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山根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就在李春霞他们吃着热热闹闹的团圆饭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甘肃省胧源县四十里铺的庙底村,有一户人家,却正在经历这生离死别。
上一次春霞带着天天和杨小兵回老家的时候,蕙兰非要跟着春霞一块出来,当时蕙兰的奶奶已经病入膏肓,躺在床上好几天起不来床了。
王二伯心里明白,蕙兰奶奶这一次怕是挺不过去了,蕙兰奶奶已经七十三了,人到七十古来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以往身子就不好,去年蕙兰出事之后,有关蕙兰的事情最终还是让这个要强了一辈子 的老人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老人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来。
儿子王柱子除了能认识几个字,再也没有什么别的长处,家里没有男当家的,这个倔强的老人,凭着一股气独自将儿子拉扯大,眼看着将近四十的儿子没有个婆娘,老人心里急的慌慌的。
王家世代单传,可是自己却不能给儿子柱子娶上一房媳妇,老人四处托人给儿子说媒,可是媒人们根本就不敢应口,有哪家姑娘会愿意嫁给一个木讷的没本事的窝囊废呢?谁嫁给了王柱子,那是睁着眼往火坑里跳啊,王柱子生性木讷老实,老娘又是一个当家做主的,家里穷的叮当响却天天在家拿着架子,谁愿意嫁给王柱子?
为了传宗接代,王柱子无奈听从了老娘的安排,将一个来村里讨饭的傻子婆娘娶回了家,傻子倒是争气,第二年就生了蕙兰,可是蕙兰奶奶不是个善茬,只要是家里有事不顺心,将一股气全洒在傻子身上,家里经常听到傻子被蕙兰奶奶打的鬼哭狼嚎的声音。
即便是蕙兰奶奶再欺负傻子,傻子娘从来也不会离开这个家,傻子虽然晒,但是心里对自己的闺女爱的很,天天看着闺女呵呵的傻笑着。
蕙兰奶奶本来想着,孬好这个家有后人了,想着变着法子把这个傻子赶走,可是打一次,傻子跪在地上求一次,边求着蕙兰奶奶,边指着身边的小蕙兰,慢慢的蕙兰奶奶心也软了下来,傻子这是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啊,就让蕙兰娘留在了家里。
蕙兰是一家人的希望,蕙兰奶奶指望着蕙兰长大之后,招一个上门女婿来家里,这样的话,即便傻子不会照顾王二伯,有蕙兰和上门女婿一起照料着,王二伯的后半生也就有了依靠。
可是蕙兰跟蕙兰奶奶一样,也是个不安分的人,初中毕业蕙兰,不甘心就在这样在这个山村里过一辈子,嚷嚷着要到县城里闯荡,可是谁曾想到,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刚到县城打工没有多长时间,就碰到了这样人面兽心的老板,好好的姑娘,被人家糟蹋了不说,连一个女人当娘的权利都没有了。
像蕙兰现在的情形,别说让蕙兰招一个上门女婿了,即使是找一个健康正常过日子的男人都难,就连曹贵荣那样的不务正业的二流子,都要求找个女人给他生孩子,更何况正常人就的后生呢。
蕙兰出事后,蕙兰奶奶都不敢上街上去,就害怕村里的人看到她的时候,故意的询问蕙兰的事情,而蕙兰自从出事之后,一直活在自己世界里,根本就不敢与村里的人来往,除了小军经常来家里跟蕙兰说话以外,蕙兰跟外边的人根本就没有了来往。
长此以往下去,蕙兰就真的毁了。
当蕙兰提出要跟着春霞外出打工的时候,虽然儿子王柱子一直反对,但是躺在床上已经气若游丝的蕙兰奶奶,却支持着蕙兰出去,这也是蕙兰坚持要出去的原因之一,家里说话最管用的奶奶都支持自己外出,蕙兰坚信自己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蕙兰走后,蕙兰奶奶的 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王二伯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王二伯套着驴子,拉着蕙兰奶奶到镇上找大夫看过了,大夫都说,老人到了这么大年纪了, 已经回天无力,王二伯无奈,只好把蕙兰奶奶来回家,日夜守候着。
老人心里明白,自己跟蕙兰这一别,有可能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可是蕙兰现在的情形,如果不出去,跟死人已经是没有什么两样,可是蕙兰才是刚刚十六岁的女孩子啊,人这一辈子刚刚开始,哪能就这样完了呢?
“柱子啊,蕙兰跟着春霞,我放心的很。”蕙兰奶奶躺在床上,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可是这个倔强了一辈子的老人,拼着全身的力气,交代着自己憨厚老实的儿子。
“柱子啊,等我没了,别让蕙兰回来了,来回路费太贵了,蕙兰太苦了,身子骨现在差的很,知道我了,又得哭闹一场,伤了身子,不要来回的折腾了。她要是给家里来信,就给她回信,说家里好的很,不要跟蕙兰说我没了的事情。”蕙兰奶奶说一句,停顿很长时间,再交代一句,单单是交代不让蕙兰回家的事情,说了两三个钟头。
一直坐在蕙兰奶奶身边的王二伯,已经是泣不成声。
蕙兰的傻子娘根本就不会照顾孩子,蕙兰奶奶更是害怕这个傻子伤害着小小的孩子,蕙兰一生下来,蕙兰奶奶就把蕙兰抱走了,更是害怕傻子的奶水会把小孩子喂傻,蕙兰奶奶愣是不让蕙兰吃她娘一口奶,拿着一把小勺子,喂给蕙兰白面糊糊和小米汤,愣是把小蕙兰养大成人了。
蕙兰跟奶奶的感情最深了,如果知道奶奶没了,肯定会痛不欲生,蕙兰奶奶知道自己走到头了,这个生命已经走到尽头的老人,在弥留之际,最担心的,还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女。
李建国有空就过来看看看看蕙兰奶奶,看着已经哭的毫无主意的王柱子,李建国回到家里,用自己的板子,叮叮当当干了一天,给蕙兰奶奶打了一副薄棺材,然后一瘸一拐的跑到了四十里铺镇上,买了办身后事要用到的烧纸和白布,一切都安排妥当,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里。
今天已经是大年除夕了,春霞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了,李建国得赶紧回家,帮着小军把年夜饭做好。
小军自从知道蕙兰跟着姐姐走后,整个人像是丢了魂一般,以往放学后,把书包往家里一扔,就跑到了蕙兰家里,陪着蕙兰说说话,或者给蕙兰讲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只要能陪着蕙兰,哪怕不说话,就静静地坐在蕙兰身边也好。
虽然以前,小军曾经对蕙兰说过,将来小军也要离开庙底村,要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并且鼓励蕙兰勇敢一点,跟姐姐一样,闯荡出自己的 人生,可是蕙兰的不辞而别,给小军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小军和蕙兰自小一起长大,小时候的青梅竹马,直到现在,小军自己都说不清楚,对蕙兰到底是什么感情,甚至晚上做梦的时候,好多次梦到了蕙兰,可是一想到蕙兰现在人已经在千里之外的深圳,不知道现在过的怎样?已经十多天了,姐姐那边曾经来信说,蕙兰现在在 一家美发店上班,一听姐姐说,蕙兰现在又开始在美发店上班,小军的心里,一直揪着,难受的很。
蕙兰上次出事就是在美发店,怎么这次又是到美发店上班呢?姐姐工作那么好,怎么姐姐就不能帮着蕙兰找一份跟姐姐那样的,即体面又能挣钱的工作呢?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小军的心里甚至对姐姐产生了怨恨的情绪。
蕙兰的身世那么可怜,姐姐你就不能帮人帮到底吗?不过小军又想到,姐姐说过,这家美发店是姐姐的老板的的朋友开的,各方面都没有问题,悬着的一颗心又稍微轻松起来。
当李建国回到家的时候,小军坐在凳子上正在发呆,李建国一下子气的气不知道怎么发泄出来。
小军跟姐姐春霞太不一样了,春霞只要爹和小军开心,自己遭受太多的委屈,也不会将自己的委屈说出来,而这个小军,脾气倔强的比李建国还厉害,只要是他不愿意的事情,你就是跟他吼破了嗓子,他也会将你的话当做耳旁风。
李建国到镇子之前,嘱咐着小军把猪圈里的猪喂了,把晚上要炒的菜准备好,把晚上要包饺子用的肉剁一下,可是当李建国踏进家门的时候,肺都要气炸了。
猪圈里的猪已经饿的嗷嗷的叫唤,深圳猪圈里的那头大肥猪,已经将头撞向猪圈,几块没有放稳的石头,已经被肥猪撞了下来,幸运的是没有把大肥猪砸伤;吩咐小军要洗的青菜,原封不动的放在菜筐里,肉还是放在肉盆里,连洗都没有洗。
“李小军,你不知道今天过年吗,你要干什么?你怎么一点活都不干!”李建国暴跳如雷。
“爹,你吼什么吼,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坐在凳子上的小军,听见爹冲着自己吼起来,不甘示弱的一下子从凳子跳了下来,冲着爹大声的说着话。
李建国强忍着怒气,今天是除夕,辛苦劳作了一年,不能在今天生气,老话 都说,除夕这一天,如果家里吵架,气氛不好,来年就要遭殃,迷信的李建国,决定暂时不和这个天天跟自己闹腾的儿子计较,赶紧把年夜饭做一下。
如果闺女春霞在家里该有多好,这些活,闺女一个人干的利利索索的,自己一辈子重男轻女,断送了闺女的前程不说,儿子也被自己娇惯的脾气大的 很,李建国心里不禁暗暗后悔。
李建国顾不上休息一下,赶紧把猪饲料倒进锅里,随手将一桶水倒进锅里,擦亮火柴,将灶膛里塞满了玉米秸秆,不一会的功夫,将猪食煮熟了,瘸着腿,刚想把猪食拎到院子里,小军一声不吭的接过猪食桶,拿到院子里,熟练的喂起猪来。
“臭小子,虽然脾气大点,但是还是疼我的。”看着比自己高一头的小军,熟练的将猪食洒在猪食槽里,两头猪供着头,吧唧吧唧的大口吃着,李建国的心里多少有了点安慰。
李建国回到屋里,梳理的拿出面盆,左手将一些白面倒进了盆里,随即和起面来,过年嘛,即便闺女不在家,也要按照过年的习俗,包一些饺子。
小军刚刚坐在板凳上的时候,心里一直盘算着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小军已经思考很久了,可是小军却一直没有跟李建国说,更是不敢说。
自蕙兰出事情之后,小军的心根本就不在学习上了,蕙兰是小军心里非常重要的人,可是长大后的小军,经常自责自己没有保护好 蕙兰,所以蕙兰才会出事情,小军的心思慢慢的不在学习上了,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上次春霞回来的时候,翻了小军的书本,看到小军的分数,心里非常着急,按照现在的成绩,来年的中考肯定是考不上一中的,春霞匆匆忙忙的告诉小军,一定一定要把功课赶上去,更是委托王永华,放寒假有时间的时候,过来帮小军复习一下功课。
小军心里有自己的打算,考什么一中?考什么大学?姐姐学习那么好,上了一中,不也没有上大学吗?可是姐姐现在发展的 多好啊,自己的老师个个都是大学生,可是有什么用呢?在这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一个月拿着可怜的薪水,根本 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上大学有什么用呢?
小军打算好了,等拿到初中毕业证,就到深圳去,找姐姐,就可以见到蕙兰了,可是小军不敢跟李建国说,如果李建国知道小军现在就有这样的心思,不得活活的把小军的腿打断了。
李建国忙碌了一阵子之后,桌子上已经摆了四个菜,饺子也已经盛在碗里,就在李建国招呼着小军,准备打开电视,边看着电视边吃饭的时候,王二伯急匆匆的来到了家里,“李哥,我娘,没了。”
王二伯哭着说着。
“啊,什么?婶子没了?”
正准备吃年夜饭的李建国,一脸的惊愕。
虽然心里对蕙兰的奶奶的身体了解,知道老人大限已到,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千家万户团聚吃着团圆饭,放着噼噼啪啪庆祝新年鞭炮的时候,老人驾鹤西去了。
“砰!”的一声巨响,王满堂院子里窜出一个很高很高的烟火,仿佛是告诉这村里人们,新年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庙底村又要开始了新的一年。
而位于半山腰的王二伯家里,已经是哭声一片。 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