得大帝的雄心和当时的地理条件看,应该不会小的,否则无法建成面朝大海的城市。进城的人被硬性要求带石头,可以看成是买路钱,这可是真正的买路钱啊,但石头填平沼泽,双方受益。
另外一个是阿姆斯特丹的窄门。导游见我们对那里窗大门小的建筑发愣,连忙解释说,那是为了躲避税收。为什么呢?据说这是因为阿姆斯特丹历史上曾以建筑物门的大小作为税收依据而造成的。你想,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境界远远没有到自觉的程度,何况物质也不富裕,交税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了,你现在定了这样一个规矩,那我们大家都把门开得窄窄的,把窗户开得大大的。税是避开了,但不方便也接着来了,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怪怪的东西,每座建筑的每个单元顶部都有一个可以起吊重物的吊架,由于门窄,搬家不方便,人们就想到从房顶上吊的办法,真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当然,现在很少有人从房顶吊家具了,但作为一种古老的风格,这种房顶上的吊架在新建筑中依然保留。你看看,为了躲避税收,竟然影响了建筑的风格。
两个故事联系后会看出两个很明显的共同点。其一,这个税收一开始就体现了不公平。100块石头对富人来说,简直不算什么,他可以很轻松地用钱买到并雇人运到指定的地方,但对穷人就是个沉重的负担,连衣食都无着,哪里去弄石头,而且是100块?那个窄门也一样,穷人的门和富人的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二,这个税收规则的漏洞太多。石头可大可小,不能量化,靠觉悟吗?这个觉悟的最好体现就是窄门,谁都想少交些。如果允许,我相信有些人就不会开门,就像摩梭姑娘走婚的房一样,让男的直接爬窗不行吗?这也是合理避税啊。
我没有研究过税收,宁愿把这两个故事看成是风俗或传说,不过,这也是两面镜子,两面可以让现代税收借鉴和研究的镜子。 病了的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