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白鱼解字:流沙河讲汉字

095 鱼名探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白鱼解字:流沙河讲汉字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95

  鱼名探源

  赫哲族自古蕃息在吉林东北混同江沿岸地。其民用魚皮缝衣裳,旧时称为“魚皮鞑子”。早在汉代,为秽貊国,已以魚皮输入中国。用来剥皮的魚名魵(简作),读音同颁(bān),又名斑文魚或斑魚。魵字从分,谓刀剖也。甲骨文从八,谓扒皮也。篆文比甲骨文多一把刀,八变成分。八的初义是扒树皮和扒兽皮,后借用于数字序列。

  鮮(简作鲜)怎样讲?魚羊为鮮?非也。鮮字从魚,羴省声。羴乃异体字,正字作羶(shān,简作膻),义为羊肉的膻气。鮮字借用羊肉的膻气来转喻魚肉的腥气。鮮的本义即魚腥气。活魚和生魚肉都有正常的、应有的腥气。魚死已久,魚肉已坏,那就是臭气了。鮮的篆文有二,魚羊组合延续下来,三魚组合被淘汰了。金文同样有二,放在后面的那个是三魚,放在前面的那个,羊角之下三斜横表示三只羊,也就是羴字。《说文解字》说鮮是羴省声,是有根据的,金文可做证。不过,许慎又说鮮是一种魚的名字。由于缺乏证据支持,我未采纳。

  鱖(简作鳜)属硬骨魚纲。大口细鳞,身有黑斑,肉质鮮美,为名贵的淡水魚类。鱖魚身体不能弯曲,仿佛僵倔,所以鱖字从厥,厥亦声。厥倔义可通,音相同。由此可知鱖字既以厥为声符,本应读jué。今音已转为guì,俗呼桂魚。桂是写别字了,仍作鱖为是。

  另有一种与鱖魚不相干的海魚名鮭(简作鲑)。鮭(guī)鱖(guì)音近,容易混同。鮭亦属硬骨魚纲。口大而斜,鳞细而圆,为大中型的经济魚类。在我国主产于黑龙江流域,俗呼大马哈魚。鮭魚生殖季节溯河而上,作长距离的洄游,必须到出生地去产卵,仿佛游子归家,故名鮭魚,意即归魚。鮭音同归。

  鯢(简作鲵),俗名娃娃魚。《说文解字注》作者清代段玉裁先生不信世间有此魚,后在四川雅安目睹,方才信了。此魚头似鲇,能上树,四脚,啼声如小儿。鯢(ní)字从兒(简作儿),兒亦声。兒古音ní而今音ér。鯢在《庄子·外物》义为小魚。指娃娃魚的鯢通称大鯢,以区别之。大鯢长可三尺,重达百斤,为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顺便说说,兒字象形。小兒眉目分明,鼻口省略,头顶骨未合拢,双手爬行。

  庄周与惠施濠梁上观魚。辩论魚快乐否,事见《庄子》。那一群魚,书上写明,名叫鲦魚。鲦的繁体,从魚攸声。鲦,蜀人叫白条魚。为啥攸声而音同條(简作条)?不奇怪,條字也是从木攸声呢。攸,长也。攸有tiáo yáo二声,分别写出来就成联绵词遥迢和窈窕,皆具长义。鲦魚瘦长,故名。

  鮑(简作鲍),当今富人吃,古时穷人吃,岂不怪哉?不怪。今之所谓鮑魚指的是一种软体动物,肉味鮮美,为海味之珍品。古之所谓鮑魚指的是盐渍的咸魚。富人吃鮮魚,不吃咸魚。鮑魚就是打成包运去卖的咸魚,所以鮑字从包,包亦声。《孔子家语》以“鮑魚之肆”言其臭。暴君秦始皇死,以车载鮑魚掩盖其尸臭。一名而二物,读者宜明察。

  鮫(简作鲛)是海里的鯊(简作鲨)。鯊皮粗粝,古人用来沙磨木器,所以又叫沙魚,而字作鯊。殊不知《诗经》早就有鯊字,指的乃是南方溪涧中的一种小魚,长不过四五寸,厚肉细鳞,体圆似鳝,其尾不歧。因栖息沙沟,吹沙而游动,故名吹沙魚,而字亦作鯊,遂致混淆。 白鱼解字:流沙河讲汉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