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蒋子龙自述

§邮情

蒋子龙自述 蒋子龙 1205 2021-04-06 06:20

  前不久在南方的一个会议上见到了一位老朋友,在握手的时候他说:“子龙,接到你的新年贺卡不知怎么我竟哭了,里面夹着一封短信,看着你的字迹禁不住老泪纵横。”我心里一阵愧疚,平时跟他联系太少了,老先生退休后可能太寂寞了。细一想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就说:“上个月还跟你通过电话,难道忘了?”“没忘,可是电话能跟信相比吗?电话我们一年总要通几次,有事谈事,没事挂断。信就不一样了,一年到头才能接到你几个字,我们跟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还是看到字迹感到亲切,见字如见人。”

  我不免心头一震,有了电话写信就少多了,改用电脑写作后非不得已不愿意动笔。然而电讯把距离拉近,却把情感推远了;办事效率提高,人反倒被隔断了。我忽然想起还有几位编辑也向我发出过类似的抱怨:净看电脑打印的稿子真是乏味,呆板、冰冷,面孔一样,做编辑的一多半快乐被电脑夺走了。看作家的手稿就不一样了,从字迹可以反映出作家的情绪、性格、修养,百人百样,读稿如读人。也许正是基于此,世界上的任何一家出版社,到目前为止都不拒绝手稿。

  我反省自己,每次外出归来最想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吃喝,不是开箱打包展示自己带回来的东西,而是翻看书案上积存的邮件。每天无论多忙,什么事都有可能忘记,绝不会忘记开信箱。打开信箱先读信,后读报。人人都爱读写给自己的信。倘若大家都爱读不爱写,世上将没有信。没有信读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比坐监狱还要痛苦,有一种陷于孤岛,被人遗弃的感觉,时间长了会发疯,人会退化。

  《说文解字》上解释“邮”字:“境上行书舍从邑垂垂边也。”可见邮政是从传书送信开始的。战争年代不可以没有信,没有信很可能人就没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和平时期书信同样金贵,“户外惊尘尺书至,眼中飞浪片帆收”,“忽得远书看百遍,眼昏自起剔残灯”。古代没有现在的电讯手段,书信是惟一传递信息、联系感情的工具,自然无比重要。甚至因为一封信引发一场战争,打胜一场仗或打败一场仗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回想我的写作其实是从写信开始的。当时的农民并不是人人都能认识字,我在学校里的作文还没有写好就试着给乡亲们写信了,有晚辈写给长辈的,有长辈写给晚辈的,有妻子写给丈夫的,有写给兄弟姐妹以及亲戚朋友的……我年纪小,好使唤,有些不想让大人听到的话跟我说则无妨。我也因此更早更多地知道了人间的许多事情……

  每个人的生活里都离不开信。我真想统计一下,活了这五十多岁总共写了多少封信?收到过多少封信?哪些信对我的生活起过重大影响?有一点我是不会再疏忽了:希望收到别人的信,自己就要写信;要想多收到信,自己就要多写信。投桃才能报李。

  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二日 蒋子龙自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