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远望此地

我们手中的诗歌时代

远望此地 清平 1119 2021-04-06 04:45

  我们手中的诗歌时代 注 此文原载于《草堂》第二卷(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1980年代后期至今三十年的当代中国诗歌,其所取得的文本成就,其在诗歌多个方面拓展、发现的意义,在未来诗歌史评述中的地位将远超此前七十年的中国诗歌。今天我们看到、听到的对这三十年中国诗歌的绝大部分批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必定成为来自反面的颂扬的一部分:一个非凡的诗歌时代就在我们手上,但注定不由我们,而由我们的批评者来定义。

  与以往任何时代的中国诗人有所不同,这个时代——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的诗人中的优异者,在他们诗歌野心初起、诗歌抱负方展时,就积极应对了来自本土诗歌传统和西方诗歌传统的,表面并不十分强大,内里却极为强悍而又非常复杂的威压和笼络。传统的威压和笼络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行业,其一般性呈现仅仅是人类某一行业行为以内耗为标识的所谓守旧与革新的技术环境、伦理环境,而无论革新或守旧,最后的胜利者往往既非技术,亦非伦理,而是某种新旧难辨的伦理修辞。可以说,是伦理修辞而不是别的左右着以往传统对于诗人的威压和笼络,因此无论诗人们的公开态度如何明朗和坚决,实际上他们都被动、暧昧、消极地对峙着传统,表面上的融入或决裂,其实质都是忍痛的和解,其中甚少自由的意志。并不与此完全相反,这一代诗人中的优异者面对传统的威压和笼络时,某些纯粹的被动性、和解愿望虽有减弱和降低,但依旧是醒目的存在。

  然而在核心思维、主导心态上,尤其在对传统的分类价值鉴别和利用上,他们和前辈拉开了前所未有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有着别时代优秀诗人所缺乏的,对于各种传统的、高级别的消化能力。这种高级别的消化能力包含了对传统的多路向的寻找、鉴别,多功能的发现、利用,以及对于各种新旧伦理修辞威压的无差别的反击和蔑视。这使得他们在面对传统时,并不局限于防御式应对,而更多凌厉、实用主义的主动攻势——分类、寻觅、鉴别、发现,仿佛探矿采玉一样。以一种近似“万有皆传统,万有存我用”的心态为其前置优越感,他们对绝大部分非诗的传统因素、意识形态的干扰和影响的免疫力十分惊人。他们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当下,和一个更加复杂但也更加开阔的未来,背靠一个分类精细、随取随用的传统资源库——他们几乎不可能写出逊色于前辈的诗歌来。

  2016年6月9日 远望此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