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蜀之昂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1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有一篇题为胭脂泪的文言野史,记述了夏昭南在洪府里的二三事。
这个故事始于荒唐和内哄不断的弘光元年,李成栋带领一彪兵马叛明投清。
洪承畴以剿抚并用的手段靖定民变,翻山鹞高杰爱上了李自成的女人邢氏,带着李成栋等一帮弟兄投官军以谋前途。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明都北京。吴三桂邀请十万清军入关帮自己打败李自成,并答应裂土以酬。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乘机夺取北京,改元为顺治元年。
明朝南都的马士英和史可法等一班官员拥立崇祯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希望吴三桂处理好自己的事,不要越过淮河。当年,南明在江北设有四镇,并命高杰守徐州。
02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十几万溃军分多路南下。
领命北上时,高杰希望把自己和部属们的家眷安置到扬州。然而,扬州的豪绅们不同意以草寇起家的高杰之旅进城,闹出事来。
李成栋骑在马背上,横刀大骂。好在史可法及时赶到,终于避免了一场流血冲突。睢州驻军首领许定国与高杰有仇,秘密投清并诱杀了高杰,史称睢州之变。
顺治二年初,清军打下潼关和西安,李自成败走商州。早春二月,许定国引清军占领徐州。拥兵二十万的南明总兵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旗织,又从武昌浩浩荡荡地进兵至九江一线,传檄讨伐暗算史可法的马士英。
最初,史可法认为福王朱由崧无德无能不可为天下主,主张拥立潞王主国。马士英联络江北四镇强立朱由崧,打压痛恨阉宦的东林党人。面对清军压境和左良玉的讨伐,马士英调仅存的江北三镇截击左良玉,希望联虏剿贼。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豫亲王多铎攻占了泗州,传谕四方:“悯兹黎庶,咸与维新。”
四月,多铎的四万大军兵不血刃就到了扬州城下。左良玉折锋于草鞋峡和燕子矶,在军中呕血而亡。其子投清自保,江北三镇自知不敌,也向清军输诚。
03
史可法急调各路人马回守扬州,邢夫人让李成栋带自己的一万兵从高邮移师扬州。
路上,李成栋遭到了清军伏击,又听说黄得功与左良玉作战,刘泽清和刘良佐两镇均按兵不动。
四月二十日,史可法决意以仅有的一万多兵坚守扬州,以死报国。在督府议事大厅里。史可法走下帅椅,拱手对众将说:“本帅不敢忘国恩,诸位欲往清营,我不勉强。”
“督师死义,我辈又岂能屈节?”
史可法热泪盈眶:“可法代朝廷和我大明万千百姓谢过诸位将军!”
这时,清军又送来劝降书:“豫亲王告谕史大人,我朝受天眷佑,肇造东土,倚任亲贤,救民涂炭。剿流贼于先,民众额手,再减赋税于后,百姓欢呼。而明福王僭号南京,非但不进剿流贼以报君仇,反而任用奸佞鱼肉江南黎
民。我军顺天应人,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前明官员贤士纷纷来投。我敬仰史大人大才,恨不能即刻晤面,若是史大人能劝福王削号归籓,则刀兵可息,福藩亦可受我朝尊荣,大人将功垂万世。”
史可法回书:“本朝传世十六,正统相承。吾皇接好于贵国,交友于外邦。贵国大军追剿逆贼,我朝官民无不感恩戴德。若是自诩天命,以大军犯我江南,岂以为我大明无人耶?我大明幅员广袤,带甲百万,众志成城。若殿下
知返退兵,则两国将永交旧好。本朝图报,惟力是视,贵国坐而义利兼收。若继犯我朝,可法当列阵以待。”
四月二十五日晨,清军的红夷大炮轰塌扬州城墙,陷入巷战。史可法就义于南门楼,风雨大作。
04
邢夫人找到受阻于途的李成栋,怒目而视。
“我叫你去救史督师,尚存一丝侥幸之望。现在,扬州墙破,我们如何自处?”
李成栋回答:“夫人,史督师都撑不起大明的天,我们还能怎样?”
“你想降清?” 史可法说毕,随即双膝跪地,向着倒在地上的卫胤文连叩三个响头。一旁的明军将士也随之跪下向着卫胤文叩头。
“我是为数万兄弟计!”
邢夫人苦笑:“听说,清军大屠扬州,数十万百姓死于出命。”
“去年,我师能入驻扬州,何至于此!”
邢夫人无话可说,只有眼里的泪夺眶而出……十年前,自己被掳入军,想起来全是心酸。
05
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
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
五月十五日,南京众臣在大雨中跪迎清军入城,有乞丐留下一诗,跳入秦淮河。
福王朱由崧骄奢淫逸,内阁之首辅马士英党同伐异,拥兵自重的军阀们又各有私心,焉能不败?
李成栋得到了确实的消息,刘泽清、刘良佐和黄得功都已经投清,左良玉之子左梦庚也成了满清人的鹰犬,率二十万主力回武昌围剿李自成的残部。
这时,清军又送信到军中:“天命东启,明祚为终。江南百姓蹇罹丧乱,荼苦已极。黔首无依,思择令主,以图乐业。我军无犯秋毫,士民官绅竞相来归,官仍其职,民复其业。李将军定能度势审时,不蹈扬州之辙。”
邢夫人也知道自己与丈夫的兄弟们都命贱如草,又何苦要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呢?
06
当时,请降之军多如牛毛。
清廷以落发以辨忠奸,江南各县都摇起了义旗。
多铎急调李成栋部打嘉定,并且传令说:“大兵到处,若有抗拒不降者,维扬可鉴!”
扬州十日,多铎屠民四十八万。后人有副题联: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 蜀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