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山根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路上,李春霞不停的跟王二伯问询着家里的情况,从王二伯的话里得知,早就在一个月前,家里的砖瓦房已经盖了起来,爹曾经对王二伯提到过,这次好好修理下房子,等春节的时候,闺女回来后,就可以不用住那个破旧的窑洞,可以住崭新明亮的砖瓦房了。
王二伯的话语间,无不表示出对李建国的羡慕,王二伯自小和李建国一起长大,论家里的光景,算是庙底村里最穷的两户人家了,可是自从李春霞逃婚后,李建国家里的光景越来越好了,可是自己的家,因为蕙兰的事情,老娘伤心过度,本来就一身的毛病现在病的更是起不来床。
可是家里根本就买不起药啊,虽然李建国不知道接济了自己多少次了,就连蕙兰从那个黑心老板那里得到的一点赔偿金,现在已经花费的所生无几了,即便日子再难熬,可是日子还得一天天的过下去不是?可是,这个老的老,傻的傻,病的病的家,根本就看不到希望在哪里。
王二伯不停的叹着气。
“二伯,蕙兰现在挺好的了吧。”李春霞关切的询问着王二伯。
一听李春霞询问起了自己女儿的情况,王二伯不禁老泪纵横。
“春霞啊,我这当爹的无能,连累的女儿让人家欺负。”王二伯坐在板车的前边,不停的擦着眼泪。
驴用力的拉着车子,这头驴子知道,自己就是拉车的命,如果偷懒不使劲,一顿皮鞭就会抽在身上,有时候王二伯赶着驴子,甚至觉得自己连头驴子都不如,驴子尚且有个能让自己发挥作用的板车,可是自己呢,一年到头伺候着庄稼,忙的的饭都吃不饱,可是家里的烂包光景,怎么就是不能改变呢?
“蕙兰自从出事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原来爱说爱笑的一个人,现在成天不说一句话,这事放到谁身上,谁能受得了啊!”
原来蕙兰出院后,小军寒假的时候,天天陪着蕙兰,慢慢的蕙兰想开了一些,没有像刚开始的时候似的,天天哭闹了,可是寒假结束后,小军忙于功课,没有时间陪着蕙兰,为了让蕙兰散散心,王二伯劝说蕙兰多上村里走动走动,跟村子里的小媳妇、闺女们聊聊天,说说话,免得一个人天天闷出病来。
这不出去不要紧,到街上跟村里的小媳妇们聊天的时候,这些天天用无聊的闲话打发时间的小媳妇们,不仅不安抚蕙兰,反而会问蕙兰很多面红耳赤的事情。
甚至有的爱打听事的小媳妇,直接当着蕙兰的面,问蕙兰跟理发店老板的事情,具体怎么办的,地点在哪里,感觉怎么样等等,这些蕙兰心里的伤疤,好不容易在小军的安抚下结痂了,却被这群长舌妇生生的撕扯开来。
村子前边大牛家的媳妇,仗着自己生了一个儿子,拍着怀里的儿子对失魂落魄的蕙兰说,“你啊,这辈子不能当娘了。不过以后可以尽情的跟男人爽了,不用担心怀孕了。”
蕙兰听到了这些长舌妇的话,回到家里后,精神一直不济,饭都不好好吃了,这不,王二伯急的跑到了镇上,买了一点肉,想着给蕙兰补补身子。
李春霞听了王二伯诉说的蕙兰的这些事情,一时间被这些无事生非的小媳妇们气的气愤不已。
蕙兰出了这件事情,大家都是痛心不已,竭尽全力的劝慰开导着蕙兰,怎么偏偏有这些无事生非的女人们呢?打听这么多的私事,当着蕙兰的面刺激着她,让蕙兰的身心再次受到伤害,于这些女人有什么好处?
难道她们就没有一点同情心吗?
李春霞想起刚刚对着自己巴结谄媚,因为自己的不理不睬,转而对自己信口雌黄,胡言乱语的罗凤英,又想起了送万明芳骨灰回去的时候,那个丝毫没有亲情,不顾及脸面,当着众人面,胡搅蛮缠的王明芳嫂子,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无论在哪里,总是有这么多低俗、市侩、无理取闹、毫无素质的小人呢?
就连深圳,自己呆的这两年,遭遇的小人还少吗?
张燕,因为嫉妒车间主任对自己一直偏袒,追求杨小兵不成, 又看见杨小兵一直对自己好,张燕伙同宿舍的人诬陷自己偷钱,从被服厂离职后,又从背地里捣鬼使坏,让自己的小摊被城管抓住了,还有伍云龙和曹丽华,差点成了他们招揽生意的棋子,正所谓事情无论大小,有正面角色,就要有反面角色。可是这些人们,他们就没有亲人吗,如果他们的亲人遭遇这些事情,他们会怎么想呢?
幸运的是,虽然碰到了一些不齿的坏人,可是,自己也确实遇到了一些让自己感恩的好人,像杨小兵、倪姐、干爸、干妈。
坐在板车上的李春霞,看了一眼杨小兵。
此时的杨小兵,正抱着天天,津津有味的欣赏着路边的风景。
虽然春霞的老家,的确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这两天,也见识了这里部分人的刁钻和野蛮,但是这里的风景,与深圳的繁华与发达相比,多了一些深圳所没有的朴实,这些原生态的景色,是深圳所不能具有的。
深圳的路都是柏油马路,就算是你拼劲全身力气,使劲的踏下去,也不会留下一点足迹,就像是千千万万涌入深圳外来务工的人员,在自己的青春年华来到这里,追寻自己的梦想,可是很多的人,即便是耗尽青春和精力,在这个城市也不会留下自己的足迹,只能带着一些不多的收入,回到那个养育自己的地方。
而春霞这个叫做四十里铺庙底村的老家,跟深圳相比,实在是大相径庭。
驴子拉着板车,走在一条仅仅能供一个板车出入的羊肠小道上,车轱辘走过之后,留下深深的车辙,如同那些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的务工者们,身上的那股自农村出来的痕迹,根本就不会抹去。
就像春霞,这个在农村生活了十几年年的女孩子,虽然在城市的生活,让春霞的梳妆打扮、言谈举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人根本就不能看出这是一个农村来的女孩,可是这个女孩身上带有的农村所特有的倔强、刻苦、善良、坚持的品质,一点都没有改变。
小路的两边的是高低不同的田地,很明显,这些高低起伏的田地,是根据山的走向人工刨出来的田地,就是所谓的梯田。时值寒冬,山上没有太多的树木,显的远处的高山显得有些光秃秃的,不禁觉的有些可惜。
这么多的土地,如果能好好开发一下,也是一些很好的资源。
就如同深圳一样,原来还叫做宝安县的深圳,如果不是国家政策,相信也不会发展这么快,只是国家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计划,哪能政策会普及到国家的每一个地方呢?
车子往前走着,一个在山坳里的小村子若隐若现的出现在眼前。
村子前边有几处瓦房,但是最显眼的,是村子后边一排排的,只能在电视和画报上见过的窑洞。窑洞一孔孔的挖在黄土高原上,每个窑洞上都挖着几个窗户,窗户上的封的塑料纸,随着北风刮过,不时的用力掀起破碎的一角,使劲的怕打着已经发黑的窗棂。
这样的窗户,怎么能躲避的了冬天的寒风呢?这样的窑洞,又怎么能度过这寒冷的冬天呢?想起春霞曾经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十几年的光阴,小兵心里莫名的疼了一下。
“小兵,看,前边就是我们家原来的窑洞了。”春霞指着一间位于最前边的破旧的窑洞对杨小兵说。
杨小兵不禁坐直了身子,仔细的看着李春霞指向的窑洞。
这孔窑洞一看就是非常久远了,窑洞外边用木栅栏围成了一圈,做成了一个小院子,窑洞的窗户就跟其他的窗户一样,用塑料纸将已经发黑的窗户钉了起来,一个看起来根本就看出颜色的破烂木门,虚掩在窑洞的门口,窑洞的塑料布是新的,看的的出来,即便现在春霞的家人已经不在此居住了,还是将这个窑洞好好修葺了一番。
“春霞,前边那四间瓦房,对,就是王满堂家前面的那个新房子,就是你爹才盖的房子。”王二伯将驴车停下,指着不远处的房子。
“春霞,你爹不知道你今天回来吧,今天周六,小军也应该在家里,看到你们回来,还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子了呢。”
王二伯伸手将板车上的行李抗在肩膀上,这个忠厚老实的老人,担心行李会弄上泥泞,直接将行李抗在了肩膀上。
小兵将天天抱在怀里,春霞拎起昨天在县城给爹和小军买的衣服,冲着小兵莞尔一笑,“走,小兵,看看爹盖的新房子去。” 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